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北乌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乌羊是分布在我国湖北特有的地方山羊新种质,表现为"乌骨乌肉"的特点,受到学术和产业界的重视。本研究测定了湖北乌羊12项血液生化指标,旨在从生化特性方面研究该品种的种质特征。结果表明:湖北乌羊育成羊的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极显著高于成年羊(P<0.01),而低密度胆固醇(LDL-C)极显著低于成年羊(P<0.01);与猪、鸡、牛等畜禽相比,湖北乌羊球蛋白(GLOB)含量较高。这些差异可能与湖北乌羊较强的抗病性有关。LDH与谷草转氨酶(AST)、GLOB与总蛋白(TP)、HDL-C与总胆固醇(TC)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而白蛋白(ALB)与GLOB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省通山县86只成年湖北乌羊的20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公母羊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细胞总数17.99×109/L,淋巴细胞数7.30×109/L,单核细胞数1.53×109/L,粒细胞数8.60×109/L,血小板总数75.73×109/L,红细胞总数10.01×1012/L,血红蛋白含量85.64 g/L。其中,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等5项指标在性别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压积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14项血液生理指标在性别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测定了舍饲陕北白绒山羊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陕北白绒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陕北白绒山羊疾病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数据。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公母之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测定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变化,公羔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母羔(P<0.05),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和无机磷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育成羊母羊血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胆固醇和钙含量显著高于育成公羊(P<0.05),育成母羊无机磷极显著低于育成公羊(P<0.01);成年母羊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成年公羊,而白蛋白、肌酸激酶和无机磷显著低于成年公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舍饲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测定值的变化范围主要因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引起的,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两种养殖模式对母羊繁殖性能和初生羔羊成活率的影响,测定放牧(Ⅰ组)与舍饲(Ⅱ组)两组母羊配种前体重和产前体重、妊娠时间、难产率、流产率、平均产羔数、羔羊初生重和羔羊病死率等,并采集血液分析母羊和羔羊血常规和部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Ⅰ组妊娠母羊相比,Ⅱ组母羊妊娠期平均日增重、平均产羔数和羔羊初生重极显著或显著提高(P<0.01或P<0.05),RBC、HGB和PCV指标极显著提高(P<0.01),血液中GLOB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WBC和UN水平下降(P<0.01或P<0.05),平均妊娠时间延长(P<0.05),难产率提高,但流产率降低.与Ⅰ组羔羊相比,Ⅱ组羔羊的RBC、HGB、PCV和MCH指标以及血液中的TP、GLOB和ALP含量提高(P<0.05或P<0.01),但UN水平和WBC降低(P<0.01),羔羊病死率下降.由此得出,受不同营养水平的影响,两种养殖模式下母羊繁殖性能差别较大,在科学合理的舍饲养殖模式下,母羊的繁殖性能得到提高,妊娠母羊对营养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羔率、初生重和羔羊成活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从生化特性方面研究该品种的种质特征,文章比较了湖北乌羊与酉州乌羊等其他山羊12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湖北乌羊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C)、球蛋白(GLOB)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极显著高于其他山羊(P<0.01);过氧化氢脱氢酶(LDH)、白球比(A/G)以及高密度胆固醇(HDL-C)极显著低于其他山羊(P<0.01)。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湖北乌羊比其他山羊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性有关,部分差异可能还与其独特的乌质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敲除FGF5基因对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8只,阳性)、同龄普通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5只,阴性)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月龄、1岁与1.5岁时测定8项血常规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常规指标中,10月龄、1岁时,阳性公羊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显著低于阴性公羊(P0.05),阳性母羊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血红蛋白(HGB)、HCT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岁时,阳性公羊和母羊的红细胞数目(RBC)均显著高于阴性公羊和母羊(P0.05);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细胞数目(WBC)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10月龄时,阳性母羊的球蛋白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1岁、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蛋白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5岁时,阳性母羊的尿素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所有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说明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的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肝胆功能、钙磷代谢均无显著影响。表明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GF5基因并未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健康产生影响,但部分存在显著差异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萨福克羊高原过渡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渡阶段饲养的27只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行为学、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抗病性等,研究引入的白萨福克羊在向高原过渡饲养阶段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我国绵羊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红细胞平均容积公母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19项指标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羔羊初生重分别为(5.33±1.15) kg和(4.88±0.15) kg,初生至3月龄时生长速度较快,3~9月龄时逐步减慢,公母羊成年体重分别为(88.00±6.36)kg和(62.06±6.40) kg;过渡期间白萨福克羊的产羔率为145%,对疾病抵抗力较强.白萨福克羊适应于过渡饲养阶段的环境,为转运至青藏高原地区饲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性别和品种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血糖、血脂与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本试验对莱芜猪及苏太猪血液生化指标和脂肪沉积性状进行了测定。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了251头莱芜猪和248头苏太猪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性别间仅莱芜阉公猪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高于母猪(P0.01),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品种间莱芜猪血液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高于苏太猪(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低于苏太猪(P0.01),其他两项血液生化指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莱芜猪和苏太猪的血糖以及部分血脂指标与脂肪沉积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在莱芜猪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胸部(6~7肋)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苏太猪中,血液葡萄糖、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肩部背膘厚、胸部背膘厚、腰部背膘厚、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糖化血清蛋白与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油三酯含量与肩部背膘厚、腰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我们推测:性别对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而品种间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血糖、血脂与脂肪沉积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正在培育中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探讨其不同年龄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可为其选育与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本研究在其育种核心群中分别选择羔羊期、育成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阶段羊,测定其1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之间,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羔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育成羊和成年羊(P0.01);育成羊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极显著高于羔羊和成年羊(P0.01),血钠含量显著高于羔羊和成年羊(P0.05);成年羊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羔羊和育成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各项生化指标在成年羊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多种血液生化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通过该试验可初步建立起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选育提高、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断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鲁西地方黑猪的血液生化指标,并进一步探讨其血液生化指标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为鲁西地方黑猪的早期选择和保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鲁西地方黑猪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鲁西地方黑猪13项生化指标,除L/S、TP、GLU和LDH外,其他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与肉量和肉质的相关性分析得知:11项生化指标与肉量和肉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日增重与TG,瘦肉率、后腿比例与Crea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93、-0.94.