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调查了荔枝,龙眼,桃和主干横截面积与1年生新梢横截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果树的主干横截面积等于其上着生的所有1年生新梢横截面积之和,可以此来新梢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2.
旨在比较新疆褐牛和土黄牛不同部位肌纤维面积的差异,为研究新疆褐牛肉质品质的形成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选择同一饲养条件下2.5~3岁的健康新疆褐牛和土黄牛各3头进行屠宰,采集里脊、大黄瓜条、腱子肉、辣椒条、米龙、牛霖、上脑、臀肉、小黄瓜条、胸肉、眼肉等部位肌肉组织样品,采用冰冻组织切片技术,HE染色技术及Motic Images Advanced 3.2测量软件对肌纤维横截面积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新疆褐牛的牛霖、小黄瓜条部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土黄牛(P0.05);腱子肉、里脊、上脑、臀肉、胸肉部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土黄牛(P0.05);其他部位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品种间无差异。新疆褐牛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与土黄牛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在不同部位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柑桔园土壤及增施磷,钾肥对柑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柑桔园土壤及增施磷、钾肥对柑桔品质的影响陈泽美(贵州省黔东南民族农校)黔东南地处中亚热带,热量丰富,适宜柑桔栽培的地域相当广阔。近几年在各级党政和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该州柑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1991年全州柑桔栽培面积达11.72万亩,产...  相似文献   

4.
柑桔属的物种、品种和无性系非常丰富。甜橙(C.sinensis)是主要的常绿果树作物,占柑桔的75%。在该类群中,几乎所有的品种都是经体细胞突变产生的。柑桔群(C.reticulata)的遗传变异与许多种间有性杂交和种内杂种有关。体细胞突变说明了品种群如‘Satsuma’和‘Clementine’内额外多样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沿河自治县位于贵州东北部,这里生态条件优越,以柑桔为主的多种水果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至2009年,全县水果面积已达3001.5hm^2,产量12000t.产值1200万元。其中柑桔面积达1534.1hm^2,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6.
柑桔自古代即在其起源中心东南亚地区种植,现已在世界很多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种植。柑桔现在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水果之一,其主产区已远离起源中心。为了提高柑桔生产量,政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柑桔离体收藏库,以便支持柑桔育种和其它研究。这些收藏库的建立和扩大涉及到从其它国家引进新的柑桔种质资源。引进新的柑桔种质  相似文献   

7.
《作物育种信息》2005,(6):15-15
杂交柑,又称桔橙、桔柚,属柑、橙、柚的有性杂交后代,既具有柑、橙、柚的营养和风味,品质优良,又有柑的外观,可以剥皮,方便食用的特性。在我国已被列入农业部柑桔产业“948”项目首推品种,代表今后柑桔业的发展方向,是当前柑桔更新换代精品,被称为“廿一世纪的水果”。目前在国内外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很少,国内尚处于少数科研和业务部门引种观察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将是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的柑桔品种改良的时代,我们尚难预料今后100年或更长的时间不同地区柑桔生产出现的新问题,但是品种改良在以下方面会有共性。  相似文献   

9.
柑桔渣制猪饲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食品饮料工业下脚料资源-柑桔渣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浸泡,物理压榨和微生物发酵途径,能有效地减少了或脱除柑桔渣中影响猪适口性的苦味成分,保持或增加柑桔渣的营养成分。发酵后的柑桔渣可以作为猪饲料原料,开发了非粮饲料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柑桔黄龙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采用徒手切片法和斑点试验法检测柑桔黄龙病获得成功。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柑桔种苗大批量检测和田间普查。采用单抗金标技术对田间栽培的柑桔品种、柑桔实生苗、试管微芽嫁接苗、热处理脱毒后的嫁接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6个柑桔品种不论是否显示黄龙病症状均检测到柑桔黄龙病病菌,而消毒种子播种所得实生苗及试管微芽嫁接苗为无病株,带病株经过30d 40oC恒温热处理后产生的新梢及其嫁接苗绝大部分也是无病株。  相似文献   

11.
柑桔渣经微生物发酵后烘干,以10%~15%比例取代麦麸添加到猪日粮中 饲喂育肥猪。饲料适口性良好,对猪的采食和增重均无影响。猪只经屠宰解剖表明,发酵 柑桔渣作猪饲料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柑桔老树更新研究,是指柑桔类果树由盛果期开始进入衰老期之前,有计划地应用更新技术,使之继续延长盛果期年限,提高果品产量和果品品质的一项生产性研究。1952年前,我国有柑桔1亿株,其中,我省216万株,再其中惠水12万株,绝大多数进入衰老期。到1985年,全国柑桔平均亩产只有300多公斤,贵州不上100公斤,惠水不上50公斤。老树的低产,  相似文献   

