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养分资源精准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传统农业养分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作了扼要分析;对精准农业及其核心技术作了初步介绍;对空间变异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系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各种性状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间套作马铃薯和玉米的主要性状的调查,并且与净作马铃薯和净作玉米的主要性状相互比较、研究,从而对马铃薯的间套作的理论依据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作物间套作技术对烟草生产的借鉴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作物间套作技术在烟草生产中的作用,结合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间套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期望对该技术在烟草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介绍了间套作作物的搭配原则及间套作效果的评价手段,分析并总结了间套作模式的理论基础、成功间套作模式对作物(包括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病虫害防治等)和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烟草间套作种植需要注意烟草不能与蔬菜类和茄科作物进行间套作,烟草与后作的共生期容许阈值在40天左右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物间套作技术对烟草生产的借鉴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作物间套作技术在烟草生产中的作用,结合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间套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期望对该技术在烟草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介绍了间套作作物的搭配原则及间套作效果的评价手段,分析总结了间套作模式的理论基础、成功间套作模式对作物(包括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病虫害防治等)和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烟草间套作种植需要注意烟草不能与蔬菜类和茄科作物进行间套作,烟草与后作的共生期容许阈值在40天左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文举 《现代农业》2007,(11):132-133
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含义作了阐释,对合作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作了分析,并结合中外合作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比较分析对其作了更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稻鸭共作与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雏鸭的准备与田间工程,稻鸭共作的实施,使稻鸭共作达到生态养鸭目的,从而实现稻鸭共作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间套作栽作物种间关系研究进展,分析了间套作栽培作物种间关系对作物养分吸收、作物地下部以及作物产量优势的影响,讨论了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间套作作物种间关系的响应.分析认为,对于作物养分吸收来说,豆科以及非豆科作物间套作栽培时,由于豆科作物具有固氮作用,通过不同作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了非豆科作物的氮素吸收,会表现出明显的互利关系;间套作作物的合理配置能减少作物种间竞争;对于作物根系来说,不同作物间根系相互作用和根际过程,决定着作物间的互惠关系,种间互利关系的变化促进了地下根系生长;对于产量优势来说,间套作的产量优势建立在事宜的生长环境基础上,只有合理配置光、温、水、气、肥等资源,才能够増加作物之间的营养互补,减小竞争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作物间套作的产量优势;AM真菌对间套作作物的调控,可能是影响间套作作物产量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阐述了间套作种间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禾谷刺盘孢菌与寄主玉米的蛋白互作关系,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病菌致病过程及病菌-寄主互作机制。【方法】采用计算方法预测病菌侵染相关蛋白与寄主玉米蛋白的互作,并结合网络可视化工具和GO注释信息对参与互作的蛋白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预测结果包含了355对互作蛋白,涉及16个刺盘孢菌蛋白和173个玉米蛋白,其中刺盘孢菌蛋白为蛋白酶、锌羧肽酶、木聚糖酶等潜在的致病蛋白,而病菌靶向的寄主蛋白涉及对真菌防御响应、蛋白折叠、蛋白修饰等多种生物过程。对互作蛋白信息的分析则表明预测方法既识别到已知互作,如病菌木聚糖酶与寄主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互作,也发现了不少新互作蛋白。【结论】这些结果为明确禾谷刺盘孢菌在侵染早期与寄主的互作机制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对中国部分热作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大多数热作产品零关税的实施将会对中国热作产业  相似文献   

10.
毛建  李韵 《湖北农业科学》2011,(20):4233-4234
试验选用青脚白羽鸡作母本,川东大黑鸡作父本进行测交,结果表明,以青脚白羽鸡作母本、川东大黑鸡作父本的测交组合经济性状效果较好,对其测交的羽色遗传效应较复杂,对丰富遗传育种理论和指导育种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攀西地区水稻种子包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种子包衣试验表明,种子包衣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分蘖率、成秧率、单株干重等秧苗素质;包衣处理有效穗、结实率、实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产量均较对照为高;包衣处理在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上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达到增产增收;同时能够减少用药量,减少农药的污染,省工提高功效。  相似文献   

