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就舟山群岛土壤类型的归属问题、土壤类型划分中的指标交叉性问题、土壤分类指标项问题、更新世红土和黄土在成土过程中的影响问题、土壤分类同林业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问题提供一些资料并进行讨论,说明土壤发生分类对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浅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荒漠化现状、土壤风蚀发生机理、影响土壤风蚀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土壤风蚀的防治措施。并根据以上分析,对土壤风蚀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沙质荒漠化土壤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系统学观点、沙漠化景观生态及其演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观点,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因子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土壤生态系统及其在治理沙漠化土地中的作用;探讨了土壤水分、养分生态的变化及其与沙漠化土地逆转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恢复生态的研究内容和在未来沙漠化治理、开发、研究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张霞  张媛 《森林工程》2001,17(3):20-21
本从土壤压实、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等5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森林作业对林地土壤的不利影响。 指出采取适当的森林作业方式和合理的森林作业技术是减轻其对林地不利影响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划分了城市土壤的利用类型,针对不同土壤特性选择相适宜的植物,简述了城市土壤绿化的管理和保障措施,为城市绿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剑阁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剑阁县45个乡镇的植烟土壤的14项养分化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先以隶属度计算法求出各单项养分指标的适宜性,再利用主成分和聚类方法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和适宜度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剑阁植烟土壤养分在不同乡镇间情况差异明显;14项参比指标中,每个土壤样品平均约5项指标达到适宜状况;除交换镁和水溶性氯以外,其它中微量元素营养指标比较接近适宜养分水平;大量营养中钾元素距适宜养分水平的差距最大。不同乡镇的土壤pH值变动较大,在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其影响。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法和聚类分析将应试群体划分为5类,为评价剑阁各乡镇土壤的烟草宜栽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雷州林业局土壤普查结果,将雷州林业局龙门林场土壤划分为7个土种,介绍了各土种分布、特性及养分条件,通过对各土种生产力的分析评价,提出了促进林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主要森林土壤类型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若干年来,对我省主要林区土壤进行了调查,综合分析研究了自然地理条件和成土过程、土壤属性及理化性质等,对我省森林土壤类型的划分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申香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1):47-50,57
分析了景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导致这些恶果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土壤剖面指标进行量化后,采用相关系数,主成分手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土壤剖面性态,拟合出梨成活率与土壤剖面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为梨载培的土壤管理提供了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位指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价立地生产力的方法,但对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得较少。将土壤因子定量引入基于地位指数的生长模型,可直观地反映土壤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文中对国内外基于地位指数表达的立地生产力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所涉及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立地生产力评价和土壤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樵山森林改造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究了西樵山森林改造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改造后,林地枯落物增多,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状都得到了改良;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N、有效N及有效K等养分指标普遍比对照样地高;且随着造林时间延长,效果越来越显著。但林地土壤pH值、全P、全K及有效P等养分指标规律性不明显,土壤微生物含量差异不大,这可能与造林整地引起暂时的局部水土流失及林木生长年限尚短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水土流失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水流失率、水土流失率来考查城市降水水流失率和水土流失率,并对北京、伦敦的城市森林和阿南长江流域山区水土保持林的水流失率进行了比较,得出运用水流失率、水土流失率是考查城市森林水土流失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Soil erosion pose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many tropical uplands. Agroforestry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ustainable land use that can mitigate soil erosion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small farmers. To evaluate such claims, we must (a) develop a composite measure of effectiveness, such as a soil conservation index, and (b) define it in terms understood by the farmers who ultimately choose to adopt and implement agroforestry. We construct an empirical soil conservation index as a weighted average of farmer perceptions of four soil attributes and develop a statistical model of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s of agroforestry by us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Philippines. Accounting for self-selection bias, we evaluate the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s by tes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 and the level of agroforestry adoption. Our estimated model shows that agroforestry can generate 15-20 percent soil conservation for the typical small farmer. We offer several methodological, practical, and policy insights. Because many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ace informational and capital constraint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public policies should support smallholder agroforestry, a type of “natural investment” in soil capital, to generate private and publ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山五桂山保护区选择4个不同的林分类型,分别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林分改造、土壤养分改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四种林分类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大小排序大致为:沟谷季雨林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林,只有有效磷含量是阔叶混大于沟谷季雨林。(2)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季雨林这3种林型中的5个土层间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常绿阔叶林中仅速效钾在5个土层间有显著性差异。(3)四种林分类型中,沟谷季雨林各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处于"中下"等级,而针叶林各指标含量低,处于"很低"等级。总的来说,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特别是针叶林,各项土壤指标含量均为"很低",可以参考群落演替方向对针叶林进行林分改造来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赤水河下游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与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在毛竹林不同类型及土层间差异不显著,随土层厚度增加,全钾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全钾含量与土壤主要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速效钾含量与A (B)层土壤密度及孔隙度相关性显著,不同形态钾含量与不同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相关性显著。2)毛竹林乔木层植物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值随毛竹重要值降低而增加,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变化的趋势性各异。不同层内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不同层间植物Margalef指数、乔木和灌木层植物Simpson指数相关性显著。3)不同土层土壤全钾含量与乔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速效钾含量与地形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含量与毛竹林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显著的直线和二次多项式指标对数量分别为50.00%、50.00%,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相应值为13.89%、44.44%,表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系存在无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3种类型,印证了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是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上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提高林业经营与决策的科学水平,开展了该区兰考泡桐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及生长模型的研究.通过调查该立地上兰考泡桐的生长情况.应用数量化理论筛选该类土壤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9个立地类型.应用Richards函数为导向曲线,以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评价指标,导出了地位指数模型.编制了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统一评价.根据兰考泡桐在这一地区栽培密度小的特点,建立了平均本胸径和平均本材积的单木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8.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川中丘陵地区主要防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流域共有维管束植物55科,82属,88种,其科、属、种数与四川省乃至全国比较,官司河流域植物区系具有组成简单的特点;②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都是人工林低于天然次生林,纯林林分低于混交林分;③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防护林群落多样性发育的重要制约因子,其中土壤pH值是主导因子,制约着本区防护林群浇的空间分布格局;④林木高度、郁闭度和灌、草层盖度与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关密切,对群落多样性发育的影响较大;而林木胸径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明显,对群落多样发育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富春江两岸江滩林带树木根系与土壤抗蚀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春江两岸滩地的主要造林树种进行根系调查和土壤抗蚀性、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段土壤的抗蚀指数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抗蚀指数与根长、根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较之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而言相对较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抗蚀指数大、抗蚀能力强;在现有的造林树种中,桤木、枫杨、杨树和竹林地土壤的抗蚀能力最大;水杉、苏柳林地次之。造林密度也有较大的影响,以杨树的4种密度为例,土壤抗蚀力以3m×4m最强,3m×3m和2m×3m次之,2m×2m较弱。  相似文献   

20.
胶南沿海幼龄人工混交林环境效益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胶南沿海黑松等幼龄人工混交林带的气候和土壤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与空旷地相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带具有明显的调节气温和地温,减弱风速,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改善土壤结构作用,能增大土壤孔隙,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土壤的饱和持水量和强化入渗的功效。采用特尔斐法对其效益进行定量化评价,得出该混交林带的气候效益指数为-0.2975,改良土壤效益指数为-0.093,综合环境效益指数为-0.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