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20%氯虫苯甲酰胺SE等4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E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叶效果分别为95.14%、69.31%及92.13%、76.57%,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240g/L氰氟虫腙SE对二化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苗效果分别为95.13%、92.59%及68.25%、92.48%,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建议每667 m2用药量20%氯虫苯甲酰胺SE 10 mL、240g/L氰氟虫腙SE 40 g.  相似文献   

2.
选择7种药剂进行甘草种子害虫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药后10 d、30 d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蓟马效果显著,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甘草小蜂和豆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和氟幼灵防治榆紫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榆紫叶甲是我国榆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分布广,密度大,食性单一,常年成灾,给防治带来困难。为了避免常规杀虫剂造成的“1年控制,2年发生,3年成灾”的被动局面,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及油剂和氟幼灵胶悬剂及油剂进行防治,可同时杀死幼虫,成虫和卵。灭幼脲Ⅲ号油剂和氟幼灵油剂可杀卵85%-90%左右。两种药剂的胶悬剂和油剂均可杀死幼虫95%-84%-90%,卵的孵化率降为10.64%-19.57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广德县二化螟的防治药剂,特开展了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阿维·氟虫双酰胺SC、20%氯虫苯甲酰胺SC、20%氟虫双酰胺WG、40%氟虫·噻虫嗪WG等4种药剂防治二化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梢斑螟害虫的危害,分别用8% 高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剂、3% 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5% 杀铃脲悬浮剂和5% 氟啶脲乳油等4种药剂对发生的梢斑螟害虫进行喷雾防治,以期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通过试验表明,不同药剂对梢斑螟防治效果不同,对红松球果被害情况的抑制作用也不同.8% 高氯氟·噻虫胺600mL/hm2和橙...  相似文献   

6.
7种药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7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均达96%以上,且持效性好,药后14 d防效仍保持77%以上,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20亿PIB/g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20%甲维·虫酰肼的防效次之,但速效性较差,药后1d防效均在48%以下,应用时宜适当提前用药.150 g·L-1茚虫威悬浮剂、2%甲维盐乳油和16%甲维·氟铃脲乳油3种药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效稍差,在生产上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7.
5种新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5种新型药剂对甘蓝上小菜蛾的防效,并对其田间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14%氯虫·高氯氟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颗粒剂等4种药剂药后3d的防效达到86%以上,药后14d防效达98%以上,持效期均达15 d以上.4种药剂可快速有效地防治小菜蛾,同时还可以兼治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其他害虫,对天敌等影响较小,对作物安全,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首选药剂在大田使用.24%氰氟虫腙SC药后7d的防效达到86.15%,药效缓慢,可在害虫发生初期或虫口密度较低时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槟榔椰子坚蚜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5种药剂对椰子坚蚜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药剂中,10%顺式氯氰菊酯、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对椰子坚蚜的室内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15.28、30.00和30.23 mg/L;10%顺式氯氰菊酯、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各浓度施药后10 d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22%氟啶虫胺腈施药后5d的防效均达到100%.[结论]防治椰子坚蚜时首选10%顺式氯氰菊酯,其次是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但应急防治时选用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使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性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水分散性粒剂等三种新型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低毒,对稻田天敌伤害少,对水稻安全.为了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延长新型药剂的使用寿命,建议做到合理使用农药、轮换用药,使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周晓华  杨健武 《农技服务》2010,27(8):1015-1015,1019
为筛选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型防治药剂,利用15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进行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 120 g/hm2、150 g/h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m l/hm2、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 600 m l/hm2、20%氟虫双酰胺WG 150 g/hm2在水稻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效达90.30%~100%。  相似文献   

11.
甲胺磷在禁用前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常用药剂.通过丁烯氟虫腈等5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丁烯-氟虫腈、呋喃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氟硅菊酯和氟虫腈作为适宜广东省推广使用的甲胺磷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0 g·L-1虫螨腈等7种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240 g·L-虫螨腈胶悬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防治效果最为理想,见效快持效久,药后7d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仍为91.96%和95.73%;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3 000倍液防效最差,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不理想,药后7d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49.21%和57.20%;其余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控制效果较好,且有一定的持效性.试验期间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处理区出现新叶黄化等轻微药害现象,虽然可逆,但仍不推荐使用;其余各处理未见对甘蓝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3.
7种药剂在5(3)代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较好,持效性和速效性均表现优异.阿维菌素系列、茚虫威等相对来说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可在低龄高峰时的使用,效果较好,但对尾峰的控制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4.
以为害钦州市水稻的两大迁飞性害虫第2代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害虫为防治对象,开展4种药剂组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阿维·2%氟铃脲EC600倍液加20%烯啶·60%吡蚜酮WG6000倍液和12%阿维·30%毒死蜱EC600倍液加2%吡虫啉·8%噻嗪酮EC600倍液两种药剂组合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0%,是防治效果理想的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两种替代药剂与高毒农药甲胺磷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和5%丁烯氟虫腈的防效和持效期均显著优于甲胺磷,可作为替代药剂在生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乳剂、10%阿维.氟虫双酰胺悬乳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等3种药剂防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效果显著,药后7 d防效分别为95.2%、96.2%、96.1%,并且保叶效果明显。一次施药完全能控制当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可作为环保、低毒、低残留的新型药剂广泛应用于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四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明确替代氟虫腈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效果,对24%氰氟虫腙SC、3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32%丙溴磷.氟铃脲EC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有效用量分别为180、135、30和240 g/hm2时在药后3~15 d对2~3龄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达72.85%~86.69%、85.92%~85.72%、73.16%~90.13%和62.14%~87.26%,与氟虫腈相当,并且对水稻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的安全性要高于氟虫腈,能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替代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防治烟草靶斑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10%井冈霉素水剂、20%噻氟酰胺(满穗)SC、70%甲基硫菌灵WP等12种不同药剂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井冈霉素和20%噻氟酰胺(满穗)SC等9种药剂对烟草靶斑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较好.10%井冈霉素水剂和20%噻氟酰胺(满穗)SC对烟草靶斑病的田间防效最好,相对防效达到70%以上.[结论]10%井冈霉素水剂和20%噻氟酰胺(满穗)SC可以作为防治烟草靶斑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安福等药剂在连作晚稻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5%安福胶悬剂80-100ml或23%宝穗胶悬剂20ml,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用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95%左右,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0.
汪明  席春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20-12521
[目的]了解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玉米田蛴螬的效果,为该制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玉米田蟒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安全性.[结果]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玉米拌种后播种是防治玉米田蛴螬的较好药剂,建议每100kg种子用5%氟虫腈悬浮种表剂2 000 ~3 000 ml进行机械或人工拌种,田间蛴螬常年发生较重田块,100 kg种子可用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4 000 ml进行拌种,拌种时按100 kg种子所用药量用水2L的比例稀释,将药剂和种子拌匀放阴凉通风处稍晾后即可播种.[结论]为玉米田蛴螬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