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鹅的品种及鹅苗选择、育雏前准备、雏鹅饲养管理、青年鹅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肉鹅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鹅的品种及鹅苗选择、育雏前准备、雏鹅饲养管理、青年鹅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肉鹅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商品肉鹅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饲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草食为主的肉鹅养殖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鹅的养殖关键在育雏,脱温前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养鹅的成败,因此,把好鹅苗育雏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从鹅场选址和布局、鹅品种选择、肉鹅的饲养管理、出栏、疾病防治、养殖场内部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肉鹅的养殖技术,以为肉鹅养殖户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肉鹅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从鹅场选址和布局、鹅品种选择、肉鹅的饲养管理、出栏、疾病防治、养殖场内部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肉鹅的养殖技术,以为肉鹅养殖户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肉鹅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肉鹅养殖作为我国水禽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数量的增长,养殖模式也应由粗放养殖过渡到规模养殖.该文介绍目前肉鹅规模养殖的几种方式,并分析规模养殖的优缺点,为养殖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肉鹅养殖的效益看好,养肉鹅的朋友多了起来。现把有关夏季肉鹅养殖的注意事项归纳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降温防暑1.降低饲养密度夏季鹅舍最适宜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9.
草料混合养鹅与精料养鹅效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优质牧草饲养鹅的可行性,为广东发展种草养鹅提供依据。[方法]以矮象草(组Ⅰ)和从美国引进的杂交臂形草Ⅰ(组Ⅱ)、Ⅱ(组Ⅲ)进行牧草混合精料养鹅试验,组Ⅳ用纯精饲料,测定各组肉鹅的日增重。[结果]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9.48、47.104、3.874、4.97 g/只。肉鹅饲养早期各处理的日增重均随天数增加而增加,第2阶段(36~45日龄)最高,第4阶段(61~80日龄)最低,下降最慢的是组Ⅱ。组Ⅱ的料肉比一直平稳降低,说明其对肉鹅的增重效果较佳。采用牧草混合精料饲养肉鹅节约了精料,降低了养殖成本,改善了肉鹅的屠体品质,烹调出来的肉食品味道香。[结论]杂交臂形草Ⅰ混合精料养殖肉鹅的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0.
育肥猪的饲养是当前养殖行业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饲养模式。这种模式见效快、养殖技术相对简单、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但同时,这些因素也造成了许多养殖户对于育肥猪养殖技术的不重视,导致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因此,想要更好的进行规模化育肥猪饲养,还需在养殖技术上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兴化市建平禽业专业合作社是由兴化市双平禽业有限公司与本地水禽养殖户于2007年9月自愿组织成立的,现有成员111户,每年饲养上市肉鹅100多万只。合作社组织社员养鹅,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社员在合作社自己的生产基地集中饲养。合作社成立之初,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各类创新型养殖模式层出不穷,但经过实践论证,这些养殖模式各具优劣性,为此,养殖户要立足于科学饲养角度,结合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养殖方法。本文围绕种鹅饲养技术展开深度探究,希望可以给予同业者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产方式下肉鹅养殖场地的贡献及生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生产方式下肉鹅养殖场地空间转移动态和养殖效果,以及养殖场地对内鹅养殖的贡献,对传统草地养鹅和“农牧一体化”农田养殖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肉鹅养殖场地存在明显的空间转移现象,不同处理下农田和草地对内鹅养殖的贡献率分别为74.49%和98.7%,农田在内鹅养殖中的贡献率虽然低于草地,但仍在肉鹅养殖中占据主要地位;农田养鹅处理的肉鹅出栏体重比草地养鹅处理的减少0.21 kg,与草地养鹅处理差异不显著(n=3,P>0.05),而且达到了商品销售的体重要求;不同方式下的肉鹅养殖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草地养鹅每只肉鹅的净收入高于农田养鹅收入14元.“农牧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农田养鹅模式,能够完成肉鹅的整个商品化养殖过程并取得良好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养殖小区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正规的规模养殖场,如管理规范的种猪场、种鸡场、种羊场及可独立管理经营的规模商品场;二是由多个饲养户聚集在一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养殖小区,如政府或养殖行业协会引导建设的养殖小区;三是在农村或农民居住地,自然形成的以行政乡(镇)、村为区域,有多户养殖户饲养一定规模的畜禽.有的甚至有多种畜禽混杂饲养。  相似文献   

15.
从蛋鸡养殖收益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一般规模饲养”和“公司+农场”两种蛋鸡饲养模式的因果关系图,分析两种蛋鸡饲养模式供应链运行特点,构建蛋鸡供应链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系统仿真,并分析比较两种蛋鸡饲养模式收益和食品安全情况,结果表明:“公司+农场”饲养模式可以增加养殖户收入、保障食品安全,是一种较好的养殖模式,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中草药制剂饲养肉鹅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制剂能明显提高肉鹅的生长速度,日均增重比西药组提高6.8,日耗料量减少25g,成活率提高5.6,只均增重收入增加5.4元,只均利润增收11.54元。且能明显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受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鱼种春季放养进行成鱼养殖、仍是我市不少地方的主要放养方式。一些养殖户因忽视放养中的一些技术环节,造成放养和养成效果不理想。因此,搞好鱼种春放,做好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成活率,将直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在林区以生态养殖法饲养的土鸡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各地发展林区养土鸡方兴未艾。本期特向读者介绍浙江丽水推行的果园林地放牧饲养土鸡的高效养殖模式和四川土鸡养殖户的养殖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养鹅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肉鹅养殖已由家庭散养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养殖。饲养肉鹅要获得规模效益,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从鹅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看,肉鹅的骨骼在2~6周龄、肌肉在4~9周龄生长发育最快,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是保证肉鹅效益的关键,选择圈养育肥肉鹅既经济又实惠。圈养肉鹅通常采用以下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