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秀  徐坤  巩彪  曹逼力  王忠宾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2):2431-2437
【目的】研究分析生姜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特征,确定构成生姜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生姜种质评价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生姜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生姜生长发育特点,运用统筹分析,明确生姜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生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11.4%-51.3%,且植株茎粗(0.7934)、茎鲜重(0.7302)、株高(0.6024)、叶鲜重(0.5847)和根鲜重(0.5039)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茎干物质含量(-0.6155)、分枝数(-0.3680)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茎粗、根鲜重、茎鲜重、根茎干物质含量是高产型品种形态决定因子,而分枝数、叶片数、姜球数则为低产型品种形态决定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4个因子对生姜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0.8194。【结论】生姜单株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根茎干物质含量(-0.3984)、叶鲜重(0.2866)、茎粗(0.2711)及茎鲜重(0.2624),高产型生姜品种的主要特征为茎秆粗壮、分枝较少、叶片较厚、同化系统发达、根茎干物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弄清齿瓣石斛促生真菌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的促生效应,利用2种从齿瓣石斛根中分离筛选获得的促生菌根真菌,采用注射器注射接种法分别将单一菌剂及混合菌剂接种到松树皮基质上与铁皮石斛幼苗进行共生培养,分析2种真菌及其不同接菌方式对铁皮石斛株高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生培养130d后,与对照组相比,FDdS-5接种组对铁皮石斛幼苗叶长、株高及干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dS-9接种组对叶数、根数、分蘖数、根长、株高、茎粗、鲜重及干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混合菌剂(V_(FDdS-5)∶V_(FDdS-9)=1∶1)接种组对根数、叶长、根长、株高、茎粗、鲜重及干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与单菌株接菌组相比,混合菌株接种对株高的促生作用为协同效应,在茎粗、鲜重及干重指标上表现为累加效应。齿瓣石斛促生真菌同样能促进铁皮石斛幼苗的生长,混合接种有可能更大地发挥微生物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甘蔗生长前期铝胁迫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溶液盆栽试验 ,研究在 p H=5下铝胁迫对甘蔗生长前期生长和植株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胁迫条件下 ,铝浓度与甘蔗的根鲜重、株高、茎粗、叶片数、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植株总干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根系体积、根干重呈显著负相关 ;与植株对 P、K吸收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 ,与 Ca、Al的吸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铝浓度 Al3+百万分之 12可作为甘蔗铝毒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4.
探明在藓∶石斛∶桑石漠化生态修复体系中铁皮石斛的最佳栽种方式,以同一批铁皮石斛种子经过无菌播种、炼苗、驯化获得的幼苗为试验材料,搭建离地高1.7m遮阳与喷灌系统,未遮阳处理为对照,进行光照对铁皮石斛长势影响的研究;将铁皮石斛移栽于石漠化山地附着藓类植物的石灰岩3个不同方位[岩石顶部(A),与地面成0~5°;岩石中部(B),与地面成45~60°;岩石垂直面(C),与地面成80~90°],并考察其长势。结果表明:经过遮阳处理,铁皮石斛的长势较好,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在遮阳处理下较未遮阳处理高7.1百分点、10.2百分点、6.62百分点、和6.09百分点;不同方位铁皮石斛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根长、根径和节间数均为岩石顶部岩石中部岩石垂直面;不同岩石部位铁皮石斛的茎粗、叶长和叶宽差异性不显著;株高、叶片数、根长、根径和节间数差异显著。在实际栽种时,可在适当种植密度下,选择在岩石顶部和岩石中部大量栽种。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色温白光LED光照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温3000K光照12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5000K和5700K处理,在色温5700K光照16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3000K和5000K处理,但与色温3000K光照12h处理无显著差异,二者均显著优于荧光灯下培养材料。色温3000K处理的最大茎粗出现在光照16h培养环境下;色温5000K处理的最大茎粗出现在光照14h培养环境下;色温5700K、不同光照时间处理间茎粗的差异不显著,但色温3000K光照12h、色温5000K光照14h、色温5700K光照16h处理的铁皮石斛组培苗茎粗与荧光灯12h下培养材料的茎粗无显著差异。不同光照环境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最低生根数量也在5条,达到铁皮石斛优质苗对根数的要求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色温3000KLED白光完全可替代荧光灯应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培养,光照时间以12h为宜。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试管苗生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皮石斛试管丛生苗为原料,研究不同pH值、光照强度和温度对铁皮石斛苗长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铁皮石斛苗株高、生根率和苗鲜重影响显著(P0.05),而pH对铁皮石斛的苗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对苗鲜重和生根率影响显著;铁皮石斛丛生苗壮苗生根的适宜pH值为5.4,适宜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 500lx。  相似文献   

7.
