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糖业是湛江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湛江种蔗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打造新一轮的湛江甘蔗糖业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树立新的湛江甘蔗糖业观;2)千方百计降低制糖成本;3)抓好糖厂建设;4)积极参与国际糖业经济大循环;5)加大政府对甘蔗糖业的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2.
回顾我国和海南40多年来的甘蔗糖业发展历史过程,在认清发展现状的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海南甘蔗糖业新飞跃的三大对策;1.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蔗糖行业的宏观管理,调控;2.实行科,工,农,贸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系;3.实行科技兴蔗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罗凯 《中国糖料》2003,(1):58-60
科学的甘蔗糖业观认为,甘蔗种植、蔗料加工、蔗糖营销是组成甘蔗糖业有机体的三大要素,应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合同法津加以约束和保障。具体操作应选择适宜甘蔗种植区域,采用良种良法配套,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原料蔗,通过糖厂加工,生产出优质食糖,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获取可观的经济收入,在提高甘蔗糖业从业人员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了甘蔗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蔗糖产业安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年我国甘蔗糖业的现状,分析了今后蔗糖产业的形势,提出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对策,一是实行甘蔗糖料目标价格管理,建立以国企为核心的制糖企业制度,抵御国际低价进口糖冲击;二是科学划定和加快实施我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的生产;三是建立甘蔗现代生产体系,形成以机械化应用牵引规模化经营、带动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提升蔗糖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罗凯 《中国糖料》2003,(2):48-50
甘蔗糖业是湛江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湛江种蔗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打造新一轮的湛江甘蔗糖业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树立新的湛江甘蔗糖业现;2)千方百计降低制糖成本;3)抓好糖厂建设;4)积极参与国际糖业经济大循环;5)加大政府对甘蔗糖业的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罗凯 《甘蔗(福建)》2003,10(2):46-49
湛江是一个具有悠久种蔗历史的糖业大市,也是我国三大蔗糖商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高峰时期,年甘蔗种植面积曾达14.67万hm2,年蔗糖产量达104万t。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蔗在给湛江带来“甜”的同时,也不时带来“苦”。于是乎,人们对甘蔗糖业褒贬不一,莫衷一是。近几年,人们不大谈论甘蔗糖业了,更失去过去大抓甘蔗糖业的劲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甘蔗糖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湛江甘蔗糖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罗凯 《甘蔗(福建)》2001,8(2):46-5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甘蔗糖业已完全进入市场,甘蔗糖厂也完全进入市场,糖价已放开了,蔗价也放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蔗糖营销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但关系到甘蔗糖厂的经营,而且关系到甘蔗糖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根据一般的市场营销理论,结合甘蔗糖业实际,试探一下蔗糖营销问题。  相似文献   

9.
姚全  谭裕模 《广西蔗糖》1999,(4):46-47,51
在目前食糖营销体制中.糖价是由市场调节.蔗价是执行政府指导价,这不协调的价格形式已严重地制约蔗塘生产的发展。1998/1999年榨季,南宁地区行署推出蔗价与糖价联动挂钩新措举。改变了甘蔗价格与市场经济规律的不协调做法.把农民的利益与糖厂的利益连结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甘蔗与品种联动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对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实施蔗价与品种联动挂钩情况的结果分析提出一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贵州发展甘蔗糖业综合因素剖析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糖业是贵州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等低热河谷地区富民富县的一项支柱产业 ,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依托 ,甘蔗糖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顺利进行 ,甘蔗糖业的发展在我省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通过对发展甘蔗糖业综合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贵州甘蔗糖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发展战略。1贵州甘蔗糖业发展现状贵州甘蔗糖业经历了普遍发展 ,几起几落 ,北退南归 ,最后集中到南北盘江 ,红水河一带老蔗区发展的艰难历程 ,种蔗面积从…  相似文献   

