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微波压力快速消解样品,原子吸收法(AAS)测定灰色、紫色、蓝色等南阳彩色小麦新品种资源中的K,Ca,Mg,Zn,Fe,Cu,Mn,Co,Cr和Pb等10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硬质紫麦中K,Mg,Zn,Mn的含量相对较高,Pb含量相对较少;蓝麦中Ca,Cr和Fe的含量相对较高;Cu,Co的含量各品种相差不大.南阳彩麦与普通小麦中部分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南阳彩麦的K,Mg,Fe,Mn含量要远远高于普通小麦,Ca和Cu的含量相差无几,但Zn的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2.
南阳彩色小麦中维生素含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南阳彩色小麦中维生素含量水平,为彩麦在食品上的加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南阳灰麦、蓝麦、硬质紫麦(大紫麦)、小紫麦为材料与兰优906普通小麦相对照,用国家颁布的标准方法对上述品种的维生素A、E、B1、B2、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南阳彩麦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0.618~2.067μg/100g,维生素E为1.14~1.88 mg/100 g,维生素B1为0.276~0.342 mg/100 g,维生素B2为0.161~0.202 mg/100 g,维生素C为0.289~0.846 mg/100 g(灰麦未检出),表明南阳彩麦中维生素含量总体上比兰优906普通小麦高。综合其营养价值,南阳彩色小麦在产品开发和利用上有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彩色小麦与普通小麦在色素和品质方面的差异。【方法】以滇麦9号(紫粒)、滇麦10号(蓝粒)和云麦56 (白粒)为研究材料,对彩色小麦中色素、微量元素及其品质特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彩色小麦与普通小麦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花青素、黄酮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普通小麦,其中紫粒小麦花青素含量最为突出,达普通小麦的43.5倍;彩色小麦中的微量元素锌、硒和锰的含量均远高于普通小麦,且硒元素仅在彩色小麦中检测到,其中滇麦9号硒含量为0.31μg/g;彩色小麦中氨基酸、面筋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远高于普通小麦。【结论】研究结果为优质彩色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小麦品种南阳灰麦和新麦18的湿面筋含量,南阳灰麦湿面筋含量37.47%,达到优质强筋小麦的要求;评价了南阳灰麦和新麦18为原料制作的馒头、干面条和速冻水饺的食用品质,南阳灰麦和新麦18在馒头的食用品质上无明显差异,在干面条和速冻水饺的食用品质中南阳灰麦明显优于新麦18。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在威海市种植的高产功能性小麦品种,对12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动态、抗性、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特用品种产量均低于威海市主栽品种青丰1号,但济紫麦2号、三彩44、秦白1号、秦紫1号、彩麦08、冀紫439等6个品种产量高(或相当)于山东省特用组小麦对照品种山农紫麦1号,相比山农紫麦1号产量增幅在-0.92%~6.25%之间,其中济紫麦2号增幅最高,可作为威海市主推特用品种;冀紫439生育期最短,产量较高,可作为种粮大户的优选搭配品种;三彩44、秦白1号、秦紫1号、彩麦08需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利用价值;秦黑2号、秦绿3号、济蓝麦1号和0723则因产量较低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6.
