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21年水禽产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内外水禽生产与贸易、国内外水禽产业技术研发进展总结了2021年水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2022年水禽产业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2022年国内外水禽生产与贸易现状及国内外水禽产业技术研发进展,分析了我国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2023年水禽产业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9年水禽产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内外水禽生产与贸易、国内水禽产业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总结了2019年水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水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8年度水禽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内外水禽生产与贸易、水禽产业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总结了2018年水禽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水禽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针对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内外水禽产业生产与贸易、水禽产业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总结了2017年水禽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针对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禽遗传资源的现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鸭、番鸭以及鹅等水禽资源品种数量众多,达370多个,不同品种特色明显,为新品种和品系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国是水禽资源大国,资源数量居世界首位,其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近年来,我国水禽产业发展迅速,在整合国内外水禽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进行产业化开发,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水禽资源的保护。本文在介绍世界水禽资源基本概况的基础上,指出水禽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湖南畜牧兽医》2019,(3):51-54
水禽养殖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我国水禽饲养量居世界首位,年出栏量约45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种业是现代水禽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发展水禽种业,对于提高我国水禽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满足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多元化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我国水禽良种培育步伐,提升水禽种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禽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制定本计划。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禽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我国水禽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调查总结水禽产业合作社发展的模式和特点.结果显示:我国水禽产业农民合作社存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龙头企业+经销大户十养殖户”、“龙头企业+养殖户”3种基本的合作社模式;水禽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水禽产业化大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水禽产业专业合作社终将成为产业化链环中一个独立的单元而将更多的养殖户和市场连接起来;我国水禽产业合作社的区域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南方六省(区)是我国水禽产业相对密集、水禽资源丰富地区,水禽饲养量和消费量大,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水禽产业经济前景看好。虽然南方水禽产业优势明显,但是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更加突显,而且倍受业界关注。在日前召开的“南方水禽产业技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代表针对南方水禽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正>水禽养殖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我国水禽饲养量居世界首位,年出栏量约45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种业是现代水禽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发展水禽种业,对于提高我国水禽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满足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多元化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我国水禽良种培育步伐,提升水禽种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禽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制定本计划。一、我国水禽遗传改良现状与形势我国是世界上水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共有地方鸭品种32个、鹅  相似文献   

11.
江苏水禽产业发展优劣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1月~2018年2月,江苏省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对全省13个地级市及其70多家水禽生产企业、养殖户,开展了"江苏省水禽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动态监测"专项调查,旨在摸清江苏水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水禽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水禽行业发展优劣势因素,找准水禽行业发展方向,推动江苏水禽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1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和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旨在分析我国水禽行业面临的问题,研讨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分享优秀的饲养管理经验.大会共安排了18个专题报告,重点研讨了水禽产业养殖生产现状与走势、水禽常见疾病的防控以及饲养管理技术,对业界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3.
水禽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禽业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水禽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饲养着世界上70%以上的鸭,90%以上的鹅,是真正的世界水禽生产大国。我国水禽主产区发展迅速.以山东为例,2006年鸭饲养量为3亿只。2007年猛增到10亿只左右,其中父母代存栏量达到700万只,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由于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对水禽产业的重视高度不够,使水禽业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指出:目前我国现有的关于水禽业的数据资料和相关报道广泛采用的是调查性数据,这些数据严重失实,与实际生产情况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4.
水禽业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产业.水禽生产是我国家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禽产品因其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虽然水禽生产发展迅猛,但产业水平、产品质量与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水禽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对我国水禽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提升水禽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节能减排的水禽养殖模式选择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的大水面放养,逐水而居的水禽养殖模式,不仅会给水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使水禽产业自身的发展受到水资源承载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的压力和约束.据此,推进水禽旱养技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并辅之于较为适宜的经营组织模式,成为水禽产业发展的必然.本文介绍了水禽产业当前存在的几种主要养殖模式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符合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的水禽产业发展模式的原则,以期推进水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禽业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产业.水禽生产是我国家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禽产品因其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虽然水禽生产发展迅猛,但产业水平、产品质量与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水禽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对我国水禽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提升水禽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水禽养殖户的技术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2014年6~7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团队在我国南方10个水禽主产省区开展了调研活动,对养殖户的水禽生产情况、养殖技术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养殖户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对技术和操作规程不熟悉,影响养殖户水禽品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养殖户产品订单企业的规定。鉴于此,水禽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重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介,在未来水禽产业发展中要做好技术培训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水禽业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产业。水禽生产是我国家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禽产品因其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虽然水禽生产发展迅猛,但产业水平、产品质量与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水禽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对我国水禽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提升水禽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水生 《中国家禽》2013,35(10):36-37
近年来我国水禽产业快速发展,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多,养殖方式、品种选育、饲料配制、疫病控制、加工技术、产品安全等方面都是水禽养殖面临的风险因素。针对上述方面,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开展了相关工作,在品种繁育、疾病防控、营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水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起始于2008年,由1个国家水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4个研究室、25个综合试验站组成。4个研究室分别为水禽育种、疫病防控、营养与饲养、环境控制与综合,其中共有19个岗位专家及其研究团队。25个试验站均建立了技术研发团队。5年来,在水禽育种、水禽疫病防治、水禽营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1“北京鸭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应用”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侯水生研究员、胡胜强研究员、刘小林教授等)我国2013年肉鸭出栏量约40亿只,占家禽总出栏量30%,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是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但是,肉鸭品种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肉鸭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