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运用多座位外显方差分析法(MPVA)分析中国荷斯坦牛CXCR1和IL8两个基因多个突变位点多态性与乳房炎易感性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以南方某大型奶牛场634头(其中102头患乳房炎)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法分析CXCR1-5′端和编码区及IL8 2789/2862内含子3、外显子4和5,2个基因共7个SNPs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用MPVA法分析CXCR1和IL8基因各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组合对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影响.结果,MPVA分析发现CXCR1-1830、CXCR1-1768和IL8 2789/2862三位点交互作用对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CXCR1-1830、CXCR1-1768和IL8 2789/2862三位点交互模型作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相关的基因联合选择模型最佳,MPVA可用于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多基因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
羊源CXC趋化因子受体2基因(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2,CXCR2)主要表达于炎性细胞表面,在局部炎症反应、肿瘤发生等方面起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CXCR2基因在患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选取正常和患临床型乳房炎的绵羊(Ovis aries)各3只,收集乳腺组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结构差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ELISA技术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两者中CXCR2的表达差异,通过miRbase数据库和miranda软件对绵羊CXCR2基因的靶向miRNAs进行预测,并采用DAVID软件对CXCR2基因的生物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患病组的乳腺组织中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腺泡腔萎缩,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并且有大量白细胞浸润;患病组中CXCR2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靶向miRNAs预测显示,绵羊CXCR2基因可能受到oar-miR-3956-3p、oar-miR-665-5p、oar-miR-432等miRNAs的调控;GO分析发现CXCR2基因参与构成膜的主要成分、CXC趋化因子受体活性、趋化作用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发现CXCR2基因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和内吞作用信号通路。由此推测,在绵羊乳房炎发生过程中,CXCR2基因可能通过与配体结合,以调控炎性细胞的趋化迁移,进而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为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CXCR2基因在乳房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目前对奶牛养殖业影响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可导致奶牛生产寿命缩短、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下降。该病治疗成本高,治疗不及时会给牧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奶牛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进行筛选,通过遗传育种,在基因水平上增强后代个体奶牛的机体免疫力,能最大程度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本文综合概述了奶牛乳房的天然免疫系统构成及相关免疫基因,以助力奶牛乳房炎相关天然免疫基因的筛选,实现高抗乳房炎奶牛的在分子水平上的选育,降低乳房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隐性乳房炎奶牛IL-8受体与乳铁蛋白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IL-8受体基因、乳铁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乳房炎的相互关系.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分别对80头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的IL-8受体基因和乳铁蛋白基因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分析了它们与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关系.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IL-8受体CXCR1基因SSCP-5、SSCP-7在健康奶牛个体中出现程度较高,说明其个体对隐性乳房炎表现抗性;在乳铁蛋白基因5'调控区的不同基因型中,AB基因型个体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疾病,它的发生与管理、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组织相容性复合45(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态性。MHC的部分等位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本文对奶牛MHC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迪  俞英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2):329-338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对动物福利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尤其是金葡菌乳房炎的奶牛,其牛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奶牛丧失生产能力.目前,奶牛乳房炎相关的研究已成为畜牧业的重点课题.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近几年奶牛乳房炎及奶牛金葡菌乳房炎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现状,主要对其抗病遗传育种在转录组...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即奶牛乳腺发生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疾病,对乳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本文通过分析其致病原因,对奶牛乳房炎的检测方法做出总结,在分析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最新的检测方法,说明乳房炎检测逐渐向低成本高效率的趋势发展。另外还以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和表观遗传标记为出发点,对乳房炎发生发展的预测方法做了介绍,并就乳房炎研究方向针对奶牛本身的分子抗病育种方向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以海丰奶牛场588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牛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CXCR1基因2个突变位点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生产实际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CXCR1基因5′侧翼区-1830位点发生了A→G的突变,检测到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84、0.289和0.027,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分别为0.828和0.172;GG基因型奶牛的日产奶量、SCS和305d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而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却显著低于AA基因型奶牛(P<0.05)。编码区783位点仅发现AA和AC 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86和0.114,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0.943和0.057。AA型的个体的日产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极显著高于AC型个体,而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却极显著低于AC型个体(P<0.01)。结果表明,CXCR1基因遗传突变对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m astitis)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严重影响患病牛的产乳量、乳品质,延长产后发情时间和妊娠时间,而且危及人类健康。奶牛乳房炎是多种原因引发的极为复杂的疾病,对乳房炎的控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传统的防治手段外,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或遗传标记的研究(Burton等,2003;T ayarao等,1999)越来越成为乳房炎抗性遗传育种的热点。