后腿比例与CHOL,pH24与TG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9.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四川省的1个西藏羊地方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其24月龄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4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母羊的MPV血液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公羊(0.01P0.05),公羊的PDW指标显著高于母羊(0.01P0.05),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PCT和RDW-CV等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ALT、AST、TP、ALB、GLO、ALP、LDH、A/G、GLU、CHE和CHOL等血液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建立了24月龄段贾洛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以后加强贾洛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适应性及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血液抗氧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奶牛耐热性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本试验选择胎次相近的35头荷斯坦奶牛,按夏季产奶量下降率分为耐热组(下降率10%以下)和热应激组(下降率40%以上),分别测定春季、夏季试验牛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1)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季血浆中SOD活力、GSH-Px活力极显著低于春季(P<0.01),夏季MDA含量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2)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在同一季节、不同组别之间差异较大,春季耐热组SOD活力极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1),耐热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5),夏季耐热组SOD活力、GSH-Px活力显著高于热应激组(P<0.05),耐热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热应激组(P<0.05);(3)夏季奶牛血液中GSH-Px活力及MDA含量分别与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率极显著强负相关(r=-0.710,P<0.01)和极显著强正相关(r=0.733,P<0.01),夏季血液中SOD活力与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夏季GSH-Px活力下降率与产奶量下降率间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但夏季血液中SOD活力下降率和MDA上升率与夏季奶产量下降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1)奶牛血液抗氧化酶受季节影响较大;(2)奶牛的耐热性可能与血液的抗氧化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白萨福克羊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以高海拔(四川红原)和低海拔(四川新津)饲养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的白萨福克羊体温在公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低海拔地区的呼吸和心率高于高海拔地区;2)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公母羊间差异较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等指标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高海拔地区公母羊血小板数极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P0.01);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总蛋白、球蛋白和胆碱酯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低海拔地区公母羊总钙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P0.0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4月龄广东西藏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对38头广东西藏小型猪(♂20、♀18)血液中24项生理指标和18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月龄广东西藏小型猪雌性与雄性的生理指标比较,血小板总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压积差异极显著(P0.01),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差异显著(P0.05);雌性与雄性的生化指标比较,肌酐和磷等指标含量差异显著(P0.05),总胆固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性别对西藏小型猪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有影响,对其他大多数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在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对波德代羊体温、呼吸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波德代羊的呼吸频率在夏季显著高于冬春季和秋季(P<0.01);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血清LDH活性在秋季显著降低(P<0.01);公羊的AKP、GPT和公、母羊的GOT在冬春季显著降低(P<0.05);公羊血清总蛋白在冬春季最高(P<0.01);血清总钙在三个不同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基本稳定.波德代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体现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四川省的1个西藏羊地方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其12月龄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2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母羊的WBC血液生理指标显著高于羔羊(0.01P0.05),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MPV、PCT、PDW和RDW-CV等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ALT、AST、TP、ALB、GLO、ALP、LDH、A/G、GLU、CHE和CHOL等血液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建立了12月龄段贾洛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以后加强贾洛羊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适应性及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高脂高糖饲料对巴马小型猪脂肪分布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4头小巴马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头,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6头,饲喂普通饲料,试验为期30周。试验结束后采集体像、CT扫描脂肪、血液检测生物标志物,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脂肪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内脏脂肪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巴马小型猪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分别极显著提高1.89、2.69、1.03、3.16倍(P<0.01),此外,试验组巴马小型猪血清蛋白、肌酸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尿酸、尿素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试验组猪只肾脏开始恶化,高脂肪和高糖会增加巴马小型猪的脂肪摄入量,进而引发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关键词]巴马小型猪|脂肪分布|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牙山黑绒山羊的健康状况,了解和掌握牙山黑绒山羊的品种特性,试验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性别和不同月龄牙山黑绒山羊母羊的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24月龄时,血小板总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公母羊间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公母羊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淋巴细胞绝对值不同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牙山黑绒山羊血液生理指标在不同性别间和不同月龄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生理生化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白萨福克羊(White Suffolk)和特克塞尔羊(Texel)的6项生理指标、10项生化指标按冬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不同阶段进行了全面测定.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的生理指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白萨福克公、母羊夏季的体温和呼吸极显著高于冬春季、秋季的体温和呼吸,特克塞尔公、母羊夏季的体温和呼吸极显著高于冬春季的体温和呼吸(P<0.01);两个品种公、母羊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两个品种羊在秋季和冬春季葡萄糖含量都较高,略高于藏羊含量,是对寒冷适应性的表现;血液钙水平较高,表明对较高海拔的代谢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采集166头(♂77、♀89)放牧型合作猪全血以及血清样品,3头八眉猪作为对照,对全血中14项生理指标及血清的14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6月龄、8月龄、12月龄以及不同性别合作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型合作猪体温和呼吸频率在普通猪正常范围的下限或更低;各项血液生理指标和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在月龄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