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掌握锡林浩特市周边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从而及时有效地指导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笔者于2013年7月份—2015年6月份对锡林浩特市周边4个苏木(包括7个嘎查、3个居委会、1个国营牧场)的22个牧户共计1 760只羔羊进行了消化道线虫的季节动态调查,通过粪便虫卵检查法和虫体检查法对羔羊体内寄生的消化道线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地区羔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比较普遍,其中细颈线虫是该地区的优势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最高,细颈线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巴彦宝勒格苏木。  相似文献   

2.
伊犁河谷马匹感染消化道寄生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放牧式饲养条件下的马匹感染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及其流行病学因素,通过病原学常规检查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伊犁河谷区域放牧马匹进行1年的定点观察、调查试验。结果显示:在采集的534份样品中476份为阳性,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9.1%,其主要病原种类为马圆线虫,毛线虫,马副蛔虫,球虫,细颈三齿线虫等。阳性病例的感染强度(EPG)为400~1 700个/g不等,尤其是马圆线虫和毛线虫感染率较高;以上消化道寄生虫在春、夏、秋、冬四季均能感染马匹,其四季平均感染率分别为84.8%、96.6%、95.0%和74.7%,其中马副蛔虫在5月份感染率最高为74.0%(37/50),而在10月份其感染率略低0.61%(4/66);毛线虫在10月份感染达高峰为98.48%(65/66),而在4月份其感染率略低46%(23/50)。该地区各虫体感染率与季节有显著关系,细颈线虫在夏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圆线虫和毛线虫在夏秋与春冬两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副蛔虫春季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三季(P0.05);球虫在各季节感染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建议:每年2次对马匹进行驱虫并在6—7月进行针对性驱虫。  相似文献   

3.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化隆县谢家滩乡12只绵羊、6头牦牛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牦牛调查发现线虫9种、绦虫蚴1种和牛皮蝇蛆,单体荷虫数为77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20(9~28)。绵羊调查发现线虫19种、绦虫2种、绦虫蚴1种、吸虫2种和羊鼻蝇蛆,单体荷虫数为405条,优势虫:仲为普通奥斯特线虫和蒙古马歇尔线虫,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强度分别是45(14~120)和133(13~285)。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常规寄生虫病病原检查技术(粪检技术)对新疆阿勒泰福海县及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121峰双峰驼(幼驼12峰)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主要是线虫(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和球虫。新疆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1.4%(38/121),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血矛线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9%、5.0%、3.3%和13.2%。幼年驼消化道寄生虫的检出率为66.7%,明显高于成年驼(27.5%)。单虫种感染率为22.3%;2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3.3%,主要为细颈线虫和球虫混合感染、细颈线虫和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3种虫体混合感染率为1.6%,为细颈线虫、球虫及夏伯特线虫混合感染。新疆阿勒泰福海县的双峰驼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强度高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细颈线虫感染强度最高。说明双峰驼感染消化道寄生虫较为普遍,应采取合理的饲养方式,有效驱虫,保障驼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湖南南山牧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定期粪检观察了虫卵的季节消长动态。经查明,绵羊消化道线虫总的感染率为96.0%,平均EPG为27.3个(1~381个);线虫共8种(类),感染率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60.0%、食道口线虫64.0%、仰口线虫68.0%、夏伯特线虫74.0%、毛圆线虫58.0%、类圆线虫44.0%、奥斯特线虫42.0%、细颈线虫12.0%,以前5种(类)为优势种(类);阳性羊中,多为2种(类)以上线虫合并感染,其中又以4~5种(类)线虫合并感染居多。定期粪检表明,绵羊粪中虫卵总数有明显的季节消长规律,全年中出现两个高峰期,即2月呈一小的高峰,6~8月出现大的高峰(夏季高峰),但有些种(类)线虫的消长与总的消长规律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镇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寄生虫剖检法对青海省民和县马营镇绵羊的寄生虫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现线虫20种、绦虫1种、牛皮蝇1种、虱蝇1种。单体荷虫量达289条,普通奥斯特线虫为优势虫种,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104(11~180)。  相似文献   

7.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化隆县谢家滩乡12只绵羊、6头牦牛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牦牛调查发现线虫9种、绦虫蚴1种和牛皮蝇蛆,单体荷虫数为77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Cricumcincta),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20(9~28)。绵羊调查发现线虫19种、绦虫2种、绦虫蚴1种、吸虫2种和羊鼻蝇蛆,单体荷虫数为405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0.Cricumcincta)和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mongodica),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强度分别是45(14~120)和133(13~285)。  相似文献   

8.
为初步了解山西榆次区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采用蠕虫学剖检术对榆次区北郊农村的4只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榆次区北郊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总感染率为100%(4/4),共检出7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51条;环纹奥斯特线虫为100%,39条;羊仰口线虫为50%,5条;长刺似细颈线虫为100%,29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为50%,4条;绵羊毛尾线虫为100%,12条;绵羊夏伯特线虫为100%,81条。经t检验,真胃中捻转血矛线虫与环纹奥斯特线虫两虫种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小肠中羊仰口线虫与长刺似细颈线虫和大肠中绵羊毛尾线虫与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虫种感染强度差异显著。同时,对长刺似细颈线虫进行了形态再描述。  相似文献   

9.
用粪便学检查法,对共和县切吉乡绵羊内寄生虫荷虫卵进行调查,共采集350只绵羊的粪便和30只羊膈肌,统计蠕虫卵的数量确定感染率及分布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莫尼茨绦虫、曲子绦虫感染率在6.29%~11.4%;食道口线虫、细颈线虫、捻转血矛线虫、毛首线虫、马歇尔线虫卵、毛圆线虫、奥斯特他线虫卵感染率在5.4%~34.29%;吸虫感染率在3.71%~4.5%;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17.14%。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寄生虫学剖检法对果洛州大武地区绵羊局部脏器寄生虫进行检查,结果:发现线虫14种,绦虫1种,绦虫蚴2种,吸虫1种和住肉孢子虫。单体荷虫量达1025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及奥利春细颈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0%、100%、100%,感染强度分别为72(6107—1850)、11(36—307)、18(37—679)。  相似文献   

