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发生规律川中地区棉铃虫 1年发生完整 4代 ,个别年份发生不完整 5代。棉铃虫以蛹在棉花、玉米、辣椒、番茄等寄主作物田以及田埂、路边杂草地的 3.3~9.9cm深的土中越冬。越冬蛹于 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在小麦、葱子、番茄和麻类、豌豆上产卵为害 ,5月下旬入土化蛹 ,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一代不为害棉花 ,二代一般在 6月中下旬产卵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幼虫大量为害早发棉花的花蕾或嫩尖。三代一般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中旬产卵 ,为害蕾、花和幼铃。四代一般在 8月下旬到 9月初产卵 ,为害蕾、花及幼铃 ,以迟发棉田发生为害较重。但各代…  相似文献   

2.
龟纹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棉铃虫的捕食功能崔素贞,杨雨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1991~1993年据在河南安阳棉田观察,龟纹瓢虫在棉田发生期长、数量大,其田间消长规律与二代棉铃虫关系密切。龟纹瓢虫越冬成虫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底麦套...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种群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比较研究了北方棉区平作和麦套春棉治虫与不治虫共四种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平作春棉的始卵期较麦套春棉提早3~5d,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后者的终卵期较前者推迟10~15d;与常规治虫相比,平作春棉和麦套春杯不治虫的百株累计总卵量分别增加了151.4%和160.7%,百株累计总幼虫量则分别增加了205.1%和280.8%。与常规治虫相比,平作春棉不治虫二、三、四代棉铃虫卵及幼虫的平均寄生率分别增加了200.0%、110.0%和675.0%及148.0%、247.5%和8.5%,麦套春棉则增加了36,1%,38.9%和95.8%及64.4%、369.0%和31.6%;无论哪种类型的棉田,棉铃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的百株累计量均呈逐代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丰优6号     
丰优6号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选育。它是以丰绵A为母本,以恢复系C79—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粳稻组合,1989年山东省审定推广。1主要特征特性丰优6号在辽宁生育期165天,4月初育苗,5月中。下旬插秧,8月上旬出租,9月末成熟,为中晚熟杂交组合;在河北抚宁生育期150天,4月下旬播种,5月20日插秧,9月末成熟;在山东作麦茬稻种植,生育期130天,5月下旬播种,6月20日插秧,在皖北生育期120天,5月末育苗,6月中插秧,9月末成熟;在陕西生育期150天,4月上旬育苗,5月末插秧。丰优6号植株清秀,…  相似文献   

5.
长江下游地区露地越冬采种甜菜的适宜播期为8 月上旬, 移栽期在9 月中、下旬, 移栽期秧龄在8 ~10 片叶,适宜栽植密度52500 株/hm2 。冬前块根直径达4 ~5cm ,3 月上旬挖顶芽,孕蕾期打花蕾,始花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生育期要开沟降渍,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西昌市蚕豆南美斑潜蝇为害习性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8年11月~1999年4月西昌市蚕豆南美斑潜蝇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蚕豆生长期均有南美斑潜蝇发生,且无明显越冬现象,成虫发生高峰期为1999年2月上旬至3月上旬,最多为2月下旬,达到580头/板,幼虫为害高峰期为1999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  相似文献   

7.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8.
应用棉铃虫诱芯防治棉铃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明确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性诱剂可大量诱杀棉铃虫雄成虫,每枚诱芯越冬代可诱33头,一代370头,二代92头,三代561头;可使田间落卵量减少8.6%~31.3%,卵孵化率降低1.2%~8;2%,虫口密度降低19.0%~45.7%。本文还优选出了较好的棉铃虫性诱剂型号和比较了棉铃虫性诱剂与高压汞灯的防效。  相似文献   

