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提高全株燕麦(Avena sativa L.)的饲料化程度,本研究以无添加剂组为对照,探究了添加植物乳杆菌(LP,1×10-5 cfu·g-1)、糖蜜(ML,0.4%)、食用油(OL,1%)、丙酸(PA,0.4%)、茶多酚(TP,0.4%)以及茶多酚和糖蜜组合(TP+ML,0.4%+0.4%)对全株燕麦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ML,PA以及TP+ML添加组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减少了好氧性细菌数量(P<0.05),提高了发酵品质。有氧暴露阶段,TP+ML添加组的有氧稳定性最佳,超过48 h。综上所述,TP+ML添加组提高了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可作为青贮添加剂生产优质全株燕麦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西藏地区燕麦(Avena sativa L.)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混合青贮使用添加剂改善发酵品质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燕麦秸秆利用效率,将收获籽粒后的燕麦秸秆和抽穗期刈割的多年生黑麦草以4∶6混合青贮,分别添加1×106 cfu·g-1 FW的乳酸菌制剂、4% FW糖蜜和乳酸菌+糖蜜,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单独或组合添加糖蜜和乳酸菌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P<0.05)。添加糖蜜组发酵品质优于添加乳酸菌组,显示较高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且单独添加糖蜜与组合添加组各发酵指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在燕麦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时添加4%糖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添加酶制剂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贾燕霞  玉柱  邵涛 《草地学报》2009,17(1):121-124
为评价添加不同比例Cornzyme酶制剂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青贮发酵品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和4个不同添加比例的酶处理组(E1,E2,E3,E4),添加比例分别为E1:0.5mL·kg-1鲜草,E2:1.0mL·kg-1鲜草,E3:1.5mL·kg-1鲜草,E4:2.0mL·kg-1鲜草。结果表明:本试验全部处理均有良好的发酵品质,较低的pH值(4.28-3.76)、NH3-N/TN及微量的丙酸、丁酸,较高的乳酸/乙酸比、乳酸含量(45.00-95.41g kg-1DM)。酶添加显著提高了乳酸/乙酸(P<0.05),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明显降低了pH、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也有一定下降趋势。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会进一步提高发酵品质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张欢  牟怡晓  张桂杰 《草业学报》2022,31(4):136-144
本试验旨在研究宁夏地区枸杞副产物对苜蓿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提高苜蓿青贮品质和寻找优质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紫花苜蓿分别与0(CK)、40(T1)、60(T2)、80(T3) g·kg-1枸杞副产物混合青贮,发酵60 d后测定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枸杞副产物处理组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1),显著提高了多糖含量(P<0.01);对照组pH值及氨态氮/总氮分别为4.91、8.58%,苜蓿青贮中pH、氨态氮及乙酸含量随枸杞副产物比例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比显著增加(P<0.01);此外,枸杞副产物提高了青贮有氧稳定性,其中T1及T2处理组有氧稳定性较高。苜蓿青贮优势菌属主要为乳杆菌属、魏斯氏菌属和片球菌属,枸杞副产物降低了苜蓿青贮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魏斯氏菌属及片球菌属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枸杞副产物可改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提高有氧稳定性,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且枸杞副产物添加量为60 g·kg-1的处理组青贮发酵效果优于其他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甜菜块根和玉米秸秆按照不同混合比例青贮后营养品质及有氧暴露期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筛选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最优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T2组粗蛋白、Ca和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T1、T3、T4组(P<0.05),T1、T2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干物质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T2组pH分别显著低于T0、T1组(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T0、T1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T0、T1组未检测到丙酸、丁酸;在整个有氧暴露期,随着甜菜块根添加比例的增加,酵母菌和霉菌数量逐渐升高,乳酸菌数量逐渐降低,且T1组乳酸菌数量最高,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最低。综合分析,二者比例为10:90时,更有利于甜菜营养品质的长期保存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酶制剂对水稻秸秆和白酒糟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酶制剂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和白酒糟(m︰m=1︰1)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CK(对照)、CEL(250 U·g-1纤维素酶)和XYL(250 U·g-1木聚糖酶)3个处理,青贮120 d后取样测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CEL处理的感官评定等级为良好;CEL和XYL处理的干物质、粗脂肪、钾和镁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且CEL处理的粗蛋白和磷含量显著高于CK(P<0.05);CEL和XYL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且CEL处理显著低于XYL处理(P<0.05);CEL和XYL处理30 h的养分消化率显著高于CK(P<0.05),且CEL处理48 h的养分消化率均显著高于CK(P<0.05);CEL和XYL处理的饲用价值显著高于CK(P<0.05),且CEL处理显著高于XYL处理(P<0.05)。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能够提高水稻秸秆和白酒糟混合青贮的营养品质、养分消化率和饲用价值,且纤维素酶的添加效果优于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载锌蒙脱石(zinc-montmorillonite,Zn-MMT)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科宝公雏288只,按体重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仔鸡。