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日尊  赵文媛 《杂粮作物》2008,28(5):287-288
对引进的黄改系昌7-2、浚92-8和浚92—6主要的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测定,为北方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对昌7-2、浚92—6、浚92—8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农艺、经济性状的GCA群体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昌7-2主要经济性状GCA较高,表现较好,育种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属于5个杂种优势群的2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为母本(P1),优良玉米自交系T138-1及其秭妹系T138-2为父本(P2),杂交获得了48个组合。分析了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效应,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各性状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1亲本,除出籽率GCA外,其他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2亲本,生育期、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棒三叶面积GCA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1与P2互作间的SCA方差除出籽率和小区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10个性状的SCA差异均极显著。P1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别很大,P2亲本T138-1出籽率一般配合力效应高于T138-2,其它性状GCA值均低于T138-2。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率SCA值与其性状均值之间达到了正的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性状总配合力效应与实际田间表现基本一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棒三叶面积、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总配合力效应与小区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15个省内外较常用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P(P—1)/2双列杂交设计进行试验,研究了部分株型和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近年育成自交系株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一定改进,产量性状的GCA得到明显提高。产量的GCA与单株叶数和穗粗的GCA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遗传变异系数表明,选育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得到了充实和扩宽。  相似文献   

4.
根据玉米育种和生产实践,筛选13个塘四平头改良系(P1),15个非塘四平头自交系(P2)。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田间调查性状并室内考种。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配合力在P1、P2组内不同自交系间存在差异,P1和P2内遗传变异丰富,类群间杂种优势明显。P1、P2的主要产量性状和稳产性相关性状GCA表现良好,GCA方差与SCA比值均大于1,11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说明11个性状在P1、P2的组合间以加性效应为主。试验证明,P1、P2具有较好的轮回选择及组配优势组合的遗传潜势,通过群体轮回选择聚合微效基因以改良主要性状表现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利用10份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25个组合,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GCA、SCA和遗传变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千粒重、出籽率和子粒产量的SCA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H504、同系和82-2A等3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优,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6.
12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Ⅱ设计,研究了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2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构成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绵689、绵786、绵788、绵906多数产量性状的GCA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部分亲本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差异大,可作为改良自交系和选育二环系的基础材料,遗传参数结果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GCA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的GCA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YS与1B/1R两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差异,利用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A1)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732(A2)、A3017(A3)作母本与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对所得F1代的株高、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均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类, 它们在一定基因型均值的基础上表现为加强或削弱该性状的作用.21个杂交组合中,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值都出现在2个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组配的组合中.其中A3017/新乡9408、A732/新乡9408和A732/温6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个YS型不育系在产量性状上GCA均表现为正值,K3314A的GCA表现为负值.亲本中A732、K460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甘蔗自交F1群体性状遗传特点,对6个甘蔗自交F1群体进行方差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其株高、茎径、单茎重、丛有效茎、丛重、锤度和锤重7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系数为7.70%~62.72%,其中锤重变异系数最大,锤度变异系数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间丛有效茎、丛重和锤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显示出丛有效茎、丛重和锤重在F1群体中表现出强烈的分离和重组现象。7个性状间两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大部分性状间还显示出极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为甘蔗重组自交系的建立及亲本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Peking×7605组合分别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抗病性鉴定和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的基础上,对抗病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J(RN)P7群体家系抗病性与除粒色外其余质量性状无明显相关关系;与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等数量性状有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与不育荚数和生育期则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JN(RN)P7群体家系的抗病性与4个质量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所有考察的数量性状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效应使得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地点衍生的群体其抗病性与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3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曦  张宝石  张磊 《玉米科学》2006,14(3):056-059
选用Tuxpeno、Suwan和ETO3个热带、亚热带群体与Mo17、自330、丹340和掖478共4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进行GriffingⅡ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1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GCA和SC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叶片数、粒长的组合间差异不显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株高和穗位高等13个性状的GCA方差大于SCA方差;单株产量和ASI的SCA方差大于GCA方差。3个供试热带、亚热带群体产量组分性状一般配合力综合表现以Suwan最佳,其次为ETO。而ETO植株性状一般配合力及ETO×温带自交系组合的产量和植株性状特殊配合力综合表现都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自交系698-3及改良系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改良系与原自交系性状差异,分析不同改良系产量配合力及组合杂种优势表现,明确其遗传改良效果和育种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各改良系在吐丝期、株高、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改良系K336有13个性状与自交系698-3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是表型差异最大的改良系,改良系SP698-3-17和SP698-3-11的表型差异最小。单株产量GCA正效应较大的改良系依次为K336、K389和698-3GT42,多数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SCA效应差异不显著。多数组合统一对照优势为显著负优势,只有组合205-11×K336达显著正优势,其优势值达12.27%;36个改良系组合的分类对照优势多数为正优势,其中7个组合的正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上,改良系K336和K389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均得到显著改良,其组合特殊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总体表现较高,可作为高产育种用亲本。  相似文献   