12.
推广的根本是效益。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效益,效益一词无疑是推广工作的根本动力。然而,在现代中国,由于政策强制性与基层领导求政绩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良种推广成为创政绩、应付指示的重要手段。这也就导致了求大、求快、求高的推广模式,即最大面积推广生产、最快时间实施、最高产量与规模的功利模式。这种不以农民利益为上,只求数字的推广形式,大大损伤了农民的利益,尖锐了农民与政府间的矛盾,削弱了农村经济、政治、环境发展的力度,这也是中国鲜有成功推广典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诗者,天地之心”,中国古典诗词从先秦开始,给予中国人民精神生活艺术的甘 霖,或吟咏自然,或反映生活,或抒发情思,或现实或浪漫……童稚时的朗读吟诵,少年时的赏析 学习,垂老时的感悟思虑,诗歌就在一代又一代之间传承流动,人们也在一诗一词之中建立自己 丰富艺术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调查宿迁学院大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情况,对于古典诗词的现实 应用和大学生发展联系进行研究,并为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借鉴,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虚拟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今植物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虚拟植物模型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数据采集上,从简单的手工采集发展到以激光扫描、近景摄影等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获取的速度和质量,加速了植物建模的过程,提高了植物建模的精度。在建模方法上,从结构建模、图像建模发展到结构与图像建模相结合的手段。在模型的类型上,分为功能性模型与非功能性模型。功能性模型的研究范围也从单一的生态性研究发展到生态生理性研究。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微观水平,开始研究基因与植物形态关系,形成了以虚拟植物模型为中心,以植物个体形态为主导的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的研究格局。  相似文献   

15.
傅维  孙勇民  王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76-1478
[目的]测定黑米发芽过程中色素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大小一致的黑米粒,采用Ca2+和去离子水进行前处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测定不同发芽温度及前处理方法对黑米芽长的影响,考察黑米色素及氨基酸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黑米发芽过程中,黑米长芽的趋势,温度较高的要比温度较低的好;采用Ca2+进行前处理的要比用去离子水进行前处理的更为显著。黑米色素提取液色价值与温度的高低呈正相关;提取批次和样品脱脂与否对提取液色价值也有较大影响。整个发芽过程中黑米的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同发芽时期内有差异。[结论]发芽前后,黑米中氨基酸含量升高,黑米的色素色价值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对农超对接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扶持对策能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双方带来优惠作为聚焦点,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下超市与合作社的博弈模型对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利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重点引入"政府对单个合作社的投资及补助""超市对协议下的单个合作社的投资及补助""政府对超市单位农产品税费减免"3个变量,探究是否对博弈各方最优决策产生影响,进而提出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下加快农超对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日光温室夜间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别较大的现象,运用物理学矢量原理、气体分子动理论,对外界低温通过覆盖面在后墙形成的放热机理进行推导,结合放热机理和后墙不同高度温度差别对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别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大小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增大,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密度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减小,后墙放热驱动是外界低温驱动力水平分量大小和密度乘积的函数,随后墙高度降低不断增大。2)后墙放热后温度不断下降,后墙放热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多,下侧放热量是上侧放热量的2~3倍。3)推导出的后墙放热机理能够解释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后墙不同高度放热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外界低温通过覆盖面在后墙产生的放热驱动不同造成的;后墙放热是外界低温驱动下的被动放热。4)后墙温度较高时,后墙放热量受后墙温度和后墙放热驱动共同作用,此时后墙中部放热量也会较多;后墙温度较低时,后墙放热量主要受后墙放热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额尔齐斯河流域现行灌溉方式与作物需水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额尔齐斯河流域阔斯持克乡的实验.分析其现行灌溉方式对作物需水量的满足程度。结果表明现行灌溉制度与灌溉方式虽然可以满足作物需水.但灌水定额量很大,而土壤蓄水能力有限,灌溉水量的2/3以上成为余水或深层渗漏,在大豆生长后期存在灌水过多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巴林右旗科尔沁沙地2年生杨柴(Hedysarum laeve)沙障为研究对象,对营建沙障迎风坡,不同坡位主要气象因子的日变化进程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杨柴沙障对沙地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速和气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不同坡位沙障的影响不同,位于迎风坡中部的杨柴沙障对沙地小气候的改善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协优57穗部性状及不同抽穗期分蘖成穗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协优57穗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1次枝梗数与2次枝粳数、2次枝梗结实率与穗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2次枝梗着粒密度与1次枝梗着粒密度都很稳定,变幅分别是1.206~1.267粒/cm与0.543~0.743粒/cm。(2)不同时期分蘖穗粒结构:秧田分蘖穗及主茎穗的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大田低位蘖次之;大田高位蘖最少。与汕优63相比:协优57秧田分蘖穗、主茎穗、大田低位蘖次之;大田低位蘖穗的穗粒数、结实率相关不大,而大田高位蘖穗的穗粒数、结实率较高。结论:协优57的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