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连云港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连云港市2004年的生态足迹,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两部分进行计算,评价研究了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连云港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8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04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369 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2倍。连云港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是全国人均生态足迹(1.5 hm2)的1.33倍,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又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700 hm2),这反映出生态足迹需求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影响了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衡量和评价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状况,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以土地生产力基础,在不同类型生产性土地进行统一换算时会造成偏差的缺点,结合能值理论,运用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新疆2001~2010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得出:①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7.21 hm2增长到2010年的14.58 hm2;②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1年的7.92 hm2下降至2010年的6.72 hm2;③自2003年以后,新疆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赤字量逐年增大.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两者关系、构成及变化原因,针对造成生态赤字的原因,结合新疆特点提出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等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岳阳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传统生态足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法对岳阳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按能值生态足迹法计算,2007年岳阳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0.0375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9204 hm2,人均生态赤字8.54549 hm2;按传统生态足迹法计算,2007年岳阳人均生态足迹为3.838203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9098 hm2,人均生态赤字3.369105 hm2。两种方法计算的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表明岳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0.5508 ha逐年增加至2002年的1.1059 ha,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9517 ha逐年减少到0.8102 ha。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陕西省1978年的生态盈余为0.4009 ha,1992年出现生态赤字,2002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958 ha。预测陕西省2010年和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3 ha 和1.2528 ha,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是0.7638 ha和0.7198 ha,其人均生态赤字分别达到0.4378 ha和0.533 ha。说明陕西省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昌乐县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昌乐县2003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和分析了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昌乐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1099hm2,而昌乐县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422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771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0.6328hm2.昌乐县的人均生态足迹赤字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2倍,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昌乐县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的增加,区域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状态之下.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27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1.716 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444 hm2,属于较小程度上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近年来榆林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或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黑龙江省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传统以及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5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999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16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5827 hm2;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485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862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256 hm2。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动态生态足迹的测度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江苏省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江苏省生态经济可持续状况和资源利用强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并结合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逐渐增大,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渐减小趋势.从生态足迹构成看,化石燃料生态占用面积最大.其次是耕地,牧草地居第三;除耕地外,牧草地、水域、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均逐渐增大.从横向比较看,江苏省的人均生态足迹虽然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却低于全球平均值.可见,江苏省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生态的需求已经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9.
闽江口琅岐岛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琅岐岛1996年和2004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琅岐岛人均生态足迹由1996年的1.34 hm2增加至2004年的1.56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从1996年的0.28 hm2减少到2004年的0.25hm2,可见生态足迹的发展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相反.1996年和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1.06和1.31 hm2,琅岐岛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该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法]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及剪刀差.[结果](1)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基本呈反向发展趋势分别从2.739 hm2增加到9.850 hm2和人均生态赤字2016年是1997年的4.35倍;(2)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差异以2000年为界先减小后增大,生态环境形式不容乐观.[结论]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可在增加生态承载力供给的同时控制生态足迹需求,从而提高该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西昌市1985—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剖析了西昌市20a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空间表现,以及生态承载力变化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总平均从1.1753hm2.人-1增加到5.2479hm2.人-1;除建设用地人均承载力上升,耕地、林地、草地、水域人均承载力均下降,总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85年的1.0372hm2.人-1下降至2005年的0.7769hm2.人-1;人均生态赤字呈现显著上升,生态足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兰州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从2000年~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由13.0230亩增加至68.0925亩,人均生态承载力由5.5410亩减少至5.3865亩,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也由8.1390亩上升到63.3525亩。从兰州市近几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可知,目前兰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13.
对内蒙古多伦县1981-2005年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态足迹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1-2005年间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呈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与沙漠化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人均生态承载力与沙漠化面积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近五年的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计算方法;对江西省近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99~2003年江西人均生态承载力逐步上升,人均生态足迹则逐步下降,尽管江西人均生态足迹仍然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但生态赤字在逐渐减小,说明江西的发展处于一种向好的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5.
吴兵兵  毛振军  李辉  王希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81-5283,5286
采用修正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银川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银川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2186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4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79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银川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比较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对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包括生物资源消费、能源消费)进行计算,得出2005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为4.488 207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为0.285 67 hm2,人均生态赤字4.202 537 hm2。结果显示,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是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5倍,生态赤字远大于生态承载力。这反映了南京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针对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利用特征,提出了缓解南京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程度的重要指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神农架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神农架2008 ~ 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①神农架总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大体呈现增长趋势,分别从2008年86 464.477 4、1.076 1 hm2增长到了2012年的93 137.591 1、1.171 3 hm2;②神农架总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总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分别大于总的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呈现生态盈余;③各类型用地中水资源生态盈余量最大,建筑用地、林地次之;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则呈现生态赤字,需要外部供给.总之,神农架生态环境优良,破坏程度小,可持续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滁州市统计年鉴》(2007)数据,对滁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137 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167 0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970 1 hm2,区域经济社会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以襄阳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等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襄阳市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640 839 hm2,人均实际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444 3 hm2,人均生态赤字达-2.196 540 hm2。说明襄阳市目前己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陕北地区2001年至2006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计算和分析,揭示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制约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提高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减小生态足迹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