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宗英 《现代农业》2014,(10):108-109
大风是阿拉善左旗常见的天气现象,文章通过对阿左旗通勤机场自动气象站2010~2013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机场大风天气的日、月、季、年的变化特征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阿左旗通勤机场大风年平均日数为11.2天,主要集中在4~6月;出现大风的最多风向为NW风,其次为SE风;蒙古冷高压是引发大风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修文县1964~2011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统计,采用趋势变化、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大风天气发生的规律。分析表明,修文县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3、4月份;出现在春季的频率最高,秋季出现的频率最低;60年代出现大风天气最多,之后急剧减少,总体减少速率为1.7d/10a;在春夏两季多出现偏南大风,秋冬季多为偏北大风。  相似文献   

3.
<正>利用西藏日喀则地区7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近30 a的观测数据,分析日喀则地区近30 a大风天气的月际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并说明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 a来日喀则地区的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春季,秋季次之,夏季平均大风日数最少;近30 a来日喀则地区的西部出现大风天气最多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占总大风日数的41.7%,2000-2010年次之,20世纪90年代中大风日数最少,1984年出现了大风日数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选取南四湖周围1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和62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近2007—2014年的逐日风资料,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2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大风日数、风向、风速等气候变化特征,将2007—2014年国家级自动气象站与湖东、湖西区域自动气象站大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34年,南四湖区域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4.4 d,且呈极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1.8 d,减少趋势表现为剧烈和平缓2个阶段;湖区大风主导风向为偏北向,其中频率最高为北西北,最小为东南。四季中,大风天气以春季最多;一年12个月均有可能出现大风天气,大风主要出现在3—7月,以3月最多,9月最少,3月最多风向频率为北西北。南四湖区域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非常显著,湖区东部较西部更容易发生大风天气,大风天气的小范围、局地性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铜川地区大风特征及其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淑敏  吴宁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50-251,254
通过对铜川地区3个观测站1964—2013年50年大风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铜川地区大风具有北部多、南部次之、中部最少的地域分布特征。年际变化情况:宜君的大风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持续偏多,90年代至2013年呈减少趋势;铜川站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出现了大风的高发时段;耀州区大风有长周期变化特点,在1964—1982年的19年期间出现的较少,1983—2001年的19年期间为多发时段;3个站近年来均呈现减少趋势;大风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北部宜君县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冬季次之,夏季最少,这与冷空气影响有一定关系;南部耀州区大风主要出现在夏季,占全年的84.2%,主要是因为南部夏季多对流天气,造成了短时雷雨大风和强降水天气;中部秋冬较少,春季最多。  相似文献   

6.
大风是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文利用改则县2011-2018年逐月大风天气观测资料,对改则县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改则县近8年大风日数累计出现390个大风日,年平均大风日数高达48.8d;年大风日数总体上呈略增加变化趋势。年大风日数最多达71d,出现年份为2016年,年大风日数最少为9d,出现在2014年。改则县各个月份均会出现大风天气,大部分出现于12~次年4月份,该时间段占2年累计大风日数的69.0%;累计大风日数出现最多的月份为2月份,累计出现大风日数79d,占20.3%;累计大风日数出现最少的月份为10月,累计出现7d。改则县大风日数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为冬季,春季次之,夏季较少,出现频率最小的为秋季。改则县近8年来的极大风速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8年来极大风速平均值为24.6m/s。年最大值为26.5m/s,出现在2011年7月15日,年最小值为22.0m/s,出现在2014年2月7日。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海原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93—2017年25a的逐日风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卫地区大风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993—2017年中卫每年均有大风灾害天气出现,且自南向北逐渐增多;春季各地大风天气出现频次最高,其中4月最多;1993—2017年沙坡头区极大风速对应的主导风向是N,中宁县和海原县均为NW;从总的气候趋势看,中卫市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8.
主要利用锡林浩特市气象站点1954—2020年大风日数、风速等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针对大风的变化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市出现大风日数较多,1954—2020年共出现大风1 645 d,年平均出现大风日数共25 d,并以1.777次/10年的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以春季出现大风的次数最多,平均占比高达51.6%,而冬季出现的大风次数最少,平均占比仅为8.4%。锡林浩特市在春季较为容易出现大风天气,而夏季和秋季大风日数基本一致,冬季最少。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柴达木盆地1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柴达木盆地扬沙、浮尘、沙尘暴日数均呈显著减少的趋势,4月为扬沙、浮尘、沙尘暴出现次数最多的月份;沙尘天气均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气候特征;沙尘天气与大风、降水呈正相关,与大风的相关性明显,与降水的相关性不明显;四季气温与沙尘天气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可见大风日数的减少是沙尘天气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对沙尘天气的发生也起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保亭县1966—2011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保亭县大风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初步分析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近46年大风日数为103 d,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 d;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7—10月,占全年的66%,秋季出现大风日数最多,占全年的48%。近46年保亭县年大风日数整体没有变化。热带气旋系统是保亭地区产生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大风天气的概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