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垦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垦区2005年的工作目标是:力争生产干胶13.6970万吨,增长7.85%;茶叶8000吨,增长6.67%。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亿元,增长6.12%。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1.09%。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7500元,增加8.7%,其中在职职工平均年收入8600元,增加7.5%,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加11.11%。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北大荒的版图上,有一个幅员8800多平方公里,拥有15个国有农场、450万亩耕地、近20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型垦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储备基地。垦区拥有土地总面积5.44万平方公里,耕地3500万亩,现有9个农垦分局,104个农牧场,160万人口,75万从业者。2006年粮食总产224.6亿斤,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030元。长期以来,垦区各级党委在大力发展垦区经济的同时,始终重视职工扶贫工作,从1993年开始,连续实施了"9513"、"9522"和"1533"三轮职工扶贫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14年来累计投入滚动扶贫资金2.58亿元,13万户贫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安顺农垦农场相继创建,贵州省山京畜牧场、贵州省夏云农场等成为贵州省农垦系统的骨干农场。多年来,安顺农垦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将茶叶产业打造成为垦区亮丽名片。以茶为“业”,成就安顺农垦亮丽名片安顺农垦5个农场和1个经营性公司均与茶结缘,全市农垦占地约有2万亩,有茶园面积占6679亩,其中绿色食品茶园基地5526亩。  相似文献   

5.
<正>一、基本情况辽宁垦区共有国有农场109家,分布在14个市53个区、县(市),辖区总人口92.6万人,其中从业人员47万人,农场职工27.2万人,离退休15.5万人。土地总面积770万亩,其中耕地240万亩(水田150万亩、旱田9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1%;林地110万亩,水面125万亩,果园20万亩,牧草地30万亩。资产总额317.2亿元,是全国农垦系统中比较大的垦区。垦区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特点,涵盖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20,(3):32-33
勐撒农场于1955年建场,是以茶叶、橡胶为主的国营中型农业企业,2018年末总人口7352人,其中职工和从业人员2318人。农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撒镇,曾是云南垦区15个贫困农场之一,土地总面积5.8万亩,种植橡胶1.7万亩,茶叶0.75万亩。勐撒农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周边无污染企业,茶叶种植品种主要以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为主,茶叶内质好。农场高度重视茶叶生产质量,大力打造茶叶品牌。洛凌茶厂通过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TC红碎茶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出口食品卫生注册。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临沧垦区有5个农场,分别是耿马县的勐定、勐撒农场,沧源县的勐省农场,双汇县的双江农场和永德县的勐底农场。土地总面积25.9万亩,人口33045人,橡胶9万亩,茶园2万亩,水稻0.9万亩,水果1.4万亩。在云南垦区,临沧农垦的人口居第四位,土地面积和橡胶面积均居第三位。从2011年起,农场下放到各县管理,农场设置管委会并保留国有农场牌子。临沧市农垦局是参公事业单位,内设5个职能科室,有30个公务员编制。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绿春县的一项传统支柱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5万亩,总产量7500t,实现总产值7500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577元。全县种植茶叶2万户,受益13万人,面积、产量均占红河州第一位,是云南省主要产茶县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9.
广西农垦国有王灵农场始建于1958年,人口3000多人,土地面积1.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00亩,是广西垦区规模最小的农场之一,也是越南归难侨安置点。由于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加之主导产业不明显,长期以来,发展举步维艰,曾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农场。如何实现农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跃发展,是摆在场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垦现有97个农场。其中,省属农场2个,市属农场7个,县属农场88个。分布于全省17个省辖市的74个县(市),总人口13.4万人。垦区农场管理体制为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现有土地面积67万亩,可耕地面积4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万亩,粮食总产量在26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朱勇 《中国农垦》2020,(1):15-17
广东农垦揭阳垦区共有6个农场,分别是位于普宁市的大坪农场、大池农场、马鞍山农场,位于惠来县的葵潭农场、东埔农场和位于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卅岭农场。垦区土地总面积17.77万亩(其中场带村集体土地7.83万亩);总人口50474人(其中场带村人口36840人);国有在岗职工682人,离退休人员2447人。垦区主要产业为天然橡胶、剑麻、畜牧、水果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一、河南垦区基本情况河南垦区现有农场96个,分布于全省17个市的74个县(市、区),其中省属农场3个,市属农场8个,县属农场85个。全省农场土地总面积71.4万亩,耕地面积44万亩,总人口12.9万人。全省农垦年实现生产总值17亿元,实现利润1亿元。河南农垦以农业生产为主,一、二、三产业齐全,农业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产品主要有猪、鸡、牛、鱼等,工业产品主要有面粉、方便面、乳制品、饮料酒、酒精、饲料、磷肥、缸套等。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是我省农垦的优  相似文献   