对照组(CK)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40 mg·kg-1 ZnSO4,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60和80 mg·kg-1 Zn-MMT(均以Zn含量计算),自由采食饮水,试验42 d,采集肠道和脾组织,并测定脾IL-2、TNF-αIgGIgA基因表达及肠道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结果表明:1)与CK和ZnSO4组相比,Zn-MMT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无显著影响(P>0.05),但80 mg·kg-1 Zn-MMT显著降低了1~21、22~42及1~42日龄的仔鸡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P<0.05),且40 mg·kg-1的Zn-MMT显著降低1~42日龄的料重比(feed to gain ratio,F/G)(P<0.05)。2)相比CK组,添加ZnSO4和60 mg·kg-1的Zn-MMT显著提高21日龄法氏囊指数(P<0.05),且60 mg·kg-1的Zn-MMT提高42日龄法氏囊指数(P<0.05)。同时,ZnSO4、20和40 mg·kg-1的Zn-MMT显著提高42日龄脾IgG的表达(P<0.05)。同时,ZnSO4组显著提高脾IgA的表达(P<0.05)。相比CK和ZnSO4组,20 mg·kg-1的Zn-MMT显著提高脾TNF-α表达,添加40、60和80 mg·kg-1的Zn-MMT显著提高脾IL-2的表达(P<0.05)。3)与CK相比,Zn-MMT对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4)相比CK与ZnSO4组,添加40 mg·kg-1的Zn-MMT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高度(villus height,VH)和绒毛高/隐窝深(villi height to crypt depth ratio,V/C)(P<0.05),且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P<0.05),但对回肠的CD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相比CK组,40 mg·kg-1的Zn-MMT显著提高回肠的VH和V/C(P<0.05),但与ZnSO4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ZnSO4对肉仔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的VH、CD、V/C及回肠的VH、CD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回肠的V/C(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Zn-MMT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绒毛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确定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碳酸钴对奶牛泌乳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生化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试验日粮(4个试验组),试验日粮为在基础日粮中以碳酸钴(CoCO3)的形式,分别添加钴0.15、0.30、0.75和1.50 mg·kg-1 DM。试验期56 d,其中适应期14 d,正试期42 d。测定每日采食量和产奶量,并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含量,采集饲料和粪样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采集血样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碳酸钴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乳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钴0.30和0.75 mg·kg-1 DM提高了产奶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钴0.75 mg·kg-1 DM组显著提高了酸性洗涤剂纤维(ADF)和粗蛋白(CP)的消化率(P<0.05)。此外,添加钴1.50 mg·kg-1 DM组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P<0.05),日粮添加钴0.75 mg·kg-1 DM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P<0.05);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随日粮碳酸钴水平升高而升高且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综上,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日粮Co水平推荐在0.30~0.75 mg·kg-1 DM,最适添加水平是0.73 mg·kg-1 DM。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50 mg·kg-1的低聚壳聚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替代抗生素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屏障功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540只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鸭,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trol group)、基础日粮+40 mg·kg-1杆菌肽锌(抗生素组,antibiotic group)以及基础日粮+50 mg·kg-1 COS (COS组,COS group),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只公鸭(接近平均体重)称重,采集血样、肠道与肌肉样品用于血清生化、肠道屏障功能和肌肉品质等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日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樱桃谷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但对肉鸭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COS或抗生素显著提高了血清球蛋白(GLB)含量、腿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以及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P<0.05),降低了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和A/G值、腿肌丙二醛(MDA)含量和滴水损失(P<0.05)。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日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黏膜的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脂多糖(LPS)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COS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黏膜咬合蛋白(OCLN)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腿肌a*值(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D-乳酸含量(P<0.05)。此外,抗生素组的空肠黏膜OCL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指出:日粮中添加COS提高了樱桃谷肉鸭的生长性能,增强了免疫力,改善了肠道屏障功能和肉品质。COS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樱桃谷肉鸭生产。  相似文献   

10.
