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菜用大豆残留杀菌剂降解的影响,以菜用大豆品种浙鲜12为材料,以多菌灵和百菌清为杀菌剂,通过测定外源褪黑素处理对菜用大豆农药残留量、抗氧化系统、解毒系统的影响,探讨外源褪黑素处理在菜用大豆农药降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处理提高菜用大豆中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效清除菜用大豆体内活性氧,并且诱导了菜用大豆解毒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其对残留多菌灵和百菌清的解毒代谢,从而促进残留农药的降解,降低菜用大豆中多菌灵和百菌清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2.
对黑龙江省1990年主栽大豆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1990年主栽大豆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彭丽萍,郭玄,马利,王丽萌(黑龙江省分析测试中心)刘晓洁,鲁振明(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豆面积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25%,产量接近全国大豆总产量的30%,商品率居全国...  相似文献   

3.
周艳利  李建科  温艳霞 《大豆科学》2007,26(6):935-938,942
以大豆种子为原料探索农药残留检测用酯酶的新酶原.采用差素离心、硫酸铵盐析、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大豆酯酶进行了纯化分离,并研究了纯化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敏感性.最终得到3种电泳纯的大豆酯酶,记为E1,E2和E3.但3种大豆酯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敏感性不同,E1对农药没有敏感性,E2的敏感性比E3好.因此,大豆酯酶E2可作为农药残留检测的新酶原.  相似文献   

4.
菜用大豆是浙江省区域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作物,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是菜用大豆的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浙江省菜用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该文通过对浙江省出口菜用大豆病虫害种类和主要农药使用现状及风险情况的分析,对常见的使用农药与主要进口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比较,提出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部...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安全使用技术。结果表明,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残留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而有所差异。其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相关系数(︱r︱)=0.9438-0.9847(P〈0.01);早季的消解系数(︱k︱)=0.13555±0.001955,半衰期(T1/2)为5.0-5.2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33.5-34.5 d;晚季的︱k︱=0.12748±0.00268,T1/2为5.3-5.6 d,T0.99为35.4-36.9 d。按常规施药方法,在菜用大豆上施用溴虫腈(112.50 g·hm^-2),在施药1次后17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48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19 mg·kg^-1;连续施药2次(间隔7 d)后22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59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36 mg·kg^-1,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均符合美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快速滤过型净化法(m-PFC)对大豆基质中14种常见农药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的适用性,本研究选取两种快速滤过型净化柱(m-PFC柱)作为净化手段,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分析,以外标法作为定性定量依据对14种农药进行测定,通过对基质效应、净化效果、回收率、多次滤过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多数农药在大豆基质中的基质效应影响无法忽略,14种农药在0.005~0.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5%~110%,RSD为4.3%~10.2%,m-PFC柱2(150 mg无水硫酸镁,25 mg MWCNTs, 25 mg C18,25 mg PSA)的净化效果更好,两次滤过次数的净化效果、检测准确度、重复性更佳。本方法可对大豆中14种农药进行快速测定,操作简单,效率高,亦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可以作为大豆中其他农药残留检测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大豆田化学除草剂的不正确使用,在农田植株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害,在土壤中出现了农药残留现象。对于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除草剂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黔东南州茶叶质量安全情况,本研究对黔东南州111份茶叶中的63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按照膳食暴露评估和英国FSA(Food Standards Agency,英国食品标准局)风险排序体系对茶叶中检出农药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茶叶样品的农药检出率为54.05%,检出农药22种,单项农药检出率为0.90%~31.53%。按照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判定,合格率97.30%;按照欧盟标准限量判定,合格率87.39%。根据膳食评估公式计算,所检出农药的慢性摄入风险(%ADI)为0.0037%~1.1780%,急性摄入风险(%ARfD)为0.03%~41.42%,表明黔东南州茶叶的慢性摄入风险和急性摄入风险都可接受。农药风险排序得出,农药在低、中和高风险水平的比例分别为45.45%、31.82%和22.73%,其中风险最高的农药是克百威。因此,黔东南州茶叶农药残留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茶叶质量安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6,28(6):18-1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茶叶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各级相关检测单位和茶叶企业也开展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于上世纪6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他领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今年5月欧盟组织的10个国家27家实验室的茶叶农残检测技术考核中获第一名。为了使各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机构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编辑部从本期起约请陈宗懋院士等撰写“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讲座”,并分期刊出。本讲座将从农药残留毒性与残留分析特点、样品采集、标样配制、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提取纯化、农药残留检测具体方法、茶叶中农药残留多检出技术及主要农药残留测定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对比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涉及茶叶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与欧盟及日本制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及日本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的差异,提出了我国茶园农药的使用和管控建议,以期为茶叶安全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6,28(6):18-1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茶叶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各级相关检测单位和茶叶企业也开展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于上世纪6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他领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今年5月欧盟组织的10个国家27家实验室的茶叶农残检测技术考核中第一名。