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产与土壤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提出土壤变化概念及其驱动力的基础上开发节水高效论述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土壤酸化,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物理性质诸方面的正,逆向效应,最后指出农业生产对土壤变化的影响是发展持续农业必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有机和常规生产模式下菜田土壤酶活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露地及温室环境下有机和常规蔬菜栽培土壤采样,测定分析了5种参与土壤碳氮循环的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相关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温室及露地土壤EC值在有机生产中相应低于常规生产12%和16%;有机生产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生产;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有机生产土壤中的蛋白酶、脲酶、脱氢酶、β-葡糖苷酶活性高于常规生产,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常规生产低;有机与常规栽培对蛋白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06 8),对脲酶活性影响程度达显著水平(P=0.012 4)。除脱氢酶以外,不同栽培模式环境对土壤中另外4种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温室栽培环境中的蛋白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露地。除硝酸还原酶外,其他4种酶活性与可溶性全氮、微生物碳、微生物氮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受到栽培方式以及环境的影响,并且有机生产能够提高参与土壤碳氮循环的酶活性。土壤蛋白酶、脲酶、脱氢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能够作为表征土壤碳氮循环以及微生物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不同蔬菜生产模式对日光温室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农业作为常规农业的一种替代模式,其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该文通过对日光温室有机、无公害和常规生产模式的比较试验,分析有机生产模式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年的试验,有机生产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并提高土壤主要酶的活性,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有机模式优于无公害模式优于常规模式。有机生产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质量,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3种生产模式下夏茬番茄产量有机模式高于无公害模式高于常规模式,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机模式秋茬作物产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毅  徐琪  姚贤良  朱兆良 《土壤学报》1980,17(2):101-119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没有肥沃的土壤就很难获得稳定的农业生产,就没有争取更高产量的物质条件。土壤之所以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条件,其原因就在于土壤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来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的能力,它是辨别土壤肥沃和瘦瘾的标准。用养得当,可使土壤肥力上升,如果用和养的矛盾处理不当,就会使土壤肥力衰退。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壤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在土壤上进行,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均直接或间接从土壤中生产,土壤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措施的效果,所以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6.
淮阴市高产土壤肥力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克孟  马玉军 《土壤》1992,24(5):239-243
高、中、低产土壤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土壤,不同的生产水平,其划分标准不尽相同。本文从淮阴市目前农业生产水平出发,就其高产土壤的肥力指标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石华 《土壤》1959,(8):14-16
农民土壤命名和分类是从生产实践出发,反映土壤的性质,土壤的发育阶段、水热状况和土壤的农业生产与耕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黎积祥 《土壤》1959,(1):17-18
农民群众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但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对当地的土壤性质以及它在农业生产上的特性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系统整理农民群众的土壤分类经验,是土壤鉴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文振旺 《土壤学报》1962,10(4):323-340
土壤地理区划要求有系統地总結已有的土壤科学研究資料,全面地认識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的发生特性和生产性能,以及土被結构和地理分布規律,为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江周  李宝深 《土壤通报》2021,52(2):398-407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际水果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世界高产国家相比,我国香蕉生产单产存在较大的产量差,因此,如何消减土壤障碍因子,培育健康土壤,成为香蕉集约化生产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提出了蕉园集约化生产根层土壤健康调控的策略:(1)明确香蕉生产中土壤障碍因子,(2)通过根层调控消减土壤障碍因子,(3)提高蕉园土壤生物活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集约化生产蕉园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障碍因子,主要有土壤耕性差、pH低和有机质含量不高、养分有效性低、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及枯萎病菌等土传病害和香蕉根结线虫为害加剧等。应采用相应的调控策略有增施石灰提高根层土壤pH、改善养分有效性;施用有机改良剂和其他调控措施相结合,在调酸的基础上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的有效性;施用生物有机肥增加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轻土传病害。总之,对根层进行综合调控可以提升集约化生产蕉园土壤健康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香蕉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平原土壤碱化分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碱化土壤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低产土壤,它的改良利用是提高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碱化土壤因其碱化程度不同,改良措施也不一样,因此,土壤碱化分级对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吉智 《土壤》1959,(9):1-4
土壤盐渍化乃是干旱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土壤盐渍化,乃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3.
