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奶牛场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奶牛场废水的水质特征,对奶牛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分析。目前主要采用厌氧技术治理奶牛场废水,但是单一的厌氧技术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组合工艺才是使处理水质排放或回用标准的最好方法。若仅是立足于机械动力处理方式,很难取得经济可行又能高效去除氮磷的技术方法。建议建立奶牛场废水生态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出水水质较差,用氧化沟工艺补充处理收效良好。当厌氧出水的COD浓度低于700mg/L时,补充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当COD浓度高于700mg/L时,补充处理难以达标,究其原因,可能与曝气刷的充氧能力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出水水质较差,用氧化沟工艺补充处理收效良好。当厌氧出水的COD浓度低于700mg/L时,补充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当COD浓度高于700mg/L时,补充处理难以达标,究其原因,可能与曝气刷的充氧能力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采用ABR+UASB+SBR法为主体工艺处理养牛废水的工程实例,并对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从运行结果来看,养牛废水采用该工艺是成功的,该工艺适应性强,运行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可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草甘膦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进行了水质分析及治理工艺研究,通过清污分流、二级沉降、碱性水解及A/O生化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后,各项有关指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相似文献   

6.
农药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物滤池工艺对废水中COD和氨氮的降解效果。[方法]采用2级生物滤池工艺,以生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装置对进水的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采用2级串联生物滤池处理该废水,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和氨氮。当进水COD在110~180 mg/L、氨氮在150~250 mg/L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即COD≤100 mg/L、氨氮≤15 mg/L。[结论]为该生物滤池工艺用于农药废水处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靠参数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红星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14-2216
介绍了厌氧水解(酸化)法工艺的机理、特点、适用范围和影响因素;并根据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厌氧水解法进行焦化含酚废水预处理,设计两种焦化废水处理方案,对处理后废水中酚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中酚含量大大降低,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水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小型企业排放废水特征,对排放废水历史水质数据进行分类和关联分析,分析容易监测的水质指标与水质等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水质等级分类的中小型企业排放废水水质监测模型。利用决策树算法构建水质等级分类模型,可以有效替代传统采购价高、运行成本高的设备,为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提供方便、科学的排放废水监测体系。以某市河道水质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准确率可达78.56%,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中小型企业排放废水提供全天候在线监测,为分布广、比重大、监管难的中小企业排放废水提供可推广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H值、ZnCl2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海带护绿效果的影响。结果是:当pH=5.0时,用200mg/L的ZnCl2溶液煮沸反应10min,海带呈现出的绿色最新鲜,在实验范围内护绿效果最好,而且腥味也较淡。以完成护绿处理的海带为辅料,研究了海带八宝粥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每年排放的大量印染废水已经对水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然而传统的生化处理无法完全降解印染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物质,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已经对印染废水提出了深度处理的要求.臭氧氧化工艺的出现为印染废水深度脱色及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提供了可能,催化臭氧氧化工艺与臭氧氧化组合工艺研究的开展为深度处理方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该研究对近年来基于臭氧氧化工艺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进行总结对比,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哲  戴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24-11025
在分析稀土生产工艺、稀土氨氮废水产生及废水水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黄河包头段氨氮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造成黄河包头段水质下降的原因与稀土废水中氨氮超标排放有直接关系。另外,黄河氨氮浓度在枯水期达不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说明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城镇生活的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三峡水库上游的渝北、长寿和涪陵3个地区,对其区域内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3个区城市污水水质差异较大,随季节变化趋势也不同。以农牧业园区废水为主的渝北区和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主的涪陵区,污水水质随季节变化明显。根据各区域典型水质及其变化特征确定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及管理措施,可提高出水水质,减轻库区上游地区对污染物的排放,缓解库区水污染压力。  相似文献   

13.
淀粉是薯类的直接初加工产品,针对农村小型手工生产淀粉的加工工艺改进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对回用后生产用水量、废水质量、淀粉的产率和质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淀粉废水回用可以节省总用水量的64.6%、减少废水排放量,淀粉的产率也有1.75%的提高,产率提高幅度为10.77%,同时淀粉加工洗浆废水回用对淀粉质量并无很大影响,但废水回用次数以两次为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质矩阵与权重分析的污水特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污水的重点污染物,使污水的特性评价结果更合理、更具实用性,采用水质矩阵与权重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西安市城市污水中多种污染物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污水中SS,COD, BOD5,TN和TP的权重分别为0.266 7,0.074 8,0.141 2,0.042 0和0.475 3,溶解态与悬浮态污染物的权重分别为0.637 3和0.362 7。说明该污水中的含磷污染物、有机物和悬浮态污染物对环境及水体的危害较大,应作为污水处理的主要去除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城市再生水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及灌溉规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再生水灌溉农田是再生水回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概述了城市再生水农田灌溉控制项目和指标的制定原则,对城市再生水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控制项目、水质及处理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将城市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质要求与国内外农田灌溉水质控制项目和指标进行了对比.结合我国农业灌溉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再生水农田安全灌溉的控制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洗衣废水对河水水质的影响。[方法]研究了绍兴市越城区4条河河埠头洗衣废水对河水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以及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洗衣废水排放瞬间河水COD及TN、TP、SS含量分别上升了507%、229%、148%、722%;随着时间的延长,4项指标含量均显著下降,尤其是洗衣废水排放60 min后,河水COD及TN、TP含量仅比洗衣废水排放前上升了50%、16%、44%,但河水SS含量仍然上升127%,需要更长时间的河水自净作用来去除。[结论]洗衣废水排放对河水水质具有一定影响,而河水的自净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城市2级污水经微滤处理后的水质和灌溉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滤技术对长沙城市污水厂经2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进行微滤处理。结果表明,微滤技术对去除污水杂质的效果可靠、有效,尤其是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显著。经微滤处理后的2级污水适合于农业灌溉,而潜在危害性很小。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资源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虹  张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24-7626
从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出发,阐述了城市污水资源化的紧迫性、经济可靠性,提出城市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同时结合土地处理系统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及发展状况,阐明了土地处理系统在城市污水资源化中的运用方向、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聚驱采油废水处理与回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的特点,在前期用模拟水样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用常规水处理药剂和特制的两种多功能复合药剂HSA和HPB对原水水样进行试验研究.对原水浊度的去除率在95%,CODcr的去除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残余CODcr在100mg/L左右,完全能达到石化污水的排放要求.同时用HSA和HPB处理后的采出水配制HPAM溶液,粘损小于5%,并且与地层水有较好的配伍性.HSA和HPB处理后聚驱采出水替代工业清水配制聚驱液而回用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李珍珍  王延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802-1804,1854
印染加工工艺中,由于液氨丝光整理过程使用大量纯氨水,使得过量的高浓度氨氮排入废水中,造成污水处理厂微生物中毒死亡,生化处理工艺瘫痪,出水水质不达标。在此结合某工业园区集中式印染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情况,阐述液氨丝光废水对微生物及生化工艺的影响,分别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去除技术,并分析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