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60Coγ射线100Gy剂量照射国外玉米杂交种干种子,再用早熟玉米自交系KL3杂交获得原始材料,用系谱法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早熟质佳的玉米自交系辐3018,用其作亲本育成龙辐玉7号、龙辐玉8号、龙辐玉9号等玉米杂交种。辐3018在我国早熟玉米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原代号“辐208”玉米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2002年12月通过国家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命名为“龙辐单208”;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龙辐玉5号”。为双审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已申请品种权保护专利。  相似文献   

3.
新疆发展特用玉米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新疆特用玉米发展现状 1.1 高赖氨酸玉米 新疆高赖氨酸玉米育种从1979年开始。十几年来,先后育出新玉5号、新玉6号、新玉7号和新玉10号等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选育杂交种的同时,新疆农科院还选育出新自210/02—新自217/02等8个软质和半乳质02玉米自交系,并将新玉2号的亲本156A—4和新自系209,新玉6号的母本103A,新玉7号的父本202—1回交转育成了02同型系;新疆农垦科学院选育出石404/02、87石—116、矿石—139等自交系,并将Sc704的亲本ZP1773和ZPL717回交转育成了02同型系。 新玉6号是新疆农科院1990年育成的优良早熟02玉米杂交种,截至目前累计已推广20×104hm2,居全国早熟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之首,大面积平均单产6 000~7 500 kg/hm2,高产纪录为11 730 kg/hm2。新玉7号和新玉10号是新疆农科院1993年和1998年育成的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大田单产10 500~12 000 kg/hm2,产量与普通玉米相同。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是选育杂交种的基础材料,它的农艺性状和配合力是决定杂交种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我所育种家王树功先生用美国杂交种Ci7×L289选育的高产、高配合力、不抗大斑病自交系78-6,20世纪80年代对其进行抗病改良,育成抗大斑病、中熟、高产、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7884-7Ht。用该系与外引系Mo17杂交育成本玉9号,是我国中熟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推广种植时间较长的玉米杂交种,至今仍是全国中熟玉米品种试验的对照品种。以7884-7Ht为基础材料育成M67、M130-711、竖6-3.7922等玉米自交系,组配成杂交种本玉11、本玉12、本玉13、本玉15等本玉系列玉米杂交种,成为我国中熟玉米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优质蛋白玉米(简称Q.P.M),又称奥帕克-2(O2)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营养玉米,在新疆已有20多年历史.先后育成新玉5号、新玉6号、新玉7号、新玉10号等Q.P.M杂交种.用优质蛋白玉米做原料,成功地进行了生物试验,取得显著成效.优质蛋白玉米促进了新疆农业和畜牧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品种筛选、比较试验,选择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玉米新品种,为农场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共计27份:宏育416、龙单63号、绥玉19号、绥玉23号、龙单60号、绿单1号、绿单2号、松玉410、龙单59号、龙辐玉7号、合玉24号、德美亚3号、丰单4号、东农254、郝育20号、哲单37号、合玉22号、绥玉7号、绥玉10号、绥玉20号、垦玉6号、垦单10号、垦单25号、鑫鑫1号、龙单62号、垦单13号、德美亚1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生物胁迫对不同玉米杂交种苗期生长的影响,比较其适应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为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种玉米杂交种新玉47号、九玉J03、九圣禾2468为材料,分别用PEG 6000、NaCl、低温、强光胁迫处理一周后,测定3种杂交种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各种生长指标。【结果】不同非生物胁迫对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相对含水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种玉米品种的抗逆性表现各不相同。九玉J03适应盐和低温的能力较强;九圣禾2468适应旱、强光的能力较强;而新玉47号在这些非生物胁迫下均表现一般。【结论】3个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杂交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代表南北疆三个气候带的高海拔冷凉山区示范点种植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早熟玉米杂交种新玉10号和中晚熟杂交种新玉7号,通过对产量及成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试种植区玉米的气候资源潜力,特别是热量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确定品种的适种农业气象指标,得出这两类玉米杂交种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9.
选用5个青贮玉米品种:白鹤、龙辐208、高油115、东青1号和中原单32,进行筛选适合黑龙江省推广种植最佳品种的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生物产量白鹤最高,白鹤与东青1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两者与龙辐208、高油115、中原单32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每公顷粗蛋白产量龙辐208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东青1号、高油115、中原单32、白鹤,其饲用品质最好,最适合哈尔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2002年12月通过国家牧草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龙辐单208”。青贮用需活动积温≥2400℃,适宜收割期生物产量80~100t/hm^2。全株干基蛋白含量11.45%,粗脂肪含量2.94%,可消化养分总量为75.32%。茎叶汁含糖量7%,全株干基粗纤维含量15.72%,易于消化。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龙辐玉5号”。  相似文献   

