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早酥梨为主要亲本,与幸水、新世纪梨进行正反杂交试验,设计二次重复,目的为探索优良亲本早酥梨与早熟优良砂梨品种杂交的遗传倾向和培育优良的早熟新品种,解决我国7月份成熟的梨优良百种问题.通过对两批杂交后代1328株实生苗的全面观测和遗传倾向分析表明:梨果实形状的遗传,杂种后代倾向亲本,倾亲串为82%,倾父和倾母株率相同.早酥作父本后代果形遗传传递力较作母本时强,梨果实大小遗传变异广泛,呈数量性状,后代倾向减小,果实重量为亲中值的76%,早酥作父本时后代果实较大;杂种后代果心呈大变异,后代果心为亲代的1.35倍.小果心组合的后代果…  相似文献   

2.
香梨正反交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83~1995年香梨杂交育种的观察,研究香梨与砀山酥梨、鸭梨、苹果梨进行正反交获得的541株杂交后代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实形状、肉质遗传倾向于亲本,倾亲率分别为70.2%和85.2%,且果心较亲本的小。香梨作母本时果形、果心遗传传递力较作父本时强。杂交后代果实品质变劣,劣变率为97.4%,香梨作母本的后代较作父本的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砂梨和白梨系统良种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梨和白梨系统的优良品种为试材,进行种间杂交后代早实性和果实大小等遗传性状的遗传动态研究,以期为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杂种后代结果早晚与亲本有密切关系,以砂梨为母本的组合,其后代的早实性远高于以白梨为母本的组合;同一母本条件下,父本营养期长的,后代的童期也长.亲本果实较大的组合,其后代出现大果比例较高,出现超高亲的比例也高.  相似文献   

4.
梨果实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梨12个杂交组合、342株实生树为试材,进行了各组合亲本和后代的性状分析,探讨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梨果实大小为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个趋于变小,分离广泛,各组合杂种后代果个的传递力平均为75.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果个与亲中值、母本和父本的相关程度相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分离较广,其组合传递力平均为100%。以浓香型大南果梨为父本的两个组合后代中分别出现15%和38.1%的浓香型品系。果形指数的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8.1%,遗传力为0.446。果心总体呈增大趋势;石细胞数量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5.
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梨为中心亲本的7个杂交组合做试材,对228株杂种后代的童期和主要果实经济性状做调查分析,研究苹果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苹果梨杂种后代童期长短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结果年龄广泛分离。成熟期均以晚熟为主,早中熟较少。果实大小受环境因素和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后代平均果重小于亲中值。果实形状广泛的分离,但以圆形居多。  相似文献   

6.
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9个杂交组合2542株梨杂种实生苗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观察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梨杂种后代的童期为4~5年,6年生杂种一般开花株率可达7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遗传特性的制约;梨杂种后代果实重量一般较亲中值小27%,但有些组合超亲现象明显,一般超亲19.2%;果形遗传似表现为圆或扁圆对卵圆或圆锥为显性;皮色遗传表现为黄对褐为显性;肉质的遗传表现为细脆、紧脆和粗脆对细嫩占优势,细嫩型所占比重约为30%;在品质遗传方面,鸭梨、麻梨、库尔勒香梨易将其优良品质传给后代,在鸭梨×金花梨的后代中,果实大小和风味品质超亲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梨杂种果质量、耐贮性及果心大小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果实大小、耐贮性及果心大小等是重要的梨果实性状。以龙香×早酥等4个组合的杂种后代为试材,研究梨在果重、耐贮性、果心大小等方面的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梨的果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种后代表现广泛的连续性偏小分布。基因效应为积加效应,并含有较大的非加性效应。梨后代果实的耐贮性呈明显的偏小分布,集中分布于30d以内,但有耐贮株系出现。梨后代果心大小遗传与组合类型有关,小果心出现的比例从高到低的组合类型依次为:小×小、小×中、大×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五个梨杂交组合的调查材料的分析表明:梨皮色遗传方面不存在褐色对绿色或者绿色对褐色的显隐性规律;梨杂交后代果实大小的遗传受亲本果实大小的影响,亲本较大的,后代果实也较大,亲本小的后代也小,总的遗传变异倾向是果实减小,纵轴变短,品质和风味变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但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超双亲株。个别组合(鸭梨×麻梨)的杂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亲中值,优株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9.
梨果实若干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以早酥为母本的10个杂交组合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倾向。结果表明:成熟期、果形、果重和品质四个性状均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中熟期和品质趋中变异;果实纵径趋小回归,果形趋亲遗传;果重呈减小趋势。果皮色泽虽属质量性状,但可能还受一些辅助基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0.
早熟、优质、耐贮梨新品种新梨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成新梨7号品种。该品种同时兼备优质、早熟与耐贮藏性;该品种遗传了父本的早熟性,比父本更早熟15~20d,盛花期~果实可食期约80~95d,属于早熟品种;且遗传了母本品质性状的质地酥脆、耐贮、清香、阳面红晕,比母本果个大,果心小。果柄木质化,丰产抗风。新梨7号果实贮藏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重量、果实硬度和果实前期腐烂率的变化与库尔勒香梨基本相似,但耐热能力高于母本。凡适宜香梨、早酥、苹果梨和巴梨种植的地区,都适宜该品种的种植。  相似文献   

