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南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甘德、河南1981—2017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及大风日数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法对近37年青南高原气候特点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青南高原近37年平均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473℃/10年;四季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且冬季增温最明显。近37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28 mm/10年。近37年日照时数呈现略微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5.756 h/10年;各月日照时数分布均匀;大风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14.886 d/10年;冬春季大风最集中,占年平均大风日数的73.4%。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81—2017年珠海市斗门区温度、降水及日照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分析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近37年斗门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7℃/10年,其中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为偏冷期,90年代末至21世纪为偏暖期;四季平均气温均和年变化一致,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57 mm/10年;年日照时数呈波动略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39 h/10年。气候变暖以及降水和日照时数减少增加了斗门区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几率,同时对当地农业生产、人体健康、旅游活动及电力供应等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55—2016年炮台地区气候资料,对近62年日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2年炮台地区的日照时数变化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7.7 h/10年,日照时数表现为夏季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7月最多、12月最少。各季节日照时数变化差异明显,春季呈增长趋势,与年变化不一致;其他季节均呈减少趋势,与年变化一致。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直接了影响近62年的年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采取四川省雅安市1971—2017年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利用常规线性趋势法对雅安市气候特点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雅安市近47年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08℃/10年;降水量大体呈波动性减少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36.293 mm/10年;日照时数整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率为-45.391 h/10年。  相似文献   

5.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对玉树市1968—2017年日照时数气象资料进行了研究,对该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区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25.28 h/10年;春、夏、秋季日照时数均呈线性减少趋势,冬季为较弱上升趋势,夏季平均日照时数减少最显著,春、秋季平均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弱,阶段性波动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选取1981—2010年30年的乌昌地区15个气象站的日照时数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仅高山带在30年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1.1 h/10 a,中、低山带和平原区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9.3、-27.4、-74.1 h/10 a。四季中冬季的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平均值达到-24.4 h/10 a,秋、夏、春3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依次减弱。突变检验分析得:仅低山带1987年日照时数发生了突变减少,其他区日照时数均未发生突变。冬、春季是是设施农业生产最需要光照的时间,也是乌昌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的时期,因此乌昌地区近3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对设施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19-220
对辽阳地区2015年冬季气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院2015年冬季,辽阳地区平均气温为-6.7℃,比常年偏高1.0℃,属暖冬。平均降水量为29.6 mm,比常年偏多2成,属正常。平均日照时数为487.4 h,比常年少59.2 h(-10.8%),属正常。2015年冬季辽阳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雾、霾及阶段性低温。近60年辽阳市冬季气温呈极显著升高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4℃/10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但不显著,降水变化倾向率为1.2 mm/10年。日照时数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9.7 h/10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江孜站1989-2018 年的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的气象资料,选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江孜县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 年年平均气温呈变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9℃/10a;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16mm/10a;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2.1h/10a。  相似文献   

9.
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晴  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2-9904
[目的]研究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7年环湖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年代变化。[结果]近47年来,环湖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30℃/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显著;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67 mm/10 a,春、秋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而夏、冬季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79 h/10 a,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季节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环湖地区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吉林省辽源市1987—2016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取线性回归法对辽源市近30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辽源市近30a平均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147℃/10a;春、夏、秋季平均温度均为上升趋势,以春季增温幅度最大,冬季平均气温则呈下降趋势;辽源市近30a平均降水量630.5mm,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45.476mm/10a,四季平均降水量都呈增加趋势;辽源市近30a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7.545h/10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