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青绿苔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青绿苔草种子适宜的辐射剂量,本研究以青绿苔草50%相对成苗率作为确定半致死量的标准,对青绿苔草种子进行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辐射剂量分别为0(对照),75,100,150,250,450和650Gy。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青绿苔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成苗率以及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逐渐降低;根据种子的相对成苗率,初步确定青绿苔草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半致死剂量)约为138Gy。本研究以期为今后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对青绿苔草进行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波  邬婷婷  李红  张英俊 《草地学报》2019,27(1):269-273
用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对‘朝牧1号’谷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种子进行处理,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谷稗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200 Gy辐射组促进了最长根的生长,但抑制了幼苗株高和总长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茎叶Fe、Mn、Zn、B、Ni元素含量和根部B元素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根Fe、Mn、Ni元素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Zn元素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袁帅  董志晓  赵煜晗  杨建  易莉美  聂聪  凌瑶  马啸 《草业科学》2022,38(7):1319-1328
为探究不同60Co-γ辐射剂量对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辐射剂量60Co-γ(0、50、100、150、200、250、300 Gy)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标、幼苗根系和叶片形态指标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指标方面,种子发芽势随辐射剂量的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50 Gy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32%.除50 Gy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幼苗苗高和根长与50和100 Gy处理下的幼苗叶长略高于对照(0)外,其余各剂量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除150 Gy处理下幼苗叶面积小于对照外,其余处理下叶宽、茎粗和叶面积均高于对照.幼苗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与辐射剂量的变化呈反比.根系平均直径在60Co-γ辐射处理下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P>0.05).当辐射剂量为250和300 Gy时,幼苗全部死亡.在幼苗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幼苗脯氨酸(proline,Pr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均受60Co-γ辐射的显著影响(P<0.05),并随着辐射剂量的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60Co-γ诱变处理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在辐射剂量为50和100 Gy时综合表现最优.经线性回归计算,扁穗雀麦种子在60Co-γ辐射处理下的半致死剂量约为224 Gy.本研究结果可为创制扁穗雀麦新种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红  李波  杨曌  李祥莉 《草地学报》2020,28(4):968-975
为明确60Co-γ射线对干旱条件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叶片的影响,从而为无芒雀麦利用辐射进行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60Co-γ射线辐射无芒雀麦的叶片细胞,比较辐射对无芒雀麦叶片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受辐射和PEG胁迫的无芒雀麦叶片细胞形态规则,叶绿体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多且有序,线粒体膜完整,内嵴清晰,基质浓厚。10% PEG胁迫50 Gy辐射处理组叶片细胞扭曲最严重,形态不规则,细胞壁厚度不均,质膜内陷,有轻微质壁分离。10%和20% PEG胁迫下辐射剂量为50 Gy时,叶绿体和线粒体形态和超微结构受影响程度较轻,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和辐照剂量的增加,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伤程度增强;20% PEG胁迫下辐射剂量为200 Gy时,叶绿体膜有不同程度破损,基粒片层排列的紊乱性增加,部分基粒片层不清晰,基质类囊体片层结构清晰,可见少量淀粉粒;线粒体膜破损比较严重,内嵴减少,排列不规则,基质较浅。可见,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可对无芒雀麦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进行无芒雀麦耐旱性育种时,可选择50 Gy低辐射剂量结合20% PEG模拟干旱胁迫进行抗旱性突变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李波  马赫  张晓雪  赵瑞  丑纯凤  孙野 《草地学报》2017,(6):1340-1344
为了探讨辐射对谷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以‘朝牧1号’谷稗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辐照谷稗种子,剂量分别为0,200,250,300,350,400,450Gy,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芽苗的根长、芽长、鲜重、干重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60) 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除200Gy辐射剂量处理后的鲜重比对照略有增加外,其他辐射剂量处理后芽苗的根长、芽长、鲜重、干重均低于对照组,根系活力随辐射剂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50Gy辐射剂量根系活力最强,根据谷稗种子在不同辐射剂量下的成苗率,确定~(60) Co-γ射线辐照半致死剂量为84.33Gy。本研究结果可为谷稗辐射育种和促进谷稗育种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60Co γ射线对日本结缕草干种子的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不同剂量(200~500 Gy)的60Co γ射线辐射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干种子,通过对辐射后干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室内外观测,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处理促进日本结缕草干种子的萌发,提高其发芽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临界辐射剂量(剂量率为1.0 Gy/min)为450 Gy;田间出苗率临界辐射为250 Gy,低于临界辐射剂量时,随辐射剂量的增大,田间出苗率增加,高于临界辐射剂量时,随辐射剂量增大,田间出苗率降低;不同的剂量处理,干种子发芽后根系和幼苗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在主根长度、幼苗高度和幼苗鲜质量方面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临界辐射剂量分别为400、300和250 Gy;根据辐射剂量与相对出苗率的关系折线图可以初步确定,日本结缕草干种子辐射育种的半致死剂量为480 Gy。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60)Co-γ辐射剂量对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辐射剂量~(60)Co-γ(0、50、100、150、200、250、300 Gy)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标、幼苗根系和叶片形态指标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指标方面,种子发芽势随辐射剂量的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50 Gy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32%。