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是蓝靛果的主产区之一.通过对伊春林区蓝靛果资源调查发现,其主要分布的品种为蓝靛果忍冬,但同时还分布着另一个变种,即宽叶蓝靛果忍冬,这一品系在伊春林区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另外,还在海拔623 m左右发现宽叶蓝靛果忍冬的一个变异.通过生物学特性与形态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品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蓝靛果忍冬栽培园地选择、建园、栽后管理、果实采收、运输、储藏等方面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蓝靛果忍冬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野生蓝靛果忍冬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亚布力、勃利、伊春等地采集的野生蓝靛果忍冬的根尖和花粉为试材 ,进行了染色体观察方法的筛选和不同地区的蓝靛果染色体数目的观察。结果表明 :蓝靛果染色体数目的观察比较理想的方法为 :在上午 8~ 8点 3 0分之间取根尖或者花粉 ,4℃低温下进行预处理 2 2~ 2 4h或者直接利用卡诺固定液进行固定 4h,用 1 N的盐酸在 60± 1℃下水溶解离 1 0~ 1 5 min,石炭酸品红染色 ,常规压片 ;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为 :亚布力、勃利、伊春地区的蓝靛果染色体数目均为 2 n=2 x=1 8  相似文献   

4.
用GA_3、IAA、IBA等3种植物外源激素对蓝靛果忍冬种子进行浸种试验,以探索不同浓度的不同激素对蓝靛果忍冬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GA_3、IAA、IBA对蓝靛果忍冬种子的萌发作用有不同的影响,浓度为500 mg/L的IAA对蓝靛果忍冬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促进效果最好;浓度为250 mg/L的IAA对蓝靛果忍冬发芽势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寒地浆果蓝靛果忍冬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蓝靛果忍冬杂交育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的远源杂交育种的成功率很高,12个杂交组合试验中有11个组合获得成功;授粉的最佳时期在去雄的第2天、第3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不同基质和激素对比试验得出:蓝靛果忍冬嫩枝扦插中,ABT效果最好,所采用的3个浓度处理插穗,其中浓度300ppm效果最佳;采用激素ABT处理效果最好,300ppm处理过的蓝靛果忍冬生根率达可到98%;三种激素随着浓度的增加对蓝靛果忍冬的生根率影响越明显;以河沙为基质的嫩枝插穗生根率可达80%;河沙+蛭石较适合作为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基质,生根率最高;激素对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生根率影响较大,ABT生根粉300ppm对于提高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生根率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61%。  相似文献   

7.
在牡丹江地区进行蓝靛果忍冬品种‘蓓蕾’的引种栽培试验,对2018~2019年蓝靛果忍冬蓓蕾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品种‘蓓蕾’能够正常生长和结果并表现出较好的植株和果实性状、较强的丰产性和抗逆性,可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5种忍冬科植物为试验材料,移植1a后进行观察,研究其开花、结实特性,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叶芽萌发最早的是接骨木,最晚的是蓝靛果忍冬;花期最早开始的是接骨木和蓝靛果忍冬,花期最晚的是藏花忍冬;果实最早成熟的是蓝靛果忍冬,最晚的是蒙古荚蒾;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金花忍冬,达到了15d,最短的是接骨木和蓝靛果忍冬,只有9d;果实发育期最短的是藏花忍冬,只有29d,最长的是金花忍冬,达到了94d;总体来看,金花忍冬的生长状况最差,最好的则是接骨木。  相似文献   

9.
蓝靛果忍冬在我区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北部岭南地区,当地群众俗称“羊奶子”,把变种宽叶蓝靛果忍冬称为“狗奶子”,黑龙江省勃利县群众形象地叫“山茄子”。蓝靛果忍冬属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灌木;生于湿草地、林间或山溪附近树高1~2m,枝条无刺细软;花对生、稀单生...  相似文献   

10.
蓝靛果忍冬科技生产示范园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靛果忍冬是长白山区珍贵的野生浆果资源,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研究,已经取得了蓝靛果规模化人工栽培的整套技术;建立了150hm2的科技示范园;研究的丰产技术,可提高产量2倍;通过全面系统的栽培技术研究和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为带动今后的基地建设和蓝靛果产业向大规模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蓝靛果忍冬建园选址条件、栽植方式、适宜的栽植密度、土壤改良、修剪、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探讨,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蓝靛果忍冬建园的实用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蓝靛果忍冬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靛果忍冬果实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医疗价值,是第三代水果家族中的新成员。对蓝靛果忍冬的栽培史、生态习性、实生苗培育、无性苗培育及果园营建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蓝靛果,学名蓝靛果忍冬,俗名狗奶子、黑瞎子食等,为忍冬科忍冬属的一个变种,是一种分布广、营养丰富的野生小浆果类植物。蓝靛果树高1米~2米,枝条无刺、细软,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果粒长10毫米左右。蓝靛果忍冬喜冷凉湿润性气候,抗寒能力强,在自然条件下休眠期气温为零下50摄氏度时亦可安全越冬。花能忍受零下8摄氏度,对热量要求不高,只要0摄氏度以上积温达到1300摄氏度-1500摄氏度,  相似文献   

14.
<正> 蓝靛果忍冬是一种食用野生浆果类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且出汁率高,系优良的酿酒和营养饮料原料。1982年,我们发现我县的野生蓝靛果忍冬资源分布集中,产量较高,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从1983年开始,对野生蓝靛果忍冬的形态特征、生物生态学特性、养分含最、资源分布及经济储量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对野生蓝靛果忍冬进行了移植、繁育和栽培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蓝靛果北方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靛果忍冬果实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医疗价值,是第三代水果家族中的新成员。对蓝靛果忍冬的栽培史、生态习性、实生苗培育、无性苗培育及果园营建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详细叙述了蓝靛果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蓝靛果忍冬果园的培育技术及果园建园后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挖掘蓝靛果忍冬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出发,阐述了蓝靛果忍冬生物生态学特性、种质资源及其在园林绿化、饮料开发、营养保健等的开发与应用,为该品种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蓝靛果忍冬,在我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当地人称它为“羊奶子”,而把宽叶蓝靛果忍冬称为“狗奶子”。它的果实营养丰富,酸甜适度口感好,皮薄籽小出汁率高。树高仅1~2米,枝条无刺细软,果实成熟期集中,便于采摘,是优良的酿酒和制做饮料的原料。蓝靛果忍冬属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野生灌木。常生于湿草地、林间或小溪附近。其花对生,稀单生。其叶对生,长圆形或长卵形,基部通常圆形。  相似文献   

19.
蓝靛果忍冬、为忍冬科植物(lonicera edulis)俗名马奶子,羊奶子,黑瞎子果。  相似文献   

20.
<正>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俗称野葡萄,又名蓝靛果忍冬、山茄子、羊奶子、黑瞎子果和鸟啄李。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果实多汁,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味酸稍甜,多有苦味,可鲜食,还适于提取天然紫红色素、加工饮料、果酱、果露、果糕和酿酒等,被称作"笫三代果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充分发挥我县特有蓝靛果资源优势,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县政府在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