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成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262-262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阴虚内热、鼻血尿血、津亏便秘。 1配伍 清热凉血。本品入血分、能清热凉血。配黄连、水牛角、玄参、竹卷心、麦门冬,治疗高热口渴,见水急饮、舌色红绛、神昏喜卧。配黄芩、栀子、当归、白芍,治疗血热鼻衄。配侧柏叶、赤芍、茜草、牡丹皮,治疗血热妄行的出血证。配栀子、黄柏、当归、黄芩、白芍、甘草,治疗马鼻出血。  相似文献   

2.
《蜜蜂杂志》2021,41(5)
正妊娠水肿是指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多因脾虚、肾虚、气滞等所致,治疗以利水消肿为主。推荐一款蜂蜜瓜皮煎,有较好的消肿效果。验方:取蜂蜜50 g,冬瓜皮15 g,香附6 g。用法:将冬瓜皮、香附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对入蜂蜜。每日1次,连续饮数日。功效:冬瓜皮味甘、性凉,归肺、脾、小肠经,可利水消肿、清热解暑。常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归肝、三焦经。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调经安胎。主治肝气郁滞、胸闷胁痛、胃病、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相似文献   

3.
医门八法     
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7,(9):41-42
<正>浦北县地处桂东南,毗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主要蜜源有荔枝、龙眼、乌柏、速生桉、鸭脚木。辅助蜜源有柑桔、岗松(扫把枝)、隆缘桉、大叶桉、鱼蛋木、甘薯、柠檬桉、玉米、番木瓜、马鞭草、南瓜、棕榈、芝麻、萝卜、柚、橙、黄皮、楝树、紫云英、五倍子、辣椒、橄榄、葡萄、番茄等。浦北具有发展养蜂的优良自然环境。浦北养蜂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解放前,中蜂主要是土法饲养,1965年后,逐步改成活框饲养。我县以发展中蜂为主。2014年全县养殖中蜂8.91万群,100%活框饲养,生产蜂蜜1692吨,产值6768万元。中蜂饲养量为广西第一大县,在全国也是饲养中蜂较多的县之一。本人从事蜂业管理工作多年,现将本人中蜂管理经验整理如下,与各位蜂业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5.
银翘散     
《吉林畜牧兽医》2003,(8):41-41
处方:金银花60g,连翘45g,薄荷30g,荆芥30g,淡豆豉30g,牛蒡子45g,桔梗25g,淡竹叶20g,甘草20g,芦根30g。作用与用途: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痈初起。银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有抗病毒、抗菌、抗细菌毒素、抗炎、解热等作用,用于风热感冒、痈肿肿痛、丹毒、热痢等。荆芥、薄荷、淡豆豉辛凉疏散,透热外出;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作用,用于感冒、风疹、丹毒、痈肿疮毒等。淡竹叶、芦根清热,生津止渴;牛蒡子、桔梗宣肺止咳,祛痰利咽;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现代广泛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炎、…  相似文献   

6.
一、蛤蚧的用途: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属爬行纲、蜥蝎目、壁虎科、壁虎属。蛤蚧,体呈长圆形,背腹略扁,皮肤粗糙,体重60~80克,有的达100克以上,体长12~16厘米,尾长10~14厘米。在我国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贵州、福建、台湾等省区。蛤蚧,是国内、外紧缺的贵重药材。临床表明,蛤蚧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有滋补强身作用。多用于肺虚喘咳,痰中带血,肾虚阳痿,尿频,五更泄泻等。中成药有蛤蚧定咳丸、蛤蚧养肺丸、蛤蚧补肾丸、蛤蚧大补胶囊、蛤蚧补金片及蛤蚧酒等。 二、生活习性:蛤蚧,栖息在悬崖石壁洞缝、树洞、房  相似文献   

7.
1脾病 脾气虚弱,宜健脾益气,四君子汤(主要成分为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炙黄芪)。脾虚下陷,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主要成分为炙黄芪、党参、当归、白术、橘皮、升麻、柴胡、甘草)。脾虚泄泻,宜补脾益气、健脾利湿,参苓白术散(主要成分为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莲肉、桔梗、薏仁、砂仁)。脾虚食少,宜健脾开胃,益气黄芪散(主要成分为黄芪、茯苓、党参、陈皮、升麻、炙甘草、苍术、泽泻、生姜)。脾阳虚衰,宜温中散寒、振奋脾阳,理中汤、附子理中汤(主要成分为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肉桂)。脾虚便血,宜健脾摄血,归脾汤、升芪散(主要成分为升麻、陈皮、炙甘草、炙黄芪、地榆炭、熟地、炒白芍、炒牡丹皮、全当归)。脾虚带下,健脾祛湿、温经散寒,完带汤(主要成分为党参、白术、苍术、山药、柴胡、甘草、车前子、炒荆芥穗、白芍、陈皮)。湿邪困脾,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加味平胃散(苍术、白术、陈皮、厚朴、焦山楂等)。  相似文献   

