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重庆是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之一,蚕桑产业是全市农民致富增收的传统特色产业。蚕种是蚕业生产、蚕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因子,蚕品种的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庆蚕区分布较广,全市38个区县中仍有26个区县在养蚕,各蚕区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不同,适宜饲养的蚕品种差异较大,为掌握我市近10年来推广使用的蚕品种在渝西、渝东南、渝东北蚕区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茧丝质量等重要指标,筛选出各蚕区适宜推广的蚕品种供生产部门选择使用,通过室内饲养对比鉴定、区域适应性比较试验、大面积分季节分地区饲养对比,结论如下:渝西蚕区春季、晚秋适宜饲养渝蚕1号、871×872,夏秋季适宜饲养两广二号、洞庭×碧波,在氟污染严重地区全年适宜饲养渝蚕2号、秋风×白玉等高抗氟品种;渝东南蚕区春季、晚秋适宜饲养的蚕品种是871×872、渝蚕1号,夏秋季武隆县适宜饲养的蚕品种是两广二号、洞庭×碧波,其余两县一区适宜饲养的蚕品种是苏菊×明虎、洞庭×碧波;渝东北蚕区春季、晚秋适宜饲养87l×872、渝蚕1号,夏季、正秋适宜饲养两广二号、洞庭×碧波。  相似文献   

2.
袁桂阳  苏茂科  艾军  曹宁宁  王忆  唐斌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27-29
在凉山州会东县采用常规桑叶育方式饲育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茗山×碧水”,春季饲养成绩单产比“菁松×皓月”略低,比全县平均成绩高,丝质成绩相当;秋季饲育成绩和丝质成绩均显著好于对照种“781×7532”和全县平均成绩。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优质秋蚕品种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是我国优质原料茧的最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高品位生丝是江苏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第一目标,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批常年生产高品位生丝的龙头企业,春季主推蚕品种为“菁松×皓月”,秋季主推蚕品种为“菁松×皓月”和“苏菊×明虎”。“菁松×皓月”为春用蚕品种类型,在春季能够稳定单产,丝质优良,可以生产5—6A级高品位生丝,但在秋季饲养近几年单产存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新品种“两广二号”在贵州蚕区的性状表现。研究原蚕饲养的配套技术.以“两广二号”与贵州育成的优良夏秋用品种“贵蚕一号”进行饲养比较。饲养方法与品种选育试验相同,调查项目及调查方法也与品种比较试验的原蚕性状研究相同。结果“两广二号”与“贵蚕一号”成绩各有优势。结果表明,桑蚕夏秋用品种“两广二号”是一对适宜于贵州南部蚕区应用的优良夏秋用品种,可在贵州开展一代杂交种繁育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求蚕品种经济性状更优良,又适合金湖县饲养的蚕品种,以便更好地稳定和发展金湖县蚕桑业,金湖县于2009年春引进了由中国蚕业研究所培育的新蚕品种新莹×玉泉320张,并与菁松×皓月、苏镇×春光在农村进行饲养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浙中东部山区东阳、磐安等市(县)大力推广先进蔟具一方格蔟,同时全年饲养丝质较优的春用蚕品种一菁松X皓月,蚕茧质量一直较好,特别是东阳市“农富田”蚕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蚕茧在全省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是我省的当家品种菁松×皓月净度指标一直难以提高,为此我们于2008年引进了雄蚕进行了饲养。现将有关隋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夏秋蚕主推品种的性状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各异.早在50年代早中期,除两广地区外,全国一般以饲养一季春蚕为主,辅以饲养少量夏秋蚕,饲养蚕品种瀛文×华10因体质虚弱,夏秋蚕的生产不稳定.从50年代末期开始,长江流域蚕区逐步开始扩大夏秋蚕饲养,但饲养品种单一,利用广东育成的306与华东地区的华10组配成306×华10作为主要品种推广.而后各地先后育成了苏3·秋3×苏4、东34×603、东34×苏12等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应用于生产,上述品种对稳定我国在60~70年代的夏秋蚕生产发挥过一定的作用.由于当时夏秋用品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各地科研机构都十分重视夏秋蚕品种的培育,经过近20年的努力,各地先后育成了一批新的夏秋用品种,并应用于生产.80年代以来,育种工作者又面临着培育耐氟蚕品种的任务.因此,夏秋用蚕品种就出现了适宜于各地不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8.
