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采用L18(37)正交设计,探讨氮、磷、钾、镁、硼肥配施对EksokaⅡ品种番木瓜(Carica papaya Linnaeus)植株叶柄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对植株叶柄含氮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磷、钾和硼肥.施镁肥则影响最小;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叶柄中的含氮量,但当施氮量达35g/株·次时,效果不显著;施磷、钾肥有降低叶柄中含氮量的趋势.施磷肥对植株叶柄含磷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镁和钾肥,施硼和氮肥的影响最小,磷肥、硼肥施用量与叶柄中含磷量之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施钾和镁肥对植株叶柄含钾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磷肥,施氮肥和硼肥的影响最小;在施钾肥25~45g/株·次的范围内,能显著提高植株叶柄中的含钾量.施氮和钾肥对植株叶柄含镁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镁肥和磷肥,施硼肥的影响最小;施氮肥能提高叶柄中的含镁量,但当施氮量达35g/株·次时,增量已不显著;施钾肥有降低叶柄含镁量的趋势,当施肥量达45 g/株·次时,叶柄中的含镁量显著下降.施镁肥对植株叶柄含硼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磷肥,施氮肥、硼肥和钾肥的影响最小:施磷肥15、25 g/株·次时,叶柄中的含硼量相同,但当施用量达35g/株·次时,叶柄中的含硼量则显著上升.镁肥施用量不宜过大,当施用量≥0.53g/株·次时,会造成叶柄中的氮、磷、钾、镁、硼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健  屠乃美  易迪 《作物研究》2012,26(4):355-358
以烤烟品种HY-9-7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烟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发育前期,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烤烟生长发育后期,同一留叶数条件下,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根系活力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烟株各器官含N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叶、茎含P量与叶、根含K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叶、根含P量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器官含N量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叶、根含K量随留叶数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对菠萝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水分胁迫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水分含量对菠萝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菠萝根系的生长,菠萝根系活力和保水力较高;不同处理的菠萝最大根长、根条数、根体积和根干重均表现为:轻度胁迫充足供水重度胁迫;不同水分处理对菠萝地上部生长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升高菠萝株高和株干重也逐渐变高;菠萝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地下部生长和地上部生长正常,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施硼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以不同的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硼浓度对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根尖结构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硼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其中硼浓度以20μmol·L-1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活力、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均随硼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但对根比芽敏感,地下部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低于地上部;一定的硼浓度能促进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体积变大及数量增多。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对硼浓度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中筋小麦扬麦16>弱筋小麦扬麦19>强筋小麦罗麦8号。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小麦根系活力和吸收氮素能力的影响,以多穗型小麦品种西农979和大穗型小麦品系2036为材料进行营养液培养试验,设置正常水分供应、轻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及低氮、中氮和高氮处理,研究了不同水氮耦合对小麦根系形态、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与氮素存在着明显的互作效应,重度水分胁迫和低氮处理都会降低小麦的生物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活力、氮含量和植株的氮素积累量,低氮处理增加了根长和根冠比。高氮处理的西农979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活力较低,中氮处理显著提高,且分别比2036高11%、14%、27%。西农979在中氮和高氮处理之间的氮素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中氮处理下西农979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比2036高13%~62%。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的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与植株氮素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根冠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增加氮素供给能有效提高西农979的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过高的氮素不利于2036根系的生长,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根系活力和生长对不同水氮耦合的响应不同。通过适宜的水氮耦合调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小麦根系形态,提高根系活力及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施氮量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用龙麦26和龙麦33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45、60、75、90和105 kg·hm-2)下春小麦根系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春小麦根系生长有影响,但在不同根系性状上表现不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系总长、干重、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根面积和体积呈升高趋势,根平均直径和根冠比呈下降趋势.春小麦产量也显著受施氮影响,并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两个品种均在75~90 kg·hm-2施氮量下获得较好的根系生长状况和增产效果.说明合理施氮可通过促进春小麦根系生长而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氮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重要养分之一,为深入理解菠萝氮素营养生理,本研究以金菠萝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25、50、100、150、300 mg/kg)对金菠萝苗期植株生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增加,金菠萝植株的叶片数、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总干重都持续增加,在300 mg/kg时生长最好;D叶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施氮水平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施氮水平增加提高了金菠萝植株N、P、K的吸收;随施氮水平升高,茎、叶中Ca、Mg、Mn、Cu、Zn含量上升,但茎、根中Fe含量下降,除Fe以外的中微量元素吸收量呈增加趋势。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水平增加促进了金菠萝苗期生长与养分吸收。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小麦不同时期的根系活力和根条数的方法,研究施氮量对小麦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条数和根系活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矮早8低氮条件下和郑麦366高氮条件下生育中及后期保持了较高的根条数和根系活力,根系衰老较缓,有利于对土壤有效氮的吸收,以郑麦366表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菠萝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下茬菠萝生长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菠萝茎叶粉碎后直接还田(简称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以及下茬菠萝植株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叶还田后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有效P、速效K含量等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有效N含量降低.土壤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转化酶活性增强,其中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显著提高.菠萝茎叶还田后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数量减少.菠萝茎叶还田促进了下茬菠萝植株生长,株高、叶长、叶宽、青叶数、根条数、根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等指标都高于对照.茎叶还田提高了下茬菠萝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植株根系活力增强.茎叶还田后菠萝果实纵、横径增加,单果重、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剑麻对不同营养元素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剑麻对不同营养元素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单独施用不同营养元素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剑麻各器官物质累积量、根系活力、根冠比和根系面积;6种营养元素的不同处理对剑麻生长影响最大的是施Ca处理,最小的是施Zn处理.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深根性和深层根系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小麦根系垂直生长与抗旱能力的关系,以不同抗旱类型品种洛旱6号、西农979和郑麦366为材料,在柱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最大根深、根干重垂直分布、根系活性垂直变化等性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根深在挑旗期达最大值,越冬至挑旗期间根系生长速度快。挑旗期和抽穗期不同抗旱类型品种间根深差异显著,其中抗旱性强的品种最大根深较大;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比,抗旱性强的品种总根干重和深层根干重小,根系生理活性强。籽粒灌浆期表现为抗旱性越强,深层根系生理活性越强。据此认为,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未必具有较大的根干重或深层根干重,但其根系下扎深且深层根系生理活性较强,尤其是生育后期的根系生理活性强。  相似文献   

12.
