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茶叶被人们誉称为“天然的营养饮料”,不错,因为茶叶不仅能止渴、提神、帮助消化,而且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的含量也很丰富。绿茶中含有多量的维生素 C,这是人所共知的。据测定,在一般中档的绿茶中,维生素C 的含量就有79—529毫克%。不仅含量高,而且其中约有90%是富有药理功效的还原型维生素 C。在泡茶时,第一泡约可泡出50—90%,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吃茶养生,传为佳话,由于茶叶种类很好,所含化学成份不同,故其药理功用各异。如绿茶有消炎解毒、降火之功效;红茶则有助消化、暖胃、止泻之妙用;乌龙茶兼备两者之特点。已知的茶叶中化学成份达三百多种,就其对健康有益的成份,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儿茶素和脂多糖等以及许多人体营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的研究引起了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3.
阮宇成 《茶叶》1994,20(2):8-10
根据一般营养学的定义,茶叶所含营养成分是比较全面的,但茶叶含有的各种成分,其含量各异,不能简单地认为饮茶有多少营养。根据研究结果,在1929年,美国农业部发表的报告:“绿茶并无满意的可作为维生素C之来源”。虽然如此,饮茶无疑对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的补充,还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虎  李中林  袁林颖  张玲  邓敏 《茶叶》2005,31(4):245-246
超微绿茶粉是一种能快速冲饮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粉末茶。它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直接应用于茶饮料加工或直接作为速溶型饮料,也可用于各种茶叶食品或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功效,并赋予食品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超微绿茶粉的原料茶加工和常规的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以小麦西农538(中筋)为供试材料,分别添加0、2%、4%、6%、8%和10%的绿茶、红茶和黑茶3类茶叶粉于面粉中,并对其进行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3类茶叶粉均可显著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糊化特性。随着茶叶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均显著增大;添加2%~10%的绿茶粉及6%~10%的黑茶粉,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显著提高,弱化度均显著降低。添加6%的绿茶粉时,面团的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增幅均达到最大值,延伸度出现小幅度升高的拐点;添加4%的红茶粉,面团的拉伸面积显著增大,继续增加添加量则变化不明显;黑茶和红茶粉添加量分别大于4%和6%时,面团延伸度均显著降低。面粉中添加适量的茶叶粉可改善面粉的品质,绿茶粉的添加对面团网络结构形成速度和面团筋力的改良效果大于红茶粉和黑茶粉。面粉糊化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峰值时间、回生值随着茶叶粉添加量的增大均呈不同幅度的降低趋势;3类茶叶粉对面粉糊化的热稳定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问:从保健的角度来看,喝绿茶好呢,还是喝红茶好?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是从茶叶营养和防治疾病的角度来看,另一方面是从饮茶习惯和身体条件来看。从饮茶获得营养成分来讲,绿茶所含的维生素C比红茶多,100克高档绿茶中常含有维生素C300~600毫克。一天喝2~3杯这种绿茶,就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而红茶经过发酵,维生素C破坏较多。绿茶中的维生素B_1和B_2等一般也比红茶高1~2倍。另外,绿茶中具有维生素P活性的多酚含量也比红茶的高,因而绿茶在抑菌、防衰老、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对人体血、尿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重视。它在鲜茶叶和新绿茶中的含量与肝脏和柠檬相仿,在陈旧绿茶与红茶中的含量已大为下降。饮茶者直接从茶中获得的维生素C估计每天仅约几mg。约合人体需要量的十分之一。但是,茶叶含有复杂的多酚类物质,包括维生素P,对机体利用维生素C有着重要作用。1959年Erofeeva N.N.和ShamraiE.F.等分别在豚鼠上证明维生素P或从果子提取的多酚类物质都有显著增加动物肝、肾、脾等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王氏介绍以1mg茶叶单宁喂给每天吃维生素C10mg的大白鼠45天,使其多种内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的  相似文献   

8.
硒提高茶叶品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在低硒土壤的茶园施用无机硒肥 ,研制富硒茶叶。研究硒对茶叶保鲜品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富硒茶茶汤放置 12小时过程中 ,556nm吸光度比低硒茶叶稳定 ,表明富硒茶叶中的硒可有效地阻止茶汤氧化褐变 ,有利于保持绿茶品质。在室温条件下贮藏 90天 ,低硒绿茶维生素C的保存率为 4 8 2 1% ,而富硒茶维生素C保存率为 78 54% ,表明富硒茶中的硒能有效抑制茶叶在贮藏期间维生素C的减少。与低硒茶叶相比 ,富硒茶蛋白质的氨基酸总量增加 8 3%~ 14 8% ,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加 8 8%~ 14 8% ,甲硫氨酸增加 6 0 %~ 8 7% ,胱氨酸增加 38 7%~ 95 6 %。  相似文献   

