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体系,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三个相关联的层次。那么,如何发展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根据建设现代企业的要求,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因素,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单位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的分析,认这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必须扎根于社会进步运动.  相似文献   

3.
4.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化堕距、文化分层、文化选择、文化形态、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大学文化是高层次文化,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大学文化带有继承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等特点。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5.
和谐乡村文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文章在和谐理念下解析乡村文化的内涵,审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积极探索和谐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即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垦企业是以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和城市知识青年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多数分布在祖国的边疆地区,执行屯垦戍边的任务,对开发和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农垦企业是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垦企业拥有一支比较强的科学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机械装备,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  相似文献   

7.
文红  唐德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00-2702,2715
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日显重要.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是对一定区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适度开发.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来,在提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8.
从《红高粱》到《英雄》,张艺谋的文化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现,明显地表现出从俗文化到雅文化,从传递负面信息到正面信息,从批判到赞赏的转变。而造成这些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为生存而求变;二是张艺谋本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对湖湘文化探源,不能单向度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最早文化因子,而是要从地域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多维地思考把握湖湘文化的渊源。湖湘文化的渊源、形态、特质,都须在地域文化间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够说明。湖湘文化体系中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既是两种文化层的交流互动,又是两种文化源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已经走出了中世纪所说的“象牙塔”,逐渐拓展的职能要求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使大学文化成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助推器.秉持辩证自然观结构决定功能这一普遍规律,先明晰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涵义,之后从大学文化结构层面入手探讨大学文化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而从这一视角阐述大学文化结构层面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提出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推动城市文化创新发展、大学行为文化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环境文化有助于传承与镌刻城市文化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潘  刘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93-9394
从中原农耕文化的角度将中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对塑造河南企业文化的影响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对贫困文化进行界定之后,深入分析了贫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进而探讨消解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标志着国家形象的各种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的相互撞击,相互融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这种浪潮中举步维艰,发展遇到了“瓶颈”。通过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现状分析,从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应该走“见贤思齐、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64-266
在先秦时期,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历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中原文化始终同荆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是多方面的和长时间的,中原文化无论在器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始终是荆楚文化的源头活水,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荆楚文化的流变。中原文化随着北人南迁而逐步南渐,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流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涉及经济、科技、农业、民俗等。其中,中原和荆楚之间在农业文化领域的传播与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是一个由各种文化要素组合起来的整体结构,它本身又由诸多子系统构成,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子系统是湖湘学术系统和湖湘人格系统。而湖湘文化发展史本来就是一个文化诠释和历史建构的过程,从湖湘文化的渊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湖湘文化处于一个不断被承传、更新、丰富、重组的建构过程。同样,现代学者研究湖湘文化也是关于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16.
<正>电视与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电视以更大范围、更深刻的内涵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现今的电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具佳的精品之作还显得太少。大量平庸的电视剧冲淡甚至淹没了电视佳作,出现偏离文化的趋向,甚至出现许多闹剧和笑话。  相似文献   

17.
黄方 《河南农业》2019,(24):39-41
实现深层次乡村文化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乡村文化认同问题面临主体缺位—资源流失,供给受阻—需求难满足,规范失落—社会资本弱化,价值分化—文化权威消解等现实困境。总体审视,需以建构性方式:以开展新公民教育构筑理性认知,以活化乡村文化记忆唤起情感共鸣,以重塑乡村文化价值促进思想转化,以文化实践和意义追寻强化心理调试,来破解这些困境,从实质上提升乡村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齐文化以其包容开放、注重法治和崇尚变革等特点而独树一帜。正确分析、研究和吸取齐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推进具有山东特色的检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丰春 《现代农业》2007,(11):105-106
贫困文化是我国农村贫困的根源。"输血"或"造血"式扶贫之所以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的贫困文化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制约着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脱贫致富。本文在对贫困文化进行界定之后,对其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归纳,进而探讨如何消解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的途径,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借鉴和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的昆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虫文化现象。有关昆虫的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昆虫的食用、昆虫的药用、昆虫的养殖、虫害的防治等方面;有关昆虫的精神文化层面主要由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