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了解关节镜下重建膝交叉韧带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以本院21例被确诊为韧带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在术前及术中给予充分的护理准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未发生感染或不良反应。出院追踪调查3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膝盖前部位恢复良好,疼痛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螺钉松动、韧带断裂、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膝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效率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30例,康复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4周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于干预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使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VAS评分、膝关节围度及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4周时2组VAS评分、膝关节围度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关节活动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康复组VAS评分、膝关节围度及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2组LYSHOLM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关节镜下行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LARS人工韧带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移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前交叉韧带损伤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减轻或消失,无不稳及肿胀,前抽屉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良好,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平均积分由术前的(47.1±5.2)分提高到术后的(82.2±2.5)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操作简便,早期恢复效果满意,适用于需要尽快恢复运动的人群,或者对自体取材或异体移植物有过分顾虑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方法 2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09例;Ⅱ型:11例;Ⅲ型:03例;Ⅳ型:01例;Ⅴ型:02例;Ⅵ型:0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Ⅲ度2例;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进行复位和不同形式的内固定.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3~5.5个月,平均3.8个月.按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优18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复位准确、损伤小、愈合快及功能康复顺利、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移植材料重建前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用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l/3重建ACL 14例,其中膝关节切开手术6例(A组),膝关节镜下手术8例(B组)。结果:经随访,A组平均32个月,优3例,良l例,中2例。B组平均18个月,优3例,良3例,中2例。两组病例在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无髌骨骨折、髌韧带断裂等并发症。B组尚有创伤小、保持关节囊完整、可同时进行滑膜及半月板部分切除等微创手术、术后能早期行肢关节功能活动锻炼仪操作及功能锻炼、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尤其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动力性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并探讨手术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对接受135^*动力性髋螺钉(DHS)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随访1~4a(平均2.5a),骨折均在3个月内临床愈合,无重大并发症,无钉断裂和脱出,无髋内翻畸形,关节活动良好,优良率达95.9%。结论:DHS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低场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低场MRI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撕裂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6例正常前交叉韧带的MRI资料对照,观察前交叉韧带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特点以及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伴随征象。结果:低场MRI诊断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8例,与手术、关节镜符合7例,准确性为87.5%;低场MRI诊断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15例,其中与手术、关节镜符合11例,另有2例为完全撕裂,2例假阳性,准确性为73.3%;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伴随征象主要有平台骨折、骨挫伤、半月板及侧副韧带损伤等。结论:低场MRI诊断完全性ACL撕裂准确性较高,对于部分撕裂,其准确性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清理加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对56例(73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加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术后随访2a以上,根据关节疼痛、积液肿胀、关节活动度、行走功能四个项目综合评分。结果:随访0.5~1a,优良率为97.2%;1~2a,优良率为90.5%;2a以上优良率为83.5%。结论:关节镜清理加透明质酸钠注射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简单、微创、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有多种,但术启功能恢复往往不理想,不能恢复原有的功能,有的则手术繁杂。作者自1987年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钢丝替代喙锁韧带水,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喙锁韧带断裂3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本组36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16~54岁,平均38.3岁;属肩锁关节脱位即时就诊者25例,陈旧性脱位者11例。按Zlotsky分类[1]均属Ⅲ度肩锁关节损伤,其中9例合并锁骨远端骨折。