11.
树莓无刺性状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树莓品种物候期及有效授粉期进行了调查,'早红'开花成熟最早,'美国22号'开花成熟最晚;'无刺红'与其它7个品种的有效授粉期达10 d以上.以'无刺红,为母本与其它7个品种杂交授粉时,小核果坐果率的变化趋势与坐果率变化一致,果实的单果重倾向于母本,种子饱满、千粒重较大;以'无刺红'为父本时变化规律与之相似.对杂交后代实生苗的刺密度进行了调查,刺密度属数量性状连续变异,后代分离广泛,其中澳洲红自交后代无刺实生苗比例最大,可以达到30.56%.杂交后代刺密度组合传递力3.94,自交后代刺密度组合传递力1.67.  相似文献   

12.
以早熟为育种目标.于1981—1982年以“砀山酥梨”作母本,“伏茄梨”为父本进行杂交,在666株杂交后代中选出一个早熟品系,代号为“81—8.13”。该品系抗逆性强,早结性强,丰产性好。果实生育期短,果肉石细胞少,果核小,风味酸甜,品质优良,2009年7月12日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定名为“早伏酥”。  相似文献   

13.
对以3个类型山定子为母本、以寒富苹果为父本的3个杂交后代群体共162株实生树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群体理论值符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果实综合品质与果肉颜色相关联,淡黄色和黄色果肉综合品质较好;果实甜、酸、涩性状遗传相对独立,可滴定酸含量由一对主效基因和加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隐性纯合体表现为酸含量低,显性纯合体和杂合体受加性多基因影响有极酸含量和酸含量2种表现;果肉肉质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F1代群体肉质变粗;果肉质地、果汁多少、果心大小均表现为趋中变异。在高寒地区培育苹果品种应采用少组合、大群体的育种策略,每个组合至少应有5 000株杂种苗供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秋子梨作亲本的19个组合534株杂交后代为试材,测定并调查分析叶面积、叶柄长度、叶片形状、叶基形状、叶尖形状、叶缘6个表观性状,研究了秋子梨杂种后代叶片遗传倾向。结果表明,秋子梨杂种后代叶片变异系数较大,叶面积均呈变小趋势,叶柄平均长度均超过母本,叶片形状的遗传相对稳定,叶尖形状以突尖、渐尖为主,叶基形状、叶缘不同组合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玉露香梨’与‘黄冠’梨及其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通过调查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其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实形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柄长度都小于亲中值,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大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达到105.79%;果实硬度主要集中在3.0~8.0kg/cm2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6):505-511
通过以富士为亲本的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树果实性状的调查,研究了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富士苹果的果实大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参试亲本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果实普遍变小,平均单果重均低于亲中值,正交和反交组合间无明显差异,组合间平均传递力为78.6%。各杂交组合后代的果形变异较复杂,但多数后代表现为亲本果形,组合间果形指数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4.23%~8.41%。果实底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绿色对黄色具有一定遗传优势。果实的彩色表现为简单遗传,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红色的着色程度由多基因控制,后代分离出多种表型;果色遗传与正反交无关;条红对片红显性。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受多基因控制。红色基因可能对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具有一定显性上位作用,表现为“一因多效”。  相似文献   

17.
早金酥是以早酥为母本、金水酥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了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果实纺锤形,平均单果重240g,最大600g。果面绿黄,光滑,果点中、密。萼片脱落或残存,萼洼浅。果皮薄,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酥脆,汁液多,风味酸甜,石细胞少。果实硬度4.7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可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越橘果实糖酸性状在后代中的变异和遗传倾向,为越橘品质育种中亲本的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越橘半同胞系杂交组合为试材,连续2 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亲本及杂交组合后代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及有机酸的组分和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糖、酸组分和总糖、总酸平均含量在绝大多数组合中低于或接近于亲中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变异;总酸变异系数大于总糖,各组合均分离出一定比例的超高亲单株。2)杂种后代的糖含量呈连续变异,趋近于正态分布,总糖的广义遗传力(H~2)和遗传传递力(Ta)平均值分别是0.74和0.93,主要表现为多基因控制并以加性效应为主的数量遗传;杂种后代枸橼酸和总酸呈偏正态或多峰分布,可能为由主效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H~2平均值分别为0.69和0.72,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Ta分别为0.94和0.86,表现为受加性效应影响大,而酒石酸H~2和Ta平均值分别是0.37和0.74,表明酒石酸的遗传效应小,受环境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大,不能稳定遗传。【结论】越橘果实糖酸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均存在衰退变异,糖含量是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且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糖含量受低糖亲本影响大;越橘果实酸含量受父本影响,其中枸橼酸是主要有机酸组分,能较稳定遗传,而酒石酸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大,不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9.
以玉露香梨与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和粗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等7个指标,分析其分布规律,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果实硬度的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其中单果重变异幅度较大,分离广泛;果形指数为0.91,表现出较高的倾亲现象;果柄长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21.48%,母本玉露香梨果柄长这一特点易于遗传给后代;果实硬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17.46%,超高亲率为62.67%,有增大趋势。果柄宽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超低亲率分别为48.00%、54.00%和41.33%,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几个大白菜亲本性状遗传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5个雄性不育系06a085,06a086,06a087,06a089,06a099为母本,3个自交系A046,A049,A052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成15个杂交组合,对其后代F1的性状进行差异性测验,并对亲本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杂交组合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母本06a087的一般配合力正效应最大,父本A046和A052的一般配合力较大;06a087×A046,06a087×A052,06a099×A046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可作为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最大外叶长、外叶质量、净质量、净菜率、中心柱高、小区产量和紧实度受加性效应控制;株高、株幅和最大外叶宽的遗传主要是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的互作效应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