11.
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中间性试验,通过不同生态环境的多点区域试验,可以正确鉴定棉花新品种的生育期、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等特性。对河北省选育的2010年参加黄河流域区域试验的10个中熟棉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其利用价值,可为棉花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生育期指标看,冀晋1685早熟2 d,石抗338和沃棉2号早熟1 d,邯809和冀丰杂5号熟期与CK相当,农大601和希普3晚熟1 d,邯6402、冀H888和冀FRH3018晚熟2 d;从产量和纤维品质指标看,邯6402和希普3产量水平高且纤维品质较好,邯809、冀丰杂5号和冀FRH3018纤维品质好但产量水平低,冀晋1685、石抗338和农大601纤维品质一般且产量水平低,沃棉2号纤维品质不达标;从抗性指标看,参试品种均为抗棉铃虫、耐黄萎病品种,其中,邯809、石抗338、农大601和沃棉2号高抗枯萎病,冀晋1685、希普3和冀FRH3018抗枯萎病,邯6402、冀丰杂5号和冀H888耐枯萎病。  相似文献   

12.
高产 优质“三系”杂交棉品种冀FRH30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对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协同改良,筛选高杂种优势恢复系,以高抗枯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雄性不育系3096为母本,以抗枯黄萎病、丰产性突出的恢复系866为父本,培育出了抗棉铃虫、抗病、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棉品种冀FRH3018。该品种于2010年4月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冀中南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期2 a 的调查结果表明,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计蝶类12 科113 属208 种, 占浙江省蝶类种数的61 %。表3 参10 。  相似文献   

14.
采用病区自然发病鉴定初选、人工接种、病圃重复鉴定复选的方法,对816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矮花叶病、粗缩病两种病害的抗性鉴定。经鉴定筛选出抗矮花叶病优良自交系25份、抗病丰产杂交种17份、抗粗缩病优良自交系33份、抗病丰产杂交种29份;同时高抗两种病毒病的优良自交系7份、丰产杂交种9份。不同来源的材料,抗病性有较大差异,杂交种优于自交系;热带亚热带玉米改良自交系抗病比例远远大于国内温带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 ,对福农 83- 36等 9个新品种和 2个主栽品种 (ROC10和闽糖 70 - 6 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 .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 5个流行病学参数 ,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 ,综合评价其抗性 ,同时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 .结果表明 ,福农 83- 36、桂糖 84 - 332、川糖 78- 111及 2个主栽品种未发病 ,属高抗 ,云蔗 81- 173、福农 91- 0 70 7为抗 ,福农 81- 74 5为中抗 ,粤糖 85- 172 2、福农 90 - 6 6 52和闽糖 86 - 877为感 .文中还对如何客观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性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高赖氨酸玉米和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简称双高玉米)4种杂交类型的F1和F2与双亲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双高玉米与双高玉米或双高玉米与高赖氨酸玉米较易组配超亲优势组合;选配双高玉米杂交种以双高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的组合方式最佳.2)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遗传效应复杂,用较高蛋白质含量的亲本作母本有利于提高杂交种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高油玉米高效利用模式及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油玉米单种及与普通玉米混种等多途径高效利用模式。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全株生物产量高,子粒及全株营养价值较高,青贮饲喂家畜效果显著;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混种,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能有效提高普通玉米子粒品质,花粉直感后高油玉米于蜡熟期全株收获用于青贮,效益比普通玉米单种提高36.31%;高油玉米籽粒成熟时其秆叶仍碧绿多汁,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秆叶鲜产量,子粒收获后鲜秆叶仍可做青贮利用,混种通用型利用比普通玉米单种子粒产量提高7.14%,秆叶鲜产量提高29.41%。  相似文献   

18.
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份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生育期、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低于3个高油自交系的平均值,差异极显著。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淀粉含量平均值,极显著高于3个高油自交系的平均值。按生育性状,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同3个高油自交系的生育期相近,都能适应当地种植。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分析,XGY003、XGY047、XGY070三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与3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形态性状有差距,但差异不显著,基本上符合高油玉米自交系的要求,可以直接与其它高油自交系或普通玉米自交系组配杂交种。大部分的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没有常用的3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优良,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19.
特用玉米品种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评价了236份次特用玉米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高抗型占1.3%,抗型占8.1%,中抗型占6.8%;感病型占50.0%,高感型占33.9%。在不同类型的特用玉米品种中,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表现有较大差异,中抗以上的品种,高油玉米较多,占该品种的46.2%;青贮玉米次之,占20.3%;糯玉米较少,占13.2%;甜玉米最少,只占6.9%。通过山西省审定的30个特用玉米品种中,仅有3个表现抗病,生产上要注意丝黑穗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5个高油系籽粒的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于黑龙江省普通玉米自交系,其中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自交系,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玉米自交系.除BY843、BY815生育期偏晚以外,其它高油系能够适应黑龙江省种植.多数高油系的自身产量接近普通玉米自交系,可以直接利用或者作为种质资源间接利用.大部分高油系的株高、穗位偏高,需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