1.2手术方法:患者均取仰卧位,患肩垫枕,以高位硬外麻下作肩销关节前上方弧形八路(Robers氏切口),起自肩峰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CUBE PD序列在膝关节外伤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discovery7503.0T MR扫描仪,8通道膝关节专用线圈,先扫描膝关节常规序列,包括矢状位T1WI、矢状位压脂PDWI、冠状位压脂PDWI、横断位压脂T2WI,再扫描3D-CUBE PD序列,将矢状位3D-CUBE PD序列图像发送至A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显示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由两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上述结构病变的诊断与常规膝关节序列对上述结构病变的诊断对比进行评价,再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在病灶检出率方面,3D-CUBE PD序列在显示前、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病变方面明显高于常规膝关节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CUBE PD序列在显示半月板病变上与常规膝关节扫描序列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UBE PD序列在膝关节外伤性病变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临床怀疑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病变方面,可作为扫描常规,而临床怀疑膝关节半月板病变时,由于3D-CUBE PD序列扫描时间短,患者的耐受性好,获得的任意平面重建图像对手术医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占运动损伤的20%,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运动康复是运动员术后 重返赛场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其对ACL重建术后的骨隧道的扩大产生影响,导致运动员在韧带二次翻修时 需要植骨修复,并将病程延长至6个月以后,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负担。对ACL重建术后的骨隧道扩大情 况及康复训练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给ACL受伤运动员提供适度康复训练参考,使其尽早重返赛场,并 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复杂关节骨折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累及复杂关节的骨折病调27例,患者术前均接受X线、CT平扫和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三者结果.结合术中所见。评价螺旋CT及三维技术在复杂关节骨折中的价值。结果:依靠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术前更改诊断11例,三维重建逼真地显示了关节的立体表面形态,而对显示骨折块之间、关节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三维重建明显优于X线片和CT平扫。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复杂关节骨折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双峰驼后足远趾节间关节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双峰驼后足远趾节间关节16个,并与其他家畜的对等器官相比较,双峰驼的后足远趾节间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有以下显著特征:①无远籽骨和蹄软骨,因而亦无相应的远籽骨韧带和蹄软骨韧带;②有两条背侧韧带,与在犬、猫等趾行动物体上所见相同;③趾间远韧带呈宽板状,交叉纤维甚少,大部分纤维平行排列;④轴侧侧副韧带起于中趾节骨远端韧带窝,止于远趾节骨蹄骨角附近,这与马的相同而与牛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前洱海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加剧,致使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遭到破坏,尤其是洱海流域内最敏感和脆弱的湖滨带区域,生态破坏更为严重。为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状,本文在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调查和湖滨带生态修复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湖滨带生态修复和重建的相关技术。结果表明:湖滨带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滨带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过渡带结构。健康的、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湖泊生态系统是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桂凤 《油气储运》1994,13(1):10-12
装配式铝制内浮顶,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钢制浮船式内浮顶的设计方式,其结构特点:①采用密封的铝质浮筒作为浮力构件,该浮筒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被氧化或腐蚀;②采用固定钢丝绳支撑的软式防转装置,缓解了浮顶径向压力的不均衡状态,防止了浮顶的卡盘;③采用舌型密封带,安装在浮顶的上部,使其不与油品接触,彻底解决了密封带溶蚀变形、老化、破损而降低密封效果的难题。推荐用氟橡胶制作的舌型密封带,用于纯苯、溶剂油储罐的密封  相似文献   

16.
解剖成年双峰驼跗关节8个,结果发现双峰驼跗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有以下显著特征:1.中央跗骨不与第四跗骨融合;2.距骨近端具嵴状滑车,远端具髁状滑车,近端滑车的嵴和沟向前内侧倾斜,与矢状面间的夹角为10°,远端滑车的髁和沟朝向正前方,双重滑车结构使跗关节伸屈运动范围加大,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侧向运动,这是骆驼驮载重物时能够自由起卧的重要原因之一;3.具有跟踱外侧韧带,而牛马均缺如;4.跗关节外侧短韧带从外侧踝达于跟骨,牛的从外侧踝至距骨,马的则从外侧踝达跟骨和距骨;5.跗背侧韧带位于内侧面,形成内侧侧副韧带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护理观察,比较3种方法在肛门疾病术后防治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病例共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50例.分别于术后第1日给予车前番泻颗粒、石蜡油及番泻叶3种缓泻剂.通过对患者的排便时间、不良反应、排便出血及排便疼痛四个方面观察,比较3种药物的应用效果.结果车前番泻颗粒组同其他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车前番泻颗粒能有效地防治肛门疾病术后的便秘,副作用少,患者所受的痛苦少.  相似文献   

18.
人工干燥大豆的破碎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薄层干燥试验台上进行了大豆干燥试验,测定了大豆的破碎敏感性。干燥后大豆经离心式破碎敏感性测试仪冲击,其破碎以破瓣为主,碎粒率只占总破碎粒的305,方差分析显示,风温和风速对破碎敏感性影响高度显著,初始含水率和品种对破碎敏感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Griffing设计2对10个抗倒特性不同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研究9个与倒伏有关的茎秆性状。结果表明,茎秆抗倒性可用3个主成分作为综合选择指标,利用第一主成分进行选择可改良茎秆穿刺强度和横折强度,但应考虑第三主成分的负效应;株高等可用第二主成分加以选择;利用这3个指标进行选择可能对增加茎粗效果不明显。遗传分析指出,株高和茎秆横折强度的基因加性效应更重要。茎粗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气生根数和茎秆穿刺强度的两种基因效应的作用相当,且非加性效应略高。利用不同自交系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对有利用价值的自交系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离断术后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例,前交叉韧带离断术后当天及术后2、4、8、12、16、20周处死大鼠,用Pelletier评分及HE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损2伤情况。结果 Pelletier评分显示软骨损伤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加重(χ=45.861,P〈0.05),二者呈线性相关(F=178.836,P〈0.05);髁上部软骨损伤比下部明显(P=0.000),而内髁与外髁软骨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6)。HE染色发现造模后软骨面裂隙形成、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潮线部分破坏。结论前交叉韧带离断后关节软骨损伤随时间推移而加重,其中髁上部软骨损伤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