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邱红  陈忠高 《水产养殖》2009,30(1):25-26
长江水体生产的水产品(俗称“江鲜”)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长期以来主要以天然捕捞为主,由于环境和捕捞强度等多种原因,产量越来越少,进行养殖开发十分必要。然而,由于长江水流急,潮差大,泥沙多等独特的水文环境,开展养殖生产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技术性更强。2006年开始,结合实施渔业科技项目,在如皋市长江江段水域进行了浮筏式网箱养殖生产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2.
长江水体生产的水产品(俗称“江鲜”)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长期以来其主要来源是天然捕捞,但由于环境、捕捞强度等多种原因,产量越来越少,市场紧缺,市价较贵,进行养殖开发十分必要。然而,由于长江水流急,潮差大,泥沙多等独特的水文环境,开展养殖生产难度较大,风险较高。2006年开始,笔者结合实施渔业科技项目,在我市长江江段水域进行了浮筏式网箱养殖生产技术开发,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长江水体生产的水产品(俗称“江鲜”)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长期以来其主要来源是天然捕捞,但由于环境、捕捞强度等多种原因,产量越来越少,市场紧缺,市价较贵,进行养殖开发十分必要。然而,由于长江水流急,潮差大,泥沙多等独特的水文环境,开展养殖生产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技术性更强。2006年开始,我们结合实施渔业科技项目,在我市长江江段水域进行了浮筏式网箱养殖生产技术开发,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平均每平方米产鱼16.8kg,每平方米纯收入124.9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6年开始,我们结合实施渔业科技项目,在长江江段水域进行了浮筏式网箱养殖生产技术开发,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日益减少的长江刀鱼资源,本文开展了长江刀鱼在千岛湖的网箱驯养试验。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利用长江南通段捕捞的刀鱼苗种分两个批次运输至千岛湖进行驯养。至2013年9月,经过两年的养殖驯化,第一批刀鱼平均体长28.8 cm、平均体重74.5 g,成活7500尾,成活率35.30%;第二批刀鱼平均体长20.9 cm、平均体重21.4 g,成活9500尾,成活率68.10%。同时,在刀鱼捕捞、运输、转运、投饵、驯化和日常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刀鱼通过转运在内陆大水面进行网箱养殖具有可行性。这为日后开展刀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网箱、网围的养殖史1.网箱养殖据史料记载,中国约在800年前已用密目网箱来暂养由江河中捞取的鱼苗,暂养时间约15~30天,等待出售。这方法在捕捞天然鱼苗和池塘养鱼业中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网箱养鱼则始于1973年,目的是利用兴建水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而设置网箱,培育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鲢、鳙鱼种,再放养于水库,以提高鱼种在水库中的成活率。这种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以后又发展到培育2龄鲢、鳙鱼种。1977年起开展不投饵的网箱养殖鲢、鳙成鱼,同时开展了投饵的网箱养殖草鱼、鳊、鲤等鱼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找到了有效途…  相似文献   

7.
<正> 三、养殖技术在日本考察到的水产养殖方式,基本上可分成三大类:一类为浮筏养殖;另一类为网箱养殖;第三类为池塘养殖.牡蛎、海带、扇贝,采用浮筏养殖;真鲷、??鱼、河豚、香鱼和银鲑,采用网箱养殖;车虾采用池塘养殖. 1.浮筏养殖这次考察到的养殖浮筏,有三种:一种为木排式养蛎筏,由铁桶和木杆构成;面积为9×6米;每台挂330吊,吊长10米,每吊夹25~30个扇贝壳,每壳附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学》2005,24(3):15-15
近年来,长海县内湾浮筏养殖和网箱养鱼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也减弱了内湾水流交换能力,养殖品残饵、粪便等废弃物沉积污染海域,导致扇贝长势差,个体小型化,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2004年,为减轻内湾压力,改善海域环境,化解养殖风险,  相似文献   

9.
穆新武 《水产养殖》2020,41(1):68-70
湖泊网箱养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到2004年,我国内陆天然湖泊中设有网箱养殖的面积达到5310.2hm^2,产量达592300t。优越的湖泊渔业环境与高产的网箱养殖技术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单纯捕捞作业模式,生产出优质的水产品,增加了渔民的收入,促使湖泊网箱养殖迅速发展[1]。然而,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大、大量使用饲料投喂等不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导致的一系列诸如水体富营养化、底质退化、病害频发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2]。  相似文献   

10.
海水网箱养殖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FAO统计 ,世界渔业的主体是海洋捕捞约占 85 % ,养殖业约占 1 5 %。由于世界及国内传统作业渔场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海洋捕捞由传统开发型转向养护管理型 ,传统捕捞品种以养护管理型为主 ,并逐渐由传统捕捞业向养殖增殖业转变。近二三十年快速发展的海水网箱养殖业 ,已成为人类扩大生存空间 ,发展海洋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1 世界海水网箱养殖业发展现状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挪威、美国、加拿大、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大型深水网箱养殖业迅速发展。1 .1 国外大型网箱工程的研究与发展大型海水网箱养殖是近 30年发展的全新…  相似文献   