为了使各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机构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编辑部从本期起约请陈宗懋院士撰写“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讲座”,并分期刊出。本讲座将从农药残留毒性与残留分析特点、样品采集、标样配制、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提取纯化、农药残留检测具体方法、茶叶中农药残留多检出技术及主要农药残留测定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浅析稻米中农药残留的污染及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粮食农药残留现状的分析 ,认为我国稻米品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耕地中大量施用的化学农药是其主要的污染源。提出了对稻米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惠州市不同来源的蔬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结果发现:惠州市不合格蔬果产品的禁用农药残留主要是甲胺磷,限用农药残留主要是氧乐果和甲基异柳磷,非禁限用农药残留主要是毒死蜱;生产基地蔬果产品未出现禁用农药,禁限用农药残留总体合格率最高,其次是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说明农业部门抓源头管理起到了效果;批发市场蔬果样品农药残留的总体合格率最高,与抽样品种、监管力度有关,而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相近。超市蔬果样品农药残留的总体合格率及禁用农药残留合格率均高于农贸市场,这也与自身强化监管及控制蔬菜进货渠道有关。农贸市场蔬果样品的禁限用农药残留与批发市场高度相关,这与农贸市场的蔬果产品主要来自批发市场的调研结果相符。综上所述,不同来源的蔬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大豆、花生及粮油中56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高油脂植物源性样品粮谷和粮油中的农药残留量,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GC/MS/MS)能够快速、简单、同时测定大豆、花生及其粮油中56种农药残留,并对MS/MS检测参数及样品前处理方式进行了优化。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冷冻、离心,串联C18/PSA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检测,56种农药在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大于0.99。本检测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1~0.005 mg·kg~(-1),方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2%~1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14.5%。本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豆、花生及其粮油类高油脂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一种经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是必要的,这有利于茶叶茁壮生长,但是,也会造成农药残留,危及食用者健康,所以必须加强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测定,严控茶叶质量。本文从当前我国茶叶农药使用情况入手,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了现阶段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香蕉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与CAC、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的香蕉农药残留标准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香蕉(Musa spp.)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提出提高我国香蕉农药残留标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叶菜类是人们最常见和食用的蔬菜,叶菜类蔬菜一般生长周期短,病虫害种类多,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农药残留问题较为常见。目前对叶菜农药残留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探索不同类农药在叶菜上的残留情况,简述叶菜类蔬菜三大类农药残留的现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以期为降解农药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的使用对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保证茶叶的产量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人们自主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农药残留成为了我国茶叶出口和内销中遇到的最大质量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从农药残留基本知识、我国农药残留现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降低农药残留的措施几方面对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茶叶农残的形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我国的主要饮料,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世界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出口茶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茶叶的卫生状况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表现为各茶叶进口国进一步增加检验农药的种类,降低茶叶中农药的MRL值。如在第23届联合国FAO/WHO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关于撤消包括六六六、DDT在内的36个农药品种最高残留限量。日本对进口茶叶28种农药残留量(简称农残,下同)作出最高限量.其中六六六、DDT(0.2mg/kg)、草甘膦(0.5mg/kg)、三氯杀螨醇(30mg/kg)、功夫(16mg/kg)、氯氰菊酯(20m…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对籽粒中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大豆品种(高异黄酮品种中豆27和普通品种九农20)进行盆栽试验,施用七种微量元素(镁、硼、锰、锌、铜、铁和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豆籽粒的异黄酮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微量元素对大豆籽粒的异黄酮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五种微量元素(镁、硼、锰、铜和铁)使大豆异黄酮含量增高,但到一定浓度时,则含量下降;锌元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随着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呈下降趋势;钼元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随着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呈增高趋势。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异黄酮含量的积累影响很大,镁、硼、锰、铜和铁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0.5mmol/L~1.0mmol/L之间异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