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龙江特色优质烤烟的移栽方式,研究了4种移栽方式对烤烟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茎壮苗移栽、井窖式移栽、移栽机移栽烤烟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高于常规地膜移栽,特别是高茎壮苗深栽和井窖式移栽对烤烟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幅度较大。与常规地膜移栽相比,高茎壮苗深栽烤烟土壤在不同生育期的根际细菌数量增幅达42.9%~139.5%,根际放线菌增幅达27.1%~110.2%,根际真菌增幅达100.2%~300.3%。井窖式移栽烤烟土壤在生育期过的根际细菌数量增幅达10.2%~319.2%,根际放线菌增幅达8.4%~230.3%,根际真菌增幅达69.3%~230.3%。研究表明,高茎壮苗深栽和井窖式移栽能提高烤烟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2.
2ZY–1型烟草移栽机移栽立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2ZY–1型烟草移栽机移栽立苗角度的4个因素(土壤含水率、移栽深度、烟苗高度、移栽速度)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对烟苗立苗角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移栽深度、土壤含水率、移栽速度、移栽高度。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30%、移栽深度10~12 cm、烟苗移栽高度20 cm、移栽速度1.0 m/s时,烟苗立苗角度为80°,立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怀地黄为传统大宗中药材,为探究其脱毒试管苗生根移栽的最佳条件,提高移栽成活率,以怀地黄脱毒试管苗85-5为材料,探索了不同因子对地黄试管苗管内和管外生根的影响以及适宜于试管苗移栽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管内生根最适的PP333质量浓度为0.10mg/L,此时试管苗的根数达到28条,株高为4.0cm;接种密度为6个/瓶时,株高、叶片数、根数、根长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根数达38条,株高为3.3cm;接种部位为顶芽时根数较多,达到38条,株高达到3.5cm,与侧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管外生根NAA生根效果明显优于IBA,2种激素最适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NAA 50mg/L处理60min,苗存活率100%,生根率90%;IBA 50mg/L处理15min,苗的存活率95%,生根率85%;移栽基质的最适质量比例为草炭土∶蛭石=1∶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井窖式移栽、常规膜上移栽方式的研究,探讨了江西适宜的移栽方式。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能够明显地提高烟叶产量,其产量优势明显优于常规膜上移栽和膜下小苗移栽;就井窖式而言,同时播种条件下,井窖式移栽越早则产量越高。在2月中下旬,以茎高25 cm、功能叶45 cm、功能叶45片的小苗进行井窖式移栽的增产增值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差异与移栽成活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不同添加物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和移栽后成活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食用甘薯粉、工业甘薯粉、食用马铃薯粉、工业马铃薯粉、木薯粉、香蕉粉以及香蕉泥进行培养,2个月后对组培苗进行移栽驯化,并统计地上部及地下部指标,4 个月后统计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添加食用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鲜重和分蘖数最多;而添加香蕉泥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株高、节间数、叶片数及2~5 cm之间根数的增加;添加工业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茎粗最粗。各处理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香蕉泥>工业甘薯粉木薯粉>工业马铃薯粉>食用甘薯粉>香蕉粉跃食用马铃薯粉。通过对不同添加物处理下组培苗性状与移栽成活率的灰度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石斛组培苗成活率的首要因子为节间数,其次为叶片数和株高袁而2~5 cm根条数,大于5cm根条数、鲜重、平均节间长、总根数、分蘖数、茎粗尧小于2cm根条数等指标与移栽成活率关联度较低。因此,在铁皮石斛组培过程中,除了注意诱导生根外,还要注意添加物的种类,尤其以能促进其节间数、株高、叶片数增加的添加物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大树移栽是我国城市绿化的主要手段,它在短时间内即能成林、成景。