9.
王岳飞 《茶叶科学》1999,19(2):151-155
利用荧光探针溴化乙啶研究了茶( 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 与DNA 的相互作用及维生素C、咖啡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 各种茶类的茶液对EB DNA 荧光强度均有压低作用;不同茶类影响状况不同, 压低作用同这些茶类所含的茶多酚量密切相关, 但红茶的作用强于绿茶; 茶叶中的其它成分对荧光强度会有一定的影响。维生素C与茶多酚(TP) 在压低EB DNA荧光强度的效果上存在协同增效作用。茶叶中另一成分咖啡因可增强TP对EB DNA 荧光强度的压低作用, 而其本身对荧光强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绿茶能充分对叶内的内含物质保留,其中80%的茶多酚与咖啡碱、50%的叶绿素都被保留下来,与此同时,维生素基本很少流失。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养生问题,对绿茶的抗菌消炎、抗氧化与抗衰老等功能十分关注,逐步加大了对茶叶化学成分及功能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利用试验分析,以绿茶为例,对不同干燥环境影响茶叶化学成分的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千百年来,许多人只知饮茶,茶叶中的大部物质在饮用时都未被利用,如果将茶叶具有功效化学成分提取添加到食品中去,通过日常饮食的摄入就可充分利用茶叶所含有的所有营养物质及其所具有的多种保健功能,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茶叶中几乎含有所有的维生素。茶叶中含有维生素 A 原——胡萝卜素。它对我们的视力(特别是对上了年纪,患有跟角膜炎的人)和有柔软粘膜的鼻、咽喉、肺,支气管、泌尿及生殖器官的健全状态有重要作用。茶叶中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B_1  相似文献   

13.
饮茶与健康     
茶自发现至今,历史相当悠久.它之所以能繁衍不绝,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上为最普遍、最受欢迎的饮料,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茶叶有多种药理功能:二是茶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茶叶是一种保健饮料.茶叶的营养价值: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C、B_1、B_2、B_6、E、K等.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元.茶叶中含量很高,特别是高山茶和幼嫩茶芽中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4.
抹茶是以特殊覆盖栽培的茶叶制成的蒸青绿茶为原料,经研磨而成的超微细粉。本文简述抹茶与绿茶粉的区别,介绍了抹茶原料茶园的品种选择与建设管理,抹茶加工工艺和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5.
略谈茶叶抗癌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洪  奚彪 《中国茶叶》2003,25(3):20-21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癌、抗衰老、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乃至抗艾滋病等多种奇特功效。这里重点介绍茶叶的抗癌作用。一、茶叶抗癌研究概况近些年,世界上用茶叶做实验材料进行抗癌研究的有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土耳其、韩国等。日美两国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具有抑制肺癌、胃癌和膀胱癌的功效。据报道,日本成年男子的吸烟率高达59%,美国是30%,但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是日本低于美国。原因何在?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用鼠进行绿茶抑制致癌效果的研究,得出了喂绿茶的鼠比不喂绿茶的鼠,肺癌发…  相似文献   

16.
茶叶文萃     
A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红、绿茶在不同加工工序中的氨基酸含量有不同变化,在萎凋和杀青工序,氨基酸含度有明显增加;在发酵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在探捻工序,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品茶中,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减少,但仍高于鲜叶中的含量。正是由于氨基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这一变化,对最终形成红、绿茶芳香、清醇,鲜爽的风味起了重要作用。(朱宇)摘自《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3(3)19959A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精胺化合物的变化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  相似文献   

17.
烟酰胺核糖体(NR)、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烟酸(NA)和烟酰胺(NAM)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4个前体化合物,口服后可在体内转化为NAD+发挥抗衰老等功效。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茶叶中NAD+及其4种前体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茶叶经水提取,稀释后直接进行UPLC-MS/MS分析。经方法学验证,5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回收率为70.00%~120.00%,相对标准偏差为2.09%~14.50%,方法的定量限为0.10~0.50μg·L-1。绿茶、红茶和黑茶中5种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绿茶和红茶是NR、NMN、NAD+的良好天然食物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根据5种化合物含量能对红茶、绿茶、黑茶进行良好的类群区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同一产地同一类型茶叶中5种化合物质量分布不均,离散度较高,无法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中几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和茶叶品质化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茶叶生化成分与茶叶等级、品质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1989年刘闵发表了绿茶等级与铝含量呈负相关的文章,杨亚军(1989)探讨了品种间茶多酚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郭炳莹等(1990)报道了没食子酸与绿茶品质的关系,张家荣等(1991)研究了茶叶维生素E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乌龙茶是福建的特种茶类,茶叶品质优良,特别是铁观音更是名扬海内外。铜、镁、锰、锌、铁和钙是茶树的必需元素,笔者对乌龙茶中这6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探讨其含量与茶叶等级、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省临海市是传统绿茶产区,但茶叶消费目标群体的多样化,不断推动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红茶是与绿茶有着质的差异的全发酵茶叶,它是以适制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成分,具有健脾胃、利尿解毒、抗幅射、延缓衰老和防癌等功效,颇受妇女、老年人和喝绿茶感到胃肠不适的消费者所青睐。临海市红茶原  相似文献   

20.
茶叶除氧保鲜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保鲜技术的应用,已引起广泛重视。经保鲜贮藏的茶叶,色泽、滋味、香气尤其是新鲜度,可基本保持原有的品质,使消费者周年享受新茶风味。当今,更重要的是可增强茶叶市场的竞争力,对促进茶叶经销,提高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一、茶叶贮藏劣变的成因(一)茶叶内含物的自动氧化是茶叶品质劣变的主体日本学者研究指出,茶叶贮藏变质的原因是:茶叶中某些物质,由于受空气氧气的作用,而发生自动氧化。吴小崇研究认为,绿茶在贮藏中内含物被氧化是品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最易被氧化的成分有:叶绿素、维生素C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