利用 15 0Gy60Co -γ射线对 10个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百粒重与茎粗、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2)M2 代变异系数的顺序依次是结荚高度、株高、节数、分枝始节、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等。  相似文献   

8.
60C0-γ射线辐照处理后大豆M2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50Gy 60Co-γ射线对10个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百粒重与茎粗、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2)M2代变异系数的顺序依次是结荚高度、株高、节数、分枝始节、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等.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若干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7个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考察了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植株叶面积指数及主花序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粗、叶片数、株高及有效分枝部位相关不显著;在生物学性状之间,叶片数与主花序长度间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有效分枝部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平均分枝数、单株分枝干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最低分枝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综合考虑,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以10cm×10cm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对铁皮石斛试管苗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多效唑对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加入多效唑处理后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多效唑处理后试管苗矮化、节间变短、叶变小,苗高是对照的32.1%,茎粗是对照的161.0%,与对照相比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叶片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叶长与叶宽显著减小;根长减小,根数显著增加,根粗增加不明显。[结论]多效唑可明显促进试管苗生长,有利于试管苗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三色堇数量性状的相关及灰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色堇的许多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明确各性状之间的联系,对提高杂交育种的选择效率,加快新优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以33个三色堇品种的8个重要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度分析,研究了这些性状对5个育种目标性状影响的主次关系及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对花径影响最大的为叶长,其次为叶宽,再次为茎粗,它们均与花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对花数影响最大的为叶宽、其次为花径,再次为分枝数,其中分枝数与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宽、花径与花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分枝数影响最大的是叶宽,其次为花径,它们均与分枝数达极显著负相关;对冠幅影响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茎粗,冠幅与株高、茎粗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对株高影响最大的是冠幅。因此,可在植株发育的早期阶段,通过叶片大小、分枝数分别实现对花径、花数的相关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蒙爱东  闫志刚  梁定仁  胡东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64-15565,15567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月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et Migo)试管苗生长及成分含量变化动态。[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种植月龄铁皮石斛试管苗的茎高、茎粗、平均鲜重和多糖、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其动态变化状况。[结果]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试管苗茎高及生物产量逐渐增加,而茎粗反而变小,其多糖含量先升后降,在第12个月达到高峰,氨基酸总量及主要氨基酸含量都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各阶段升高幅度不同。[结论]该研究揭示了栽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及含量变化规律,可为合理利用铁皮石斛试管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平均分枝数、单株分枝干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麦田套种和露地直播2种方式,形成自然状况下生态条件的差异,比较研究不同生态条件对糯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套种条件下糯玉米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龄指数、单株叶面积、根系数量、单株干重等均明显低于露地直播条件,从而导致麦田套种条件下糯玉米生育进程大幅延缓、植株瘦弱、大小苗分化严重、株高参差不齐、整齐度显著降低。