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烟叶烘烤前期失水对烟叶变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烘烤工艺,提高烟叶烘烤效率和烤后烟叶质量,研究了在烘烤前期先让烟叶强制失水,造成水分胁迫环境对烟叶变黄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烤前期先让烟叶强制失水能够加快烟叶变黄速度,缩短变黄时间,同时减少干物质的消耗,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和提高烤房利用效率。上部烟烘烤前期的最佳失水率为2.7%,中部烟为4.7%,下部烟为6%。  相似文献   

2.
K326烟叶在密集式烤房条件下121烘烤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卷烟工业开发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的要求,为探索烤烟K 326品种在密集式烤房条件下的烘烤工艺,解决烟叶在现有烘烤工艺下烤黄不烤香,烟叶含青量过大,淀粉含量过高等问题,在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础上,调整变黄期干湿球温度和变黄程度指标,对K 326烟叶烘烤工艺进行了改良。结果表明,改良后的烘烤工艺能降低淀粉和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提高6.64%,还原糖含量提高6.26%,增加了中上等烟叶比例,提高了产值,烟叶质量变佳,工业可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军  李伟  武圣江  贺帆  刘冲  宫长荣 《作物研究》2011,25(5):473-476
为了研究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设低密度(3 000 kg/炕),中密度(4 000 kg/炕),高密度(5 000 kg/炕)3个装烟密度,对比分析了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烟叶的外观质量综合得分最高,表现较好。(2)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烟碱、水溶性总糖含量也有所降低,显著提高钾含量,而氯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变化不大;中密度处理的大部分品质指标较好,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增加上部烟叶的装烟密度能够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尤其以中密度最为明显,较低密度增加14.64%。可见,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网式装烟框散叶装烟的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与之相匹配的持续升温烤香烤柔烘烤工艺(T),并与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烘烤工艺(CK)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工艺T能显著改善烟叶等级结构;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分别提高294.32%、66.02%和17.89%;显著降低下低等烟、级外烟、光滑烟和僵硬烟的比例,下部叶的下低等烟、级外烟和光滑烟分别降低39.09%、58.98%和54.56%,中部叶的下低等烟降低31.19%,上部叶的下低等烟和僵硬烟分别降低47.02%和87.59%;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更适宜;香气成分含量更高,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分别提高5.88%、10.82%和2.92%;评吸质量更好。因此,烤香烤柔工艺(T)能显著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刘强 《作物研究》2011,25(6):577-579
以常规烘烤工艺为对照,进行了烘烤新工艺对烟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烘烤新工艺提高了烟叶上中等烟的比例,改善了烟叶的外观质量,增进了烟叶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6.
烤烟箱式散叶装烟方式的烘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烤烟烘烤环节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开展了箱式散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箱式散叶烘烤节能减工的效果较为明显,下、中、上部位烟叶每千克干烟烘烤成本分别降低了14.49%、2.21%和6.14%,装、卸用工量节约了58.82%;烤后橘黄烟叶比例较大,烟叶的颜色均匀饱和,有利于烟叶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较烟竿编烟烘烤降低。  相似文献   

