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全国桑、蚕选种及良种繁育会议上规定了蚕种的四级繁育制度.1958年全国蚕种生产座谈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上述家蚕良种繁育制度进行改革.自1959年起实行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制度,原原母种的生产不单独列为一级,由生产原原种的母种蛾区中择优选留.实践表明改革后的家蚕良种繁育制  相似文献   

2.
我省蚕种是以销定产计划生产。各级原蚕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生产计划都考虑到二、三年以后的蚕种供需要求。各级蚕种场的任务由省统一安排。蚕种场必须按品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制种计划。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于原原母种是从生产原原种的优良蛾区中选留优良的个别蛾区制成。它确保了蚕品种纯正,并通过蚕种场职工精心饲养和卵、蚕、蛹、蛾的严格选择淘汰,进一步提高了蚕品种的优良性状,使蚕种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阮鹏  张军妮 《四川蚕业》2005,33(1):25-26
目前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原原母种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由原原种生产原种,再由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所以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原种生产质量。我所近年来,始终注重原种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繁育数量逐年增加,蚕种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的陕蚕系列原种品种纯正、卵质充实、不良卵少、孵化率高、无毒。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自创立桑蚕良种繁育体系以来,我国桑蚕良种繁育一直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体系繁育各级蚕种。即饲育原原母种进行原原母种继代和生产原原种;饲育原原种生产原种;饲育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急剧下降,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减少,蚕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为了减少蚕种生产环节,降低蚕种生产成本,稳定蚕桑丝绸产业,自2014年春蚕期开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广西蓖麻蚕三级繁育(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和四级制种(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良种繁育制度以及各级繁育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速蚕种生产和提高蚕种质量,以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对蚕种生产技术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意见,供大家讨论。 1.改革家蚕良种繁育制度当前我国的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养蚕、四级制种。即饲养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制原原母种(从原原种中择优选留)、原原种、原种、一代交杂种。为了保持和发挥优良品种遗传特性,生产原原母种、原原种采用蛾区育。为了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生产原种,采取1克或2克育(至种茧调查合格后,并区制种);生产一代交杂  相似文献   

7.
蒋熙  李培胜  王燕  丁文娟 《四川蚕业》2019,(1):38-38,47
<正>凉山州蚕种场是一个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原种除供本场的原蚕生产区使用外还要销售一部份。因此原种的品质质量不仅影响本场的一代杂交种生产,而且影响我场的市场信誉度。要保证原种的品质质量,首当其中的就是控制微粒子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场就因微粒子病侵害造成原种毒率严重超标,以至一代杂交种生产无法正常运行。1993年开始在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后,家蚕良种繁育制度,从1959年,由原四级繁育四级制种,改为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原原种繁育择优选制母种和原原种二级。我省1955年开始,在镇江蚕种场繁育原原种,随着需要量增加和建立品系,1958年浒关蚕种场相继繁育。主要蚕品种,两场均繁育原原种和母种,按场名简称镇系和浒系。 原原种繁育,担负着繁育良种,保护种性,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质量,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良性状,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我省原原种繁育40多年来,当家蚕品种已经历3次换种,每次换种,品种不断进步。现行品种苏五、苏六,是在1978年正式推广的,仍然保持其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原原种繁育的质量是四级蚕种的基础,原原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省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质量。论文从基础条件建设、种性保持、防止混杂、精心饲养、加强选择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原原种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家蚕蚕种繁育制度是采用三级繁育(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四级制种(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即一代杂交种)的形式。各级蚕种的生产计划性强,技术要求严格,蚕种质量要求高。为了加强职工干部的工作责任感,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我们在科学管理生产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种和原原种繁育与技术改革李岳明,张庆芳,朱荣勋,张学明(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一、我场繁育概况目前桑蚕的繁育制度是三级饲养四级制种。即在饲育原原母种时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饲养原原种生产原种,饲养原种生产普通种。我场是繁育全省母种、原原种和...  相似文献   