11.
浮筏式网箱养殖海水鱼类是当今发展浅海养殖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已引起世界普遍的重视。日本1965年获到真鲷人工孵化试验成功后,并以天然苗和人工苗进行网箱养殖。1973年马来西亚引进日本技术进行网箱养殖石斑鱼。近年来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广东、福建等地先后都进行网箱养鱼,迄今已发展至2万多个,鱼类养殖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2.
唐山市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已经具备很大规模,然而随着曹妃甸经济区的开发和沿海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滩涂、池塘被大量占用,养殖用水污染加剧,养殖病害频发,传统养殖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再加上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渔船报废制度的实施和大量捕捞渔民的转业需求,开发海水网箱养殖成为保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唐山市沿海海岸线长196.5km,20m等深浅以内浅海面积26.7万hm^2,可以开展海水网箱养殖的面积非常广阔。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约束,大部分渔民认为渤海湾水敞流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浅海围网设施养殖鱼类的捕捞和分级,以浮绳式围网养殖为研究对象,根据养殖围网设施的结构和大小、敷设技术和主要性能,结合围网养鱼方式和养殖生产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分级捕捞网箱。网箱由框架钢筋、网衣、绳索、分级栅等构件制作而成,网箱网身呈圆柱形,顶部呈倒圆台形,整体高1 515 mm,体积约为1 m3,分为入鱼口、分级栅、取鱼口等3部分。在实验室用鲫鱼对分级栅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栅间距为15 mm和20 mm时,小规格鱼残留率平均为7.78%和4.75%,大规格鱼逃逸率平均为2.38%和3.00%。海上试验结果显示,大规格鱼捕获率90%以上。研究表明,通过日常投饵养鱼驯化将养殖鱼引诱至网箱内,通过提升网箱、驱使箱内小规格鱼群从分级栅游离,剩下的大规格鱼提出水面后迅速放入活鱼舱,从而达到捕大留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探索刺参生态养殖的新方法,提高刺参的品质,该研究通过在自然海域内对刺参浮筏式网箱育苗并养成进行了相关试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了一种在自然海域内,利用中上层水域育苗、养苗,底层养殖成参的立体式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奥尼鱼是由奥利亚罗非鱼父本(Oreochromis oureus♂)与尼罗罗非鱼母本(Oreochromis nilodcus♀)杂交的子一代。关于奥尼鱼的池塘养殖以及利用河道、水库等大型水体开展的网箱养殖,在国内文献屡见报道,而在长江沙洲湾设置网箱养殖奥尼鱼,则报道甚少。为了探讨长江天然水体养殖奥尼鱼的效果。2009年,江苏省如皋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长江如皋段胜利沙洲湾开展了网箱养殖奥尼鱼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7年闽北山区的邵武市首次在富屯溪(拦河坝)电厂淹没区进行高密度小网箱养殖老头欧鳗的试验。种鳗来自某倒闭养鳗场已养了两年的“老头鳗”.且少量还患伤病。我们利用山溪良好的水质,经精心管理及防病等措施,将此种鳗养成。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环境设置网箱的淹设区面积为520亩。以国道分割为内、外两个水区,中间以一渠道相通。浮筏式网箱设置在内水区水域最深处,水流缓慢适合养鳗。周边山林积雨面积达26km2.水源充足、水质良好、PH值6.4,平均水位6~6.5m之间,常年透明度为1.2m。2网箱内、外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海经济鱼类资源的衰减,捕捞生产呈下滑趋势。受浙江、广东和山东省青岛等地区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启迪,日照市海兴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2年5月引进1组5口周长50m深10m的深水网箱,经过2年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海经济鱼类资源的衰减,捕捞生产呈下滑趋势。受浙江、广东和省内青岛等地区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启迪,日照市海兴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2年5月引进1组5口周长50m、深10m的深水网箱,经过2年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要点及效益情况介绍如下。1 技术1 1 海区选择1 1 1 水深、流速网箱箱体深10m。选择低潮水位14m、流速<1m s,透明度30cm以上的日照港口外海区。据观察,在流速0 257m s时,网箱开始产生形变,在流速达到1m s时,网箱有效容积减少80%。1 1 2 底质、环境网箱设置海区底质以泥、泥沙为主。用抛锚法固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深远海网箱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建高  余雯雯  卢本才 《水产学报》2021,45(6):992-1005
深远海网箱养殖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模式,具有技术先进、环境友好和成鱼品质高等优点,因此,它对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在介绍中国普通网箱和深水网箱、国外深远海网箱发展简况的基础上,重点概述2017年前后中国深远海网箱发展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加以展望。2017年前,我国深远海网箱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了特力夫~(TM)超大型深海养殖网箱等近10种深远海网箱。2017年后,我国深远海网箱进入快速发展期,开发应用了"深蓝1号"全潜式深海渔场等一系列深远海网箱,引领了深远海网箱的现代化建设。迄今为止,我国主要开展了深远海网箱的定义、专利、结构、绳网材料及其配套智能装备等研究,部分成果已得到应用。为适应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要求,今后我国深远海网箱将朝着离岸化、大型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虽然我国深远海网箱养殖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挪威等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们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深远海网箱养殖业前景广阔,但相关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曼氏无针乌贼是我国近海最重要的头足类,是东海四大海产之一,但由于捕捞过度,目前野生资源减少。我们开展传统网箱养殖曼氏无针乌贼技术示范,为开发推广其养殖技术、保护资源和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生产结构作出努力。现将试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