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松作为经济树种,实用价值是非常高的。但是,红松对生长环境具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成长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黑龙江木兰林场在种植中采用了嫁接技术,即将红松嫁接到樟子松上,不仅缩短了红松的生长周期,而且提高了红松产量。本论文针对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与管理方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嫁接红松优势及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生长慢,产量低、对环境要求苛刻,无法满足人们对红松日益增长的需求,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实现了红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里主要阐述樟子松嫁接红松优势和分析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本溪地区,开展了红松与樟子松异砧嫁接对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自黑龙江穆棱林业局的红松异砧嫁接后的红松接穗成活率高于红松实生林接穗的成活率;砧木樟子松经过苗圃地1 a培育后进行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当年嫁接成活率。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技术平均成活率达到80%以上,该技术成熟,可以在本溪地区引进并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天然红松的数量日趋减少,红松生长条件相对又比较严格,生长速度缓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林业技术也有了进步,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关键技术就是林业科技里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林业科技的一次突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的关键技术,在培育优秀林木种子方面有所帮助,提高了林木存活率,引起人们在培育过程中对技术的关注,缩短繁育时间。  相似文献   

5.
从成活率、生长周期、产量、种植区域等方面阐述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樟子松嫁接红松关键技术,包括嫁接前准备、嫁接、嫁接后管理等,并简单分析该技术实施后的效益及应用前景,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接穗的准备、砧木的选择、嫁接用品、嫁接时间与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等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  相似文献   

7.
红松属于东北区域较为常见的树木品种,适应性较强,繁殖能力较高,产量良好,有利于提高近期的经济效益与远期生态效益。东北区域红松具有造林优势,主要遵循以短养长的发展原则。虽然红松树木对于栽培环境具有较高要求,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嫁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其中,采用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可以解决红松对立体条件所提出的问题,增强红松的耐土壤瘠薄,耐干旱,抗病虫害的能力,用红松做砧木,选用壮龄树上的接穗,可大大缩短结果期,充分发挥其生物学优势。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樟子松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抗瘠薄,还耐风沙,尤其是繁殖容易,育苗、造林成本低,生长迅速,可是它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远不如红松。用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确能使红松茁壮生长,而且能够提前开花结实。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有了崭新的应用前途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新内容。首先,无性系人工林已成为国际造林事业的高新技术,它省去了为培  相似文献   

9.
红松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红松对环境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长周期长,天然红松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不能满足人们对红松的需求。采用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技术,是解决红松生长慢、对环境要求苛刻、产量低等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异砧嫁接红松培育速生用材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65年针叶树嫁接试验中,红松异砧嫁接获得成功。嫁接亲本组合是以樟子松或赤松为砧木。用红松作接穗。1972年应用于培育红松速生用材林。嫁接20年后,经检验接口愈合正常,受光良好的条件下,异砧嫁接红松材积生长量是对照红松的2.04倍,并大大增强了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可扩大红松人工林的立地分布和自然地理分布区域,缩短红松培育周期,实现红松林种一步到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异砧嫁接红松生理指标与生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异砧嫁接红松生理指标测定,针叶生物量调查及异砧嫁接幼树生长规律的研究发现,异砧嫁接红松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针叶生物量的增加和生长期的延长,促进了异砧嫁接红松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从而初步揭示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生理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异砧嫁接红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樟子松为砧木、红松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年龄、接穗类型以及嫁接高度对红松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塞罕坝地区以3年生的樟子松容器苗作为砧木嫁接苗其成活率最高,为60.4%;在复壮苗上采穗并随采随嫁接,成活率达87%;在主枝高度140~159cm、侧枝高度210~229cm时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抗瘠薄,还耐风沙,尤其是繁殖容易,育苗、造林成本低,生长迅速,可是它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远不如红松.用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确能使红松茁壮生长,而且能够提前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抗瘠薄,用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提早开花结实,成园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正>红松主要分布于长白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朽,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红松属半阳性树种,幼树耐庇阴,对大气温度较敏感。其栽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嫁接技术的成功运用,利用樟子松做砧木嫁接红松,完全克服了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的生物学特性。如何培育出优良的红松嫁接苗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红松异砧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讷河市国庆林场用樟子松嫁接红松,缩短了结果期,增加了结果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是北方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树种,用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能加快生长速度,且成活率高、成林快,应该进一步推广高枝嫁接的试验,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樟子松嫁接红松生长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不同红松接穗储藏方式(沙柜、沙藏)及不同生境条件(黄壤土、沙壤土)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分析其对红松接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2014和2015年沙柜储藏方式下红松接穗的基径、新稍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沙藏储藏方式,沙柜储藏方式下的接穗总高度极显著高于沙藏方式。黄壤土生境条件下的砧木高度、嫁接成活率、接口直径、新稍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沙壤土条件。方差分析表明,储藏方法对红松接穗生长的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干旱及土壤瘠薄地区发展红松果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抗瘠薄,用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提早开花结实,成园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讷河市国庆林场用樟子松嫁接红松,缩短了结果期,增加了结果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