介绍了大树移栽的现状、成活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之上着重介绍了土球移栽法和裸根移栽法2种大树移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我国作物资源,将Yacon引种到吉林省延边地区,进行了适宜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4月20日大田移栽,移栽时覆盖地膜,移栽密度为80 cm×40 cm,施用氮肥202.47~221.09 kg/hm2、磷肥96.6~143.4 kg/hm2、钾肥193.91~286.09 kg/hm2时,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井窖式移栽、常规膜上移栽方式的研究,探讨了江西适宜的移栽方式。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能够明显地提高烟叶产量,其产量优势明显优于常规膜上移栽和膜下小苗移栽;就井窖式而言,同时播种条件下,井窖式移栽越早则产量越高。在2月中下旬,以茎高2~5 cm、功能叶4~5片的小苗进行井窖式移栽的增产增值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1 黄花菜的种植 一般多为分株移栽,以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栽为好,春季分株移栽的当年即可抽薹开花,秋季分株移栽的翌年才能抽薹开花,种植时应选用株型健壮,留茬3年以上的宿根直接分株,移栽时应保留2/3的分株,1/3的分株连根带土移出作为种苗,然后按照行距50~60cm,穴距30~40 cm,每次移栽3~5株,移栽后覆土压实,每亩用500~600 kg加水人粪尿点施定苗,确保成活率.定苗成活后应及时中耕除草,追肥促苗早发、多发,为抽薹打下基础,抽薹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 kg,磷酸二氢钾3~4 kg促薹粗壮,多分枝,早现蕾,同时注意防旱排涝,入冬后将老叶和枯薹离地面3cm处割除,用草木灰、窖灰与土拌和培住根蔸以防冻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大豆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以‘吉林35’、‘中黄28’、‘南农1138-2’经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大豆子叶节获得的再生植株为材料,对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再生芽高于2 cm时,转入R1生根培养基上,10 d左右便可以生根。待根伸长到4 cm以上,并出现丰富的侧根,苗叶色浓绿,苗高达到4-5 cm时,移栽到蛭石、沙子、土肥3∶2∶1比例混合的基质中,在温室内,光照时间保持11-12 h,温度维持24-26℃,可以正常开花结果。不同大豆品种之间生长势有很大的差别,直接影响到再生植株的成活和结荚。生长势强的大豆品种,再生植株容易成活、结荚,可获得较多而且饱满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对烤烟前期生长、烤后烟产质量的影响,为解决中高海拔山区烤烟生长前期低温冷害难题及山区烤烟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襄阳市1000 m海拔山区,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大田裂区试验,分析2种移栽方式(井窖式和大穴式)与4种覆膜颜色(白膜、黑膜、转光膜和配色膜)互作对覆膜期膜下土壤温度,揭膜时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烤后烟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覆膜期间,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可帮助烟株抵御低温,减少冷害,在相同移栽方式条件下,以白膜和转光膜的膜下土壤温度较高.揭膜时,烟株的各项农艺性状、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受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的影响,以井窖式+转光膜处理的表现较好,其烟株株高、茎围、节间距、有效叶片数、有效叶面积分别为71.50 cm、6.87 cm、6.04 cm、13.67片、970.22 cm2,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3.67、3.65和35.20 g.移栽方式与覆膜颜色互作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了烤后烟烟叶的物理特性(单叶重、含梗率、开片度和叶面密度)、化学成分(还原糖含量、钾含量、氯含量和钾氯比)及经济性状(上等烟比例、产量、均价和产值),且除烤后烟钾含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以井窖式+转光膜处理的最好.[结论]井窖式+转光膜处理可提高覆膜期间膜下土壤温度,促进烟株生长,改善烤后烟物理特性,协调烤后烟化学成分,进而提高烤后烟经济效益,是适宜山区烤烟的移栽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密度及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水稻品种秀水09的不同移栽密度、施肥方式和播种期等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是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方式,播期的影响最小.