12.
高粱主干恢复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1383-2为对照)为材料,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7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所有恢复系中,只有晋恢4在7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都表现出正向效应,尤其在穗重、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所配TX623A/晋恢1、SX44A/晋恢3、HNA/晋恢6和V4A/晋恢7组合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晋恢3在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性状上,晋恢2在穗重、穗粒重和产量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这3个恢复系所配组合TX623A/晋恢4、SX44A/晋恢4、SX44A/晋恢3、TX623A/晋恢2和TX7501A/晋恢2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这7个性状的遗传是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利用杂种优势改良油菜的低温耐性,本研究以10个低温耐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为亲本,按照NCⅡ配制5×5杂交组合,对低温胁迫下各萌发性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平均发芽时间)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和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在9℃下各萌发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而在22℃差异不显著;P2(宁油18)、P7(...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配合力,采用14×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4个温光敏核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的7个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和小穗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单株产量、单株穗数和株高的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3个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GCA好的亲本一般都有较大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GCA效应值以及较多的正效GCA产量构成因子,不育系S1、S6、S7、S9、S12、S13、m14均具有较好的GCA。10个单株产量最大组合的产量构成因素SCA效应值分析结果表明,强优势组合产量三要素的重要性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不育系的小穗数和株高,恢复系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株高的田间表型值与其GCA效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性状的表型值可直接用于指导亲本选配。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玉米自交系08-641(R08)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后代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选择方向的回交后代均能在相当程度上保持轮回亲本R08的一般配合力(GCA),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不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GCA有所提高的性状相对略多于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部分回交后代部分性状GCA显著降低。改良系BCML50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高,且与测验种RP125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优良的改良系。  相似文献   

16.
YJ7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利用该自交系已育成一批优良组合。采用NCⅡ设计组配45个杂交组合,研究不同密度下(6.0万、7.5万、9.0万株/hm2)YJ7产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除穗粗、穗行数外,YJ7在高密度条件下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水平均较高,且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YJ7×Mol17、YJ7×478杂478、YJ7×丹340这3个杂交组合在高密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总体配合力,其杂种优势明显高于其他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水稻成熟胚离体培养有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p+1)/2半完全双列杂交与f×m 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两个水稻群体成熟胚离体培养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高低主要受亲本基因型的影响,即基因型不同,差异很大,不仅存在基因的加性效应,也表现出非等位基因的互作效应,遗传表现为部分显性,其遗传模型为加性一显性一上位性模型,遗传力较低,而成熟胚的离体培养力的遗传模型为加性一显性模型,具较高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18.
选用6个引进的玉米自交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了9个杂交组合(3×3),研究了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1)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不同,不同自交系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表现也不相同。穗行数、行粒数、轴粗受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穗行、秃尖长、穗粗、轴粗受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也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不同组合同一性状和同一组合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不尽相同。一般配合力不能够完全决定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都高的双亲配组,得到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概率较大:(3)所研究的8个穗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顺序是: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轴粗、秃尖长、穗长、穗粗、穗粒重。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穗行数、轴粗、穗粒重、秃尖长、穗长、千粒重、穗粗、行粒数。其中,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的性状有穗行数和轴粗,均在75%以上,它们可以作为进行早代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优良玉米自交系苏951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951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利用苏951已经育成一批优良组合。根据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了20个杂交组合,对苏951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评价苏951的育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除穗行数外,苏951的大部分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与塘四平头群、PN群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