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采用温室水培法开展柚木无性系幼苗缺素试验。观察幼苗在N、P、K、Ca、Mg、Fe、Mn、B、Zn营养元素缺失条件下的表型特征;测定植株的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及根、茎、叶部分的生物量(干重)]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Y(II)、ETR值]。结果表明:各个缺素处理均对柚木幼苗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出现锈斑及坏死现象,植株长势较弱,其中表现症状最快的是缺氮、缺钾和缺铁处理。不同缺素处理的柚木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低于全素(对照)处理,其中限制因子主要是氮、钾、钙和铁。缺素导致柚木幼苗根系活力的下降,显著影响柚木根系活力的营养元素为钙和铁,其次为氮和磷。各个缺素处理的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Y(II)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值与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是缺磷和缺铁处理。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条件下氮素营养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栽培和氮素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以水氮高效型品种小偃22和水氮低效型品种小偃6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介质氮素营养对冬小麦幼苗根系和冠层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和介质氮素供应对小麦幼苗各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水分胁迫下,介质供氮显著提高冠层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及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根干重.而在供氮条件下.水分胁迫导致小偃22根系和冠层干重均明显降低,而小偃6号根系和冠层干重均明显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P<0.05)和根系活力(P>0.05)显著降低,培养阶段前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在介质缺氮条件下,水分胁迫使小偃22和小偃6号冠层干重分别增加和下降,两个品种根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均增加.说明改善介质氮素营养可增强水分胁迫下小麦抗旱能力,促进冠层干物质积累,同时也增大小偃22根、苗干物质积累和两个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而降低了小偃6号根系和冠层干物质积累及两个品种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营养液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适合湖南典型浓香型产区"低温寡照"条件下漂浮育苗的营养液,以云烟87烤烟品种为材料,探索了不同氮素形态和浓度以及不同种类铵盐与硝态氮的配比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硝态氮营养液有利于烟苗根系伸长和叶绿素的合成,但烟苗的叶片、茎围、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不及硝态氮与铵态氮各占50%的营养液中生长的烟苗;氮素浓度为500 mg/L或700 mg/L营养液培育的烟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优于超出该氮素浓度范围的烟苗;采用磷酸氢铵与硝态氮混配的营养液培育烟苗的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优于硝酸铵配制营养液培育的烟苗,并且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以1∶1为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土壤缺钾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影响机理,以冬小麦耐低钾型品种科农9204和敏感型品种石新82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土壤缺钾和正常供钾条件下,对冬小麦开花后6个时期(0 d、7 d、14 d、21 d、28 d和35 d)旗叶和籽粒钾含量,旗叶叶绿素含量、碳代谢物含量、蔗糖合成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籽粒氮代谢物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供钾相比,土壤缺钾处理下耐低钾型冬小麦旗叶、籽粒钾、碳代谢物和氮代谢物含量虽有下降,但整体上变化不显著。土壤缺钾下敏感型冬小麦旗叶和籽粒钾含量总体上较正常供钾处理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5.01%~65.37%、4.74%~31.83%;旗叶叶绿素、碳含量分别降低5.27%~80.66%、3.29%~10.85%,且差异均显著;旗叶可溶性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总体上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14.37%~119.08%、16.63%~68.00%、16.63%~68.00%、23.41%~80.37%;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分别下降32.28%~538.67%、48.51%~421.48%。土壤缺钾导致敏感型冬小麦籽粒氮、粗蛋白质、清蛋白、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减少,降幅分别为29.87%~90.33%、15.56%~66.12%、3.73%~26.02%、17.92%~38.81%、6.33%~35.81%和13.89%~33.89%,使球蛋白含量提高2.57%~64.15%,而对耐低钾型冬小麦的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总体上影响不显著。综上,土壤缺钾导致冬小麦光合作用减弱和光合同化产物减少,抑制了蔗糖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造成旗叶糖分累积和碳含量及籽粒氮、粗蛋白质含量降低,引起蛋白质组分发生变化,导致碳氮代谢失衡。  相似文献   

5.
