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奇  赵永楷  陈大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39-4941,4992
将博弈理论引入土地利用规划,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博弈过程及其均衡。结果表明,在规划编制中,各部门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将分别对规划编制主管部门进行游说或寻租,进行非合作博弈,最终导致规划编制的社会成本增加;在规划实施中,用地单位与政府之间将进行监督博弈,从而导致政府的监督成本增加。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俞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81-6283
结合江苏省仪征市2007年村庄规划工作,对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并以仪征市村庄规划的实践为例,对村庄规划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了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通则》的颁布并实施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国旅游规划的水平。本文在旅游规划综述的基础上,对旅游区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万茂先生的土地规划思想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其绿图规划理念,奠定了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模式转变的思想基础;用规划悖论点拨规划迷津,厘清了土地规划的若干认识。其次,其提出的“三规(多规)”之间 “是协调关系不是替代关系”之观点,是规划理念上的一次拨乱反正;基于我国“总体规划越位,详细规划缺位”的现实,完善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再次,其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理念,阐明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内在机制;提出的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推动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由单目标向多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环评制度,其目的从决策和规划的源头消除环境隐患,控制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但目前在规划体系层次不分明、功能不清晰以及规划环评的理论、方法不成熟的条件下,形成规划环评的结论具有大量的实际困难,规划环评的有效性成为影响环境管理、综合决策的制约因素。本文从产生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因素入手,提出提高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环评制度,其目的从决策和规划的源头消除环境隐患,控制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但目前在规划体系层次不分明、功能不清晰以及规划环评的理论、方法不成熟的条件下,形成规划环评的结论具有大量的实际困难,规划环评的有效性成为影响环境管理、综合决策的制约因素。本文从产生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因素入手,提出提高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设想与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上一轮规划修编简要回顾评价基础上,研究了新时期规划的基本思路与设想,对规划编制中规划基准数据、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规模、规划指标分解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我国城乡规划体制改革创新,特别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需要引进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为规划管理部门和城市建设方提供优质高效、快捷实时的规划技术服务。因此,规划咨询作为规划管理、规划编制力量外的"第三方"技术力量,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着重以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技术核查工作为研究对象,以荆州市规划咨询中心在为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提供技术服务中的实践为基础,提出了规划咨询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了行业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缩影,高等学校校园规划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本文阐述了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特征、当前高校规划中提出的生态性原则,以及高校校园规划的内容及注意的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探讨在农村土地利用的规划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的影响;阐述了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及构建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模式过程中,我国特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指标控制模式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应用,并根据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微观性及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新模式,力求在村级土地规划监督和规划参与两个方面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崔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88-18291
从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观政策入手,以江西省高安市八景镇上保蔡家村整治规划为例,对村庄整治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规划要在规划理念和手法上加以创新,探索出一种既能适应其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村民需求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类似蔡家村的这种改进型的整治规划,其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突出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2.
黄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59-6760
以九华山风景区佛光大道为例,通过对佛光大道沿线地区的控制规划分析,提出了风景区出入口道路沿线地块控制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内容与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现状分析,讨论了生态旅游规划和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并研究了生态旅游规划的数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方法在计算机饲料配方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计算机饲料配方设计中数学方法的应用情况 ,重点介绍线性规划、目标规划、随机规划、模糊规划、灰线性规划五种数学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引出对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新思考。研究表明,作者提出的规划修编新思考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因规划范围和等级的不同分为项目规划和实施计划两种。联邦政府制定项目规划,地方政府完成项目的实施计划。上一级规划是下一级规划的依据和指导,下一级规划是上一级规划的完善和落实。联邦规划是地方规划的框架,城镇规划是州、地区规划的落实。联邦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地方发展的需求制定宏观政策发布指导性战略;地方结合微观现状编制规划的实施方案,地方规划是联邦项目的实施基础。地方规划的重点是分解上级项目规划中提出的各类用地规划指标并将其具体落实到地块。土地利用规划机构垂向和横向相结合。垂向为从上向…  相似文献   

18.
规划论是运筹学的重要分支 ,在管理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规划模型的求解是规划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影响规划理论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如何应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借助计算机解决管理决策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结合农业生产中的例子详细介绍Excel在规划模型求解中的应用 ,试图使烦琐复杂的规划求解问题变得简单、快捷 ,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133-134
结合农村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在总结以往所编制的村庄规划基础上,对其中的能源规划进行思索,试图改变以往规划中将电力规划、燃气规划,供热规划分别考虑、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能源体系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可利用的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确定合理的能源结构,建立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能源体系,以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建设低碳生态型村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些新农村规划忽略了农民意愿、得不到农民支持的情况,提出基于"阳光规划"的新农村规划模式,探讨充分体现公众参与新农村规划的路径,旨在全面推进我国新农村规划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