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本省低产茶园的改造途径,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七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查明了茶园低产的成因,提出了一套"三改一补"和"肥、管、养、剪、采、保结合"的改造低产茶园综合技术措施.在茶园改造试验中,使原来亩产只有50-60斤的低产茶园变为高产园.其中1.01亩福安菜茶改造后七年(1961-1967年)平均亩产干茶达419斤,33亩平均亩产干茶350-380斤的丰产水平.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2.
东山龙眼生产大面积发展主要有两个时期:即89年县政府采取种植“三、三制”和96年县财政对新建果园进行贴息贷款。至今约1.8万亩。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速生快长丰产优质示范户:如樟塘村张进添92年4月种植122株,93年再种100株,95年产量达4000斤;96年由于气候异常,在普遍减产和绝收的情况下,仍收成2000斤。每斤出售7元以上。又如东沈村沈武添gi年4月种植的龙眼,95年株产40斤,现株高3.25米,冠幅4.85x3.80米。由于他们栽培的龙眼速生高效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东山能否发展龙眼的看法。为使我县龙眼幼树栽培推广技术日趋成…  相似文献   

3.
我市发展天然橡胶,从1958年至1988年已有三十年的历史.目前全市胶园面积11.4万亩(281万株).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在初期引种、生产性试种以及发展阶段,在种植品系的选择上偏多考虑抗寒而忽视产量,以致有2/3面积的胶园种植近200万株低产品系.加上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胶园的管理水平降低(主要是投入少),因而大面积胶园存在着保存率、开到率、株产(亩产)、胶园利用率、经济效益低等“五低”现象.如何提高胶园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省棉花单位产量五十年代平均亩产51.5斤,六十年代平均亩产98.9斤。从1964年起连续七年平均亩产114斤,其中1968年达历史最高水平,单产138斤。1971—1977年产量下降,七年平均亩产83.7斤。1978年产量开始回升,全省植棉124.4万亩,平均亩产114斤,总产141.4万担。1979年植棉129.59万亩,虽受九号,十号两次台风侵  相似文献   

5.
我区以胶为主,现有胶园1782亩,占全区经济总收入的80%.1970年前胶园1288.8亩(每亩30株),1979年投产16000株,开割率41.4%,尚有近150亩胶园定植12年未能投产.1980年根据场下达的年度生产计划加强了生产责任制,全区职工经过讨论,提出以肥促胶一株施3—4担有机肥的管理方案.全年积土什肥309.5方、塘泥土242.9方、鲜牛粪18555斤.草皮土1549方、牛栏粪360方、鲜猪粪136,160斤,厕所渣2000担,绿肥47000斤,(每方按35担、鲜肥每100斤算一担)共9万担,另外还有田头肥池水肥10800担,绿肥450亩,年割二次共1400担,全区胶园平均株施3担左右,总用工9147.8工.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侯马市史村公社吉许管理区,1959年棉田1,310亩,在严重的伏早威胁下,平均亩产皮棉仍达201.4斤(其中水地985亩,平均产皮棉223.3斤;旱地134亩,平均产皮棉135斤),比1958年亩产皮棉163斤增产23.5%,创造了全市棉花大面积增产的新纪录。这是党的领导,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胜利,也是农业科学在生产战线上的胜利。吉许管理区亩产皮棉达200斤以上,在技术上的措施及经验如下:(一)抓苗全苗密植是吉许管理区保证棉花大面积增产的基本措施。每亩密度,水地是4,000-5,000株,平均4,500株左右。旱地5,000—6,000株,平均5,500株左  相似文献   

7.
我区小春油菜生产自1958年以来总面积波动在12—60万亩间,25年中有21年的平均单产徘徊在15—46斤。最高单产是1982年30万亩平均达91斤。长期低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仅就硼肥的增产效果小  相似文献   

8.
我场现有茶园面积3350亩,其中采摘茶园1800亩。81年生产干毛茶2250担,平均亩产干茶127斤。现有大部分茶园是在1961~1965年相继开辟的,由于垦植粗放,管理水平低,数年之间茶树即呈现未老先衰,产量低而且茶菁品质也较差,1975年开始进行改造,先做出试验样板。1976年以后在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的前提下,每年逐片改造,面积约150~200亩,几年来共改造衰老低产茶园1153亩,其中重修剪800亩,挖掉重新改种良种353亩。通过改造树冠、改良土壤、改园、移植归并、改植良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麻作》1980,(4):23-25
脚麻(苎麻的无效分株)可以繁殖,而且第二年可以丰收。阳新县麻科所78年6月中旬用附近生产队的脚麻移栽10亩,并对其中东段4亩加强培育管理,79年头麻总产94斤,二麻总产215斤,三麻总产339斤,株高平均160厘米,茎粗O.9厘米,蔸有效分株8.25株,每亩有效株约1.7万株左右。全年总产648斤,平均亩产162斤。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大面积的低产茶园是阻碍当今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2012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8.36万亩,产量4320t,平均亩产干茶只有41.66kg(采摘一芽二三叶加工绿茶或红茶)。然而县茶叶工作站在小湾东镇银山茶场和公郎镇罗伯克茶场进行的低产茶园树冠改造试验,分别取得了1.53亩茶园亩产383kg、1.74亩亩产423kg的高产记录,全县平均亩产与低改试验茶园亩产差距达10倍左右。目前全县亩产50kg以上的茶园仅1.8万亩左右,亩产100kg以上的不足0.5万亩,绝大部分都是低产茶园。如果亩产平均达到100kg,总产量将达到8360吨,说明茶园低改增产潜力非常大。南涧县低产茶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稀植茶园,是由于采用"稀大丛"种植方式或因栽后缺株断行所造成,每亩仅有茶树300~500株,这类茶园有2万多亩,茶树高度一般在100cm以上,树幅80~100cm,具有高产型树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安溪县剑斗公社后山头茶场地处内安溪,海拔400公尺。现有铁观音茶园250亩,其中,一九七八年定植五十九亩铁观音丰产园,一九八○年正式开采,产干毛茶2800斤,平均亩产47.4斤,一九八一年产干毛茶8850斤,平均亩产150斤,比一九八○年翻了三倍多。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安溪县对低产茶园进行园地、茶树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改造以来,通过低产茶园园相、园貌改造;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改良土壤;科学留养树冠,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梯岸梯壁留草,合理种植树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措施,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总结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县有4个镇、28个乡,1250个村,92万人,125万亩耕地,70%为山丘岭地。全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25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过去29年(49—78年),全县平均亩产花生151.5斤,是山东省的花生低产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行生产责任制,花生生产逐年发展提高:79年23.4万亩,平均亩产209斤,80年25.9万亩,亩产257斤,81年25.2万  相似文献   

