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羊栖菜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栖菜(sargassum,fusiforme Harv setch)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种类,分布于朝鲜、日本和我国沿岸。有较高的药疗和经济价值。 一、羊栖菜的生物学特征 羊栖菜隶属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体呈黄褐色,株高一般为30—50cm,高的可达200cm左右。采用生殖细胞人工育苗经养殖后高的可达330cm。藻体分为假根、茎、叶片和气囊4部份。藻体外形由于南北地理环境的不同,出现较大的差异,北方种群株技密集,叶、气囊扁宽多锯齿,南方株枝稀长,叶、气囊线形或棒状。 羊栖菜的生长方式是由顶端细胞进行立体型分裂。随着藻体生长,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脱落。 羊栖菜的生活史中只有孢子体阶段,而无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洞头县在稳步发展羊栖菜养殖中,努力实施以销定产,拓展加工策略,逐步走出困境,呈现出柳暗花明新景象。羊栖菜,作为一种食疗皆佳的“长寿菜”,在国内外深受欢迎,洞头渔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羊栖菜养殖,至2000年底,全县养殖面积达10300亩,产量近35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栖菜养殖基地,但由于产销脱节,产品单一,加工不精,以致出现压积滞销,“致富菜”反而成了“返贫菜”,当年全县羊栖菜养殖业亏损达2500多万元。针对这种状况,该县渔业主管部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羊栖菜养殖业现状,重…  相似文献   

3.
羊栖菜栽培敌害生物调查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洞头县羊栖菜人工栽培期间的生物调查,列举了羊栖菜栽培期间常见的敌害生物种类、分布和丰度情况。研究其危害性、危害途径、程度和防治技术,包括养殖户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探索出卓有成效的防范措施和经验。希冀为洞头羊栖菜栽培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羊栖菜食品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广泛地利用海藻作为食物、药材、动物饲料、农业肥料和制胶原料。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海藻的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它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极为丰富,而脂质和可消化吸收的糖类物质含量低,所以将海藻开发为低热量而又有益健康的食品的潜力很大,本文将探讨羊栖菜的加工利用。 一、羊栖莱的特性与价值 羊 栖 菜(hizikiafusiforme)是一种暖温带海藻,属褐藻类马尾藻科,适宜生长于水深流畅、海水透明度较大、营养盐丰富的海区,在我国…  相似文献   

5.
浙江海区羊栖菜的栽培在全国开展最早规模也最大,目前,影响栽培的最主要原因是种苗,种苗的数量与质量远远满足不了栽培的需要.羊栖菜的人工育苗已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使近几年来羊栖菜人工育苗的量达不到应有的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6.
采用浮筏式养殖方式于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海区进行了羊栖菜的冬季南养试验,记录了其生长规律,并比较了不同养殖水深对羊栖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营养生长的过程中,藻体长度以趋近于线性的方式增长;而质量的增加则表现出由慢到快的规律。在水深60 cm的条件下羊栖菜生长最快;本次试验羊栖菜干品产量为340kg/亩,比浙江洞头养殖的羊栖菜平均产量增长约42.9%,而养殖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试验结果不仅证实了在海南进行羊栖菜冬季南养的可行性,而且显示出周期短、产量高的优势,为建立羊栖菜"冬季南养"的新型养殖模式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 Setch)是一种暖温带海藻,属褐藻类马尾藻科。羊栖菜含有丰富的多糖、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羊栖菜具有防癌、抗衰老、抗血栓、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在日本,羊栖菜作为一种日常食用的高档海藻,身价数倍于海带。  相似文献   

8.
寒海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2):35-35
羊栖菜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经济褐藻。羊栖菜含有丰富的多糖,羊栖菜多糖是羊栖菜保健功效的主要成分。羊栖菜的主要功效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洞头县羊栖菜人工养殖发展迅猛,其面积、产量、创汇值均居全国之首。但自然苗源紧缺,生产受到制约。为此,温州市科委于1993年下达了“羊栖菜人工育苗技术开发研究”课题,为期三年,由洞头县水产科学研究所与洞头羊栖菜研究所(民办)承担。1996年12月7日,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课题进行验收、鉴定。7位专家听取了课题组实施的汇报,验审了资料及图件,鉴定认为:该研究基本摸清了羊栖菜有性繁殖特性,探索了一条人工育苗的途径。提供的人工育苗工艺路线合理、实用、有效,设计的附苗器,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批量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晓舟 《科学养鱼》2002,(9):57-57
羊栖菜是浙江省洞头县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品,产品主要出口日本。而且洞头也是全国最大的羊栖菜养殖、加工与出口基地。近年来,由于市场日趋单一,其价格掌握在日商手中,随着产量增加,国外市场饱和,造成跌价严重,其价格从每千克8元,跌至3~4元,造成羊栖菜大量积压,养民亏本严重,致使羊栖菜产业出现滑坡。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该县依托渔业龙头企业,建立省级羊栖菜无公害养殖示范园区,突出开发羊栖菜加工新技术的研制,包括羊栖菜系列食品开发与羊栖菜调血脂药物的研制。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攻关组,探索羊栖菜精…  相似文献   