磷肥对棉田土壤有效磷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磷肥种类和用量对棉田土壤有效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大量施磷(600 kg hm-2)整个生育期土壤有效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适量施磷(150 kg hm-2)苗期和蕾期土壤有效磷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显著增加。3种磷肥对土壤供磷能力表现为美国生产磷酸二铵略优于中国生产重过磷酸钙,而两者显著优于中国生产磷酸二铵。棉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变化规律一致,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可以作为土壤磷有效性的一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水肥管理模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不合理的水肥配比施肥也给土壤及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肥料浪费、土壤酸化、盐分累积、土壤板结、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土壤可持续性生产能力下降,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不合理的水肥配比有着之间和间接的关系,不仅如此,不合理的水肥配比在浪费资源的同时还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归纳总结水氮联合调控对设施土壤盐分的研究,通过灌溉措施调控土壤水肥供应,提高作物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建立"高产、优质、高效"保护地蔬菜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现有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能否满足多元的现实需求,尝试提出可以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为进一步细化控制值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选择易获取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和背景土壤侵蚀模数作为依据制定土壤流失控制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区域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的优缺点,提出一个可以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结果]基于容许土壤流失量确定的土壤流失控制值,在山区可以同时满足维护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的需求,但在平原和部分水土保持敏感区不能充分满足维护文化或调节服务的需求。基于背景土壤侵蚀模数确定的土壤流失控制值,在平原和部分水土保持敏感区能满足维护文化和调节服务功能的需求,但在山区不能满足维护供给服务功能的需求。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确定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能够同时满足维护山区和平原区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的需求。[结论]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的确定方法弥补了单纯依据容许土壤流失量确定土壤流失控制值的不足,为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潘季香  李垦  申生 《土壤》1959,(8):31-31,34
土壤分类是标志土壤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没有完整的分类系统,就很难揭发土壤的秘密,阐明土壤的发展规律,也就难于很好的为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7.
郑茂坤  骆永明  赵其国  滕应  谭长银 《土壤》2009,41(4):540-547
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了城乡民营企业密集区土壤中Cu、Pb、Zn、Cd、Ni、Cr、Hg、As和多氯联苯(PCBs)等9种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该区的企业布局,初步探讨了企业布局对土壤污染物浓度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区污染物的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废旧拆解园区周边地区和小冶炼集中地带,且存在多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当在约1 km2 的范围内有金属类生产企业、电机生产企业或(和)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存在时,土壤中可能有Cu和Pb积累.电机、电线电缆和(或)自动喷雾器生产企业的密集分布可能出现土壤中Pb的累积.而金属类生产企业的空间布局与土壤中Cd、Ni和Cr的浓度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汽摩配生产企业和金属配件生产企业可能分别会带来土壤As和PCBs积累.  相似文献   

18.
丰产大豆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作土壤是在各种自然因素以及人类生产劳动的影响下形成的。过去虽然认为每一种土壤都有着自己的发生与发展,土壤形成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的参与下完成的。可是在联系生产实际时,往往就简单地把土壤只看为不过是供应植物营养物质的仓库。这样孤立地片面地去了解土壤与植物之间的供求关系,是不可能解释土壤,特别是耕作土壤的实质的,因此也不可能正确地控制和创造更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四川省森林土壤地理分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融  朱鹏飛 《土壤学报》1965,13(3):262-273
凡进行某一地区的土壤区划,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农林牧业生产发展情况,特别是对该地区的土壤形成特点、土壤性状和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比较系统的研究.如此,才能根据区划的目的,做到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满足农林业生产上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全国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我国开展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工作。土壤环境质量是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土壤pH值的时空演变特征能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使用统计分析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基于2010和2015年土壤pH数据对广东省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探讨了两时期酸雨的频度和分布及氮肥施用量对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样点pH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年内,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酸化土壤样点数基本没有变化,但大部分土壤样点pH值有所下降。相比2010年,2015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整体处于"酸性"水平,pH 6.5的样点占比达90.01%;其中,酸性样点占58.50%、上升8.63%,微酸性样点占26.35%、下降12.9%,强酸性样点占5.16%、上升了1.30%。土壤pH下降范围在(1, 2]的样点占11%,(0,1]的占40.62%。酸雨及氮肥的施用是引起当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