8.
口疮病多发生在春夏季节,牛、羊多发,特别是山羊发病率最高,马、骡偶有发生。对于该病治疗,以前采用打针、涂药的方法,收效甚微。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试验,按照中兽医学“脏腑辨证”、“阴阳五行”和“药物行径”的道理,制成中草药粉剂,治疗该病,花钱不多,收效及佳。   1.症状 主要表现在口、唇、皮、舌红、痛、肿胀,口内垂涎,生疮、糜烂,草料难咽,咀嚼困难。大部分口唇外部、皮肤生疮、溃烂。个别则全身皮肤生疮、脱毛。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或正常。   2.发病机制 由于春、夏气候反常,或天气干旱、炎热,或阴雨连…  相似文献   

9.
桑树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云俊 《四川蚕业》2003,31(3):57-58
桑树 ,即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Morusal baL 。其经济价值是养蚕产茧。但它却全身是宝 ,其叶、椹、枝、根都是地道中药 ,药用价值极高 ,若对桑树进行综合利用 ,特别是药用价值的开发 ,桑树就成了“商树” ,“钱图”无量。1 桑叶性味 :苦、甘、寒。归肺经、肝经。临床应用具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之功效。1 1 风热感冒 :桑叶、菊花、连翘、杏仁各 1 0克 ,桔梗、甘草各 6克、薄荷 5克 ,水煎服。1 2 发热、头痛、咳嗽等温病初症 :桑叶 8克、菊花、薄荷、甘草各 3克、杏仁、连翘、桔梗、苇根各 6克。水煎服。1 3 肺热燥咳 :轻者 ,用…  相似文献   

10.
清瘟败毒散     
处方:生石膏120g,生地黄30g,水牛角60g,黄连20g,栀子30g,牡丹皮20g,黄芩25g,赤芍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作用与用途:泻火解毒,凉血。用于热毒发斑、高热神昏。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等作用,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等。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凉血解毒,泻火养阴;分别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用于热伤营血、温毒发斑、津伤便秘、痈肿疮毒等。黄连、黄芩、桅子、连翘清热解毒;具抗菌、消炎等作用,用于热邪为患之病。桔梗、甘草、淡竹叶载药上…  相似文献   

11.
1配伍 本品入气分散上焦风热,入血分则清热解毒。配薄荷、柴胡、大青叶、黄芩、金银花,对温热病初期之热或上焦诸热用之效好。配薄荷、大黄、黄芩、黄连、栀子,对温热病表里俱实者,用之效佳。配车前子、滑石、海金沙、萹蓄、木通、栀子,对湿热尿淋,用之效果较好。配黄连、金银花、栀子、黄芩,治疗时疫。配大黄、黄连、淡竹叶、栀子等,对心经热盛、口舌生疮、尿频尿赤,用之效果显著。本品清热解毒,开泄宣散,长于消肿散结。  相似文献   

12.
陶兴无 《饲料研究》2005,(12):25-27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Vent.)又称楮树,桑科植物,雌雄异株的落叶乔木,有的地方称“皮树”、“麻叶树”、“醋桃树”。在自然界生存适应性极强,耐干冷,耐湿热,根系发达、萌芽力强,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土壤,且极少病虫害,还能抵御有毒气体的污染。生长于山坡,沟壑边,多为野生,有少量栽培。根据《植物分类》记载,在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省都有分布。尤其是南方地区极为常见,资源十分丰富。构树可用于板材、编织、防风、防沙、工业用油、鞣料、水果、饲料、土农药、庭院树、维生素、行道树、中草药、造纸等。古人早已用构树…  相似文献   