总之,单单采用一种方法防治奶牛乳房炎,效果并不理想。只有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乳房炎,才能更好地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1预防措施1.1加强管理,改善牛场环境1.1.1加强牛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不同菌落刺激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CXCR1基因的表达变化。运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XCR1基因mRN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CXCR1基因在细胞水平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刺激较敏感,各个时段表达差异达显示水平。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CXCR1基因的表达机理以及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一极为复杂的疾病,对乳房炎的控制也是一系统工程.除了传统的防治手段外,对抗乳房炎性状候选基因或遗传标记的研究已成为乳房炎抗性遗传育种的热点.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是一类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转膜蛋白.由于其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与家畜疾病的抗性和易感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使之成为在抗乳房炎性状的分子育种领域倍受关注的基因之一.作者在论述了奶牛抗乳房炎分子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MHC的结构、功能、作用及其与乳房炎的关系,指出了对MHC与乳房炎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CXCR1基因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之一,可与其配体IL-8特异性结合,在炎症反应、肿瘤发生及转移等方面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研究以正常和患临床型乳房炎绵羊(Ovis aries)(共6只,各3只)的乳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HE染色法比较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差异,随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XC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CXCR1基因的靶向miRNAs、涉及到的通路及调控网络等进行预测。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相比,在患临床型乳房炎乳腺组织(试验组)中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腺泡数量变少且发生萎缩,上皮细胞脱落、腔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qRT-PCR结果显示,试验组中CXCR1 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极显著上调(P0.01)。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CXCR1基因主要涉及趋化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作用等过程。靶向预测调控绵羊CXCR1基因的miRNAs结果显示,其表达可能受到miR-541-3p、miR-1193-3p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绵羊临床型乳房炎发生发展过程中,CXCR1基因可能在相关miRNAs的作用下表达上调,进而通过与其配体IL-8结合,趋化炎性细胞向绵羊乳腺感染部位迁移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CXCR1基因在绵羊临床型乳房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据调查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普遍高于国外。有效控制乳房炎对于提高生产率、减少经济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体细胞计数得分进行奶牛抗乳房炎性状的间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业中存在的一种多发病 ,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虽经多年研究 ,其仍是奶牛业中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大量使用 ,乳房炎致病菌耐药性逐渐加强 ,对乳房炎的防治也逐渐变得困难 ,从遗传角度对奶牛乳房炎性状进行控制 ,即进行奶牛抗乳房炎性状的选择已势在必行。国外该项工作进行较早 ,取得了一定效果。对奶牛乳房炎性状进行直接选择存在一定困难 ,因其遗传力较低 (0 .0 2~ 0 .0 4 ) ,对乳房炎监测无准确手段且费用较高等 ,而利用奶牛体系胞计数得分 (SCS)有较高遗传力 (0 .12 ) ,且与临床性乳房炎有较高遗传相关 …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常见多发病,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种。一般隐性乳房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临床性乳房炎,危害更严重。目前全世界约有1/3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6.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Tosca Ploegaert研究了乳房炎抵抗力的遗传背景。她检查了2000头黑白花奶牛的抗体类型并研究了抗体变异是否是由基因决定的以及哪些基因可以降低乳房炎的病变。对牛奶样品进行分析表明,有一种特定的抗体即亚型IgG1可以减少发生中乳房炎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以海丰奶牛场588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牛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CXCRl基因2个突变位点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用于生产实际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CXCR1基因5’侧翼区-1830位点发生了A—G的突变,检测到AA、AG和GG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84、0.289和0.027,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分别为0.828和0.172;GG基因型奶牛的日产奶量、SCS和305d产奶量均板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而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却显著低于AA基因型奶牛(P〈0.05)。编码区783位点仅发现AA和AC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86和0.114,等住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0.943和0.057。AA型的个体的日产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极显著高于AC型个体,而其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却极显著低于AC型个体(P〈O.01)。结果表明,CXCR1基因遗传突变对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1起的奶牛乳腺的一种炎症,作为奶牛生产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美国,被淘汰的奶牛中26.5%是因为患有乳房炎,而在芬兰、挪威和瑞典,因为乳房健康问题而被淘汰的奶牛分别占35%、19%和22%。预防乳房炎的关键是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和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日常挤奶卫生。疫苗免疫对预防乳房炎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现阶段研发的疫苗多为单苗,对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乳房炎的免疫效果不理想,应加强高效、多价乳房炎疫苗的研究。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预防奶牛乳房炎,应用的添加剂不同,其预防效果也不一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抗生素仍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首选药物,但随着对抗生素使用的种种限制,中草药治疗乳房炎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疗法和生物制剂防治奶牛乳房炎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也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生产中,奶牛乳房炎导致奶量下降、鲜奶品质下降,炎乳废弃,严重时乳区化脓坏疽,使奶牛失去泌乳能力。下面简要介绍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治疗方案,希望对广大奶牛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并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不足和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优势,对目前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探讨了今后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