7.
散叶烘烤和挂杆烘烤的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烤烟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研究了散叶烘烤和挂杆烘烤对烟叶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每50 kg鲜烟叶散叶烘烤可产生干烟10.14 kg,较挂杆烘烤增加1.70 kg,散叶烘烤的不列级干烟较挂杆烘烤减少0.81 kg,产值增加59.34元,均价提高3.02元/kg;上等烟率、桔黄烟率分别提高13.60%、9.60%。(2)散叶烘烤较挂杆烘烤产值增加3628.61元/炕,但降低能耗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熏黄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烟叶进行了乙烯利熏黄烘烤试验,结果表明,在烟叶烘烤过程中,进行乙烯利熏黄的化学调控,促进了叶内物质的降解、转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烟叶烘烤变黄定色的时间,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增加产值,而且上等烟比例提高9.7%,上中等烟比例提高3.1%,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和工业可用性。该项技术对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烟叶烘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箱式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4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箱式烘烤与传统挂竿烘烤方式下烤后烟叶的质量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烘烤方式下烟叶外观质量差异不大,中部烟叶感官质量表现为箱式烘烤优于挂竿烘烤,上部烟叶为挂竿烘烤略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指数得分高于挂竿烘烤,而上部烟叶则为挂竿烘烤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烟叶中多数香气物质含量高于挂竿烘烤。综合分析,箱式烘烤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高于或接近挂竿烘烤烟叶,与挂竿烘烤烟叶相比,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变化趋势更有利于烟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背靠式分风板散叶密集烘烤技术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应用背靠式分风板散叶密集烘烤技术,可增加密集烤房装烟容量61.51%,每千克干烟叶减少烘烤成本0.62元,单炉经济效益增加8 559.06元;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均价、单叶重、产值均高于对照,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烤烟不同烘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烤烟双低烘烤法、三段式烘烤法、"两长一短"烘烤法、菲莫烘烤工艺、四段式烘烤法、五段式烘烤法、七段式烘烤法各自的特点;针对不同部位的烟叶的特点,探讨采用不同的烘烤方法,提高各部位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使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更为协调,以求达到更好的烘烤效果;在实际烘烤过程中,提出了提高烟农对烟叶烘烤过程的认识,突出了定色期的烤烟特有香气形成的关键时间段,试着提出一种更为理想的烤烟烘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地力、烤烟品种、栽培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散叶筐装烟、梳式烟夹装烟和普通烟杆装烟3种装烟方式,进行烘烤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与梳式烟夹和普通烟杆烘烤比较,散叶筐烘烤方式每炉装鲜烟量分别增加26%、30%;每千克干烟烘烤成本分别降低0.17、0.18元;烤出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10.1%、13.23%;烟叶均价分别提高2.42、3.04元/kg。因此,采用散叶筐装烟烘烤能提高烤房烤能,降低烘烤成本,增加烟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笼式烟夹对密集烘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烟叶烘烤环节新的装烟方式,从操作时间、烘烤时间、风速控制、烘烤耗能与成本和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与等级比例对笼式烟夹与常规挂竿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笼式烟夹烘烤与普通挂竿相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高,上中等烟比例高,每千克干烟用工费和烘烤成本较低,均价提高.经过对比研究,笼式烟夹效果较好,方便快捷,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网式散叶密集烘烤下部烟叶失水规律与烘烤效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网式散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装烟层烟叶的失水规律及其与烟叶烘烤效应的关系,采用称重器对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网式烟框装烟下部叶烘烤过程中失水量进行了实时测定,并考查烘烤过程中烟叶外观性状变化及烤后烟叶质量性状。结果表明:(1)烘烤过程中上、中、下三层烟叶失水率均呈Logistic曲线变化规律,在干筋期以前烟叶失水率下层明显大于中层,中层明显大于上层;(2)不同层次烟叶失水速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型变化趋势,全炕烟叶的平均失水率与中层烟叶接近;(3)各层烟叶失水变化规律及烟叶外观性状变化与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变化、烘烤时间的关系密切,对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减工降本措施,采用梳式烟夹、装烟箱、散叶堆积、散叶小捆和常规烟竿5种装烟方式,对其装烟效率、烘烤成本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烟竿相比,4种装烟方式劳动用工减少73.26%~82.44%,装烟量增加35.13%~50.63%,梳式烟夹、装烟箱和散叶小捆烘烤耗能成本低于常规烟竿,而散叶堆积烘烤能耗成本高于常规烟竿。4种装烟方式新增烤房设施增加投入回收时间为1.05~3.44年。在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方面,梳式烟夹装烟与常规烟竿基本相当,装烟箱、散叶堆积和散叶小捆略低。综合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和能耗成本,以梳式烟夹装烟的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烤烟G8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烘烤工艺对叶片色素含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有利于烟叶内部物质的充分转化,促进上等优质烟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烤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材料密集烤房和普通密集烤房的性能、成本及烘烤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材料密集烤房的性能较好,烘烤过程中平面温差和垂直温差变化较小,烤房抗逆性好,加热炉散热效率高,通风排湿顺畅,降低能耗成本达30.4%;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烟叶颜色更鲜亮,桔黄烟所占比重增加,中上等烟比例提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淀粉降解较普通密集烤房更充分,还原糖含量所占比例略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适宜衡阳植烟区的密集烤房装烟方式,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指标、经济性状及烘烤能耗和用工成本等方面,对烟筐装烟和传统烟杆烘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烟杆烘烤相比,烟筐装烟烘烤装鲜烟量高11.8%~15.9%,干烟量高50.5~65.5 kg/房,产值高804.7~1719.3元/房,主要化学成分指标间无显著差异,能耗与用工成本低1.1~1.6元/kg干烟。综合分析烘烤后烟叶的装烟量、经济性状和综合成本,采用烟筐烘烤效果较好。因此,在现有烘烤设施和烘烤技术条件下,采用烟筐装烟烘烤可以代替传统的烟杆烘烤。  相似文献   

19.
在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础上,调整变黄期、定色期干、湿球温度的稳温时间.结果表明,优化烘烤工艺的鲜干比为7.17,平均能耗成本为1.12元/kg,均价提高0.1元kg,烤后烟叶的色度加强,淀粉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烟叶烘烤的起源与演变、传统烟叶烘烤原理及烘烤工艺的应用现状,剖析了传统的烟叶烘烤原理及烘烤工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明了烟叶烘烤原理及烘烤工艺。指出烟叶烘烤是将田间采收的烟叶在烤房内通过人为调控环境因素促使烟叶进一步衰老、变黄、干制的过程。揭示了烟叶烘烤变黄的实质及核心要素,展望了烟叶烘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