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林业技术措施为重要的治理策略。结合黑龙江省木兰县林业局太平种子林林场的实践工作经验,本文在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作用展开了分析,并对水流调节林、分水岭防风林、沟边防蚀林等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分析锥栗林水土流失原因,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为闽北山区锥栗林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8,(6):44-45
2017年,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实施,标志着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由面上治理为主转为以侵蚀沟治理为主。经过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东北黑土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侵蚀沟治理技术和模式。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介绍了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和植物措施3种类型的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水土流失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重大的影响,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迫切需要我们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应对水土流失。本文通过对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进行细致分析,针对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进行探讨,有利于林业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宜君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在深入分析宜君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以植被建设和保护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思路和治理对策,同时指出了采取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平县半干旱低山丘陵的气候与地貌特点,对位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引致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对治理水土流失的综合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防控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等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耕地退化现状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耕地退化的现状,从形成原因入手提出可操作性强的修复措施,为治理黑土退化及水土流失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只有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才能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土资源安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优势,提出了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造成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以及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为我国进一步的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地区核心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谷深,降雨集中暴 雨频繁,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攀枝花市多年以来非常重视干热河谷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根据当地的地质和气候条件等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 料,结合自身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的一些经验,详细分析了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措施及其效果,认为之所以能够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取得不错效果,主要是采取了系统性的治 理措施,并保证治理措施的贯彻执行。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其它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些 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较短,但对原地貌扰动强度很大,且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水土流失呈现点线面侵蚀并存、水蚀与风蚀共存的特点。文章以河南省洛阳樊村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豫西丘陵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结合,有效地防治了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具有涉及地貌类型丰富、土石方开挖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会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及水土流失.干热河谷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因此其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具有特殊性.以溪洛渡水电站S307泸盐路南田至坪头段复建公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为例,结合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公路水土流失的特点,从路基、弃渣场、临时工程3个方面探讨干热河谷公路施工中植被恢复的设计,以期为同类型的公路水土保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探讨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同时提倡水土保持新技术在城市水土保持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立法过程,阐述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5个特点,指出新法充分体现了在我国新形势下对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研究区2002年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得到了研究区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现实土壤侵蚀模数为28.70 t/(hm2·a),年均土壤流失量875.65×10.4 t/a,年均土壤保持量25 095.73×10.4 t/a.旱地的土壤保持能力最小,研究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除对25°以上的旱地实行退耕还林、裸岩荒地植树造林外,还应加强对6°~25°的旱地进行治理如坡改梯等.   相似文献   

16.
石马河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小流域的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其配置措施。通过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体系,流域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生态经济系统。植被覆盖率由1985年的30.7%提高到89.0%,侵蚀模数连年减少;粮食总产量由1985年931.2万kg提高到1998年的1424.6万kg;人均纯收入1998年达到3406元,是1985年的18.4倍。  相似文献   

17.
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我国水利侵蚀一级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平田整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土地整理工程,若实施不当,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文章提出了土地整理工程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取、填土并做好防护措施,优化各工程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生物措施,制定行之有效水土保持方案等措施,使土地整理项目为宁夏南部山区产生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李闯  刘艳伟  杨具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38+8016-7838
概括了我国南方红壤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提出亟待保护的迫切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坡地试验小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产流特征,研究不同植被小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并且分析降雨对小区水土流失的影响,以期对红壤土的综合利用提出理论支持。针对我国红壤退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分析红壤水分特征、产汇流过程所做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找到合适植物以改良红壤,使得红壤沙化过程减缓。  相似文献   

19.
黄河源头区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源头区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铜川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为例,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四大作用,即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枢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与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