13.
《四川蚕业》2014,(3):13-14
研究了川桑Morus notabilis的地理分布。川桑主要分布在四川洪雅、马边、峨眉、古蔺、筠连、峨边、雷波、木里、荥经、珙县、屏山,云南贡山、泸水、福贡、德钦、大理、思茅、景东、绥江、镇雄、文山,湖南沅陵、永顺,重庆石柱、南川(金佛山)。分布区狭窄,对高山湿度有特别要求。从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分析,川桑与鸡桑亲缘关系最近。但根据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川桑与华桑分在一个分支。因此,川桑的亲缘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又名春莲秋柳,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疗外伤感染等。主产于广东、福建等省,华中、华北、西北等地也有引种。1生物特征1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味极苦。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节稍膨大。叶对生,卵状矩圆形  相似文献   

15.
治牛病验方     
1、母牛不孕症。用母牛产后的衣包 1个 ,晒干后加益母草 2 0 0 g熬水内服 ,连用 2~ 4次。2、牛百叶干。用白糖、蜂蜜各 2 5 0 g,加水 5 0 0 m L,1次内服 ,同时向瓣胃内注入 30 %硫酸钠溶液 40 0 m L。3、牛前胃弛缓。取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木香各 30 g,麦芽、山楂、神曲各 60 g,槟榔 2 0 g,水煎取汁内服。4、虚寒拉稀。党参、茯苓各 60 g,干姜、白术、附子、厚朴、甘草各 30 g,白芍 2 0 g,煎水取汁 ,内服 ,连用 2~ 3剂。5、牛粘液性痢疾。用蜂胶 30~ 60 g,马齿苋 1 2 0~ 2 5 0 g,红痢加白糖 ,白痢加红糖煎水调服。6、牛肚胀。 1 0…  相似文献   

16.
水蛭俗名蚂蟥。在我国,药用水蛭有3种,即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分布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区。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辽效奇特。在国际市场上,水蛭十分走俏。目前水蛭干品收购价每公斤约为65~70元,鲜活水蛭约为20元。因此,人工养殖水蛭是农村致富的又一条好门路。  相似文献   

17.
1.苍术、白术、茯苓皮、大腹皮各30g,生姜皮、陈皮各12g,桑白皮15g,桂枝10g。煎水内服,连服2剂。 2.赤小豆500g,商陆、大蒜各6个,生姜10片,煎水灌服。 3.芒硝21g,大黄6g,混饲料分两次服。 4.仙鹤草、龙胆草、泽泻、茯苓、车前子、木通各9g,焦白术、何首乌、当归各15g,甘草3g,煎汁内服。 5.雄黄粉30g,石斛、苍术各12g,茯苓皮、牵  相似文献   

18.
常用中草药     
1 夏枯草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Punellavulgaris L .的干燥带花的果穗或全草。别名棒头草、夏枯头、棒槌草、枯草穗、大头花。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省。1.1 性味归经味苦、辛 ,性寒。入肝、胆经。1.2 功效清肝明目 ,软坚散结 ,利尿。1.3 主治用于肝火郁结、上扰于目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 ,可单用或与菊花、石决明、青葙子等配伍应用。肝阳上亢、目赤 ,头晕、神志不安 ,可与钩藤、莶草等配伍。用于痰火郁结、瘰疠结核、疮黄肿毒、乳痈、腮腺肿大。已溃未溃均可应用 ,可单用 ,或配连翘、金…  相似文献   

19.
【篇名解释】王良,春秋时期晋国人,善驾车,兼事兽医。先师,对死去王良的尊称。天地,指自然界。五脏,指心、肺、脾、肝、肾及与之相配合的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五官九窍(耳、目、口、鼻、舌、前阴、后阴)、筋、骨、脉、肉、皮。本篇以远取诸物、  相似文献   

20.
“三黄五炭”指黄连、黄芩、黄柏、地榆炭、荆芥炭、栀子炭、生地炭、蒲黄炭。笔者用以治疗耕牛和犊牛便血、血痢50余例,疗效甚好。主方为“三黄五炭”。其加减:血痢者,加白头翁、秦皮、大黄、苦参、郁金、木通、生甘草;实热型或湿热型便血者,加大黄、寸冬、花粉、炒槐米、滑石、生甘草;虚寒型或寒湿型便血者,加党参、白术、枳壳、乌梅、诃子、焦山楂、炙甘草,去三黄。剂量按患牛年龄、体质状况而定。例1 1983年 5月 1日,太和县寺同大队邓灿禹的3月龄黄牛犊,发病已3天,粪便带大量鲜红血液,吃奶、反刍减少,喜饮水,好卧懒动。在当地医治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