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根据乡镇工业发展的特点,研究确定了乡镇工业的分区依据、原则和分区指标,采用模糊聚类和动态聚类分析的数学方法完成了吉林省乡镇工业发展区划,提出了各区域乡镇工业发展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江苏省如皋县乡镇工业综合节能试点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进行了总结,经济分析及综合评价。论述了乡镇工业综合节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在我国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展乡镇工业节能是缓解农村商品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乡镇淀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了乡镇淀粉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同时指出应建立适合我国乡镇淀粉工业的生产模式,并提出今后乡镇淀粉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我国工业分为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两种工业体系,选取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两种工业体系的经济-环境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比较结果认为,两种工业体系经济水平-环境污染指标间的关系比较相似,但污染特点有所不同,地区差异与分类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清洁文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文章从清洁文明生产对企业生存的诸多益处去探索今后乡镇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系统的介绍了2020年乡镇工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和对策研究的成果。作者从现状分析入手,对未来30年乡镇工业“三废”排放控制目标进行了预测,对污染治理投资需求进行了估算,并给出了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我国乡镇企业啤酒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探讨了通过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和生态工程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及乡镇啤酒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岔路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以岔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的水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多目标规划建立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以2007年为规划水平年,以经济效益最大和用水量最小为规划目标,对水资源进行配置。结果表明:在保证生活及生态用水的前提下,节约农业灌溉用水,以发展乡镇工业,从而实现可利用水资源量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可以大幅提升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乡镇农业经济管理要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乡镇农业经济管理是乡镇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大乡镇农业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做好乡镇农业经济管理,构建数字经济基础平台,可以提升乡镇农业经济效益。基于此,分析乡镇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与数字经济基础平台的搭建,探讨提升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选取吉林省辽河重污染支流——招苏台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应用突变理论中的突变基数法,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结构建立了招苏台河流域生态安全突变模型。研究了2004年、2008年、2010年流域内8个乡镇的生态安全状况。研究区2010年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较2008年呈下降趋势,3个乡镇生态安全处于较好等级,3个乡镇处于预警等级,2个乡镇已降至中警等级。流域生态安全下降的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在采取增加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有效措施,提高生态安全等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生猪生产波动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6-2008年吉林省生猪年底存栏头数、出栏头数及猪肉产量的年度数据,对吉林省生猪生产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并找出吉林省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吉林省生猪生产的资源禀赋系数测算,分析吉林省生猪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6-2008年吉林省生猪年底存栏头数、出栏头数及猪肉产量的年度数据,对吉林省生猪生产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并找出吉林省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吉林省生猪生产的资源禀赋系数测算,分析吉林省生猪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与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分析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水土保持为农业可持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现象已成为中国大都市外围乡村地区的普遍现象,探究乡村绅士化的影响效应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北京小堡村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在对不同时期小堡村历史高分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熵、土地利用综合程度等指标,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从"人-地-产"关联视角深入探讨了乡村绅士化过程对大都市外围地区乡村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经济重构上,农业和工业向以文创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转型,村民收入出现明显分化;在空间重构上,耕地与工业用地向服务业用地转换,文创产业用地占比达到29.61%,传统居住用地功能复合化,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在社会重构上,小堡村形成新旧绅士群体为主、村民为辅的复杂化社会网络和以城市、艺术文化为表征的新文化空间;2)小堡村乡村绅士化过程经历了自发发展(1990-2003年)、政府引导(2004-2010年)、市场推动(2011-2014年)和转型调整(2015年至今)4个阶段。从"人-地-产"关联角度看,小堡村演化呈现"人-地-产弱关联,要素内单一均质"到"人-地-产弱联结,要素内多元分化"到"人-地-产强交互,要素内多元割裂"再到"人-地-产强耦合,要素内复杂融合"的转变,推动了乡村由"以生产生活功能为主的传统均质空间"-"以传统业态生产功能为主的乡村分化空间"-"以新型业态生产功能为主的的半城半乡"-"生产生活消费功能复合化的新型乡村空间"的四阶段演化,带动了小堡村的转型发展。以上发现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乡村绅士化的理论认知,并为大都市外围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吉林省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乏,为此,本文分析了吉林省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吉林省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乏,为此,本文分析了吉林省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法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定量模型。本研究采用改进的ESI模型,对2000—2010年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对吉林省各主要城市2010年的生态环境压力状态进行空间序列分析,以期为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随着经济发展,吉林省的生态环境压力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尤其2005年的生态环境压力增幅明显。并且2008年以来压力构成从生态环境污染型转变为资源能源消耗型。2010年的压力空间分布特征为: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代表的吉林省中部地区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最大,东部地区较小,西部地区最小。长春、四平、松原、辽源、白城为资源能源消耗型压力,吉林、通化、白山、延边为生态环境污染型压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理论和实际数据出发,分析农业保险需求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对吉林省地区内的抽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村收入水平不同群体在投保人身保险比例、投保农业保险的金额,明年是否投保的意愿及农业保险的心理价格和不愿保险的原因的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上存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种养加产业化生态农业模式——以吉林省德惠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德惠市为例,介绍了一种种养加复合型产业化生态农业模式,讨论了该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