选择5月30日播种,移栽密度为16.7cm×23.3cm(即25.5万穴/hm2),配以每hm2施纯氮240kg(即基肥以速效和长效肥混合使用占总氮量52%,追肥占33%,穗肥占15%),水稻品种秀水09可获9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河北杨组培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组培技术繁殖河北杨优系时,试管苗在生产应用上因田间移栽程序多,故成活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组培生根苗为原始材料,对炼苗方法、不同基质、根部消毒处理、移栽苗质量、相对湿度和维持时间等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环境下,闭瓶锻炼7d后开瓶炼苗3d,基质为河沙:锯末:炉渣=3:1:1,用0.3%高锰酸钾蘸根,组培苗根系≥6cm,并用多菌灵对基质消毒,空气相对湿度85%~95%维持30d,为最优的移栽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移栽基质对金钗石斛试管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纲  赵致  廖晓康  袁明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11-6412
[目的] 研究4种移栽基质对金钗石斛试管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苔藓、锯木屑、树皮、腐殖土为移栽基质,观测移栽试管苗的成活率、株高、茎粗、根数、根长、干重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移栽30 d的试管苗的成活率在锯木屑中达94.7%,在苔藓和树皮中达90%以上,在腐殖土中为77.7%;其株高在锯木屑中增加0.250 cm,在腐殖土中增加0.080 cm,其茎粗在苔藓中增加0.086 cm。移栽60 d的试管苗的株高在锯木屑中增加0.370 cm;其茎粗在腐殖土中增加0.210 cm,在苔藓中增加0.132 cm,在锯木屑中增加0.086 cm,在树皮中增加0.047 cm;其单株平均根数在苔藓中为5.1条,在腐殖土中为2.7条;其根长在锯木屑、树皮、苔藓和腐殖土中分别为4.6、4.2、3.7和3.5 cm,其全株干重在锯木屑中达16.33 mg,在树皮中为10.60 mg。[结论] 锯木屑是用于金钗石斛种苗生产的最佳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15.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大面积推广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解决铜仁乃至贵州烤烟适期移栽烟苗不壮的问题,促进烟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井窖式小苗移栽的基本技术指标及其应用基础角度对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最佳井窖规格为井窖口呈圆形(直径8~9cm,深度以移栽烟苗高度距井窖口2~3cm为好);铜仁市800m以下海拔烟区,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10—20日,800m以上烟区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15—25日;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的垄体以高度25~30cm、宽度60~70cm为宜,非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的起垄高度以25~35cm、宽度70~90cm为宜;当垄体土壤水分好时的最小定根水用量以60~100mL/穴为好,当土壤水分达中等时的最小定根水以100~150mL/穴为好,当土壤水分较差时最小定根水以150~200mL/穴为宜。2011年,铜仁市示范推广1 466.66hm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2004年农业部专家鉴定的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是棉花(Gossypium L.)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农业部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围绕此项技术已研制开发出一系列国家发明技术和产品,获得和申报国家专利9项,研制专利产品6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和推广三步走的正确路线,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于2003年进入生产初试,2004~2005年逐步扩大,2006年示范点分布于鄂、皖、湘、苏、赣、浙、豫、鲁、冀、川、晋和秦等13省(区),示范面积3.33×104 ha。同时,由于基质可以循环利用,在瓜类、蔬菜和花卉上的应用面积达到1.33×104 ha。经过近几年的示范转化,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表现出“三高五省,产品循环利用和多种用途”的技术效果,深受农民欢迎。 此项新技术体系包括5个核心产品和3项技术。5个核心产品分别是育苗基质(国家发明专利号ZL03149367.X)、促根剂(国家发明专利号ZL02153630.9)、保叶剂(国家发明受理号200510078459.4)、全自动裸苗移栽机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200420111782.8)和半自动移栽机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6200022720.9)。3项技术分别是基质育苗技术、裸苗移栽技术和基质育苗和裸苗移栽的操作问题及克服方法。 