除50 Gy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幼苗苗高和根长与50和100 Gy处理下的幼苗叶长略高于对照(0)外,其余各剂量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除150 Gy处理下幼苗叶面积小于对照外,其余处理下叶宽、茎粗和叶面积均高于对照。幼苗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与辐射剂量的变化呈反比。根系平均直径在~(60)Co-γ辐射处理下与对照间无明显差异(P 0.05)。当辐射剂量为250和300 Gy时,幼苗全部死亡。在幼苗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幼苗脯氨酸(proline, Pr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叶绿素(chlorophyll, Chl)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均受~(60)Co-γ辐射的显著影响(P 0.05),并随着辐射剂量的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60)Co-γ诱变处理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在辐射剂量为50和100 Gy时综合表现最优。经线性回归计算,扁穗雀麦种子在~(60)Co-γ辐射处理下的半致死剂量约为224 Gy。本研究结果可为创制扁穗雀麦新种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苜蓿幼苗生长和两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以‘龙牧806’苜蓿干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60)Co-γ不同辐射剂量(600,900,1 200,1 500和1 800Gy)处理,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苜蓿种子出苗率、成苗率、幼苗株高等生长指标和叶片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Co-γ射线辐射过后的苜蓿干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表现为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当辐射剂量为1 800Gy时,幼苗的成苗率为0。其幼苗的长度和地上茎长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主根长度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幼苗的鲜重、干重和含水量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幼苗的叶片和根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辐射剂量为900Gy时两种酶活性均有最大积累。  相似文献   

9.
李波  方志坚  李红  杨瞾 《草地学报》2019,27(5):1259-1265
为了探究60Co-γ辐射对NaCl胁迫的‘龙牧806’苜蓿(Medicago sativa×Meliloides ruthenica ‘Longmu 806’)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对苜蓿种子进行不同剂量(600 Gy,900 Gy,1 200 Gy和1 50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测定NaCl胁迫下苜蓿幼苗的叶片和根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脯氨酸(Proline,Pro)、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RC)。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和根的SP,Pro和SS含量及POD和PPO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600 Gy辐射组达到最高值;MDA含量和RC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1 500 Gy辐射组均达到最高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中Pro与SP,PO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根中POD与SP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和根中MDA与RC均呈显著正相关。苜蓿幼苗的叶片和根对NaCl胁迫各指标的隶属函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辐射处理苜蓿种子的幼苗对NaCl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600 Gy > 0 Gy > 900 Gy > 1 200 Gy > 1 500 Gy,600 Gy辐射剂量能有效提高‘龙牧806’苜蓿对NaCl的抗性,是诱变育种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系统分析了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0.1%浓度处理48h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组的54.3%和43.3%,分别是41%和0.55;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低剂量(50~200Gy)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剂量(400~2 000Gy)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其中,~(60)0Gy辐射处理的发芽率为48.5%。因此,0.1%浓度处理48h和~(60)0Gy可分别作为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的半致死剂量。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半致死剂量,可为进一步研究无芒隐子草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60Coγ射线辐照野牛草干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王健  赵智同  张蕴薇 《草地学报》2009,17(6):795-798
通过5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 Engelm.)种子的辐射诱变效应研究表明,γ射线辐照能抑制野牛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随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γ射线辐照能诱发根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产生桥、染色体断片、粘连染色体、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小核等多种畸变类型.在0~2000 Gy 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各种畸变率不断提高,至2000Gy 辐照剂量时,各畸变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李红  李波  杨曌 《草地学报》2018,26(6):1409-1415
为确定有助于提升稗草种子耐盐性的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对不同浓度NaCl、NaHCO3和NaCl+NaHCO3胁迫下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确定了3种盐碱的半致死浓度,同时对不同剂量辐射处理的种子进行3种盐碱胁迫处理,比较辐射种子在3种盐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盐碱胁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80 mmol·L-1NaCl、80 mmol·L-1NaHCO3和280 mmol·L-1NaCl+70 mmol·L-1NaHCO3;适宜辐射剂量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芽苗总长、胚芽长、根长、鲜重、干重、相对含水量和NaCl+NaHCO3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芽苗干重,NaHCO3胁迫抑制种子萌发和芽苗的生长,增加芽苗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不同辐射剂量对3种盐碱胁迫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各指标的影响不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辐射剂量在50,100和150 Gy能提高稗草种子耐NaCl能力,但辐射不能提高其耐NaHCO3和混合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火龙果品种种子的辐射效应,以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7个火龙果品种新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辐照剂量(0、25、50、100、200、300、400、500Gy)对火龙果不同品种种子萌发以及出苗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火龙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辐照剂量为25~100Gy时60Co-γ射线能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当剂量增大时,辐照对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和根的生长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应。