11.
浙江海区羊栖菜的栽培在全国开展最早规模也最大,目前,影响栽培的最主要原因是种苗,种苗的数量与质量远远满足不了栽培的需要。羊栖菜的人工育苗已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使近几年来羊栖菜人工育苗的量达不到应有的生产规模。现将几年来的试验工作总结如下: 1.种菜的选择、采集及处理:选择质量好已成熟的种菜,将种菜在室内阴干3~8小时,脱水率为65~75%。根据种菜的成熟度来确定采集的时间,不同的海区种菜成熟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浙江海区栽培的羊栖菜一般在6月到8月可以采集到成熟的种菜。每个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羊栖菜养殖生产需要的优良种苗,经过10多年努力,采用有性繁殖方式,进行定向选育,获得羊栖菜"鹿丰1号"。该优质羊栖菜的主要性状是:枝叶粗壮繁茂、气囊产生早、颗粒大、产量高,经过8年的养殖及检验,目标性状表现稳定,附苗总面积达到1912m2,培育出苗59.3hm2,总产量383.746t,平均产量6471kg/hm2。目前,该选育的羊栖菜已在温州地区的洞头县和苍南县以及山东部分海域进行了养殖中试,选育性状表现稳定,养殖产量高,为羊栖菜良种化的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羊栖菜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大型褐藻羊栖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过去十几年中,羊栖菜自然资源遭到了过度开发而破坏,由于对该藻还缺乏足够了解,全人工资源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为促进该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结合作者研究工作的进展,对国内外在羊栖菜生物学和药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开发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概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1羊栖菜的利用价值羊栖菜属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体黄褐色肉质,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海产褐藻类,主要供食用。我国沿海居民采集后,常混合其他副食品作成菜食。根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羊栖菜含钙量特别丰富,是小孩发育  相似文献   

15.
羊栖菜属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体黄褐色肉质,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海产褐藻类,主要供食用。我国沿海居民采集后,常混合其它副食品作成菜食。根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羊栖菜含有大量的钙和碘,可缓解头脑的疲劳及补给甲状腺激素的消耗。  相似文献   

16.
为开拓海水养殖新品种——羊栖菜,洞头县于1988年利用野生苗,试养获得成功。产品通过加工,制成“保健食品”畅销国外,出口创汇。自试养成功之后,养殖面积逐年成倍增长;其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可是,苗种受自然资源的制约。为探索解决的途径,该县科委下达“羊栖菜假根室内渡夏技术”课题,由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公司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理种群瓦氏马尾藻ITS序列特征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燕会  杨旭  周志刚 《水产学报》2014,38(9):1335-1344
为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瓦氏马尾藻ITS的序列变异,实验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获得了3个不同地理种群15株瓦氏马尾藻的ITS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5个个体共出现4种不同的ITS序列,它们相应的ITS1、5.8S、ITS2长度相同,均为762、158和507 bp,共有3个位点发生碱基变异。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马尾藻科3个属24种马尾藻的ITS序列,以羊栖菜属的羊栖菜,喇叭藻属的拟小叶喇叭藻和下延喇叭藻作为3个外群,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瓦氏马尾藻的ITS序列优先聚在一起然后以较高的置信度与南海马尾藻和球囊马尾藻聚为一支,在系统发生上显示出更近的亲缘关系。在选取的马尾藻中瓦氏马尾藻与南海马尾藻遗传距离最近为0.004,与拟小叶喇叭藻遗传距离最远为0.422。  相似文献   

18.
羊栖菜马尾藻组织培养芽生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藻体肥嫩的羊栖菜马尾藻,富营养,风味好,是种著名的食用海藻。在中药上,是种有良好疗效的传统药藻。近年来,在日本更流行作为调顺肠胃免便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治大肠癌等的纤维食品,更供不应求。在藻体内因含有丰富的褐藻胶、甘露醇、碘等物质,又是种良好的工业原料。所以羊栖菜马尾藻是种有很高应用和经济价值的褐藻。  相似文献   

19.
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is),隶属于褐藻门、墨角藻目、马尾藻科、羊栖菜属,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褐藻,广泛分布在太平洋的西海岸,我国北起大连南至海南岛均有自然分布。羊栖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我国《神农百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其所含有的褐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断提升。羊栖菜是长岛土著海藻种类之一,时至今日,在长山列岛各个岛屿尤其是南隍城岛、北隍城岛等地,仍然存在连片的羊栖菜。  相似文献   

20.
羊栖菜马尾藻光合作用与水温、光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仲嘉 《水产学报》1997,21(2):165-170
羊栖菜马尾藻在不同水温、光强下,光合作用各有其明显的规律性,有适宜的水温和光强范围。光合作用的适宜水温约为15-25℃,而以20℃为最适水温。光饱和产争光合速度随水温20,15,25,10℃依次降低。根据测定结果,本文对其在羊栖菜马尾藻生产上的合理应用,促使养殖技术和产量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