原蚕区雄蚕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在浙江省繁育推广多年,由于该系列品种在繁育过程中的特殊要求,一般选择在专业场场本部饲养,近年来由于专业场场部饲养规模缩小,制约了雄蚕品种在我省的繁育和推广。目前我省饲养的雄蚕一代杂交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调入的。为解决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问题,必须探索在原蚕区繁育雄蚕一代杂交种。近年来已有省内多家蚕种繁育单位在原蚕区试繁。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春期在原蚕区试繁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饲养原种180g,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春华×秋实新蚕品种与菁松×皓月的对比试验,调查养蚕成绩与茧丝质指标,结果表明,春华×秋实是一对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的中丝量春秋兼用蚕品种.在壮蚕饲养和上蔟管理中应注意避免低温多湿不良环境,以发挥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晚秋蚕期,在如皋蚕区饲养了斑纹双限性蚕品种“限菁松×限皓月”,结果表明:该品种保持了原菁松×皓月的众多优点,在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万米吊糙次数较低,茧层率比对照种高1.3个百分点,茧丝长长16.9m,解舒率高2.33个百分点.但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由于幼虫期体表斑纹不同,个体大小开差较大,茧形大小欠均匀.建议在目前尚不具备雄蚕专养、雄茧专烘专缫的蚕区,需进一步改进后再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小蚕颗粒饲料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比较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现行品种皓月×菁松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3对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但小蚕期发育速率和体重低于全龄桑叶育。3龄改换为桑叶育之后,蚕的生长发育加快,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张种产茧量等主要经济指标,ZHG×春54正反交小蚕颗粒饲料育均高于全龄桑叶育,但皓月×菁松低于桑叶育,各杂交品种的生命率总体上小蚕颗粒饲料育高于全龄桑叶育。茧丝质量主要指标全龄桑叶育与小蚕颗粒饲料育无明显差异。ZHG×春54是一对对颗粒饲料适应性优良的杂交组合,达到了生产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钟兴权  郑琳 《蚕学通讯》2009,29(2):14-16
多批次滚动养蚕的实施,增加了年养蚕批次数,批次间不仅时间间隔短,而且还会在夏秋高温多湿气候中养蚕。为了能获得高产,需从现行的蚕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多批次养蚕布局需要的蚕品种。通过蚕品种的引进、繁育、饲养、试缫等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多批次滚动养蚕布局的蚕品种,即在春2批、夏季、秋1批宜用“两广2号”代替“洞庭×碧波”。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的表现情况,参考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流程,设置2个生产示范点和4个实验室鉴定点,对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进行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川蚕30号”平均24 h疏毛率和3龄起蚕率均在95%以上,克蚁产茧量3.36kg、健蛹率97%,其实验室饲养成绩全面优于对照。丝质成绩方面,茧丝长达1 200 m以上、洁净95分以上。试验表明:“川蚕30号”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良好,其后期饲养、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均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永康市自2010年开始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2018年开始全年全部饲养彩色茧蚕品种,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提升、示范、推广与应用,主要包括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小蚕共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大蚕立体条桑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规模生产配套消毒防病技术的推广、方格蔟营茧技术的推广、天然彩色丝绵专用蚕茧折蔟自动上蔟技术示范、天然彩色平面茧生产技术示范等,并通过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彩色蚕茧也逐渐成为永康市特色经济作物“小而优,小而精”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续春蚕期4对蚕品种饲养情况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报告了两广二号、桂蚕二号、吴花×浒星和苏桂×昇界虹等4对蚕品种在2010年续春蚕期的饲养成绩,认为这4对蚕品种续春饲养过程中表现良好.但在典型梅雨条件下的表现以及抗病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6.
杨胜特  胡仕叶  覃金鼓  刘平 《北方蚕业》2010,31(1):19-21,62
为探讨贵州省重点蚕区春蚕生产品种布局,根据各蚕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每个蚕区针对性地发放本省现行3个蚕品种进行试验调查。初步认为,贵蚕一号适合在息烽县、毕节市、黄平县春季饲养,春蕾×镇珠适合凤岗县春季饲养,两广二号适合在荔波县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摸索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中秋期的饲养性状,海盐县蚕业生产技术指导站于2004年中秋蚕在沈荡镇进行了秋华×平30与白云×薪杭的饲养对比试验,秋华×平30经受了中秋后期持续高温干旱恶劣气候环境的考验,仍然取得了较好成绩,蚕茧产量、产值均超过了现行品种白云×薪杭.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多丝量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在云南省的适应性,给品种引进推广提供参考,2012春蚕期和2013年春蚕期在云南省蒙自市对该品种进行了与菁松×皓月的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蚕体强健、茧层率高、丝质优良等特点,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茧用蚕品种,适宜春蚕期饲养。华菁×平72虫蛹率、茧层率、解舒丝长、干茧出丝率这4个性状指标分别达到98.98%、26.67%、980.5 m、44.8%,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华菁×平72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存在显著性差异,优势明显。但因华菁×平72为雄蚕,全茧量、万蚕收茧量分别比菁松×皓月低15.49%、12.57%,蚕茧产量较低,建议依据优质优价的原则适当提高华菁×平72蚕茧的收购价格,以保障饲养雄蚕品种的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普通蚕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的七个优良品种与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平30"进行杂交组配,筛选出了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川山×平30。川山×平30在四川省家蚕新品种鉴定中表现良好,综合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饲养及丝质成绩优良,尤其在雄蚕率、发育整齐度、健康性及茧丝质等重要指标中表现优异,达到雄蚕品种的生产实用化要求,是一对春秋兼用的雄蚕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春、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20.
“雌35×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新型雄蚕品种,经2013年引进试验。本文总结了“雌35×平28”的农村试养情况,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大部分指标优于“秋华×平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