13.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在我国北方多盆栽观赏。现将盆栽柑桔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苗木的准备盆栽用的柑桔苗应选择根系发育良好、健壮的嫁接苗。也可以自己培育:将吃后剩下的柑桔种子播在盛有营养土的  相似文献   

14.
柑桔色味俱佳,又较耐阴,若置之阳台盆栽,实为上品。综合看来,要想使盆栽柑桔生长健壮,硕果累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应阳台气侯的特点阳台盆栽柑桔与地面栽培,露地盆栽和屋顶栽培均有不同,这是由阳台环境条件决定的。阳台空间小,层次较高的阳台风大,冬季特别寒冷,柑桔易发生冻害。故在上盆初期和幼苗期抗冻、抗高温能力均较差时,要注意针对这些加强管理,以使其逐步适应环境。一般阳台背面是砖石或水泥的墙壁,盆底接触的是水泥板,夏秋间光照强烈,吸热多,散热慢,蒸发量大,必须每天早晚浇水并叶面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柑桔黄脉病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确定接种传播强度、种植和培育抗病品种可为该病害防控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嫁接、汁液摩擦及注射3种方法接种柑桔黄脉病毒(CYVCV)到6个不同柑桔品种上,以确定其接种传染强度,并测定6个柑桔品种对CYVCV的抗性。结果表明:(1)嫁接接种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最高,分别达87.5%和40.27,且发病植株表现出了典型的黄脉病症状,叶片黄化严重,有较严重的脉明、皱缩情况,叶片出现卷曲;注射接种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分别为41.67%和18.05;汁液摩擦接种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低,为4.17%及1.39,表明柑桔黄脉病是一种具有较强嫁接传染性的柑桔病毒病。(2)6种柑桔品种接种黄脉病毒后,‘尤力克’的发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最为严重达到83.33%和52.78,其黄化症状严重,出现较严重的脉明,有轻微卷曲和皱缩情况;对CYVCV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春见’、‘不知火’、‘大雅’、‘明日见’对CYVCV中抗,‘金秋砂糖橘’对该病易感,‘尤力克’对该病高感。本研究可为柑桔黄脉病的早期发现、防控及柑桔栽培、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柑桔业的不断发展,危害柑桔的害虫也逐渐增加。化学药剂防治柑桔害虫,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显著的优点,但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性的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残毒农药,杀伤了大量的天敌昆虫,不仅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且削弱了自然对害虫的控制力,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一些次要害虫上  相似文献   

17.
贵州柑桔生产发展策略蔡永强,王光,管雪梅(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罗甸550100)贵州柑桔近十年来发展迅速,面积、产量和良种化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全国柑桔生产相比,在产量、面积、果品质量、投产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1993年全国柑桔面积112.6...  相似文献   

18.
柑桔渣经微生物发酵后烘干,以10%~15%比例取代麦麸添加到猪日粮中饲喂育肥猪。饲达口性良好,对猪的采食的增重均无影响。猪只经屠宰解剖表明,发酵柑桔渣作猪饲料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文  杨丽仙 《种子世界》2021,(7):0165-0167
本文主要对宾川县晚熟柑桔种植现状和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概括宾川县柑桔基本情况,然后对沃柑、岩溪晚芦种植技术和产量进行概括性叙述,对宾川县实现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宾川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及晚熟柑桔与其他柑桔产区的上市高峰错开,为柑桔的销售提供了条件,并且价格好,为加强柑桔规模性、产业性发展,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草栽培对柑桔丛枝菌根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以枳砧锦橙(CitrussinensisOsbeck.)初结果树为试材。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柑桔园间作百喜草(Bahiagrass)(PaspalumnotaturnFlugge)、白三叶草(Whiteclover)(TrifoliumrepensL.)、紫花苜蓿(Alfalfa)(MedicagosativaL.)和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ryegrass)(LoliumperenneL.),以清耕为对照。单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所有生草处理区都显著改善了根际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而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数和柑桔根系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清耕区和其它生草区。表明在干旱季节,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生草栽培促进了果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和柑桔根系菌根的形成,从而促进了柑桔根系对水分和磷素营养的吸收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管理中宜选择菌根侵染率高的草种如百喜草、白三叶草在柑桔园进行生草栽培,促进柑桔根系菌根形成,改善植株生理代谢,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