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明确黑点病的诱因与发病条件,将套袋苹果的黑点病斑划分为黑斑型、褐变型、黑点型和内变型4种类型。黑斑型病斑中, Alternaria属的病菌分离频率最高,占89%;褐变型病斑中, Acremonium和Alternaria分离频率较高,占80%以上;黑点型病斑中,Trichothecium和Alternaria的分离频率高,占75%以上。其中,3株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分别为A. tenuissima、A. sclerotigenum和T. roseum。3株病菌中离,T. roseum致病力最强,从离体果实的伤口侵染后形成大型褐色病斑,病菌侵染与扩展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6.8,22.5℃;A. tenuissima致病力稍弱,从伤口侵染后形成的病斑稍小,颜色为深褐至黑色,病菌侵染与扩展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9.4,28.5℃;A. sclerotigenum的侵染率很高,对温度不敏感,从伤口侵染后也能导致果肉组织褐色坏死,形成红褐色病斑。3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均不能侵染成熟无伤果实。用3种真菌分生孢子接种的套袋果实,T. roseum接种果实发病最重,A. tenuissima接种的果实发病率稍低,用A. sclerotigenum接种的果实几乎没有发病。黑点病菌属于机会致病菌,遇适宜条件才能侵染致病。  相似文献   

2.
5种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室内防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和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效果较好,以及对离体枝条的保护作用较强的化学药剂,以期获得具有良好防效、对环境友好的化学药剂,以便进一步为生产中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生孢子萌发玻片法和离体枝条烫伤接种法,测定5种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在离体枝条上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其EC50为 0.0163 μg/mL;丙环唑与戊唑醇次之,EC50分别为0.0224、0.0994 μg/mL;海藻酸对苹果树腐烂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差,EC50为81.630 μg/mL。苯醚甲环唑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高,EC50为0.0061 μg/mL;丙环唑与戊唑醇次之,EC50分别为0.0064、0.0390 μg/mL;海藻酸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15.3820 μg/mL。离体枝条保护试验表明,海藻酸对离体枝条保护作用最强,病疤扩展面积最小,病疤扩展面积仅为对照的7.2%;菌毒清和戊唑醇次之,分别为对照的32.3%和45.9%;丙环唑对离体枝条保护作用最差,病疤扩展面积最大,为对照的59.8%。筛选出苯醚甲环唑可作为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海藻酸可作为离体枝条保护作用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3.
春季果树易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冬春干旱,树体含水量降低,苹果腐烂病较重,带病菌的枯枝落叶干旱条件下亦不宜腐烂掉,形成越冬病菌侵染源,只要条件适合,就容易引起苹果褐斑病等病害的侵染和流行;同时,冬季干旱,亦有利于红蜘蛛、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果农朋友需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提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地上部病害 褐斑病(Cercospora varricolor Winter)为牡丹常见病害之一,病原菌为芍药杂色尾孢霉菌(Cercospora varricolor Winter),以病叶组织内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侵染叶片。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植株下部的叶片首先发病,产生病斑,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分生孢子的再次侵染,病菌向植株的上部蔓延,7月以  相似文献   

5.
鄢洪海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197-199
取培养至开花期龙胆草植株,接种龙胆草斑枯病菌,然后置于温室内保温保湿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固定、制片,镜检观察病组织及病原菌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完成侵入需要12h~48h,大约到10d显示症状,16d分生孢子器成熟;病菌侵染寄主引起症状后,菌丝多从叶背面跨过叶肉细胞,在叶正面薄壁细间集结,最后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产生于表皮下薄壁细胞之间,具有一定随机性。  相似文献   

6.
北方果农都习惯于初春清园,其实在秋末清园效果要好于初春。 9月份早、中熟苹果和大部分梨果都已采收,晚熟苹果进入膨大着色期,此时正是各种病害的侵染高峰期,尤其是苹果腐烂病,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是病原侵染发病期,直到11月份腐烂病病原菌形成分生孢子越冬。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9.张家口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单位名称:河北北方学院评价单位名称:张家口市科学技术与地震局该项目在对张家口地区苹果病虫害,尤其是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找到腐烂病发生严重和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并制定适合张家口现状的综合防治措施,逐步在张家口地区推广。腐烂病主要是刮治后涂药防治,叶  相似文献   