11.
罗凯 《中国糖料》2010,(1):80-82
回顾了我国甘蔗糖业60年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甘蔗糖业经过了恢复时期、滑落时期、波动时期、计划经济发展时期、机制探索时期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6个时期,具有布局向区域化、优势化方向发展;品种向多样化、优良化方向发展;栽培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目标向高产化、高糖化方向发展和机制向理性化、市场化方向发展5个特点。同时,并以此为基础展望了其未来态势,认为其未来态势是:布局的自然资源化、产品的蔗料多元化、技术的高新科技化和服务的人本需求化。  相似文献   

12.
2012—2014年,在甘蔗苗期、生长期和成熟期,针对临沧南华糖业公司所属的蔗区对甘蔗病虫草害进行了调查,结合当地甘蔗生产实际,分析探讨了甘蔗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及防治存在的问题,分析明确了各蔗区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明清以来尤其是解放后广东省徐闻县甘蔗糖业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徐闻县甘蔗糖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解决干旱问题;实施科技兴蔗战略,落实栽培技术;调动蔗农积极性,提高甘蔗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食糖营销体制中, 糖价是由市场调节, 蔗价是执行政府指导价, 这不协调的价格形式已严重地制约蔗糖生产的发展。1998/1999 年榨季, 南宁地区行署推出蔗价与糖价联动挂钩新措举, 改变了甘蔗价格与市场经济规律的不协调做法, 把农民的利益与糖厂的利益连结在一起,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甘蔗与品种联动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对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实施蔗价与品种联动挂钩情况的结果分析提出一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5.
品种的改良和良种的推广是农业增产的措施之一。它的效果大、作用快、成本低。甘蔗糖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同甘蔗品种不断更新,良种不断发展过程分不开的。从湛江蔗区而言,90年代以来蔗区推广了一大批甘蔗良种。计有自育品种粤糖79—177,粤糖81—3254,粤糖86—368,粤糖89—113,粤糖93—159,桂糖16号、17号和引进台湾新台糖一系列品种。如新台糖1号、2号、10号、16号、20号、22号、23号、25号等品种。良种占种蔗面积60%-80%。这些良种在蔗糖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今后还将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倒伏是限制我国糖料蔗生产的核心问题之一.茎秆机械强度是决定蔗茎抗倒伏性能的重要性状,由于缺乏精准评价甘蔗机械强度的有效方法,甘蔗抗倒伏研究进展严重受阻.本研究针对甘蔗倒伏、折断的问题,分别建立一套基于穿刺力和折断力的蔗茎力学表型测定方法,对117份甘蔗品系蔗茎机械强度精准评价,并对茎秆抗倒伏差异品种('桂糖 42号'和...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2021年广西南宁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该蔗区的甘蔗生产形势、苗情、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2021年南宁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有所下滑;总体苗情比去年好,有足够的苗数,甘蔗植株较高,螟虫为害也有所下降,但宿根蔗黑穗病问题严峻;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甘蔗生产成本高;甘蔗品种宿根性受到重视。建议坚持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继续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庞波 《广西蔗糖》2007,(3):55-56
东亚糖业集团海棠蔗区从2001年开始发展水田种植甘蔗,简称"田改蔗".7年来累计完成118956.52亩.本文主要阐述海棠公司发展田改蔗的成绩、收益及经验.  相似文献   

19.
龙州蔗区的甘蔗品种单一老化,制约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就该所蔗区甘蔗品种种植的现状,对龙州蔗区甘蔗品种结构优化的途径提出建议:加强甘蔗育种工作;加强甘蔗新品种引进及推广示范;加强甘蔗优良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培训;加大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前进中的中国甘蔗糖业——10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中国甘蔗糖业10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甘蔗农业、制糖工业及经济效益的多项指标。指出:中国甘蔗生产规模在扩大,生产水平在提高,糖厂生产能力在增强,主要技术指标有所改善,蔗价、糖价逐年提高。对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