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字闸结构简单、投资省、见效快,是一项山地丘陵区充分利用小泉小水进行小流域治理开发的切实有效措施。介绍了山西古县以人字闸截流灌溉工程为突破口,高效治理小流域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2.
人字闸结构简单、投资省、见效快,是一项山地丘陵区充分利用小泉小水进行小流域治理开发的切实有效措施。介绍了山西古县以人字闸截流灌溉工程为突破口,高效治理小流域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迈进了一个新阶段。在全面总结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特点、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广西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措施体系和治理成效,并提出了下一步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的小流域治理使我国水土保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成功之路。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了大流域与小流域、县与乡村户、点与面的结合,实现了治理与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体现了防与治的统一。小流域是大江大河产水、产沙的源头,是江河与面上联结的纽带,在小流域中修建的各种综合防治体系,是治本清源的做法,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形式。实践证明,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开发,是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1980年开始小流域治理试点和在全国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以来,迄今已有13年了。在此期间,无论是试点、国家重点治理还是面上小流域治理,都经历了一个完善、发展的过程,由单纯防护型治理转向开发型治理,在全国产生了一批优质、高效小流域。小流域治理,使昔日水土流失严重、默默无闻的荒沟。变成了环境优美,种、养、加全面发展的小流域经济。下面就小流域经济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至 2 0 0 0年底止 ,山西省湫水河流域和永定河上游国家重点治理区 ,二期工程第二阶段治理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 989km2 ,占规划治理任务的 75 %。治理中以沙棘、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以高标准的精品小流域建设为示范样板 ,辐射和带动全省小流域治理向纵深发展 ;组建专业队 ,实行招标制 ,确保了治理质量和效益。介绍了水保生态建设的特点和创新机制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1980年4月水利部在山西省吉县召开的13省、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座谈会上,明确了小流域的概念和标准,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的要求。从此,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很快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促成了规模治理,显示了整体效益,加快了治理速度,在小流域治理内涵上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化。1984年以来,水利部有关领导同志又先后提出:把小流域建设成为发展商品生产的基地,寓经济效益于治理措施之中;措施配置和发展方向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突出经济效益;小流域治理要向“高、深、细”发展;并制定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管理办法”,使小流域治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小流域治理如何向“高、深、细”发展,这是当前小流域治理深化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根据这几年小流域治理经验和10年试点实践,提出了“高、深、细”的应有内容。供同志们深入探讨,以把小流域治理水平再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宁夏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探索了许多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小流域治理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在分析宁夏小流域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实施小流域分类治理的意义,提出了不同小流域治理模式适宜的建设区域及基础条件。建议根据宁夏不同区域的自然基础条件、经济发展需求等,对小流域实施分类治理,并做好整体规划;以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小流域治理;在流域经济建设方面,探索形成小流域治理的投资体制和运行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耤河重点支流治理项目(二期)是我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域性治理工程。云雾沟小流域是耤河二期13条重点治理小流域之一,位于天水麦积区甘泉镇的西部,耤河的下游。介绍了该流域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综合治理的思路和主要做法,全面分析了其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猪沼果”生态治理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沼果”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是一种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农村能源建设和种植业有机结合成一个物质循环系统的新型治理模式。对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小流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阐释了“猪沼果”生态治理模式的主要技术原理,总结分析了河子背、柏树芫2条小流域实施“猪沼果”生态治理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分析浙江小流域特点,总结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小流域治理上、中、下游统筹,预防、治理、开发、管理度举的规划思想;研究制订了浙江省小流域治理规划提纲、管理办法、治理标准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文件,制定了小流域治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相应的配套治理措施;系统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小流域治理标准的指标体系;规范地确定治理项目建设程序和管理体制。结合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实践,对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类型、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小流域治理是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北京市保护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途径。基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多年实践经验与现代治理要求,对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小流域治理理念——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了其内涵的界定和建设技术体系的探讨,并以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为例,介绍北京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3.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80年代以来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使我国水土保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成功之路。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了大流域与小流域、县与乡村户、点与面的结合 ,实现了治理与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体现了防与治的统一。小流域是大江大河产水、产沙的源头 ,是江河与面上联结的纽带 ,在小流域中修建的各种综合防治体系 ,是治本清源的做法 ,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形式。实践证明 ,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开发 ,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栗子园流域在规划与治理期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实现了流域的快速治理。其成功经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整合资金、集中投放;治理成果先期维护后期承包等方式,另辟蹊径,增加小流域治理过程中资金来源的渠道,实现小流域治理与经济同步发展、滚动发展。5a间,治理程度达到80.47%,预计每年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200万元。使小流域治理开发工作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红壤区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春丽  梁音  李德成  孙昕 《土壤》2011,43(3):466-475
从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等3个方面入手,厘定了"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在专家意见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小流域治理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在江西省兴国县选择了塘背小流域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评价小流域治理度的3大类19项指标能反映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采用的层次分析法简单实用。塘背小流域经过多年治理恢复,其治理度由治理前的0.252提高到0.683,提高了0.431,增加了1.71倍。  相似文献   

16.
吉县以水保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 ,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 ,大力建设基本农田 ,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封禁治理 ,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了基础产业开发 ,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介绍了具体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水土流失的治理已由过去统一治理、集体经营,逐步转向以户或联户承包治理为主;在治理措施上,由过去单一、分散治理转向按小流域为单元集中治理;在治理方式上,由过去单纯治理逐步转向经营开发性治理,使治理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由过去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逐步转向防治和治管相结合。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形势的发展,就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怎样定量的评价和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如何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后未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预报。本文以月塘小流域为例,试用灰色系统控制理论来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穆棱市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只注重单纯的水土流失片面治理,直接导致了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没有进展。总结过去治理经验,提出了治理新路子,主要做法是工程措施配套,加大绿化进程,扩大宣传,建立监管机构,通过这一系列治理措施的实施,穆棱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全市小流域内林草覆盖率增加,随处可见山清山秀、生机盎然的景象,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搞好水土保持 再造秀美山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以来 ,陕西的水土保持治理速度加快 ,重点流域治理取得成效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初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基本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 ,统一思想认识 ,把责任落在实处 ;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统一 ;认真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调动全社会治理水土流失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正9月28-29日,辽宁省水土保持局对凌源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到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项目和城关街道十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召开座谈会。调研组听取了凌源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补偿费征收使用情况、治理工作经验做法及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