8.
<正>1.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也危害花和叶等。病菌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烂并长出灰色霉层。病菌进一步发展侵染瓜果,初为水浸状灰白色不规则斑,其上产生少量白霉。很快病部腐烂,表面多产生较浓密的灰白色霉层,最后瓜果组织全部腐烂,病瓜表面密生灰霉。坏死组织附着在叶片上即引起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一种能诱导苹果腐烂病菌快速大量产孢的方法,测试了6种培养基对苹果腐烂病菌的诱导产孢效果。结果发现,苹果腐烂病菌在加蜂蜜水和蛋白胨的带壳大麦上能大量产孢。接种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的带壳大麦,在黑暗中培养15天后可产生大量黑色子实体。已形成子实体的大麦粒在黑光灯下诱导25天后开始产生分生孢子。每颗大麦粒平均产生11个子实体,其中15%的子实体能溢出分生孢子角。70 g大麦粒上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配制浓度为106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1500~2000 mL。试验还发现,不同的腐烂病菌菌株在同一条件下产孢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豇豆煤霉病,又称叶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尾(霉)属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除侵染豇豆外,还危害菜豆、毛豆(大豆)、蚕豆、扁豆、绿豆、红小豆、豌豆及刀豆等多种豆科作物,常常造成较大的损失. 1 发病规律 1.1 传染途径 病菌以分生孢子梗下的子座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次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豇豆植株感病后,在病斑上下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在田间进行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黄瓜黑星病是一种检疫性和毁灭性病害,在许多地区呈迅速扩展蔓延之势,危害日趋严重,近年来以温室大棚黄瓜发病较重,危害广泛,难以铲除,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田块减产可达50%以上,直至绝产。发病原因:引起黄瓜黑星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瓜疮痂枝孢霉,其分生孢子淡褐色,直立梗单生或丛生,顶部、中部稍有分枝或单枝,单生或串生褐色或橄榄绿色的卵形、不规则形分生孢子(图1),分生孢子单胞、双胞、少数三胞。病菌除主要侵染黄瓜外,还侵染西葫芦、南瓜、冬瓜等。  相似文献   

12.
正梨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是具有潜伏侵染特性的真菌病害,在各梨产区普遍发生,感病后大多在成熟期发病,引起果实腐烂和早落,采后随果实生活力降低而逐渐发病;在运输、贮藏期间可继续扩大甚至造成大量果实腐烂,对产量影响较大。梨炭疽病的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盘长孢状刺盘孢,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其无色分生孢子梗单胞栅状排列(图1),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3.
<正>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是近年来苹果上发生逐渐加重的一种果实病害。受害苹果在成熟采收前大多数外表没有异常表现,很难进行区分。但进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后果实发病不能食用;进入果库后,在贮藏期病斑逐渐扩展,导致果实腐烂,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并常造成重大损失。1.霉心病症状:初期果心开始变褐,心室内充满灰绿色或粉红色或灰白色的霉状物,后从心室向外逐渐腐烂,最后果肉烂透,到达果实表面。(见图1)2.霉心病病菌侵染:病菌通过  相似文献   

14.
环境条件对棉花轮纹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影响棉花轮纹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对棉花轮纹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营养条件、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分生孢子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在SDAY培养液中萌发速度快,萌发率最高;光照对病原分生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黑暗处理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萌发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分生孢子萌发率越高,在水滴中萌发最好;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研磨液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宁4-14、垦62的叶片研磨液更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造成西葫芦烂瓜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果腐病和软腐病。这4种病害的病原菌不同,侵染西葫芦后的症状也不同,应对症下药早防治。灰霉病病菌一般从凋萎的残花开始侵入,初期花瓣呈水渍状,后变软腐烂,并生出灰褐色霉层,使花瓣腐烂、萎蔫、脱落,之后病菌逐渐向幼瓜扩展。受害部位先变软腐烂,后着生大量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6.
葡萄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病害有葡萄灰霉病、霜霉病、葡萄脱粒、SO2伤害等. (1)葡萄灰霉病 灰霉病菌在-5℃仍可生长,属于葡萄低温保鲜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鲜食葡萄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多数品种对该病菌无抵抗力.灰霉菌侵染果皮后,形成灰色分生孢子梗,孢子菌丝体呈白色,果实腐烂后为水浸状斑,变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加快蔓延到葡萄果粒全部染病为止.  相似文献   

17.
<正>由炭疽病菌引起的苹果叶枯病初期症状为黑色坏死病斑,病斑边缘模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可蔓延至整个叶片,使整个叶片变黑坏死。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发病叶片在30℃保湿12天内可蔓延至整个叶片,使整个叶片变黑坏死。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褐斑病的症状。发病叶片在30℃保湿12天后,病斑上形成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病菌侵染果实后仅形成直径22天后,病斑上形成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病菌侵染果实后仅形成直径23毫米的圆形坏死斑,病斑凹陷,周围有红色晕圈,自然条件下果实病斑上很少产生孢子,与常见的苹果  相似文献   

18.
防病治虫     
浙江省富阳市周延礼问:鸟巢蕨的叶子边缘出现长长的浅灰色病斑,像被火烤过似的,这是什么病,怎样防治? 答:是链格孢叶斑病。叶缘生灰白色大斑,波浪状,稍凹陷,边缘黑褐色较宽、病、健分界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中央出现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以南丝体越冬,分生孢子借空气传播后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链格孢可侵染许多植物,寄主十分广泛,是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雨季或小气候湿度高,湿气滞留时间长,易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识别要点(表1)二、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瓜类黑腐小球壳菌。病原菌最适发育温度20℃~24℃,相对湿度为85%以上,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子囊壳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雨水传播,从伤口、气孔和水孔侵入,以后病斑上的分生孢子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20.
夏季白菜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侵染循环白菜软腐病菌侵染温度范围为2~40℃,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肥料等处或在黄条跳甲、菜青虫等昆虫体内越冬,通过农家肥、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由病虫害、人工或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或各种生理裂口侵入,引起病害的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