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胶州湾网箱养鱼基地的创建薛正锐(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工程研究所,青岛266071)1国内外海*网箱并鱼现状随着世界性海洋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海水养鱼业致力于发展陆地工业化养鱼和海水网箱养鱼。网箱养鱼同工业化养鱼相比,具有不需...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堂 《海洋渔业》2001,23(4):182-184,187
一、我国海水网箱养鱼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始于70年代末,广东省惠阳县、珠海市首先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鯛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种类,并获得成功。1981年以后转入生产性养殖,商品鱼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4年在广东省的沿海地区迅速发展,随后在福建的平潭和浙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鱼,目前在世界各渔业国家已十分普遍,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化高密度养鱼,不仅产量高,而且可养殖高档的名、优经济鱼类,以满足国内市场和出口需要,经济效益显著,前景十分广阔。我国沿海内湾多,许多海区风平浪小,水流畅通,适于发展网箱养殖。开拓这一水域资源,发展海洋牧场增养殖业,对提高海水鱼类养殖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从暂养石斑鱼出口,进而发展网箱养殖石斑鱼、真鲷、黑鲷等经济鱼类,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一项新兴的养殖业。为了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网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鱼是一种先进的集约化养鱼方式。80年代初期,我国在水库利用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养殖鲢鳙等滤食性鱼类,获得成功,随后发展到网箱养草食性鱼类以及海洋中网箱养石斑鱼等肉食性鱼类。80年代以来,网箱养鱼技术不断提高,养殖对象不断增多,已成为我国“三网”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海水网箱养鱼是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渔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随着网箱养鱼的迅猛发展,病害问题开始困扰着网箱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将当前网箱养鱼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商志强 《齐鲁渔业》2000,17(5):15-15
最近,一种新的海水养鱼方式──大棚井水养鱼风靡莱州。短短几年间,该市大棚养鱼面积发展到近30万 m2,形成了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这种养鱼方式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棚井水养鱼,是北方沿海地区发展养鱼业的明智选择,优势明显,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现在北方地区海水养鱼的最大障碍是越冬。目前海上网箱和虾池养殖的鱼类,绝大多数当年长不到商品规格,冬季水温太低,又不能在海上越冬,制约了发展。搞工厂化养鱼,投资大,成本高,老百姓无能为力。而大棚养鱼就象大棚蔬菜、…  相似文献   

7.
王如芳 《海洋渔业》1995,17(2):85-87
网箱养鱼是一种新的养殖方式,投资大,产出多,收入大,效益高。推广网箱养鱼,对加速发展海南省渔业生产,振兴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981年以来,随着经济特区建设的发展,各地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新的海水养殖技术也日益得到引进应用,广东省的珠海市、汕头市等沿海海岛的生产单位和个人,陆续发展了海水网箱养鱼生产。1985年全广东省共推广海水网箱养鱼3000多箱,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得石斑、鲷鱼等优质海  相似文献   

8.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霞 《中国水产》2009,(2):40-41
石斑鱼是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本属中国大陆沿海有36种,南海35种,东海10种,黄、渤海1种,台湾27种,常见养殖的约15种。我国海水网箱养鱼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沿海最早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品种,获得了成功。后来转入生产性养殖,  相似文献   

9.
我国抗风浪网箱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我国海水网箱养鱼发展迅速,网箱数量成倍增长。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对目前我国抗风浪网箱养鱼的现状做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抗风浪网箱的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措施,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鱼具有流水、密放、精养、高产等特点,利用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网箱内“活水”环境,给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既能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又不致于缺氧。鱼类生活在密集的网箱里,活动减少,消耗降低,同化作用增强。同时,网箱养鱼的方法简便,灵活,适应水域广泛,在淡水养殖业中有了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1.
利用船体作为载体从事鱼类养殖起于重庆并发展迅速,1998年全市有75艘养殖船投入生产,养殖船单位养殖面积造价依结构,材料及建造时间介于250-850元/平方米之间;船体养鱼兼有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特点,养殖密度及单产高于水库网箱,但因设施折旧费用和江河汛期水情急剧变化导致的鱼类死亡率较高,其产品生产成本略高。  相似文献   

12.
九八年,南昌县共完成网箱养鱼12087立方米,网箱471只,其中市局无偿下拨我县2×2×1的小体积网箱42只,168立方米,经过约五个月的精管细养,各种鱼类生长良好,现将试验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1水面条件:参加网箱养鱼试验的水面来自本县的十二个乡...  相似文献   

13.
石军 《淡水渔业》1982,(5):28-28
<正> 绍兴外荡养鱼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一直采用传统的养鱼方法,产量提高不快。随着网箱养鱼的发展,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网箱与外荡养鱼相结合的办法,即每一百亩外荡放置1~4亩网箱养鱼,外荡增放仔、老口鱼种和其他养殖鱼类.网箱投饲的饵料流失为外荡鱼类所利用,使外荡鱼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霞 《海洋与渔业》2008,(10):38-39
石斑鱼是鲈形目能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鱼类的统称。本属中国大陆沿海有36种,南海35种,东海10种,黄、渤海1种,台湾27种,香港17种,常见养殖的约15种。此外石斑鱼类还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海水网箱养鱼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沿海最早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品种,获得了成功。后来转入生产性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石斑鱼价格的看好,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鱼是鱼类精养方法之一。近年来,各国对网箱养鱼的兴趣日益高涨,但网箱养鱼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首先是由于水质恶化、生化需氧量升高和缺氧造成的许多困难。为了大规模开展网箱养鱼,必须研究各国从事网箱养鱼的经验。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在这方面的一些成就。  相似文献   

16.
徐洪科 《海洋渔业》1996,18(1):31-34
一、海水网箱养鱼发展过程 我省海水网箱养鱼始于1982年,至今已10多年历史。1985年前,我省由于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自治区的影响,以网箱暂养石斑鱼出口港、台、澳等市场,海水网箱养鱼处于暂养阶段。1986年进入试验阶段,首先由科研单位对不同鱼种进行网箱养殖研究。1986~1987年洞头县水产研究所首先在洞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海洋捕捞强度的加大,海洋资源日趋减少,另外和南韩、日本经济专属区划分渔船捕捞范围的缩小,以及我国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的实施,捕捞量越来越大,珍品鱼类更为稀少.同时,海水池塘养殖成本的增大等因素,造成海水主要经济鱼类供不应求.因此海水网箱养鱼迅速发展起来,在网箱养鱼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实施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龚涛 《水库渔业》1982,(3):68-70
在天然水体中,设置一定规格的网箱(金属或合成纤维材料),将鱼类围养在网箱小水体中,通过箱内外水体的不断交换,使网箱内形成一个适于鱼类生长的环境,利用天然饵料或投喂人工饵料高密度地培育鱼种或饲养商品鱼,这种养鱼方式,称为网箱养鱼。  相似文献   

19.
山塘网箱养鱼鱼病综合防治技术黔阳县山塘网箱养鱼发展不快,单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鱼病危害严重。据初步调查,全县1200公顷养鱼水面中,鱼病发生率高达70%,草鱼成活率一般仅30%,其它鱼类也在50%左右,因鱼病死鱼年损失100万公斤,约占全县水产品...  相似文献   

20.
浮筏式网箱养殖海水鱼类是当今发展浅海养殖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已引起世界普遍的重视。日本1965年获到真鲷人工孵化试验成功后,并以天然苗和人工苗进行网箱养殖。1973年马来西亚引进日本技术进行网箱养殖石斑鱼。近年来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广东、福建等地先后都进行网箱养鱼,迄今已发展至2万多个,鱼类养殖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