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然灾害会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产生重大影响,灾害频发有时会成为农户返贫、致贫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农户贫困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2009年截面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理环境是影响农户脆弱性最主要因素:云南省北部地区贫困脆弱性明显高于南部、全省海拔较高地区的脆弱性相应也较高;其次是保障水平:经济实力较弱,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地区脆弱性较高。文章最后根据云南省实际情况提出:要结合不同地区脆弱性的差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提高当地保障水平,增强各市州自身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降低灾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然灾害对农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和导致农户灾后收入来源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对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家庭的社会网络和收入水平、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比、自然灾害对家庭支出和生产资源的影响程度、农户的防灾手段和防灾减损能力对农户收入来源发生变化的影响显著。【结论】劳动力转移量与质并举,发展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组织,提高贫困地区防灾投入和防灾减损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摸清民族地区贫困底数,提高帮扶精准度,利用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改进的Park瞄准数量缺口公式,以大小凉山彝区为例,本研究首先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算,接着对贫困农户"五个一批"帮扶精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以社保和生活条件最为突出;2)家庭特征对多维贫困有重要影响,户主为女性,户主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口越多,贫困剥夺愈加严重;3)与汉族地区不同的是,民族地区贫困更多表现为绝对贫困,盲目外出务工非但没有减轻贫困,反而加重了家庭负担;4)容易出政绩和进入门槛较低的帮扶措施做得相对较好,瞄准精度较高;5)整体上看,贫困帮扶中漏出问题比渗入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接下来应有效衔接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多维识别和精确帮扶,并重点解决好绝对贫困、脱贫能力不足、贫困渗入和漏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微观数据,结合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照料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照料的广度和深度均对农户减贫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且这种影响对农户长期减贫表现更为突出。使用联合估计的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联立方程等方法缓解内生性偏误,以及使用修正样本自选择偏差的双稳健(IPWRA)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果仍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家庭照料会显著降低农户劳动参与及创业概率,进而对其整体收入提升造成负向作用。而社会照料的引入将有利于降低家庭照料负担,进而减弱家庭照料对农户减贫的阻滞作用。异质性研究显示,低层级、男性农户的贫困程度受家庭照料的影响更加鲜明,聚焦此类群体照料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助推农户脱贫。本文拓展了家庭照料与贫困治理的相关研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疆墨玉县296份实地调研数据,采用Alkire和Foster多维贫困测算法(AF法)识别和测算农户多维贫困程度,对农户可能存在的易返贫致贫诱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各指标间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各地区卫生设施和人均收入的贫困发生率为0,不存在剥夺;其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剥夺。不同地区农户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其中芒来的农户贫困程度最为严重。(2)随着k值不断提高,多维贫困发生率(H)持续降低,多维贫困平均剥夺份额(A)稳步上升;多维贫困指数(M0)逐步降低。当k∈[0,0.4]时,H>50%且明显降低、A<50%且稳步提升,M0呈下降趋势;当k∈(0.4,0.6)时,H<50%且极速降低、M0同样极速降低;当k=0.7时,H、M0趋近于0。(3)不同维度对M0的贡献率差距较大。其中,教育、生活水平、生活压力指标的贡献率分别为36.45%、23.76%和16.59%,居前3位;家庭资产的贡献率最低,仅为2.17%。各地区的多维贫困指数均呈递...  相似文献   

6.
农户生计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探究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后的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贫困地区农户完善生计结构,提高生计可持续性,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熵值法评估农户生计资本状况,采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贫困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影响生计策略和贫困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为0.2421,生计可持续性较低;农户的金融和社会资本值相对较高,物质和自然资本值较低,生计资本整体不平衡;海拔和距中心点距离对农户贫困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影响;生计策略对农户脱贫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家庭贫困的主要因素,亲友中的能人数量是影响家庭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贫困程度越低,亲友提供帮助对生计策略的转变效果显著。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贫困地区生计资本提升、生计策略调整和稳定脱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力,对于降低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提高生计适应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粤北山区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对贫困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及适应力的因素。研究表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与农户自身因素是影响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的主因;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结构性变化、生计的自适应、政策协同是贫困农户生计适应力的举措。研究为粤北山区乃至我国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识别及适应力提供决策参考,对于促进偏远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农户家庭层面与村庄层面社会资本分担风险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的农村数据,建立风险分担模型,检验社会资本能否为遭受收入冲击的农户提供非正式保险。【结果】1农村家庭未能在遭遇收入风险时获得完全保险;2家庭层面与村庄层面的社会资本显著提高了农户应对收入风险的能力;3贫困农户在风险冲击下表现出更大的脆弱性,社会资本缓冲收入风险的作用随农户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农户社会资本具有重要的非正式保险作用,从增强农户风险缓冲能力的视角看,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社会资本及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缓效应,基于秦巴山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在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主要在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等福利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现象;k=3时,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高达93.0%。2)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农户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过程中均存在负向部分中介效应,表明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建议从多维视角改善农户的家庭福利,发挥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减贫作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5年的农户数据,实证考察贫困农户的风险分担网络及其效果。【方法】把农户分担网络归纳为家庭、村庄、市场和社会层面4个纬度,建立风险分担模型和影响机制模型,检验贫困农户不同维度风险应对机制的实际效果和可能的作用路径。【结果】①贫困与非贫困农户的风险分担网络存在系统性差异;②贫困农户无法依赖自身力量、村庄社会网络和市场机制分担风险,社会救助是其应对风险冲击的最后一道屏障。非贫困农户能够利用多个纬度的风险应对机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③贫困农户缺乏社会资本投资能力是其非正规风险分担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结论】构建农村"社会安全网"对贫困农户意义重大,应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多元化现象普遍,从多维视角分析贫困问题对科学制定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的能力贫困理论,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构建农户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A-F法对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和各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度进行测算和分析,探讨致贫原因。结果表明,南疆三地州农户家庭不仅在收入维度存在贫困现象,在受教育程度、健康、卫生设施、做饭燃料、安全用水等指标上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三个及以上维度存在剥夺的人口达到了89.1%,多维贫困程度达到了39.8%,多维贫困比收入贫困更为严重。虽然随着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覆盖率不断下降,但是贫困强度在逐渐加大;教育、收入和健康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分别达到了35.73%、19.37%和11.19%,是多维贫困产生的重要源头。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是大力投资教育,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强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投入,改变并扭转贫困人口落后的思想观念,建立多维贫困精准瞄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起,四川省将启动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长期稳定务农的小农户培育成为家庭农场,到2022年,分两批次培育家庭农场5000家以上。这是7月23日,记者从在德阳市罗江区举行的《四川省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2019-2022年)》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方案》明确,此轮培育中,以粮油为主的家庭农场占比将超50%,养殖型和种养结合型的家庭农场占20%左右,培  相似文献   