9.
落叶型黄萎病在枝江市发生严重①赵瑷玲湖北省枝江市植检站443200据本站1996年系统观察及大面积普查结果表明,从8月下旬开始黄萎病见病,9月下旬发生为害严重,落叶型病株发生普遍,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1996年10月3~4日本站和乡镇农牧站联合普查,...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粳型光敏核不育系La7001S和Ns5047在安庆市(30°32’N)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在安庆自然温光下,La7001s于9月初以前、Ns5047在8月底以前抽穗均表现稳定不育;用于制种的适宜播期,前者为4月上旬至5月初,后者为4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1.
气候因子对浙江省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分析了气候因子对我省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本省棉花单产、品级的主要气候因子(关联度大小)依次均为降雨量> 日照时数> 日平均温度, 其中对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气候因子是8 月上旬、5 月下旬、9 月上旬的降雨量和9 月中旬、6 月下旬、9 月上旬的日照时数。对棉花品质起重要作用的首先是7月上旬、9 月下旬及9 月中旬的降雨量, 其次是6 月中旬和7 月下旬的日照时数。并相应提出了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五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菏泽地区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闫以平,程宝良,王玉东,于立山东省菏泽地区棉办2740051993年菏泽地区20多万公顷棉田,一代棉铃虫成虫于6月初始见,发蛾盛期6月12~23日.郓城县一支黑光灯共诱到成虫1.5万余头,是历年平均值的62.4倍,是19...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棉铃虫中度发生自然为害下的田间试验表明:R93─5的二代累计卵量、平均幼虫量、顶尖被害及蕾铃被害率均低于抗虫对照HG─BR─8。皮棉增产28.9%。在不防治情况比当地推广种增产32.7%。其他材料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与地膜棉比较,过膜所积聚的热量,使双膜棉多得活动积温258.6℃·d,开花期提早8d,吐絮期提早10d;三桃比例,双膜棉为4.5:4.7:0.8,地膜棉2.5:5.2:2.3;采收率达0.60~0.65的日期,双膜棉80%年份出现在9月1~10日之间,地膜棉迟至9月18日~30日。秋旱秋暖年份,双膜棉增产24.5%,秋霖秋冷年份增产38%以上。  相似文献   

15.
龙国炳 《杂交水稻》1991,(2):44-46,48
长沙地区宜用育性转换临界光长>13小时30分,临界温度为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24℃,或连续2天日平均气温>3℃,或连续4天日最低气温>22℃,或连续3天日最低气温>21℃的光温型不育系,长沙地区制种,敏感期直安排在 8月中旬,抽穗期在 8月下旬和 9月初;繁殖则敏感期安排在8月下旬和9月初,抽穗期在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6.
地蚕是西藏南部地区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茶树地下害虫,对幼年茶树的生长危害极大,是造成缺株断行的主要原因。此虫在西藏易贡茶场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危害在6月中至7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虫产卵于土表层和杂草落叶上,幼虫危害虫口基数与温湿度,土壤、耕作制度密切相关,防治适期以蛹羽化前10天为佳,以敌百虫,呋喃丹拌土撒施或喷施土表层防治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7.
根据萧县棉铃虫系统调查数据 ,统计历年棉铃虫产卵高峰日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以此将棉铃虫各代历期作相应的调整 ,即一代幼虫到成虫产卵前历期增加 4d,二代幼虫到成虫产卵前历期减少3 d,将三代幼虫到成虫产卵前历期减少 5 d。调整后对 1 990~ 2 0 0 2年各代发生期进行回测 ,二、三、四代棉铃虫发生期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吻合率比调整前分别提高了 6 7.3 %、43 .6 %、6 0 .2 %。  相似文献   

18.
苎麻蝙蛾是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害虫。湖南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苎麻地下茎的被害隧道内越冬。4月中旬化蛹,蛹期25天左右。5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寿命6-10天。6月上,中旬出现新一代幼虫,幼虫期长达300天。6月中,下旬用棉花蘸敌敌畏或甲胺磷药液塞入蛀孔内或用呋喃丹或克线丹颗粒剂掺河砂撒施于麻蔸儿能有效地防治该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9.
苎麻蝙蛾是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害虫。湖南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苎麻地下茎的被害隧道内越冬。4月中旬化蛹,蛹期25天左右。5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寿命6-10天。6月上、中旬出现新一代幼虫,幼虫期长达300天。6月中、下旬用棉花蘸敌敌畏或甲胺磷药液塞入垃孔内或用呋喃丹或克线丹颗粒剂掺河砂撒施于麻蔸上能有效地防治该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20.
阜阳地区棉田棉铃虫发生程度与降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多年的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棉田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受其主要发生季节降雨量的影响极大,尤其是6~8月的降雨量是该虫发生程度的决定因素。统计资料表明,凡3个月累计雨量达500mm以上的年份,该虫发生都轻;3个月累计雨量在400mm以下的年份发生严重。经统计相关分析,棉铃虫年度发生程度与6~8月雨量负相关达极显著标准(r=|-0.858|>r_(0.001)=0.6787);四代发生程度与6~8月雨量负相关也极显著(r=-0.8723);三代发生程度、四代发生程度与7月降雨量负相关也达极显著标准,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和-0.6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