吕竑建  邹璇  吴硕  李云  陈晓阳  张庆 《草地学报》2021,29(6):1343-1349
本研究选用从辣木叶(Moringa Oleifera,M)青贮中分离并鉴定出的香肠乳杆菌(Lactobacillus farciminis,LF),将其加入到辣木叶与玉米(Zea mays)秸秆青贮中,探究添加辣木叶和香肠乳杆菌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及其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双因素(M×LF)完全随机设计,共6个试验组,分别为CK,20%M,40%M,CK+LF,20%M+LF和40%M+LF,在青贮第60 d时开袋取样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添加辣木叶可显著降低pH值、降低氨态氮、乙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P<0.05);添加LF可以减少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添加辣木叶使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稳定性下降,但添加LF可明显改善有氧稳定性。辣木叶粗蛋白质含量丰富,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可提升营养价值,改善青贮品质,配合LF青贮能得到更好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冯启贤  张磊  李妍  凌文卿  李珏  周燚  阳伏林  周晶 《草地学报》2023,31(4):1264-1272
为研究添加剂甲酸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有氧暴露后微生物数量以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分别在新鲜紫花苜蓿中添加0(CK),4(FA1),6(FA2),8 mL·kg-1(FA3)甲酸后,室温青贮60 d。通过隶属函数法比较青贮品质,筛选出青贮效果最佳的处理,测定其有氧暴露后微生物数量及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甲酸均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干物质(Dry matter, DM)、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pH值、氨态氮比总氮(P<0.05)。通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FA2处理总隶属度最高。FA2组在有氧暴露后第0~6天的pH值、酵母菌和好氧菌计数显著低于CK组(P<0.05)。瘤胃降解特性中,FA2组DM,CP,NDF及ADF有效降解率较CK组显著提高(P<0.05)。综上,添加6 m...  相似文献   

12.
赵小雪  王仕玉  郭凤根  罗富成 《草地学报》2022,30(10):2827-2833
为研究添加剂对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白藜、红藜、黑藜为材料,设对照(CK)、乳酸菌(植物乳杆菌,0.02 g·kg-1,LAB)、纤维素酶(绿色木酶,0.5 g·kg-1,CEL)处理,60 d后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不同品种的藜麦秸秆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青贮饲料的粗蛋白、pH值、乳酸、乙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添加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饲料的粗蛋白、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H值(P<0.05);黑藜的粗蛋白、乳酸、乙酸显著高于白藜和红藜,白藜的pH值、氨态氮/总氮显著高于黑藜和红藜(P<0.05);LAB处理的白藜及CEL处理的黑藜相对饲喂价值较高,等级为3级,LAB处理的黑藜及CEL处理的3种秸秆粗饲料分级指数较高,等级为4级。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添加剂可以提高秸秆的青贮品质,其中CEL处理的红藜效果最佳,此结果为藜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亚硝酸钠组成的化学添加剂对有氧胁迫处理的湿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35%和50%含水量的湿贮玉米为原料,设置对照组(无添加)、添加组1(2mL·kg-1)、添加组2(4mL·kg-1)在湿贮期设置不同时期有氧胁迫处理分别为:前期有氧胁迫处理(1~7d,Early air stress,EAS)、后期有氧胁迫处理(22~28 d,Later air stress,LAS)、全程有氧胁迫处理(1~28d,Full air stress,FAS),28d后分析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以及有氧暴露7d后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组2的有机酸浓度最高,干物质损失最少,而且有氧稳定性最高。4mL·kg-1的化学添加剂还显著抑制了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因此,化学添加剂明显消除了氧气的负面影响,并延长了有氧胁迫条件下的有氧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4.