影响上述结果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照,其次是水分。故麦田套种方式不适宜糯玉米的高产栽培;露地直播条件下应合理密植,保证适宜土壤水分,强化苗期管理,改善苗期生育的光照、水分等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基质Ⅱ锯末+10%石子与基质Ⅲ50%锯末+50%直径0~2 cm松树皮更能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单丛鲜重积累较快、萌芽数较多、株高较高、茎较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蘖数、栽培基质对金钗石斛茎叶生长的影响研究,探讨金钗石斛栽培适宜种苗分蘖数和栽培基质,为金钗石斛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赤水一年生金钗石斛组培苗为材料,在人工盆栽条件下,3种分蘖数、4种栽培基质,栽培30、60、90、150、360 d,金钗石斛茎、茎粗生长量、植株叶片数、叶SPAD值、茎鲜重、干重、折干率等形态指标研究。[结果]4种栽培基质中,锯末屑是最佳的栽培基质。分蘖数为2,在4种栽培基质中150、360 d茎生长量分别为7.20、5.20、3.20、1.00,8.40、6.80、6.25、2.65 cm,均最高。茎粗的生长量与分蘖数未表现出差异性。3种分蘖数的种苗主茎上叶数的减少量在锯末屑栽培基质中最低,随着栽培时间的增长,叶的减少量越高,叶的SPAD值降低,主茎上叶栽培150、360 d的叶SPAD值,不同分蘖数、不同栽培基质间的差异显著。[结论]金钗石斛不同分蘖数种苗栽培360 d,种苗分蘖数与金钗石斛茎、茎粗的生长量、折干率无相关性,与茎的鲜重、干重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给铁皮石斛组培规模化生产中光照时间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在人工密闭式植物工厂的可控环境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铁皮石斛增殖及生根阶段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试管苗增殖阶段增殖系数、株高光照时间在10h/d到最大值,为适宜光照时间;在生根阶段苗高、叶片数、根长均在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条件下到最高,为铁皮石斛生根阶段适宜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铁皮石斛的最佳组织培养培养基、最佳移栽基质、最适菌剂种类和施用方式,选取具有1~2片叶片的铁皮石斛分化苗在3种常用组培培养基上培养,11周后,统计平均株高、茎粗、根长、鲜质量的增长量、平均产生新根数、新孽数;选取相同长势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在2种常用兰科植物培养基质上移栽,将3株优良兰科菌根真菌制成4 g·L-1的单一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移栽苗分别进行蘸根、灌根,90 d后,统计成活率、平均鲜质量、株高、茎粗增长量、平均新根数。结果显示:MS+0.34 g·L-1KNO3+100 g·L-1土豆提取液+2.4 g·L-1植物凝胶+30 g·L-1蔗糖培养基上生长的铁皮石斛苗平均株高增长量、平均鲜质量增长量、平均新根数、平均分蘖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组处理;移栽于V(珍珠岩)∶V(仙土)∶V(松树皮)∶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除平均新芽数略低于移栽于V(花生壳)∶V(石灰岩)∶V(蛭石)∶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外,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后者,其中新根数显著高于后者;施用Dh57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成活率、平均新根数、生长量方面显著高于施用Do60、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株高、茎粗增长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另外4组处理;施用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平均新芽数极显著高于施用Dh57、Do60菌剂的处理组;同一菌剂蘸根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均高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铁皮石斛的最佳组织培养培养基、最佳移栽基质、最适菌剂种类和施用方式,选取具有1~2片叶片的铁皮石斛分化苗在3种常用组培培养基上培养,11周后,统计平均株高、茎粗、根长、鲜质量的增长量、平均产生新根数、新孽数;选取相同长势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在2种常用兰科植物培养基质上移栽,将3株优良兰科菌根真菌制成4 g· L-1的单一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移栽苗分别进行蘸根、灌根,90 d后,统计成活率、平均鲜质量、株高、茎粗增长量、平均新根数。结果显示:MS+0.34 g· L-1KNO3+100 g· L-1土豆提取液+2.4 g· L-1植物凝胶+30 g· L-1蔗糖培养基上生长的铁皮石斛苗平均株高增长量、平均鲜质量增长量、平均新根数、平均分蘖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组处理;移栽于V(珍珠岩)∶V(仙土)∶V(松树皮)∶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除平均新芽数略低于移栽于V(花生壳)∶V(石灰岩)∶V(蛭石)∶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外,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后者,其中新根数显著高于后者;施用Dh57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成活率、平均新根数、生长量方面显著高于施用Do60、 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株高、茎粗增长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另外4组处理;施用 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平均新芽数极显著高于施用Dh57、D6o0菌剂的处理组;同一菌剂蘸根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均高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