朱玲  高向阳  王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093-6095,6097
以南阳灰麦、紫麦、蓝麦为材料,采用微波高压快速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阳彩色小麦中硒含量为13.37~21.95 mg/kg(干基),3ε32为1.4×104,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为0.999 7,加标回收率为100.6%~105.7%,RSD为4.4%,因此该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好的显著优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原县渠岸镇农田土壤环境中硒含量分布及其有效性现状不明,采用野外调研、田间采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该地区土壤的总硒含量、有效硒含量、基本理化性质及所采土壤对应小麦幼苗中硒的含量,分析该地区土壤及小麦硒含量的分布情况,研究其与土壤p H、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原县渠岸镇地区农田土壤样品中硒含量为0. 19~0. 59mg/kg,平均含量为0. 35mg/kg,其中92. 00%的土壤样品硒含量处于足硒水平(0. 20~0. 45mg/kg),高硒土壤(0. 45~3. 00mg/kg)则主要分布在三原县渠岸镇的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土壤有效硒含量占土壤总硒量的5. 200%,硒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小麦幼苗中硒含量为0. 01~0. 20mg/kg,平均为0. 07mg/kg。小麦幼苗中硒含量高的地区同样主要分布在三原县渠岸镇的西部和西南部,其与土壤总硒、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紫、蓝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籽粒营养成分的差异,本研究以紫粒和蓝粒小麦为材料,以普通小麦品种良星77为对照,分别测定了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黑色素、铁和硒共7个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紫、蓝粒小麦籽粒在除铁含量以外的6个指标上均与普通小麦差异明显。紫、蓝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15.98%和15.38%,显著优于对照(12.38%),它们的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25 mg/L和0.030 mg/L,显著低于对照(0.034 mg/L),但紫粒小麦的类胡萝卜素含量(0.198 mg/L)和黑色素含量(OD_(530)=0.854)显著高于对照(0.151 mg/L,OD_(530)=0.727),而且紫、蓝粒小麦的花青素含量和硒含量显著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小麦籽粒容重及面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池栽试验,将3个小麦品种(强筋:藁麦8901、中筋:豫麦49和弱筋:洛麦1号)分别栽培于粘、壤和砂3种质地的土壤中,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对小麦籽粒容重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粘土种植条件下洛麦1号和豫麦49的籽粒容重最高(分别为789.07、84.0 g/L),而藁麦8901的籽粒容重最低(791.0 g/L)。3种筋型小麦蛋白含量和沉降值在粘土种植条件下均达到最高值,且蛋白含量在粘土和壤土间差异不显著,而沉降值在3种土壤中差异显著,壤土种植时最低;面粉出粉率为粘土种植条件下最高,壤土次之,砂土最低。[结论]不同质地土壤对不同筋型小麦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解-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中的微量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向阳  范彩玲  王翠  王会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048-1049,1051
以南阳灰麦、蓝麦、普通紫麦和硬质紫麦为材料,用微波压力快速消解样品,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和国标法对照测定。结果表明:浓度直读法的回收率为90.6%~98.4%,RSD为2.8%~3.6%(n=6),线性范围为0.400~4 000 mg/L,检出限为0.391 mg/L。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土壤及农作物的硒含量及富集特征,系统地采集分析了平安区七个乡镇152份0~50 cm深度土壤样品及1 161份植物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作物硒含量。结果表明,平安区表层硒含量平均值为0.27 mg/kg,高于全国及世界土壤硒平均值,有75.36%的地区处于适量硒状态,且三合镇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古城乡最低,总体上各乡镇采集的0~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土层之间的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硒含量逐渐降低。在几种作物中,油菜的平均硒含量最高,达到富硒标准,小麦、玉米、豌豆、燕麦、马铃薯硒含量平均值均达到足硒标准,青稞和蚕豆在土壤硒含量较高的三合镇达到足硒标准以上。综合分析,土壤硒含量与相应的作物籽粒硒含量呈正相关,油菜、小麦、玉米硒的富集系数较高,对硒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因此适宜在相应的富硒地发展富硒农产品,豌豆、蚕豆、燕麦、青稞属于中等富硒作物,马铃薯的富集系数最小而变异系数最高,适合在硒含量较高的地方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2.