选用新台糖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三个处理:一次施肥(基肥)盖膜法(A_1),二次施肥(基肥和大培土追肥)盖膜法(A_2)和常规种植(A_3),研究地膜蔗的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基肥施氮和盖膜能提高甘蔗前中期的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叶鞘含水量,对前期酸性转化酶活性和成熟期中性转化酶活性以及整个生长期间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明显影响,其中以A_2表现最佳。成熟期间A_1、A_2的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叶鞘含水量下降迅速,略低于A_3,但处理间差异很少。硝酸还原酶活性受施氮多少和时期的影响,分蘖期该酶活性最强,盖膜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铬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芬芬 《杂交水稻》2012,27(3):76-78
用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处理水稻幼苗,研究了重金属铬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铬胁迫浓度的提高,水稻幼苗的株高、单株鲜重、主根长等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均逐渐降低,而MDA含量逐渐升高.在各项指标中,水稻幼苗主根长和根系活力受到显著抑制时的重铬酸钾浓度为10mg/L,低于株高、单株鲜重、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受到显著影响的浓度(50mg/L),说明水稻根系生长对Cr6+胁迫较地上部分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几种药剂对毛豆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几种药剂对毛豆进行处理,测定其在低温胁迫下对毛豆幼苗某些生理指标及其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几种药剂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可增加根系活力、抑制丙二醛增生、降低细胞膜透性和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保护酶的活性等,增强了毛豆幼苗对低温逆境的抵抗能力,由试验所得众多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几种药剂以绿风95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打顶对烤烟生长和各器官烟碱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打顶对烤烟生长和烟碱积累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动态取样的方式,研究了打顶后烤烟各器官的生物量和烟碱积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打顶能够显著促进烟株中、上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及叶片生物量增加,未打顶烟株的花序生物量增加但叶片生物量降低,打顶和不打顶对烟株的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打顶能够显著刺激烟株根系和叶片的烟碱含量和积累量,尤其对中、上部叶的影响显著,未打顶烟株花序中的烟碱含量和积累量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打顶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烤烟中的烟碱和钾元素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烟叶的品质,通过打顶,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烤后烟叶中烟碱和钾的含量.从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产量、产值、烟株生长状况、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营养元素缺乏对油菜苗期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根据甘蓝型油菜苗前期生长的养分需求特点,设置了营养液栽培条件下不同缺素处理的合适浓度,培养28d后,系统分析了甘蓝型油菜中双11在氮、磷、钾、钙、镁、硼、铁、铜、锌等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的表型特征、植株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以及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缺素处理的油菜表型差异较大,大量元素氮、磷、钾的缺乏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中微量元素钙、镁、硼、铁、铜、锌的缺乏也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油菜的生长。不同处理下叶片表现出不同的缺素特征,叶片(新叶、老叶)色素存在明显变化,并且差异显著。铁是影响新叶叶绿素(a、b)合成最大的元素,缺铁显著地阻碍新叶叶绿素合成;锌是对新叶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影响最大的元素,缺锌促进了其在新叶中的积累;而缺硼对老叶中花青素含量的积累影响最大。此外,不同缺素处理对油菜根部生物量、根冠比及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所不同,除缺铁、缺锌外,其它缺素处理根部生物量都显著减少;缺氮、缺磷、缺钙、缺铁、缺铜和缺锌显著增加根冠比;缺氮、缺磷、缺镁、缺铜和缺锌处理显著增加主根长,缺氮、缺磷处理显著增加侧根长,缺钾、缺钙和缺硼处理显著抑制主根和侧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邵阳市不同植烟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邵阳市3个烤烟主产县(邵阳、隆回、新宁)的B2F、C3F、X2F三个等级烤烟样本,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县的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烟碱含量表现为隆回县〉新宁县〉邵阳县,且隆回与邵阳存在显著性差异;钾含量比较排序为隆回县〉新宁县〉邵阳县,X2F、C3F等级烤烟钾含量各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它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新粳伊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处理(T1,尿素施用量0+光合细菌54 kg/667 m2;T2,尿素施用量2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3,尿素施用量3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4,尿素施用量3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5,尿素施用量4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CK,不添加尿素、光合细菌),研究了光合细菌单独施用及与尿素联合施用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升高,而总磷含量显著下降;T1处理土壤尿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T1处理水稻产量较CK显著增产5.19%。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各因子含量下降,其中,T3、 T4处理的硝态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T1、T2和T5处理;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极显著线性增长趋势,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先降低后上升,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随尿素用量增加,水稻穗长、株高、产量和整精米率呈线性增加趋势,而精米率先上升后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素和硝态氮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多因子相关分析显示,尿素为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酶活性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起主要影响作用。综上,单一使用光合细菌或者与尿素联合施用能够显著激活土壤氮转化酶活性,从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促进产量增加和加工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3.
