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SPASS15.0为分析工具,利用1997~2007年长株潭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用地的变化特点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7~2007年长株潭地区城市用地面大幅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2.7km^2,增长率达6%;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与城市用地扩展成显著线性相关,是长株潭城市群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1996~2009年的建设用地面积、经济、人口及城市化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长株潭建设用地面积与经济因子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探求长株潭14年来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所在,得出以下结论: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总人口、城镇人口是推进建设用地扩张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有利于从驱动因素着手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管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对长株潭19962008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耕地的减少与建设用地的增加;2、人口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及交通用地的增加;3、政策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又一重要驱动力;4、土地合理利用要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参与,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4.
从数量分析和幅度分析两个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1999~2007年9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变化研究,找出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从宏观的角度为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静  陈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99-9703,9770
选取1981~2005年淄博市的城市用地作为研究对象,从总量、人均城市用地、各类城市用地和城市用地扩展速度上,总结了城市用地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同时,根据1987、1996、2001、2005年淄博市城市蔓延区面积图,从形态上分析了淄博市城市用地扩展的特征。结果表明,淄博市城市用地扩展总量逐年递增,工业用地比例偏高,与山东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城市用地总量较大,增速平稳,年均变化率较低的特征;在空间上,淄博市城市用地蔓延严重,区际间城市用地扩展以轴向扩展为主,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城市用地扩展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长沙市城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从建成区面积变化总体特征、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变化特征以及城市扩展形式3个方面对长沙市2000~2008年用地扩展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的驱动力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是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的房地产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长株潭城市群1999~2008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长株潭城市群的耕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得出,长株潭城市群耕地面积在研究的10年内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趋势;再者,研究区域内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与耕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并针对上述研究,还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加强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城市模型,以城市首位度,城市群序位规模分布为参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特征.结构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划分为5个节点等级,节点城市培育方向为将四级节点城市如宁乡、望城等发展成为三级节点城市如湘乡、浏阳等.从节点互补、交通优化、节点增长、城市协调等方面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发展设想.该模型和设想对中等规模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的构建,合理规划中等规模城市群空间格局,加强城市间的协作以及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基质尚未形成,绿地斑块之间自然生态过程缺乏联系,重要的自然空间廊道不畅,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逐渐减弱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升长株潭的区位优势,并通过区域政策、城市规划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促进城市群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亚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36-2138
以1988~2007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耕地变动特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大似然法、空间叠加技术和转移矩阵,提取1993、2001和2007年厦门市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城市扩展空间特点及其驱动力,探讨优化厦门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策略.结果表明:1993--2007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高达35.79%,其中1993--2001年的变化面积为2001--2007年的两倍多;14年间,建设用地面积扩展年变化率为6.35%,扩展面积中耕地所占比例超过50%;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外商投资、政策法规及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变化率、灰色系统动态模型、关联分析,研究了咸宁市城镇用地时空演变及城镇用地扩展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在1998~2007年间咸宁市城镇用地处于不断扩展状态,但地区差异明显;咸宁市城镇用地时空演变受产业结构、固定投资总额、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化率的驱动,其中产业结构驱动最为明显,因此应加大城镇土地管理力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计算各城市及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信息熵、均衡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规律和驱动因素。研究结论:①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较差,但趋向于合理方向发展;②影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众多,其中土地内在的特性和规律及政策、产业结构、区位可达性等外部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都市圈边缘区多尺度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圈边缘城市受圈层核心城市的影响,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过程有着与一般城市不同的特征.笔者以位于武汉"8 1"都市圈边缘的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为例,在农户、乡镇、区域3种不同的尺度水平上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和驱动力因子,并探讨LUOC驱动因素的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的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受圈层核心--武汉市需求的驱动.不同尺度上的驱动因子和驱动过程存在差异,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缩小,作用域较小或非普遍存在的驱动因子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在最微观的尺度,农户的主观选择对土地利用变更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对太原市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林地、城镇用地为主,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比较快的是城市及建制镇用地、交通用地、居民点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相对应的变化率为4.55%,4.24%,2.83%,-7.83%,-1.24%,-1.72%,-4.43%。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土地利用效益差距和宏观政策因素是太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比研究近10年来广西14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及其变化,根据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等5个因子和综合用地平均容积率、排水管道密度等26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比评价了1997年和2006年广西14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并对其增长驱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均  郑钦玉  张云兰  罗明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87-16489
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1997-2007年重庆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7-2007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相对接近度从0.124 0增加到0.898 8,年均增幅达7.75%;同时,根据相对接近度的变化情况,土地利用效益呈现“波动(1997-2000年)、较快(2001-2005年)、放缓(2006-2007年)”3个明显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针对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考察其产生、发展与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关系错综复杂的各项驱动力因素,对驱动力加以系统分析.首先从自然、社会、经济及环境4个方面阐述了各驱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和观点,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及动态性进行分析,并以集约利用发展过程为主线,初步揭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系统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选取邛崃市为研究样本区域,借助统计软件SPSS,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7年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邛崃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水平(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口规模等是建设用地规模拓展的重要驱动力。对重庆市1997年以来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时空变化情况及扩展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重庆市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建设用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