13.
利用16省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对当今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文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参保比例的提高;农业收入、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自然灾害损失占比均与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家庭总收入、自然灾害发生次数与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呈不显著性相关。因此,建议可从简化农业保险各项审批手续、加强宣传农业保险知识、增加农业保险种类、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落实保费补贴发放工作等多个方面来促进农业保险需求,稳定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农户应对干旱的防灾减灾能力,帮助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结合扶风县实际,利用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选取3大体系(灾前预防、灾中响应和灾后恢复)9个指标(保险意识、防灾减损意识、防灾能力、耕地肥力、耕地抗旱能力情况、耕地灌溉状况、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口和非农收入比重),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分法对农户旱灾脆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扶风县农业旱灾脆弱性的主要贡献者为灾中响应能力;全县农户旱灾脆弱性偏高,主因在于该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非农收入比重低,农户防灾减损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15.
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旱灾适应性是当前农业旱灾研究中的重要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中适应性概 念及适应性与灾害系统的关系,从农作物、农户和区域三类农业旱灾承灾体的角度,对不同 类型和尺度承灾体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主要 是以承灾体的适应性研究为重点:以农作物为承灾体的研究主要通过评价农作物的农学生长 过程反映适应性大小;以农户为承灾体的研究注重从农户的经营方式以及经济收入情况等人 文因素进行评价;从区域系统承灾体的角度,研究仍以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适应模式为基 本思路。目前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从灾害形成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角度 加强承灾体适应能力和综合适应模式的普适性等问题的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  相似文献   

16.
贫困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增收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及对贫困社员的增收作用机制,构建了能力视角下的贫困农户参与合作社减贫的内在机理与理论框架,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需求表达能力3个社员能力维度,检验其在合作社中贫困农户的参与行为和减贫增收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贫困社员收益的提高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资本参与和农业生产经营等业务参与行为,更取决于社员个人能力的提高程度;2)在贫困社员三个维度的能力中,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其收益提高的影响程度最大;3)为了促进社员稳定可持续减贫与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鼓励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社员的各维度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CFPS数据库实证探讨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水平和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如下: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总体先下降、后反弹上升,且不同地域分布的农户和不同家庭特征的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农村贫困脆弱家庭中长期脆弱家庭和动态脆弱家庭也并存;农户家庭特征和外部发展条件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户主年长、家有患病人员、家有较多老人与未成年子女以及经历自然灾害等情况加剧家庭贫困脆弱性。户主高学历、家有较多劳动力,家庭成员参与医疗、养老保险以及家庭可便捷获取教育、医疗和信息服务,家庭贫困脆弱性有效缓解。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耕地占有量和家庭社会关系网络及农村农业机械化与合作组织发展未产生有效的贫困脆弱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8.
社会网络在周急济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农户家庭融资约束,降低农户家庭资产贫困发生率.基于2016年CFPS微观调查数据,采用A-F双界限法测算了农户家庭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融资约束对农户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交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①融资约束加剧了农户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刘伟  朱玉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216-3220
利用山东省调研的数据,采用Chaudhuri提出的方法模型,基于农户健康风险的视角,从家庭和社区两方面对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存在着贫困脆弱性,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主要是由风险冲击导致的。其中,健康风险因素对农户贫困脆弱性有显著的影响,健康风险越大,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大;而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对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行标准下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将成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发挥数字金融优势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A-F方法、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使用数字金融占比为39.7%,说明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数量仍相对较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以脆弱型和一般型相对贫困群体为主,发展能力已成为缓解相对贫困的关键维度,西部地区仍是我国相对贫困的集中区域。数字金融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对脆弱型多维相对贫困缓解效果更好,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金融对缓解发展能力贫困和经济能力贫困影响程度更深;进一步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农户金融素养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现象。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金融能更好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概率。据此,提出继续推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建设,加强数字金融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与针对性指导,推进数字征信在农村地区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