烤烟叶片钾含量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荣邦  聂紫 《作物研究》2009,23(3):194-196
测定了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不同位置的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的钾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另一方面,同一张叶片上不同位置的钾含量也存在差异,并呈现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为钾含量从叶基到叶尖存在着明显的递减的变化规律,趋势是叶基〉叶中〉叶尖。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健  屠乃美  易迪 《作物研究》2012,26(4):355-358
以烤烟品种HY-9-7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烟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发育前期,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烤烟生长发育后期,同一留叶数条件下,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根系活力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烟株各器官含N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叶、茎含P量与叶、根含K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叶、根含P量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器官含N量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叶、根含K量随留叶数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冬小麦品种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选用小偃128(氮低效低响应型)、陕农78(氮低效高响应型)、西农2208(氮高效低响应型)和小偃503(氮高效高响应型)等4个不同氮效率的冬小麦品种,以氮水平和品种基因型分别为主、副处理,测定了苗期生长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等生理指标及地上、地下干物质量和含氮量。结果表明,苗期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叶片SPAD值、NRA和光合速率及植株含氮量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均有显著增加,而同一施氮处理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耕作培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豫中麦区合理的耕作培肥模式,研究了该麦区不同耕作深度(耕深30 cm、20 cm)、施无机肥(小麦专用肥,以下称"专用肥")、无机肥混有机肥(鸡粪和饼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千粒重浅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高,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低,差异极显著;理论产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最高,浅耕下施专用肥最低,耕作施肥对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F=2.946*),施肥对理论产量影响显著(F=5.146*).灌浆中期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F=5.474**)、对NR活性影响极显著(F=7.46**)、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F=6.168*),总叶绿素含量与NR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成负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NR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是豫中麦区最好的耕作培肥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小粒种咖啡的氮素吸收特性,进一步为遗传改良咖啡氮营养性状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同一氮素供应水平下20个小粒种咖啡氮素吸收效率的生理、形态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小粒种咖啡种质间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根氮、茎氮、叶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叶绿素含量及NRA与叶氮、总氮累积量和氮吸收效率间相关性不显著;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均与根氮累积量、总氮累积量、氮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氮素在植株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依次为:根氮>叶氮>茎氮;聚类分析表明,‘M13’氮吸收效率最高,为84.43%,最低为‘CATUAI’,仅为32.12%,其余种质为58.36%~43.08%。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鑫  安景文  娄春荣 《玉米科学》2015,23(1):143-148
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土壤无机氮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不同施氮方式下,0~100 cm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相似,非雨季0~20 cm土壤含水量施肥处理比不施肥(CK)低2~4个百分点,雨季由于降雨的补给各处理各层土壤水分无明显变化。施氮显著增加了0~10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受降雨影响较大,表现出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缓控释肥、优化施肥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可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0~40 cm土壤铵态氮含量受基肥和追肥影响较大,41~100 cm土壤铵态氮含量为3~5 mg/kg,变化幅度较小,趋于稳定。合理的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减轻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以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设置4个矮壮素(CCC)施用梯度,通过与氮肥拌肥处理一次性基施,研究矮壮素对华北夏玉米产量、氮代谢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常规氮肥处理,CCC处理增加了玉米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干物质积累量在花期之后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氮肥对照;增强了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花后34 d至收获期的谷丙转氨酶(GOT)等氮代谢酶活性,提高了叶绿素总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氮素利用率得到了提高,最佳施用量是675 kg/hm2,在最佳施用量下,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氮肥对照增加5.4%、45.8%和22.7%。  相似文献   

20.
氮肥运筹对豫中地区冬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豫中地区冬小麦合理高效的氮肥运筹模式,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及运筹模式对冬小麦旗叶生长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随施氮总量的增加,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保持较高值。在基肥相同的条件下,增加拔节期追氮量能显著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施氮总量相同时,拔节期追氮量较多的处理对基施氮肥较少的处理有一定的补偿效应。氮肥运筹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中N120+150模式下的穗粒数及粒重最高,N120+210模式下小麦成穗数及籽粒产量最高。综上,豫中地区生态环境下,施纯氮270 kg.hm-2,其中基施氮肥120 kg.hm-2、拔节期追施氮肥150 kg.hm-2的N120+150处理是较为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