硼处理下大豆根系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强  严红  王帆 《大豆科学》2007,26(1):111-114
缺硼可导致大豆不结实,根系是缺硼最敏感的部位.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对生产中普遍使用并对硼敏感的大豆品种(Glycine max(L.)Merrill)北9395的根系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 处理的主根长、主根粗、主根干重、侧根数、侧根总长度、侧根干重、须根干重、根干重、根体积和根系总吸收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中主根粗、侧根数、总侧根长与BO对比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硼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根系性状及其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主根生长的好坏可以作为评价其它根系性状的重要指标;主根干重和根干重与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均达到显著,可以作为判断大豆产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磷肥对小麦品质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及调控,以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周麦18号、弱筋小麦郑麦004为材料,研究了3个磷肥水平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根系数量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次生根数,提高根系活力,降低根中可溶性糖含量,但高磷并不利于根系生长。次生根数在子粒灌浆期达最高值,其中,郑麦004的单株次生根数和主茎次生根数较多。根系对TTC的还原强度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降到最低,其中,郑麦9023对TTC的还原强度较弱。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前达到最大值,其中,周麦18号的根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施磷增加周麦18号和郑麦9023的子粒蛋白质含量,但降低郑麦004的子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施磷水平对小麦根系生理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磷肥对小麦品质及根系发育的调控效应,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中筋小麦品种周麦18号、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研究了3个磷肥水平(0、90、180 kg P2O5·hm-2)对不同筋力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根系数量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小麦次生根数,提高了根系活力,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但高磷(180 kg P2O5·hm-2)并不利于根系生长。3个小麦品种次生根数在籽粒灌浆期均达最高值,其中,郑麦004的单株次生根数和主茎次生根数较多;根系活力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降到最低,其中,郑麦9023根系活力较弱;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前达到最大值,其中,周麦18号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施磷可增加周麦18号和郑麦9023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但降低郑麦004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中磷(90 kg P2O5·hm-2)条件下,小麦蛋白质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中磷处理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5.
硼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红  杨宇虹 《作物研究》2012,26(2):197-200
综述了硼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吸收、运转;硼对植物碳水化合物、植物激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理功能的影响;硼对烟草的生理功能和碳氮代谢的影响及硼素对烟草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烟草缺硼症状、烟草硼临界值,烟草施用硼肥的原则、方法;并从烟草硼素施用效果及新型硼肥的应用等方面,对今后硼对烟草营养机理方面的研究及硼素在烟草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普通小麦与其近缘种和人工合成材料(八倍体小偃麦、小黑麦)根系性状的差异,时普通小麦、黑麦、野生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小麦、提莫菲维小麦、八倍体小偃麦、小黑麦和硬粒小麦根系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缘种、人工合成材料单株次生根数、根体积、根干重和根冠比在生育后期均显著大于普通小麦,根系活力和生育前期的根中可溶性糖含量也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近缘种和人工合成材料根中全氮含量整体上低于普通小麦.相关分析表明,根系一些主要性状与籽粒全氮含量相关显著或极显著.综合来看,近缘种、人工合成材料具有发根力强、根系活力高等优势,在小麦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菠萝成熟收获期,分别对巴厘苗残体进行分类和测定。结果表明,菠萝残体主要由叶、茎、根、果柄和芽5个部分组成,菠萝叶和茎是菠萝残体的两个重要组分,这两部分占到全部残体约87%,其中菠萝叶占72.75%。通过对菠萝残体各组分养分含量分析发现,以芽的N、P、K养分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3.86、1.88、24.00 g/kg;菠萝单株残体总量(干重)平均为313.63 g, N、P和K等单株养分的累积量分别为N 2.74 g、P 0.22 g和K 5.46 g,以K的累积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耕作方式对水稻光合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311为材料,对水稻垄作和传统耕作方式下的光合特性、根系特点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垄作方式下水稻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和水分利用率(WUE)等光合参数的值均显著增大,根条数、根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CAT、SOD、POD酶活性极显著提高,MDA含量极显著下降,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分别增加16.67%和33.98%.垄作主要通过改善根系吸收,增加分蘖和有效穗数及提高光合速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基肥、基肥与种肥分施、基肥与种肥混施以及基肥、种肥施用位置等处理方式,研究基肥、种肥施用技术对玉米早期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一次性施肥条件下,FP1-5-8处理(基肥施用位置在种子侧方5 cm,下方8 cm)的产量比FP1-5-5处理(基肥施用位置在种子侧方5 cm,下方5 cm)提高8.0%,在玉米苗期具有一定的优势。4种不同基肥种类磷酸二铵(DAP)、磷酸一铵(MAP)、硝酸磷(NPF)、硫酸铵+过磷酸钙(AS+MCP)综合壮苗效果和产量效应来看,磷酸二铵(DAP)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根系生长在苗期表现出明显优势,DAPAS+MCPMAPNPF。基肥与种肥混施(B-S-Mix)处理的产量和苗期植株生长与基肥与种肥分施(B-S-Split)处理相比均有一定幅度提高,将种肥施用在种子侧方5 cm、下方5 cm的位置更为合适,且壮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