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是影响青贮饲料利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本试验旨在研究装填密度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抽穗期的羊草和初花期的苜蓿为原料,青贮密度分别设置为600 kg·m-3,700 kg·m-3,800 kg·m-3,每组3个重复,在青贮60天和有氧暴露8天时取样分析。结果显示,羊草青贮和苜蓿青贮在800 kg·m-3装填密度下的pH值最低,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乳酸菌数量最多,青贮品质最好。羊草青贮在800 kg·m-3装填密度下有氧稳定性最好,苜蓿青贮在700 kg·m-3装填密度下有氧稳定性最好。有氧暴露后各处理的乳酸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数量显著上升(P<0.05),苜蓿青贮有氧暴露后有霉菌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乳酸菌、纤维素酶及二者混合物对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 glabrescens)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置CK、乳酸菌(0.5×106, 1.0×106,1.5×106 cfu·g-1)、纤维素酶(2.0, 3.3, 4.6 g·t-1),以及乳酸菌+纤维素酶(0.5×106 cfu·g-1+2.0 g·t-1,1.0×106 cfu·g-1 + 3.3 g·t-1, 1.5×106 cfu·g-1+4.6 g·t-1)共10个处理,青贮60 d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除乳酸菌外,其他处理组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增加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添加3.3 g·t-1纤维素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添加1.0×106 cfu·g-1乳酸菌+3.3 g·t-1纤维素酶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的粗蛋白(CP)和乳酸含量(P<0.05);添加0.5×106 cfu·g-1乳酸菌+2.0 g·t-1纤维素酶显著降低了氨态氮(NH3-N)含量(P<0.05)。综合各项指标,添加0.5×106 cfu·g-1乳酸菌、2.0 g·t-1纤维素酶或1.0×106 cfu·g-1乳酸菌+3.3 g·t-1纤维素酶的光叶紫花苕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渣对紫花苜蓿蛋白水解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甘农四号”紫花苜蓿作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马尔贝克(MC)、美乐(MT)、蛇龙珠(CG)3个品种葡萄渣50、100和150 g·kg-1调制青贮饲料。试验共设置10个处理组,对苜蓿青贮后发酵品质、蛋白组分、蛋白质降解酶、微生物数量及有氧稳定性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3种葡萄渣在100和150 g·kg-1的添加量下,均显著降低了青贮pH值(P<0.05);非蛋白氮含量随葡萄渣添加量增加而下降,以马尔贝克150 g·kg-1最低,为430.25 g·kg-1;添加葡萄渣降低了青贮中氨态氮含量,但添加量的变化对氨态氮含量影响不明显;美乐150 g·kg-1对青贮羧基肽酶抑制作用最强,酶活性由17.56 μmol·h-1下降至6.51 μmol·h-1;葡萄渣增加了青贮发酵后乳酸菌数量,且抑制了霉菌的生长,蛇龙珠150 g·kg-1乳酸菌数量最高,对照霉菌数量为3.02 log10 cfu·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3种葡萄渣均减缓了青贮有氧暴露阶段霉变腐败速度,其中美乐150 g·kg-1处理组有氧腐败所用时间最长。综上所述,不同品种葡萄渣均能改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抑制蛋白酶活性,减少青贮蛋白水解程度,并提高了苜蓿青贮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