微波溶样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面粉中微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向阳  陈启航  冉慧慧  朱玲  张晓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893-1894,1896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小麦面粉中微量镉的新方法,以南阳彩色小麦为材料,在密闭容器中用微波压力快速消解样品,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样品中的镉,将试验结果与国标方法对照测试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新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于现场进行测定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自然种群青蛤的壳色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将亲贝分为白壳群体和紫壳群体分别进行人工繁育,对F1壳色分离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了泥质、粉沙质和细沙质不同底质对F1壳色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F1出现了4种壳色类型,两群体间相同壳色个体百分率差异均显著(P﹤0.01),F1壳色出现相同于亲本的纯化,说明青蛤白、紫壳色能够真实遗传;(2)青蛤紫色壳色的深浅明显受到底质的影响,泥质使壳色变淡并降低了紫壳个体百分率,沙质底则利于紫色壳色的表达,其中细沙质与泥质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但底质影响力不超过遗传能力的1/4;(3)紫壳群体F1的紫壳个体百分率达70%以上,接近未分离亲贝18.71%的4倍,使紫壳个体得到显著纯化,为选育纯紫壳品系或群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活化富硒土壤的有机硒,提高其有效性。【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物料(生化腐殖酸,矿源腐殖酸和鸡粪有机肥)对土壤硒形态转化及小麦硒吸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化腐殖酸与矿源腐殖酸均显著降低土壤pH值。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与可交换态硒含量较未添加处理均显著增加;施用生化腐殖酸处理较未添加处理可显著提高可交换态硒含量,而土壤可溶态硒含量无显著差异。施用鸡粪有机肥、矿源腐殖酸均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的富集系数,而生化腐殖酸主要提高小麦根富集系数。施用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小麦籽粒硒含量,较未添加处理分别提高34.48%、27.59%。【结论】施用鸡粪有机肥和矿源腐殖酸,可提高石灰性富硒土壤中可溶态硒与可交换态硒含量,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  相似文献   

15.
结合地质调查报告,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及取样,对不同区域土壤、农作物含硒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平安县小峡镇及平安县三合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其中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724 mg/kg;乐都县瞿昙镇、碾伯镇、峰堆乡、雨润镇、高店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平安县洪水泉乡、小峡镇、三合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其中平安县三合镇西村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449 mg/kg;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类型为红土,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部分村镇大蒜、娃娃菜、甘蓝、春小麦、青稞达到富硒标准;部分村镇马铃薯、玉米、马铃薯、胡萝卜、小麦、燕麦、油菜籽达到足硒标准;项目区接近60%的人群毛发硒含量处于足硒或富硒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江津区紫色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市江津区紫色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土壤基本性质以及土壤中不同形态硒含量,探讨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含量的影响。[结果]紫色土壤中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与土壤基本性质密切相关。总硒与水溶性硒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Olsen硒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硒含量与成土母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受外源因素影响;土壤p H与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中酸性土壤中硒含量相对较高;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中总硒、水溶性硒含量逐渐增加,而Olsen硒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调节土壤中硒含量、改良植物硒营养以及防治、控制硒反应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的覆盖量(无秸秆覆盖为对照,覆盖量为250,500,750kg/667m2为3个处理)对不同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烟覆盖量为750,500kg/667m2的处理在各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20.97%,36.63%,11.25%,18.07%及4.35%,9.15%,4.56%,15.46%(P<0.05),田烟仅在覆盖量为750kg/667m2时在各个生育期分别显著高于对照4.88%,16.60%,9.01%,11.48%(P<0.05)。采收后,覆盖量为750kg/667m2时,地烟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5.72%(P<0.05);田烟的土壤pH值显著低于对照11.39%(P<0.05)。采收后秸秆覆盖处理的地烟土壤pH分别显著低于对照3.08%,5.64%,7.86%(P<0.05);田烟的土壤容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2.84%,4.43%,6.19%(P<0.05)。覆盖量为750kg/667m2时,地烟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田烟的速效钾含量在多数生育期显著高于对照(P<0.05);覆盖量为500/667m2时,地烟的速效磷,田烟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在多数生育期显著高于对照(P<0.05)。总体来看,不同小麦秸秆覆盖量对地烟和田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均存在相同点和差异,覆盖量为500kg/667m2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协调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