13.
佟启玉 《中国农垦》2010,(10):38-39
黑龙江省海林农场占地面积26.3万亩,其中耕地13.1万亩,人口7300人,在黑龙江垦区属于小型农场。正在转型中的海林农场,论经济规模生产总值不过3.4亿元,不及大农场的零头;论耕地总量人均不到20亩;论机械化水平也不高;论富裕程度,人均纯收入1.58万元,在垦区却是最高的。与此同时,农场职工支配还享受着很高的“场民”福利。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2016年,全县茶园面积60.82万亩,茶叶年产量6.85万吨,涉茶总产值148亿元,茶业受益人口80多万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784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连续8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茶业是安溪县重要的民生产业,为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安溪县积极研究探索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模  相似文献   

15.
李永样 《云南农业》2006,(11):35-35
茶业是思茅市的传统产业,思茅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开始,思茅率先推广了良种无性扦插苗的栽植,到2005年止,全市现代栽培茶园面积74.1万亩,其中,无性扦插育亩移栽面积23万亩。2005年茶叶采摘面积55.8万亩,产量2.87万t,农业产值5.74亿元,亩产值达1028元,人均茶叶收  相似文献   

16.
<正>一、基本情况福建省农垦系统现有国有农场115个,分布在57个县(市、区),大部分农场位于偏远山区。农垦总人口23.53万人,从业人员11.39万人。农场还承担着98个村、6.2万农业人口的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即场带村)。土地总面积120.50千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1.28千公顷,林地面积60.01千公顷,茶叶面积4.38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13.56千公顷,水产养殖面积2.02千公顷。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一)加强民生建设,维护垦区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垦》2023,(6):25-26
<正>吉林农垦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农垦中属于中小垦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全省现有在册农垦农场92个,其中,种养业农场39个、参场17个、鹿场24个、果树场10个,工商业2户。截至2022年末,垦区总人口17.1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23万人;全省农垦幅员面积403万亩,其中,耕地165万亩,草原98万亩,林地71万亩,水面6万亩,建设用地11万亩;  相似文献   

18.
湛江农垦现有甘蔗种植面积40万亩,拥有19个农场、12家加工企业,年产糖能力达50万吨,带动垦区和周边农村甘蔗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形成了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糖业集团,产值占湛江垦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是湛江垦区经营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综合效益较好的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西山镇是太湖之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全镇共有土地82.36km^2,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8万人,纯农户有0.5万户。现有果茶面积3.2万亩,稻田面积0.5万亩,水产面积1.2万亩,森林面积4.7万亩。常年盛产碧螺春名茶、青种枇杷、杨梅、栗子、柑桔等优质果品,以及太湖银鱼、青虾、大闸蟹等水产品。年茶叶、果品、水产总产值在1.9亿元,粮油总产量312.5万k,农民人均收入可达5518元,较三年前人均增收1512元。  相似文献   

20.
<正>广东农垦是农业部直属垦区,拥有土地面积340万亩,从业人员11.4万多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口5.36万人,占总从业人口的47%;农业增加值33.12亿元,占垦区国民生产总值的29.56%。农业主要从事橡胶、蔗糖两大支柱产业以及剑麻、乳业、水果、养殖等四大优势产业的经营。广东农垦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构建了具有垦区产业发展特色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垦区农业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应用推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