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2年、2013年杂交稻新组合"泰丰优2098"在邵武市作烟后稻试种,两年试种结果表明:泰丰优2098在邵武市作烟后稻栽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产量潜力和推广应用前景。根据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总结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邵武市于2015年引进甬优1540作烟后稻试种,该品种株高中等、分蘖力适中、田间整齐清秀、后期青枝蜡秆、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迅速得到种植户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8年全市建立甬优1540优质烟后稻示范片544.5亩,2019年472.6亩,甬优1540现已成为邵武市烟后稻主栽品种。为明确甬优1540作烟后稻在邵武市最佳机插秧龄,挖掘其丰产潜力,2019年在邵武市大竹镇开展了甬优1540不同机插秧龄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在烟草后种植的晚稻品种,福建省邵武市开展了3年的优质稻种植比较试验,在6个优质稻品种中,筛选出甬优5552和甬优1540,具有生育期适中、米质好、产量高的特性,适宜在邵武当地作烟后稻或瓜后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全优1093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全丰A×福恢1093杂交配制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年上杭县庐丰农技站引进品种展示,2014年进行早稻示范种植,文章主要介绍了全优1093在上杭县庐丰乡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一、种植情况早秈矮脚南特在我省种植已有四年历史。由于各級党政領导的重視,栽培面积逐年扩大,1965年已发展到二十五万二千亩。从几年种植情况看,矮脚南特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应性广。在沿江及江南地区,作双季早、晚稻及間作早稻,在江淮丘陵地区作一季早稻或早中稻,在沿淮地区作一季春稻或麦茬稻栽培,增产效果均极显著。一般亩产六百至八百斤,高的达千斤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前,杂交水稻在我省主要是适于作迟熟中稻和一季晚稻的组合,在肥稻稻早熟早稻田也已大面积作为晚稻栽培,并获得良好成绩。在三熟田引种杂交水稻是进一步提高三熟三高产特别是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扩大杂交水稻栽培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在油稻稻三熟制中进行试验,在保证早稻高产的条件下,力求杂交晚稻更高产。通过二年试  相似文献   

7.
在烟—稻轮作模式下,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作植烟可导致烟—稻轮作晚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高,因此晚稻产量与氮肥用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强,氮肥施用过多,晚稻产量和氮肥效益反而下降。结果指出:耒阳市烟区晚稻栽培最佳经济施氮量以39.3 kg/hm2为宜,其对应最佳经济产量可达到7 639.5 kg/hm2。  相似文献   

8.
欣优827是采用欣荣A×R827(广恢998/蓉恢906)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2015年在江西省通过审定(赣审稻2015019)。欣优827列为福建省级优质晚稻主推品种,在邵武市沿山镇百樵村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介绍欣优827在邵武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从适时播种、加强秧田管理、插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王宾 《福建农业》2011,(4):10-11,17
丰优22系粤丰Ax扬恢22杂交育成的釉型三系稻,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漳平市于2008,2009年连续在中、晚稻进行示范,表现抗性中等、优质、高产,种植面积达1800亩,一般中稻亩产600公斤,烟后稻和连作晚稻亩产500公斤左右,适合漳平市作中、晚季栽培.现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  相似文献   

10.
葛小妹 《福建农业》2007,(12):11-13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建阳市在传统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烟—稻栽培模式是近几年来推行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变了原来只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一般烟—稻栽培的早季烟叶亩产135—160公斤,产值1600—1850元,烟后种晚稻亩产600—650公斤,产值780—965元,全年亩产值2380—2815元,扣除成本后,每亩纯收入1400—1950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适宜我市海拔300米以下地区种植。采用烟—稻栽培模式有利于减轻病虫为害,有利于烟稻增产。其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1.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双季稻金优273-丰源优299(迟熟早稻-迟熟晚稻)、陆两优996-Y两优1号(迟熟早稻-中稻品种作晚稻)、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中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和金优207-丰源优299(晚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4种品种搭配模式的早、晚稻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金优273-丰源优299搭配模式相比,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模式产量最高,其中晚稻贡献大于早稻;其次是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与前者相反,早稻的贡献大于晚稻.可见,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即早稻选生育期适中的超高产迟熟品种,晚稻选生育期较长的超高产中稻品种搭配的栽培模式具有"双超"潜力.  相似文献   