100Gy时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最高,200Gy~500Gy时火龙果种子萌芽生长受抑制,200Gy的出苗率均明显比对照低,并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100Gy是火龙果诱变育种适宜的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60 Co-γ射线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辐照诱变效果,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100 Gy,150 Gy,200 Gy和300 Gy)辐照处理菊苣种子,测定其发芽率和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菊苣发芽率降低,200 Gy以上辐照处理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辐照剂量增加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辐射剂量为150 Gy,100 Gy,150Gy,150 Gy及以上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150 Gy以上辐照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对照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表明,菊苣受低剂量(150 Gy以下)辐照后,诱变效果不明显,高剂量(200 Gy以上)辐照下菊苣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研究结果将为菊苣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龙眼种子萌芽的影响,为辐射诱变育种在龙眼品种培育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龙眼新鲜种子,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龙眼种子萌发以及出苗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龙眼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辐射剂量较低(25GY~50GY)时60Co-γ射线能够促进种胚组织细胞的生长,对龙眼种子有刺激作用,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随着剂量增加,辐射对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以及根的生长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结论]辐照剂量为50Gy时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最高,当辐射剂量超过100Gy时,对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在辐射剂量为100GY、200GY的出苗率明显低于对照,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60Co-γ射线辐射对早熟禾种子发芽及种子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草地早熟禾的三个品种解放者、新哥来德和奖品的干种子,观测不同辐射剂量(OGy、50Gy、100Gy、150Gy、200Gy)的^60Co-γ射线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及种子萌发过程中的SOD和P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低剂量(50Gy)的辐射有促进作用,高剂量的辐射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在这五种剂量的辐射下,两种酶的活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50,100,150,200,250,300 Gy剂量60Co-γ辐射无芒雀麦干种子,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为渗透胁迫测定无芒雀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长度和主根长度。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PEG-6000是无芒雀麦诱变种子萌发期的最佳干旱胁迫质量浓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无芒雀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芽苗期在辐射剂量为200 Gy以上时,芽苗、主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且主根的生长受到极度抑制。  相似文献   

18.
60Co γ射线诱发谷稗和御谷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利用60Co γ射线以10、20、30 Gy的剂量处理谷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和御谷Pennisetum glaucum 2种牧草种子,以未经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进行了发芽、幼苗生长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结果表明,60Co γ射线辐照抑制了谷稗和御谷的种子萌发,不同程度刺激了幼苗的苗高增高。60Co γ射线辐照后,谷稗和御谷的根尖细胞中出现了单微核、双微核、单桥、双桥等各类的染色体畸变类型。随着60Co 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大,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率也逐渐增大,在30 Gy时达到最大。谷稗对于60Co 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要大于御谷。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对‘朝牧1号’谷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种子进行处理,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谷稗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200Gy辐射组促进了最长根的生长,但抑制了幼苗株高和总长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茎叶Fe、Mn、Zn、B、Ni元素含量和根部B元素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根Fe、Mn、Ni元素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Zn元素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0.
韩亚楠  吴琼  高睿  马淼  赵红艳 《草业科学》2015,32(3):421-426
采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研究辐照处理对乌拉尔甘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2SO4(0~400 mmol·L-1)胁迫下发芽率、累积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最佳辐射剂量。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发芽时间延迟,高盐浓度溶液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为强烈。但60Co-γ辐照处理的乌拉尔甘草种子在高盐环境中的萌发率(GP=12.22%)极显著(P=0.00)高于对照(GP=0)。说明60Co-γ辐照处理确实能够有效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在Na2SO4胁迫下的发芽率,尤以经100 Gy辐照处理的乌拉尔甘草种子作用效果最好,对Na2SO4胁迫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