11.
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5个规模化养羊场共1265份粪样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虫卵和卵囊5类,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本次调查中共发现1178份粪便样品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3.12%(1178/1265),5个绵羊场的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3.10%,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8.94%,鞭虫平均感染率为10.83%,类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59.11%,绦虫平均感染率为43.96%。本次调查发现绵羊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球虫、绦虫和类圆线虫混合感染的比例达到60.10%;绵羊寄生虫感染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了解佳米驴消化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32份佳米驴粪样(其中成年和幼年驴各16份),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和虫卵计数法(斯陶尔氏法)进行粪便检测,分析佳米驴消化道寄生虫种类,并计算每克粪便中所含寄生虫的虫卵数。结果显示,佳米驴消化道内主要为马圆线虫、毛细线虫、马副蛔虫,同时成年和幼年佳米驴马圆线虫在消化道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高。研究表明,养殖过程中应严格制定寄生虫综合防控措施,以提高佳米驴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绵羊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即肺丝虫是引起绵羊肺线虫病的主要病原,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新疆是高发区,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绵羊丝状网尾线虫流行病学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12个月连续调查发现,在检查的643只绵羊中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为37.38%,感染强度(每10g粪便)为1~300条,较1975年~1988年新疆统计的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有所下降。此次调查发现,从12月份至来年的3月份绵羊丝状网尾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比较高。对此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民和县绵羊部分脏器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和县20只绵羊部分脏器进行了寄生虫区系调查。结果发现:绦虫6种,线虫12种,吸虫6种,分别录属于3个纲、10个科、19个属。单体荷虫量为893条,优势虫种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肝片线虫、奥斯特他线虫及丝状网尾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4.7%、92.3%、91.7%、91.4%、89.2%。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邯郸地区的368只羊进行了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有192只羊感染蠕虫,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感染率为52.2%(192/368)。调查共发现11种蠕虫,即肝片形吸虫、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细颈囊尾蚴、捻转血矛线虫、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乳突类圆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4.1%、3.5%、10.3%、47.5%、36.4%、26.9%、18.2%、14.4%、18.2%、15.8%和6.5%,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优势虫种为细颈囊尾蚴和捻转血矛线虫。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新疆不同地区舍饲条件下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进行季节动态变化调查,采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六师和第十师范围内的4个规模化舍饲羊场羊新鲜粪便1 387份,鉴定粪便中寄生虫虫卵种类,并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氏计数法计算其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剖检病弱羊19只,检查消化道内寄生虫虫体。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4个舍饲羊场中,羊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 28%,夏季感染率最低。球虫的总感染率为63. 95%,羔羊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高于成年羊;线虫的总感染率为13. 91%,主要为成年羊感染。经形态学初步鉴定,检出的羊消化道寄生虫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球虫和细颈囊尾蚴,其优势虫种为球虫。  相似文献   

17.
用粪便虫卵计数(EPG)和动物体内蠕虫计数法对新疆3个不同地区的16只绵羊直肠粪便中的线虫虫卵和胃肠道线虫进行研究表明,在同一地区,绵羊直肠粪便中EPG与体内线虫荷虫量基本呈正相关;但不同季节、不同虫种的感染以及不同年龄之间卵与虫相关性的比值变化较大;粪便虫卵与体内成虫的高峰期也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初步了解内蒙古中部地区典型草原的轮牧方式对绵羊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是否有影响以及常用抗蠕虫药的驱虫效果,试验在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地区进行了绵羊群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驱虫效果比较试验。首先针对试验区域不同草场类型和放牧方式划分采样点,随机采集一定数量绵羊新鲜粪样,采用寄生虫学粪便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查法对各样品的虫卵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在掌握该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情况和优势虫种的基础上,选取一定数量的感染程度较强的绵羊,给予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双羟萘酸噻嘧啶、硝碘酚腈以及盐酸左旋咪唑等驱虫药进行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绵羊群消化系统蠕虫总感染率为73.5%,其中线虫感染率为70.9%,绦虫感染率为3.5%,吸虫感染率为0.6%。草场类型对该地区绵羊蠕虫感染率的影响不大,其线虫、绦虫和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0.3%~59.1%、1.5%~3.4%和0~1.7%。放牧方式对绵羊蠕虫感染率有明显影响,轮牧和定居放牧方式绵羊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8%和72.5%,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5%和2.4%,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2%和0.6%。伊维菌素已完全失去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作用,阿苯达唑和双羟萘酸噻嘧啶的驱虫效果亦很差,而硝碘酚腈和盐酸左旋咪唑对线虫具有较强的驱虫效果。说明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地区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比较严重,且所流行的优势虫种已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均产生了高度耐药性,轮牧方式对绵羊线虫病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此次调查,主要是应用剖检法来检查,从而获取青海省贵南县绵羊寄生虫的感染量和优势虫种。调查表明当地感染率在100%以上的虫种是马歇尔线虫和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20.
1997年5月 ̄10月,我们对民和县绵羊寄生蠕虫进行了感染情况的调查,共发现蠕虫24种,其中线虫12种,绦虫6种,吸虫6种,分别隶属于3个纲,10个科,19个属,单体荷虫量为893条,优势虫种为马歇尔线虫,丝状网尾线虫,肝片吸虫,细颈线虫及奥斯特他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2.3%、89.2%、91.7%、94.7%、9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