14.
漳浦县地处植胶北缘的垦区,常有不同程度寒害,植胶条件较差,为巩固现有胶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发展胶园套种。 适合胶园套种的作物有多种,目前较为理想为首推热带水果─—菠萝。大南坂农场农建一队有一片胶园,1982年定植苗,面积13亩,1983年套种沙种菠萝2万株,第二年收鲜果0.5吨,第三年10.5吨,第四年12.5吨,四年累计26吨,总产值1.77万元,平均年亩产500公斤产值346元。假如一户有5个人口 2个劳力的农家,承包胶园25亩,开割胶树500株,套种菠萝 1万株,通过精耕细作,保证胶树株产1公斤,菠萝株产0.7公斤,年总收入则有干胶500公斤3500元,菠萝7吨4900元,合计8400元,扣除生产成本,生活支出3400元,还可结余5000元,人均达到1000元,这种经济收入在目前农村是相当不错的。  相似文献   

15.
自80年代后期茶叶产大于销以来,一些地方以此为契机,加快了低产劣质茶园的换种改植。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无性系良种苗木供不应求的可喜现象。如浙江省1990年需无性系良种苗木800多万株(不包括自繁自用部分),而实际可供574万株,缺口226万株。一些繁育场、育苗专业户繁育  相似文献   

16.
仙游县园庄公社大埔大队一九六二年创办了茶场,现有茶园面积330亩。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大队党支部对荼场加强了领导,大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茶叶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发展。一九七七年对失管的低产茶园进行了台刈、重修剪更新改造,复壮树冠面貌,获得增产效果。一九七八年产茶近五十担,比七六年翻一番多。其中厝后埔一片八点七亩未老先衰茶园,一九七七年改造,一九七八年生产干茶2145斤,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临澧县中棉所63“千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湖南临澧县农业局在合口镇回龙村一组创建了13.3 hm2千斤棉示范片,其中,中棉所63面积为6.67 hm2。2010年10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组织湖南省省农业厅、省棉花所专家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平均每公顷1.93万株,单株成铃78.6个,理论子棉产量8602.5 kg,实收子棉7222.5kg。现将中棉所63超高产栽培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闽清县地处闽江下游,属中亚热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茶叶栽培历史悠久。几年来该县共改造低产茶园2980亩,占总面积的1/5左右。平均亩产从改前的38公斤,上升到87公斤。年增茶叶146吨,1996年生产名优茶21.5吨。全年茶叶总产值增加226.5万元。初步改变了长期低产、低效的状况,开创了茶叶生产新局面。(一)推行“四改四结合”的方法,改造低产茶园1.改土改园与改树相结合。改土改园重点抓住深翻土层,整修梯坎,畦内侧修建“竹节沟”及重施有机肥。达到改善土壤环境和保土、保水、保肥的目的。深翻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00公斤,尿素…  相似文献   

19.
诏安县官陂望荔亭东侧,84年种植的乌叶荔枝园约100株,株行距3米左右,gi年开始结果,94年树冠间距20—40公分,树冠半圆形且紧凑,产量高达4050公斤.95年春季果园全面封行郁闭,从此产量逐年明显下降,超历史丰产的今年( 99年)产量也只有 1300公斤.现树冠叶面高地已十几米以上,采果也很困难,给管理上增加了不少成本.树高防治病虫害不能彻底,导致今年1300公斤果实一半以上是低劣的病虫果.传统的修剪方法使这片果园从95年至98年短短的四年后就造成严重减产,如不及时采取重回编修剪更新树冠,势…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60,(2)
“宜红”茶著名产区宜昌县邓村人民公社机关党支部的一亩试验茶园,1959年获得一千三百三十一斤十三两的高产。这块试验茶园原来株叢殘缺,苔蘚满布,地衣叢生,荒蕪不堪。1957年春茶后台刈更新;1958年3月补植,当年投入生产,采制干茶一百四十一斤四两。1959年4月13日开园,到11月24日封园,共采制干茶一千三百三十一斤十三两,比1958年增长近十倍;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