1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去年,我所在湖南劳模李光庆攻三千高产事迹鼓舞下,为继续探讨攻三千的栽培规律,种植了一块1.928亩麦稻稻三千斤试验田,获得了全年三熟单产合计2951.1斤的可喜成果(其中麦子1022.3斤,早稻1093斤,后作稻835.8斤),为登攀新的高峰积累了经验。现将这这一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景谷县上个世纪70~80年代都有种植双季晚稻的历史习惯,水稻生产实现一年两熟的栽培制度。双季晚稻种植一般5月底6月初育秧,6月底7月初早稻和前作收获后,紧接着种植双季稻,晚稻茬口限制更小一些。景谷县得到了省、市的大力支持,把景谷县规划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烟草示范区,2014年已发展烤烟生产5400hm2,烟区主要安排在坝子早稻田上种植。实行早季种烟,烟后种稻种粮的作物茬口安排,实现烤烟一水稻;烤烟一玉米等熟制生产轮作,达到早季种烟赚钱,烟后种稻种粮保口粮,实现钱多粮多,粮钱双丰收的目标。根据永平镇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人文地理优势特制定如下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直播稻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上谷种培育水稻的技术。按播种茬口可分为早稻直播、单季稻直播和连作晚稻直播三类。根据近几年大面积试种示范结果,直播稻的产量水平与同茬口移栽稻基本持平,一般直播连作早、晚稻亩产400公斤左右,单季晚稻直播亩产在500公斤以上。直播稻具有缓和季节矛盾,减轻劳动强度,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等轻型栽培技术特点,深受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的欢迎,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栽培稻米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省栽培稻的米质性状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米质性状香稻优于晚稻,晚稻优于杂交稻,杂交稻稍优于早稻。  相似文献   

16.
八红优256是2004年审定通过的第一代高大韧水稻品种。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良种性,于2012年对该品种进行了大面积的栽培技术示范,重点开展该品种在桂中地区的辐射推广工作。在桂中和桂南地区,各设立两个品种栽培技术示范点,早晚稻各示范面积23.33 km2。在桂中的9个县区强化开展新品种的辐射推广工作。比较和分析八红优256桂中和桂南在早稻和晚稻的示范与推广中稻谷产量的差异。试验结果揭示,八红优256在桂中南地区一般产量7800—8400kg/hm2,作早稻和作晚稻栽培产量差异不显著,在桂中和在桂南地区栽培产量差异也不显著。说明八红优256是桂中和桂南地区典型的早晚兼用型品种,具有较广环境适应性,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方法可以获得高产或超高产。研究结果重新验证了八红优是广适性、早晚稻兼用型、易栽培的高产优质高大韧稻品种。  相似文献   

17.
双季混作稻就是把早、晚稻种子按一定重量的比例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播种、插秧,早稻成熟时把早稻带晚稻一起收割,由晚稻基部重新抽生新株,以此作为晚稻培育。这种特殊的栽培方法在广东的南部、广西的东部、福建的中部及江西南部等地区的一些山  相似文献   

18.
优质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引进5个优质杂交早稻新品种,以T78优2155作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福两优2155,全优1093、夷优186表现次之,这3个新品种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隆两优1206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邵武市水北镇一都村作烟后稻百亩示范种植,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总结其在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的表现,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稀播种育壮秧、适时移栽、科学施肥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隆两优1206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湘两优396作单季稻与烟后稻栽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作单季稻比作烟后稻栽培增产982.5 kg/hm2,增幅1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