此项技术还初步揭示裸苗移栽棉花增产的若干机理。健株壮根是基质裸苗移栽棉花增产的植物形态学原因,据田间观测,裸苗移栽植株根多、茎粗,主茎节间密而不紧,呈典型高产棉花的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 根多根壮。返苗先长根,发苗先发根。据大量田间剖面观察,裸苗移栽后的1~2 d新根出生;20 d根系已形成,最大直径达到100 cm,后期根多根健壮是防早衰的基础。 生长稳健。基质裸苗移栽棉花前中期植株生长稳健,叶色深绿,叶片向阳上翘,株型密而不紧,为此,前中期“两无”棉花不或少进行化学调控。 主茎粗壮。基质裸苗移栽棉花的中下部8~10个果枝的节间生长密集。 株型呈宝塔型。第1个果枝生长的果节数最多达到8个,果枝长度由下向上缩短;株型也由下向上缩短,形成宝塔形状,是高产棉花的典型长相。 抗倒伏,防早衰。基质裸苗移栽棉花由于茎粗节密而抗倒伏,由于根多健壮而防早衰,做到青枝绿叶吐絮畅,这是增产的关键要素。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与早衰相比,在9~10月中旬的45 d,棉株每晚衰败1 d,即可增产子棉30~37.5 kg•ha•d-1,并且种子成熟,纤维洁白,品质好。 地下调节。促根剂在苗床灌根和移栽之前浸根,改地上化学调控为地下部调节,变被动化控为主动修饰。 因此,此项新技术体系采用育苗与移栽相结合,实行“订单品种”,“订单育苗”,“订单移栽”,为棉花生产提供集约型和节约型的技术支持,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和新需求。这必将推进棉花育苗和移栽的产业化,使棉花生产的前期管理工作将逐步转向公司经营,促进棉花生产的现代化,解决千家万户棉农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1培养适合机插的适龄壮苗1.1壮苗标准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要求秧苗总体质量均衡、个体素质健壮。适龄壮秧的主要形态特征:茎基粗扁,叶色挺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健,无病株和虫害,秧苗整体质量均衡。移栽时秧龄15~20d,叶龄3.5~4.5叶,苗高12~17cm,每cm2成苗1.7株(1.5~3.  相似文献   

18.
田海  李玲  梁国平  桂明春  管艳  黄凤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87-5688,5697
[目的]研究星点木组培苗的移栽技术。[方法]研究移栽前不同炼苗处理、移栽基质和移栽措施对星点木组培苗移栽的影响。[结果]将星点木组培苗先在温室内闭瓶锻炼3 d,再打开瓶锻炼2 d后的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4.44%;以泥炭土∶珍珠岩(V/V)=1∶1为移栽基质时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6.67%,平均抽生高度达2.04 cm;移栽前对移栽基质进行800倍多菌灵稀释液灭菌,移栽后盖膜的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5.24%。[结论]该研究为星点木苗木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种苗出苗情况及蒙古黄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西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及种苗移栽密度。[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分3种方式(60、75、90 kg/hm2),蒙古黄芪一年生种苗移栽密度分3种方式(8 cm×25 cm、12 cm×25 cm、15 cm×25 cm),研究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最适宜育苗密度和种苗最佳移栽密度。[结果]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试验得出,60 kg/hm2密度最好,其种苗株高为16.10 cm,茎粗1.50 mm,功能叶片数16.93个,主根长27.34 cm,根粗为4.35 cm;蒙古黄芪种苗移栽密度试验得出,12 cm×25 cm移栽密度最佳,其出苗率为90.67%,与8 cm×25 cm和15 cm×25 cm移栽密度相比,其一年生和二年生蒙古黄芪根系生长指标及种子药材产量相比均有所提高。[结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的最佳育苗密度为60 kg/hm2,山西蒙古黄芪种苗的最佳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20.
提高亚麻变异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亚麻多倍体诱导变异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以形态变异亚麻试管苗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培养室不同炼苗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根量,培养基质,温室,室外不同炼苗时间对形态变异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数为6~8根的试管苗,先在温度25℃的培养室炼苗7d,后移栽在黄土:细沙:炭化谷壳(5:3:2)的培养基质中,温室炼苗10d,室外炼苗6d,再移栽至大田,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的试管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