12.
做好原种种性保持工作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仍然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繁育制度.原原种的繁育既要选留原原母种进行继代,又要为生产原种提供亲本材料.因此,原种选种工作担负着种性保持及繁育良种的双重任务,而种性保持又是良种繁育的基础.在原种选种工作中,应用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保持品种原来的优良性状和对某些缺点的改进、提高,对良种繁育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们多年从事原种工作的体会,结合生产实际,就如何做好原种的种性保持工作谈谈我们的观点,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四川蚕业》2017,(1):50-52
<正>家蚕品种的种性保持是指蚕品种固有性状在繁育继代过程中的延续。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使用寿命,更关乎蚕品种在蚕桑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是我省唯一的地区级选原普三级蚕种场,蚕种的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在原原种繁育中既要为原种繁育提供所需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原原母种继代,因而担负着蚕品种的种性维持工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始建于1938年,由宋美龄亲函四川省政府协助费达生女士组建。现为四川省农业厅直属、公益二类性质的事业单位。2008年经省农业厅批准,我场取得从事家蚕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及家蚕三级繁育四级制种蚕种生产资格;2009年农业厅批准我场为"四川省桑、蚕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单位";2012年由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并挂牌成立"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种质资源保育中心(四川)"。我场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桑树品种、家蚕种质资源基因保存、保护,蚕、桑新品种的研发与试验鉴定;家蚕母种、原原种的选育和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的示范指导及推广应用;蚕种检验检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等。  相似文献   

15.
原蚕区雄蚕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在浙江省繁育推广多年,由于该系列品种在繁育过程中的特殊要求,一般选择在专业场场本部饲养,近年来由于专业场场部饲养规模缩小,制约了雄蚕品种在我省的繁育和推广。目前我省饲养的雄蚕一代杂交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调入的。为解决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问题,必须探索在原蚕区繁育雄蚕一代杂交种。近年来已有省内多家蚕种繁育单位在原蚕区试繁。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春期在原蚕区试繁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饲养原种180g,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6.
广西家蚕三级原种繁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三级原种繁育担负着家蚕良种繁育和品种种性保持的双重任务,是家蚕产业良种繁育的基础。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家蚕三级原种繁育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在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实现原种生产自给自足、完善和建立三级原种繁育制度与技术体系、建立种性保持技术体系、做好新品种三级原种繁育工作、不断推进三级原种繁育技术创新等发展成效和分析目前存在蚕种质量下降、"防微"压力加大,员工队伍不稳定、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成本加大、原种生产经费不足,繁育品种多元化、种性保持难度加大,生产设施设备不足、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三级原种繁育技术研究、探索科学生产管理模式、加强三级原种繁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三级原种繁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原蚕种场是浙江省农业厅直属单位,创建于1929年,单位地址位于杭州市留下小和山,至今已有85年的历史,是我国专业从事家蚕三级原种繁育的国有专业场,又是浙江省优质桑蚕品种保育改良中心,是省家蚕种质资源“一库五点”(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库,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湖州市农科院、浙江省原蚕种场、桐乡市蚕业公司五个资源保存点)之一,现有蚕种质资源185个,桑品种300多个,承担着我省优质桑蚕原种供应和桑蚕品种的集中保育改良有任务,是浙江省“十二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蚕桑新品种选育课题参与研发单位之一。鉴于浙江省原蚕种场划为省高教园区,大部分桑园和蚕室被征用的实际,为进一步发挥省原蚕种场的优势,2011年根据省农业厅的指示,原蚕种场与湖州市长兴县农业局协商,收购了原长兴龙华蚕种公司的全部资产,新成立了由浙江省原蚕种场100%控股的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和经营三级原种和“宝宝”牌一代杂交种(湖州市统一注册商标,为湖州市著名商标),为我省三个原种生产单位之一。同时,该单位是省原种储备基地,是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蚕桑产业联盟的家蚕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是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点。  相似文献   

18.
承建平 《中国蚕业》2006,27(2):84-85
三级繁育、四级制种是我国家蚕良种繁育的基本制度,目前我国蚕茧生产省都建立了家蚕母种、原原种的生产基地。由于母种、原原种的繁育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优良性状的保持与不良性状改良的再育种过程,是延长新品种使用年限,发挥新品种的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所以,其在整个蚕种繁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江苏省家蚕母种、原原种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生产环境都较为优越、技术力量较强的镇江和浒关两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蚕种生产形式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目前已有90%以上的蚕茧生产…  相似文献   

19.
《广西蚕业》2021,58(2)
原种繁育是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的现状,分析在家蚕原种生产逐步满足广西全区原种需求,实现生产标准化及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出现原种蚕种质量下降,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农药中毒现象频发,给原种生产带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做好产业布局;提升桑蚕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能力;推进种茧育专用桑园建设;完善原种生产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原种繁育设施条件和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强选原种技术管理 确保品种纯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的家蚕良种繁育制度为:“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制度,这一繁育体系与其它农业种子的繁育相比较为先进和完善,它对保持品种纯正、防止混杂退化、提高蚕种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第一级繁育为原原母种、原原种的生产,这是家蚕繁育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级,其繁育技术要求高,管理要求严,饲育、种茧调查和选择以及制种方法等都与新品种选育相似,所以,常将这一级繁育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