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东北高寒地区,根据"合丰42"的品种特点,适宜应用窄行(45cm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是寒地提高大豆单产的最佳模式。现介绍如下。1选用适宜的品种,搞好种子处理窄行密植栽培增产,必须以"不产生严重的倒伏"为  相似文献   

2.
正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虎林,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虎林市地广人稀,是一个以农业、绿色食品产业、边境贸易、旅游业、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虎林市伟光乡在推广大豆"早晚密"、"精量播种"、"平播垄管"、"缩垄增行"、"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不断进行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适宜密植的矮杆  相似文献   

3.
杨岗镇在推广大豆"平播垄管"、"缩垄增行"、"早晚密"、"精量播种"、"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进行不断研究探索,近几年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矮杆型品种的育成,又经过2008年干旱的考验,这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大豆"大矮密"栽培技术,即是采用合丰51号等矮杆品种,实行130 cm大垄六行(三双  相似文献   

4.
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大豆垄上六行密植栽培技术是在65cm常规"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改成1.30米大垄,采用垄上六行的栽培方法。这项栽培技术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一、选种及处理1、品种选择应选择通过审定、生育期适宜、抗倒伏、适合密植、增产潜力大、抗病虫品种,记住不要跨区引种,因地制宜地选择矮秆或半矮秆的品种。较适于密植栽培的品种有垦丰16、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垄上六行密植栽培技术是在65cm常规"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改成1.30米大垄,采用垄上六行的栽培方法。这项栽培技术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一、选种及处理1、品种选择应选择通过审定、生育期适宜、抗倒伏、适合密植、增产潜力大、抗病虫品种,记住不要跨区引种,因地制宜地选择矮秆或半矮秆的品种。较适于密植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8.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前一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后一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一、选择适宜的品种窄行密植增产必须以"不产生严重的倒伏"为前提,否则不仅不增产,反而要减产。因此窄行密植必须选择抗倒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二、种子处理种子播前要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  相似文献   

9.
虎林市在推广大豆"平播垄管"、"缩垄增行"、"早晚密"、"精量播种"、"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进行不断研究探索,近几年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矮杆型品种的育成,又经过今年干旱的考验,这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大豆"大矮密"栽培技术,即是采用合丰51号等矮杆品种,实行130厘米大垄六行(三双行)密植,垄底全方位超深松,垄体分层一次性施缓释肥,原茬早播、浅播,旋转锄机械除草,中耕垄沟深松,机械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第二年原垄卡种大豆、小麦或大豆.大矮密栽培实行深层和原层耕作,实现耕作水利,是旱作保护性耕作栽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大豆栽培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 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把同等肥量经过不同方式施于同等密度下不同苗带数目的大豆大垄田,通过对其植株各项考种指标和产量结果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大豆110 cm大垄密植田在同等植株密度和肥力条件下,不同的施肥方式和栽培方式对大豆的生育阶段和生育期没有影响;单株荚数和粒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垄上2、3、4行苗带,百粒重和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以垄上4、2、3行苗带,垄上2行苗带的大豆田,苗带侧施肥产量高于种下施肥。在110 cm垄距大垄密植大豆田的生产上,建议采用垄上4行苗带2行施肥、肥带间距33 cm的种植方式;也可以采用2行苗带2行侧施肥、肥带间距33 cm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是吸纳垄三栽培技术的优点,以增加群体密度为核心,选用高产、优质、抗倒伏品种,与深松、合理施肥、化除化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相配套的一种成本低、高产、高效的新型栽培技术。一、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要点、特点、优点1、技术要点。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将苗带间距加宽到22~24cm,实行垄上三行精量密植播种,垄距65cm,垄上三苗带,两边行苗带间距22~24cm,各行苗带间距为10~11cm,单  相似文献   

13.
<正>大豆45㎝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60~70cm常规垄双条"垄三"栽培的基础上,缩小行距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这项栽培技术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发展,符合世界大豆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解决我省大豆生产的实际问题,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1大豆45㎝双条密植栽培技术的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可以看出大豆45公分双条密植缩小了行距、增大了单位面积株数,虽然达不到株行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友谊农场大豆种植在1.3米宽台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探索推广1.1米宽台密植栽培技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管理模式,统一技术措施,配套"马克"、"格兰"等进口播种机精量匀播,窄轮胎田间作业等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试验结果显示,1.1米垄上三行栽培模式与原垄卡、小垄密、1.3米垄上三行栽培模式相比具有抗倒伏、产量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特开展垄上3行及垄上5行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垄上3行及垄上5行的处理大豆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及产量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垄上3行的处理增产效果显著,适合大面积推广,为农业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示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增加密度,行距由65~70 cm缩小到45 cm,采用垄上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此项技术是"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技术的最佳结合,是解决大豆密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推广面积最大,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有着决定作用的就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实施"垄三"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单产和效益,真正实现大豆生产的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庆 《农业与技术》2015,(5):103-104
大豆大垄、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是土壤深松技术、化肥深施技术和精量播种技术(垅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增加密度为前提,原来的行距为65~70cm,现在减到45cm,采用双行密植的播种方式,这种将"垅三"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结合起来的栽培方式,是合理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密植的问题的方法之一。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与目前大豆栽培上应用的常规栽培相比较,这种栽培技术的植株分布较其他方式相比要更均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植密度。同现在大豆种植上采用的常规栽培模式比较,大豆窄行密植3种栽培技术(平作窄行密植、大垅窄行密植和小垅窄行密植),在管理上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化,可以平作也可以起垅;具有适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现将大豆大垄、小垄密植的栽培技术简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1"垄上三行"大豆种植技术优点与要点1.1"垄上三行"大豆种植技术优点"垄上三行"大豆种植技术与我国传统技术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中解决了大豆在种植过程中面积率用率较小的问题,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的种植产量。此外,在进行大豆的种植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深松或者深耕为基础,以此能够有效降低旱涝情况的发生,在种植过程中应进行合理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种植数量,以此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大垄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点 大垄栽培技术就是垄距1~1.1米,垄上4行。增加了密度,便于机械作业,抗旱耐涝,实现高产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全面汲取前几年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经验的基础上.集成了国内外大豆生产先进科技成果.以实现大豆节本增效为核心,以深松整地为保证,以密度和施肥谐调同步增加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